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卷之十五 求博士恭獻四靈圖
關燈
小
中
大
:“賊中因海鬼遭殲,大有居然敵之懼,載中原土物數巨艘,饋紅毛夷,嗾其内犯。
”斛斯侯問計,餘君曰:“正當用其援兵,以制其死命。
”密謂燭生,速修書召諸生。
尋來四人,漳郡學生歐陽敏、上官雄,泉郡學生南郭超,東野俊,先詣燭生。
微叩以隐語,互答一無滞機。
引之谒餘君,延就賓位坐,餘君問:“諸國孰近而孰強?”皆對曰:“無過戒服同紫,分封比聃之邦矣。
”餘君曰:“誰與結之,将其不侵不叛之心,竭以如取如攜之力。
”敏與超起立拱手曰:“某等願任其勞,且當其罰。
”餘君曰:“罰豈及君?賞将延世耳。
餘國則上官東野,義可辭哉。
”雄與俊起謝曰:“此行也,如解牛之刃,不傷于芒;射鹄之弓,惟志于鬘。
報命非速,開誠有終而已。
”餘君悅,各厚其儀物送之。
旋有以泉州急遞進者。
視其文,則粵南澳都督所呈送也。
雲: 某日時:碣石虎門兩鎮,會巡各澳口,諜知交薾船揚帆東下,不由熟洋,無從邀擊之。
飛移到職,謂其出沒狡狯,罔測所之,宜各自為備。
伏思交人自郎善相天誅,屈蚝内附而後,其不敢寇粵也久矣。
島賊梅飒彩,訛言孔揚,魚鼈小君,必有聞而蠱志者。
交人非與賊為援,将因閩之弊耳。
然自古無交址犯閩之事,破荒為之,其敗必也。
兵法千裡蹶上将軍,況海道數十更乎?乞我侯饬閩将堤備,雞籠水險,度彼望洋不敢突進,職利達呈察。
斛斯侯曰:“此鎮将甚谙兵略?”燭生曰:“先為甘君所折挫,後乃蔫之自代,初不料其才識一至于此。
”餘君曰:“交夷敢爾,先生将何策以纾憂?”燭生曰:“李節使自能籌之,但沿海舟師,戰不必勝,勝取必者,惟神策之從天而下,仲離之行地無疆,為可苻望耳。
”賀蘭曰:“某自領千人,從女将軍往,既免清人之緻诮矛英,且無蜀主之興嗟髀肉,盡敵而返,交夷之與島賊,一也。
”斛斯侯曰:“壯哉,不謂屢窒息,車蒲胥之概,複見今日。
請即啟行,貴當繕奏矣。
”賀蘭簡神策至精者千人,餘君撥繪船二十載之。
臨行,謂木蘭曰:“西南行,風頗不利,非天女不為功。
”木蘭颔之,自與賀蘭登舟,向空噓吸久之,風為之返。
賀蘭策曰:“聞南方諸國善火攻,女将軍能先破是,某自以大羽箭,率千人射之。
彼皆穿劄技也,雖欲不勝,奚可得耶?”木蘭曰:“禁彼火器,誠亦不難,交人飛弩,多傅毒藥,能避其鋒否?”賀蘭曰:“毒弩固不能著吾體,衆士傳梵僧教,遍體塗神魚膏,雖著亦無所苦。
”木蘭曰:“信乎勁旅無如虎贲,此夷不足殲也。
” 舟行三日,北風正□,西日将下,交址船百馀,折帳東向,見中國戰艦,發火炮火機來擊。
木蘭取二紙出,乃肆中畫本也。
上繪井及辘轳,喝曰: 井中水沃環中火,水作羽毛火作卵。
辘轳翻天天将簸,赤雉浸死黑鴉堕。
中朝鞠育爾幺麼,螟蛉何為背蜾蠃。
交人所恃火炮火機,為兩井辘轳水所汨,并其器而沉之。
交人大驚,其渠曰:“用水息火者,是妖人也。
妖畏毒矢,盍射乎?”萬弩夜發,如蝗飛集二十艘,柁師水手,皆斃蓬窗矣。
賀蘭親掣一箭,幹長五尺,□大四寸,矢翎帶風,弧角銜月,貫其渠及在後二人。
交人怖曰:“自古無一矢殺三人者,吾侪何為捋虎須以取滅亡,添蛇足而遭誅殛耶?”百餘艘皆退。
神策兵各逞技能,矢無虛弦,交人靡孑遺焉。
木蘭吐陰火焚其艘略盡,惟神策兵不能駕舟,賀蘭患之,木蘭曰:“特易易耳。
”呼東海部人出袖中,疾駕還泉州。
時李節使方調海壇漳州諸鎮兵,皆未及至也。
木蘭以捷獻,李節使稱謝賀蘭及神策之功,糞除望海樓,為行犒地,分命庖人,割牛羊犬豕之腴,羅雁雉雞凫之味,烹鼈鯉蝦蛉之鮮,海錯雜陳,堆盤迷箸。
遣蛋女歌以侑酒。
賀蘭向有婦人癖,見之,心搖旌而面媁,須列戟而手顫,不能忍也。
李節使以更衣起。
木蘭請檢點駕舟人,遂俱出。
賀蘭曳兩蛋女左右坐,謂曰:“頗不耐□舌音,歌可辍耳。
幸以古楂杯飲我,雖醉,差不懊惱也。
”兩蛋女取次遞酌,殆十馀楂焉。
李節使入,大噱曰:“海西豐功,不可無此快飲,吾當為凱歌數章,紀今日勝概。
”遂賦雲: 鲸魚金目射艟艨,浪蹙重洋鉏鼓風。
要引波臣翹首望,飛将軍纛立天中。
訛傳海若現雙螯,噴火雷車萬竅号, 尺幅冰天可撲滅,戰功誰及洗兵高。
含沙蜮轉射雲忙,瘴霧鸢肩拟中傷, 那識金仙身不壞,塗膏曾教羽林郎。
瞥見彎弓猿鷟啼,人三為衆斃連雞, 交夷死莫煩冤哭,舊定天山是海西。
賦畢,賀蘭大悅,請于李節使,付樂部歌之。
李節使曰:“比者王邸薦一士來,絲竹之品,無勿精研。
又能自創新聲,獨抒古意,誠歡場之妙契,技苑之良裁也。
盍招之至乎?”賀蘭曰:“文壇人,畢竟高于樂部子,其速召勿失!”李節使肅之前,長揖就席,叩其姓氏裡居?對曰:“求旃,字虞璧,延陵人也。
少負缛采,獵遊戲事不一家,先嘗官國子博士,以語言雜,俳優氣,忤司成被放。
諸王有惜旃才者,寓書相公,至閩月馀,未有所自效,竊赧焉恥之。
”賀蘭請歌李節使所撰四章,求博士曰:“新詩大佳,使唐人入曲,伊涼州而外,又有别裁矣。
若令軍中同聲合唱,亦止如‘壯士長歌入漢關’之句,一人自唱,當不過‘黃河遠上白雲間,’似無能另開生面也。
旃思之,侯家于塞上,彼中習聞,與長安異,請以相公此曲。
增數十衍字,移宮換羽,譜笳音,作拍調,旃自歌之。
樂工以諸器倚和,何如?”李節使喜曰:“
”斛斯侯問計,餘君曰:“正當用其援兵,以制其死命。
”密謂燭生,速修書召諸生。
尋來四人,漳郡學生歐陽敏、上官雄,泉郡學生南郭超,東野俊,先詣燭生。
微叩以隐語,互答一無滞機。
引之谒餘君,延就賓位坐,餘君問:“諸國孰近而孰強?”皆對曰:“無過戒服同紫,分封比聃之邦矣。
”餘君曰:“誰與結之,将其不侵不叛之心,竭以如取如攜之力。
”敏與超起立拱手曰:“某等願任其勞,且當其罰。
”餘君曰:“罰豈及君?賞将延世耳。
餘國則上官東野,義可辭哉。
”雄與俊起謝曰:“此行也,如解牛之刃,不傷于芒;射鹄之弓,惟志于鬘。
報命非速,開誠有終而已。
”餘君悅,各厚其儀物送之。
旋有以泉州急遞進者。
視其文,則粵南澳都督所呈送也。
雲: 某日時:碣石虎門兩鎮,會巡各澳口,諜知交薾船揚帆東下,不由熟洋,無從邀擊之。
飛移到職,謂其出沒狡狯,罔測所之,宜各自為備。
伏思交人自郎善相天誅,屈蚝内附而後,其不敢寇粵也久矣。
島賊梅飒彩,訛言孔揚,魚鼈小君,必有聞而蠱志者。
交人非與賊為援,将因閩之弊耳。
然自古無交址犯閩之事,破荒為之,其敗必也。
兵法千裡蹶上将軍,況海道數十更乎?乞我侯饬閩将堤備,雞籠水險,度彼望洋不敢突進,職利達呈察。
斛斯侯曰:“此鎮将甚谙兵略?”燭生曰:“先為甘君所折挫,後乃蔫之自代,初不料其才識一至于此。
”餘君曰:“交夷敢爾,先生将何策以纾憂?”燭生曰:“李節使自能籌之,但沿海舟師,戰不必勝,勝取必者,惟神策之從天而下,仲離之行地無疆,為可苻望耳。
”賀蘭曰:“某自領千人,從女将軍往,既免清人之緻诮矛英,且無蜀主之興嗟髀肉,盡敵而返,交夷之與島賊,一也。
”斛斯侯曰:“壯哉,不謂屢窒息,車蒲胥之概,複見今日。
請即啟行,貴當繕奏矣。
”賀蘭簡神策至精者千人,餘君撥繪船二十載之。
臨行,謂木蘭曰:“西南行,風頗不利,非天女不為功。
”木蘭颔之,自與賀蘭登舟,向空噓吸久之,風為之返。
賀蘭策曰:“聞南方諸國善火攻,女将軍能先破是,某自以大羽箭,率千人射之。
彼皆穿劄技也,雖欲不勝,奚可得耶?”木蘭曰:“禁彼火器,誠亦不難,交人飛弩,多傅毒藥,能避其鋒否?”賀蘭曰:“毒弩固不能著吾體,衆士傳梵僧教,遍體塗神魚膏,雖著亦無所苦。
”木蘭曰:“信乎勁旅無如虎贲,此夷不足殲也。
” 舟行三日,北風正□,西日将下,交址船百馀,折帳東向,見中國戰艦,發火炮火機來擊。
木蘭取二紙出,乃肆中畫本也。
上繪井及辘轳,喝曰: 井中水沃環中火,水作羽毛火作卵。
辘轳翻天天将簸,赤雉浸死黑鴉堕。
中朝鞠育爾幺麼,螟蛉何為背蜾蠃。
交人所恃火炮火機,為兩井辘轳水所汨,并其器而沉之。
交人大驚,其渠曰:“用水息火者,是妖人也。
妖畏毒矢,盍射乎?”萬弩夜發,如蝗飛集二十艘,柁師水手,皆斃蓬窗矣。
賀蘭親掣一箭,幹長五尺,□大四寸,矢翎帶風,弧角銜月,貫其渠及在後二人。
交人怖曰:“自古無一矢殺三人者,吾侪何為捋虎須以取滅亡,添蛇足而遭誅殛耶?”百餘艘皆退。
神策兵各逞技能,矢無虛弦,交人靡孑遺焉。
木蘭吐陰火焚其艘略盡,惟神策兵不能駕舟,賀蘭患之,木蘭曰:“特易易耳。
”呼東海部人出袖中,疾駕還泉州。
時李節使方調海壇漳州諸鎮兵,皆未及至也。
木蘭以捷獻,李節使稱謝賀蘭及神策之功,糞除望海樓,為行犒地,分命庖人,割牛羊犬豕之腴,羅雁雉雞凫之味,烹鼈鯉蝦蛉之鮮,海錯雜陳,堆盤迷箸。
遣蛋女歌以侑酒。
賀蘭向有婦人癖,見之,心搖旌而面媁,須列戟而手顫,不能忍也。
李節使以更衣起。
木蘭請檢點駕舟人,遂俱出。
賀蘭曳兩蛋女左右坐,謂曰:“頗不耐□舌音,歌可辍耳。
幸以古楂杯飲我,雖醉,差不懊惱也。
”兩蛋女取次遞酌,殆十馀楂焉。
李節使入,大噱曰:“海西豐功,不可無此快飲,吾當為凱歌數章,紀今日勝概。
”遂賦雲: 鲸魚金目射艟艨,浪蹙重洋鉏鼓風。
要引波臣翹首望,飛将軍纛立天中。
訛傳海若現雙螯,噴火雷車萬竅号, 尺幅冰天可撲滅,戰功誰及洗兵高。
含沙蜮轉射雲忙,瘴霧鸢肩拟中傷, 那識金仙身不壞,塗膏曾教羽林郎。
瞥見彎弓猿鷟啼,人三為衆斃連雞, 交夷死莫煩冤哭,舊定天山是海西。
賦畢,賀蘭大悅,請于李節使,付樂部歌之。
李節使曰:“比者王邸薦一士來,絲竹之品,無勿精研。
又能自創新聲,獨抒古意,誠歡場之妙契,技苑之良裁也。
盍招之至乎?”賀蘭曰:“文壇人,畢竟高于樂部子,其速召勿失!”李節使肅之前,長揖就席,叩其姓氏裡居?對曰:“求旃,字虞璧,延陵人也。
少負缛采,獵遊戲事不一家,先嘗官國子博士,以語言雜,俳優氣,忤司成被放。
諸王有惜旃才者,寓書相公,至閩月馀,未有所自效,竊赧焉恥之。
”賀蘭請歌李節使所撰四章,求博士曰:“新詩大佳,使唐人入曲,伊涼州而外,又有别裁矣。
若令軍中同聲合唱,亦止如‘壯士長歌入漢關’之句,一人自唱,當不過‘黃河遠上白雲間,’似無能另開生面也。
旃思之,侯家于塞上,彼中習聞,與長安異,請以相公此曲。
增數十衍字,移宮換羽,譜笳音,作拍調,旃自歌之。
樂工以諸器倚和,何如?”李節使喜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