◎ 第五十二回 絕龍嶺聞仲歸天

關燈
山嶺上響聲大振,炮發如雷,聞太師出帳觀看,見山上是姜子牙同武王在馬上飲酒;左右諸将用手指曰:“山下聞太師敗兵在此。

    ”太師聽說,性如烈火,上了黑麒麟,提鞭殺上山來。

    隻見一聲雷響,一人也不見了,聞太師乃是神目,左右觀看,又不見影迹,太師咬牙深恨,立騎尋思。

    忽然山下一聲炮響,人馬勢如雲集,圍困山下,隻教:“休走了聞太師!”太師大怒,催騎殺下山來,及至山下,一軍一卒俱無。

    太師喘息不定,方欲算蔔,又見山頂上大炮響,子牙與武王拍手大笑而言曰:“聞太師今日之敗,把數十年英雄盡喪於此,有何面目再返朝歌?”聞太師厲聲大罵:“姬發匹夫,焉敢如此?”縱騎複殺上山來,将至半山凹裡,猛然飛起雷震子,好兇惡,怎見得?有詩為證:“兩翅飛騰起怪風,發紅臉靛勢如熊;終南授神仙術,輔佐姬周立大功。

    ”  聞太師隻顧山上,未防山凹裡,飛起雷震子一棍,照聞太師打來。

    太師措手不及,叫聲不好,将身一閃,讓個空;不料那金棍中黑麒麟後跨上,打得此獸竟為兩段,太師跌下地來,随駕土遁去了。

    辛環大呼曰:“雷震子不要走!吾來了!” 肉翅飛起,來戰雷震子。

    不防楊戬祭起哮天犬,一口把辛環的腿咬住了;雷震子一棍,正打着辛環頂門,死於非命,也往封神台去了。

    雷震子獲功,回西岐去了。

    且說聞太師失了坐騎,自思:不好歸國,想吾二十萬人馬西征,大戰叁年有馀,不料失機,止存敗殘人馬數千,緻有片甲無存之诮,連吾坐騎俱死,門人副将俱絕;又見辛環已死,隻影單形,太師落下土遁,默坐沈吟半晌,仰天歎曰:“天絕成湯,當今失政,緻天心不順,民怨日生,臣空有赤膽忠心,無能回其萬一,此豈臣下征伐不用心之罪也。

    ”太師坐到天明,便起身招集敗殘士卒,迤逦而行,又無糧草,士卒疲乏甚,俱有色,猛然見一村舍,有簇人家,太師沈吟,不可行,乃命士卒向前去,借一頓飯充。

    衆人向前觀看,果然好個所在。

    怎見得?有贊為證:竹籬密密,茅屋重重;參天野樹迎門,水曲溪橋映戶;道旁楊柳綠依依,園内花開香馥馥。

    夕照西沈,處處山林喧鳥雀;晚煙出□(左“土”右“皆”),條條道徑轉牛羊。

    正是:那食飽雞豚眠屋角,醉酣鄰叟唱歌來。

     話說軍士來至莊前,問:“裡邊有人麽?”忽然走出一位老叟,見是些敗殘軍卒,忙問:“衆位至小莊有何公幹?”士卒曰:“吾等非是别人,乃是跟成湯聞太師老爺因奉敕伐周,與姜尚交兵失機而回,借你一飯充,後必有補。

    ”那老人聽罷,忙道:“快請太師老爺來。

    ”衆軍士回去禀太師曰:“前後有一老人專請老爺。

    ”太師隻得續步行至莊前,老人忙倒身下拜,口稱:“太師!小民有失迎迓,望乞恕罪。

    ”太師以禮相答,老人忙躬身迎請太師裡面坐。

    太師進裡面坐下,老人急收拾飯,擺将出來,聞太師用了一餐,方收拾飯與衆士卒吃了,歇宿一宵。

    次日,太師辭老叟問曰:“你們姓甚麽?昨日攪投你家,久後好來謝你。

    ”老人曰:“小民姓李名吉。

    ”聞太師吩咐左右記了,離了此間,同些士卒望青龍關大路而來。

    不覺迷蹤失迹,太師命軍士站住,觀看東南西北,忽聽杯中伐木之聲,見一樵夫,太師忙令士卒向前問那樵子;左右傳士卒去問樵子,士卒向前問曰:“樵子借問你一聲。

    ”樵子棄斧於地,上前躬身,口稱:“列位有何事呼喚?”士卒曰:“我等是奉敕征西的,如今要往青龍關去,借問你那條路近些?”樵子用手一指:“往西南上不過十五裡,過白鶴墩,乃是青龍關大路。

    ”士卒謝了樵子,來報與聞太師,太師命衆人往西行,迤逦望前而走。

    不知這樵子,乃是楊戬變化的,指引聞太師往絕龍嶺來。

    且說聞太師行有二十裡,看看至絕龍嶺,好險峻!但見:巍巍峻嶺,峰巒;溪深澗陡石梁橋,天生險惡峭崖懸。

      虎頭石長就雄威,奇松怪柏若龍蟠,碧落丹楓如翠蓋。

    雲迷霧陣,山巅直透九重霄;瀑布奔流,潺一瀉千百裡。

    真個是鴉雀難飛,漫道是行人避迹;煙岚障目,采藥仙童怕險。

     荊榛塞野,打柴樵子難行;胡羊野馬似穿梭,狡兔山牛如布陣。

    正是:草迷四野有精靈,奇險驚人多惡獸。

     話說聞太師行至絕龍嶺,方欲進嶺,見山勢險峻,心下甚是疑惑;猛□(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