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卷之十六 解歌兒苦尋三生夢
關燈
小
中
大
而悅之。
薦于大元帥,授九餂軍師職耳。
曆數前後戰功,津津不置。
”侯複诘曰:“既汝神術通天,何為不能遁迹?”又供曰:“軍師無走法,爾日倚城樓,密咒大雹擊漢将頭。
無何,電光射眸,反為飛矢所射。
”餘君亦笑曰:“海西侯之顱,雖煉天五色石,且不能損,矧妖雹乎?”短賊争曰:“著吾雹者腦必裂,仙授非妖也。
何得相诋?”侯笑曰:“此賊不受妖号,殆有俊齒牙。
”命鼓其頰取辨牙,左右遞擊,各盈百而意氣轉暇。
大笑曰:“敬軍師之牙,殆不可得也。
”侯大疑,謂餘君曰:“前在苗中,曾治一猡鬼,一萑蠻,備毒刑而反笑,始鱗戮焉。
彼皆能變化畜生者,此邪師。
畢竟非天女不能治。
”召木蘭至,問僞軍師何物?木蘭暗取晶鏡照之,告侯曰:“特烏斯藏之老狗耳!宜其為剛和尚高弟,剛且為劉老師所滅,狗弟子何足雲也。
”短賊呼曰:“近日吾師來群網城,焉得便滅?”木蘭歎曰:“劉老師亦雲,劚妖之徒,不能速化。
今島中又将見之,又以鏡照四賊目,皆藏羊也。
”告侯曰:“其軍師為犬,頭目為羊,似宜獻俘阙廷,刑小畜矣。
”侯曰:“若遁形去,則奈何?”木蘭曰:“昔在鼚罕,得員夫人禁畜生符咒,宜用之,械五賊送京師,俾犬羊之頭,懸于天街,以警妖妄,不亦快欤。
” 侯諾之,即如法,刻符于五賊之背。
侯命張弓脰為表,上賀蘭之勳,并及吉隐裔雲: 臣述祖來島,與臣貴商略軍事。
适臣觀以三千神策兵至,聞交址夷将掠閩。
臣觀率千人出海道逆擊之,兵遭溺百七十名。
臣觀奮其征西餘勇,一矢斃三賊,神策兵争射,盡殲交人。
臣述祖,恐島賊結連紅毛,及海外諸國,募閩諸生四人,往谕威福,可無沸羹之憂。
伏思海上兵事,得失無常,臣等無可錄之功,有宜引之咎。
統領鄉勇之教谕臣索暖孫,忽能用謀殺賊,與鎮臣木宏綱,複瓘汙城,此不虞其驟得者也。
既而臣宏綱銳意進剿,為賊僞軍師敬無文,以妖術噴火,師潰,城複陷,此不虞其□失者也。
臣觀率神策兵一千往援,夜半登城,出賊不意,生擒敬無文,及賊目四人。
而統領鄉勇之教谕,臣吉隐裔,先令人假裝匿城中,同時剿賊,收複瓘汙城,此不虞其失而複得之如此其易者也。
臣等核罪臣宏綱在鎮日,深得士心,無術破妖,是以緻敗,遵兵律,責取鎮印。
令其入伍宣力,稍贖前辜,暧孫隐裔,例得邀錄。
又臣等偵得賊中初來,妖人智魯,即敬賊之師,始嘗敗于總帥。
臣甘鼎之幕客者,應敕鼎送幕中一二人,來島備之,則此賊不足平矣。
所獲敬無文等五賊,俱異人類,謹獻俘,臣貴同臣述祖馳奏。
燭生進謀曰:“始剛上人為天女所殘,其附嚴賊也,思得所報,我侯若緻書甘使君,送針砭二師,乘雲而來。
則早晚可恃矣。
必俟命下,得毋需乎?”侯與餘君鹹首肯,且曰:“寄書最捷者,正宜天女踏霧而去也。
”遂為書與木蘭,乞其速往。
木蘭自與侯計曰:“剛和尚善為陰賊,我去,彼猝至。
侯能無懼否?”侯憂然曰:“天女之慮誠然,然吾嘗遣人逐之,目為閹奴,彼若将戕吾以雪恨,安得天女兮身而繭絲之也。
”木蘭曰:“劉老師曾雲:侯之坐卧處,有脰唈四使者護之。
誠不能為害,但剛不識真元之變化,可飾物障以迷之,當使之駭走耳。
”向博士索四靈圖,密咒數十梵字,噓氣勃勃,圖皆能自行。
謂侯曰:“披圖如故,待我引二師歸,勿守嘿也。
”囑畢,仍折竹枝騎之,瞬息至楚南大營。
甘君迎出曰:“二師已奉劉老師命,往援斛斯,但從水中遊,是以不得值耳。
天女既來,可佐吾降噩苗也。
”索侯書,悉燭生之智,歎曰:“老師知天,先遣二師;從事知人,故煩天女。
固宜不約而同哉!”木蘭求谒劉老師,瑪知古出見曰:“我輩智盡一區,老師光昭八極,蓋以五鬥賊熾于河南,自往壽春,拯石中丞也。
且雲甘使君亦當入豫。
”木蘭問:“噩苗何以不成?又不降?”甘君曰:“彼部中能變化之男女猓,俱誅戮無遺,求援于蔡小武。
蔡以噩嘗黨其父,故□詞絕之。
噩大怒狂跳,榜于門曰:‘甯決一死戰,為漢将所擒,速求刀斧,與子女甥作地下團□耳。
吾魂尚不滅,當觀小武之受刳。
’前遣苗目,卑詞下戰書雲:‘漢營諸将,俱乞回避。
須故妃慶喜出戰,便戮死且不悔。
’吾欲如所請,命修羅少主戰擒之,得天女暗助,勿露形,噩可降也。
”木蘭入内。
啁慶喜曰:“噩王将死汝手,汝甘心乎?”喜笑曰:“昔者途窮而投青氣,彼将亡,則先背之。
今若不與戰,彼死且不瞑,戰而突前擒之,彼謂得所矣。
于吾心又焉忍也。
”木蘭曰:“汝猶戀其離鸾,人孰為之打鴨,若略不能忍,而縱其所歡,則有司馬之法在,吾何為代有喜者擔憂乎。
”汕妮聞翁媪将戰,跪求木蘭曰:“娘自聖善,不願擒阿爹。
天女若袖手焉,阿爹固不免于死,娘亦必為使君誅,何不以劍斬妮,俾無生前之戚戚也。
” 語畢,涕泣如雨,拔劍欲自絕。
木蘭大驚,奪其劍而抱之起,曰:“第與汝娘戲耳,乃愚戆過人,作此惡劇。
令人遽難為懷,無哭泣,行縛汝爹矣!”慶喜亦跪請曰:“願生緻之而貸其死,則兒不負青氣也。
”木蘭笑曰:“誰謂汝有慧心者,甘使君苟欲得青氣頭,豈遲至今日哉!必令為降酋,以招小武,但吾弟子魔妗,既歸副參,則青氣無還珠想,然奪珠者又為迂儒,其事究難了也。
”出見甘君,則化醇正議欲避魔妗之嫌。
甘君曰:“副參如蓮之出水,魔妗亦若絮之沾泥,青氣則興廢孑身,乾坤馀蛻,不宜複有世情。
吾俟其來歸,以屬天女,挈赴島中,廁于番将之班,以博列侯之賞。
天女即遣魔妗相問,其迷悟之性,從可辨也。
”化醇曰:“如是,則地位綽然,何至入宮不見,金夫匪躬矣。
” 木蘭乃隐形于慶喜之髻中,見噩青氣素袍白馬而出,紅苗數人,輿榇随之。
角聲凄怆,不啻和蒿裡之歌,動吳門之哭矣。
青氣呼曰:“夫人固無恙耶?盡此一戰,求為死永訣,勝似生長離矣。
”喜哽咽言曰:“使君命兒招降,王其早自為計。
”青氣曰:“早不歸
薦于大元帥,授九餂軍師職耳。
曆數前後戰功,津津不置。
”侯複诘曰:“既汝神術通天,何為不能遁迹?”又供曰:“軍師無走法,爾日倚城樓,密咒大雹擊漢将頭。
無何,電光射眸,反為飛矢所射。
”餘君亦笑曰:“海西侯之顱,雖煉天五色石,且不能損,矧妖雹乎?”短賊争曰:“著吾雹者腦必裂,仙授非妖也。
何得相诋?”侯笑曰:“此賊不受妖号,殆有俊齒牙。
”命鼓其頰取辨牙,左右遞擊,各盈百而意氣轉暇。
大笑曰:“敬軍師之牙,殆不可得也。
”侯大疑,謂餘君曰:“前在苗中,曾治一猡鬼,一萑蠻,備毒刑而反笑,始鱗戮焉。
彼皆能變化畜生者,此邪師。
畢竟非天女不能治。
”召木蘭至,問僞軍師何物?木蘭暗取晶鏡照之,告侯曰:“特烏斯藏之老狗耳!宜其為剛和尚高弟,剛且為劉老師所滅,狗弟子何足雲也。
”短賊呼曰:“近日吾師來群網城,焉得便滅?”木蘭歎曰:“劉老師亦雲,劚妖之徒,不能速化。
今島中又将見之,又以鏡照四賊目,皆藏羊也。
”告侯曰:“其軍師為犬,頭目為羊,似宜獻俘阙廷,刑小畜矣。
”侯曰:“若遁形去,則奈何?”木蘭曰:“昔在鼚罕,得員夫人禁畜生符咒,宜用之,械五賊送京師,俾犬羊之頭,懸于天街,以警妖妄,不亦快欤。
” 侯諾之,即如法,刻符于五賊之背。
侯命張弓脰為表,上賀蘭之勳,并及吉隐裔雲: 臣述祖來島,與臣貴商略軍事。
适臣觀以三千神策兵至,聞交址夷将掠閩。
臣觀率千人出海道逆擊之,兵遭溺百七十名。
臣觀奮其征西餘勇,一矢斃三賊,神策兵争射,盡殲交人。
臣述祖,恐島賊結連紅毛,及海外諸國,募閩諸生四人,往谕威福,可無沸羹之憂。
伏思海上兵事,得失無常,臣等無可錄之功,有宜引之咎。
統領鄉勇之教谕臣索暖孫,忽能用謀殺賊,與鎮臣木宏綱,複瓘汙城,此不虞其驟得者也。
既而臣宏綱銳意進剿,為賊僞軍師敬無文,以妖術噴火,師潰,城複陷,此不虞其□失者也。
臣觀率神策兵一千往援,夜半登城,出賊不意,生擒敬無文,及賊目四人。
而統領鄉勇之教谕,臣吉隐裔,先令人假裝匿城中,同時剿賊,收複瓘汙城,此不虞其失而複得之如此其易者也。
臣等核罪臣宏綱在鎮日,深得士心,無術破妖,是以緻敗,遵兵律,責取鎮印。
令其入伍宣力,稍贖前辜,暧孫隐裔,例得邀錄。
又臣等偵得賊中初來,妖人智魯,即敬賊之師,始嘗敗于總帥。
臣甘鼎之幕客者,應敕鼎送幕中一二人,來島備之,則此賊不足平矣。
所獲敬無文等五賊,俱異人類,謹獻俘,臣貴同臣述祖馳奏。
燭生進謀曰:“始剛上人為天女所殘,其附嚴賊也,思得所報,我侯若緻書甘使君,送針砭二師,乘雲而來。
則早晚可恃矣。
必俟命下,得毋需乎?”侯與餘君鹹首肯,且曰:“寄書最捷者,正宜天女踏霧而去也。
”遂為書與木蘭,乞其速往。
木蘭自與侯計曰:“剛和尚善為陰賊,我去,彼猝至。
侯能無懼否?”侯憂然曰:“天女之慮誠然,然吾嘗遣人逐之,目為閹奴,彼若将戕吾以雪恨,安得天女兮身而繭絲之也。
”木蘭曰:“劉老師曾雲:侯之坐卧處,有脰唈四使者護之。
誠不能為害,但剛不識真元之變化,可飾物障以迷之,當使之駭走耳。
”向博士索四靈圖,密咒數十梵字,噓氣勃勃,圖皆能自行。
謂侯曰:“披圖如故,待我引二師歸,勿守嘿也。
”囑畢,仍折竹枝騎之,瞬息至楚南大營。
甘君迎出曰:“二師已奉劉老師命,往援斛斯,但從水中遊,是以不得值耳。
天女既來,可佐吾降噩苗也。
”索侯書,悉燭生之智,歎曰:“老師知天,先遣二師;從事知人,故煩天女。
固宜不約而同哉!”木蘭求谒劉老師,瑪知古出見曰:“我輩智盡一區,老師光昭八極,蓋以五鬥賊熾于河南,自往壽春,拯石中丞也。
且雲甘使君亦當入豫。
”木蘭問:“噩苗何以不成?又不降?”甘君曰:“彼部中能變化之男女猓,俱誅戮無遺,求援于蔡小武。
蔡以噩嘗黨其父,故□詞絕之。
噩大怒狂跳,榜于門曰:‘甯決一死戰,為漢将所擒,速求刀斧,與子女甥作地下團□耳。
吾魂尚不滅,當觀小武之受刳。
’前遣苗目,卑詞下戰書雲:‘漢營諸将,俱乞回避。
須故妃慶喜出戰,便戮死且不悔。
’吾欲如所請,命修羅少主戰擒之,得天女暗助,勿露形,噩可降也。
”木蘭入内。
啁慶喜曰:“噩王将死汝手,汝甘心乎?”喜笑曰:“昔者途窮而投青氣,彼将亡,則先背之。
今若不與戰,彼死且不瞑,戰而突前擒之,彼謂得所矣。
于吾心又焉忍也。
”木蘭曰:“汝猶戀其離鸾,人孰為之打鴨,若略不能忍,而縱其所歡,則有司馬之法在,吾何為代有喜者擔憂乎。
”汕妮聞翁媪将戰,跪求木蘭曰:“娘自聖善,不願擒阿爹。
天女若袖手焉,阿爹固不免于死,娘亦必為使君誅,何不以劍斬妮,俾無生前之戚戚也。
” 語畢,涕泣如雨,拔劍欲自絕。
木蘭大驚,奪其劍而抱之起,曰:“第與汝娘戲耳,乃愚戆過人,作此惡劇。
令人遽難為懷,無哭泣,行縛汝爹矣!”慶喜亦跪請曰:“願生緻之而貸其死,則兒不負青氣也。
”木蘭笑曰:“誰謂汝有慧心者,甘使君苟欲得青氣頭,豈遲至今日哉!必令為降酋,以招小武,但吾弟子魔妗,既歸副參,則青氣無還珠想,然奪珠者又為迂儒,其事究難了也。
”出見甘君,則化醇正議欲避魔妗之嫌。
甘君曰:“副參如蓮之出水,魔妗亦若絮之沾泥,青氣則興廢孑身,乾坤馀蛻,不宜複有世情。
吾俟其來歸,以屬天女,挈赴島中,廁于番将之班,以博列侯之賞。
天女即遣魔妗相問,其迷悟之性,從可辨也。
”化醇曰:“如是,則地位綽然,何至入宮不見,金夫匪躬矣。
” 木蘭乃隐形于慶喜之髻中,見噩青氣素袍白馬而出,紅苗數人,輿榇随之。
角聲凄怆,不啻和蒿裡之歌,動吳門之哭矣。
青氣呼曰:“夫人固無恙耶?盡此一戰,求為死永訣,勝似生長離矣。
”喜哽咽言曰:“使君命兒招降,王其早自為計。
”青氣曰:“早不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