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一回 姚太監當權惟使勢兇且益兇 江小姐至死不忘親托而又托

關燈
是天祿石渠貴客,真是一對良緣,人生難遇。

    狀元不必推辭,萬祈允諾。

    ”雙星笑道:“我老爺聘定久矣,不久辭朝婚娶。

    煩你們去将我老爺之言,緻謝驸馬老爺,此事決不敢從命。

    ”衆媒婆見他推辭,祇得又說道:“珊馬老爺乃當今金枝玉葉,國戚皇親。

    朝中大小官員,無不遜讓三分。

    他今日重狀元少年才貌,以千金豔質,情願倒賠妝奁與狀元結為夫婦,此不世之遭逢,人生之樂事,狀元為何推辭不允?誠恐親事不成,一來公主娘娘入朝見駕,不說狀元有妻不娶,祇說狀元藐視皇親,倘一時皇爺聽信,那時狀元雖欲求婚,恐不可得也。

    還望狀元爺三思,允其所請。

    ”雙星笑道:“婚姻乃和好之事,有則有,無則無,論不到勢利上去。

    況長安多少豪華少年才俊,何在我一人?願驸馬爺别擇良門可也。

    ”衆媒婆見他決不肯統口應承,便不敢多言,祇得辭了出來,回複屠驸馬。

    驸馬聽了道:“他現今履曆上,不曾填名,其妻何來?還是你們言無可采,狀元故此推托。

    你們且去,我自有處。

    ”屠勞便終日别尋人議親,不題。

     卻說姚太監已擇定時日,着府縣來催江小姐起身。

    江章夫妻無法,祇得與小姐說知。

    小姐知萬不可留,因與父母說道:“死生命也﹔貴賤天也。

    孩兒此去,聽天由命,全不挂念。

    祇有二事萦心,死不瞑目,望二大人俯從兒志。

    ”江章夫妻哭着說道:“死别生離,頃刻之事,孩兒有甚心事,怎還隐忍不說?說來便萬分委曲,父母亦無不依從。

    ”小姐道:“父母無子,終養俱在孩兒一人。

    孩兒今日此去,大約兇多吉少,料想見面無期,卻教何人侍奉?況父母年力漸衰,今未免又要思兒成病,孤孤獨獨,叫孩兒怎不痛心?”江章聽了,愈加哀哭道:“孩兒若要我二人不孤獨,除非留住孩兒。

    然事已至此,縱有撥天大力,亦留你不住。

    ”小姐道:“孩兒之身雖留不住,孩兒之心卻不留而自住。

    ”江章道:“我兒心留,固汝之孝,然無形也,叫我那裡去捉摸,留與不留何異?”小姐道:“無形固難捉摸,有影或可聊消寂寞。

    ”江章又哭道:“我兒,你形已去矣,影在那裡?” 小姐見父親問影,方跪下去,被母親攙起來,說道:“彩雲侍孩兒多年,燈前月下,形影不離。

    名雖婢女,情同姊妹。

    孩兒之心,惟他能體貼﹔孩兒之意,惟他能理會﹔孩兒之事,惟他能代替。

    故孩兒竟将孩兒事父母未完之事,托彩雲代完。

    此孩兒眠思夢想,萬不得已之苦心也。

    父母若鑒諒孩兒這片苦心,則望父母勿視彩雲為彩雲,直視彩雲為孩兒,則孩兒之身雖去,而孩兒之心尚留﹔孩兒之形雖銷,而孩兒之影尚在。

    使父母不得其真,猶存其假,則孩兒受屈銜冤,而亦無怨矣。

    ” 江章與夫人聽了,複又嗚嗚的大哭起來,道:“我兒,你怎麼直思量到這個田地?此皆大孝純孝之所出,我為父母,怎辜負得你?”遂叫人喚出彩雲來,分付道:“小姐此去,既以小姐之父母,托為你之父母,則你不是彩雲,是小姐也。

    既是小姐,即是吾女也。

    快拜我與夫人為父母,不可異心,以辜小姐之托。

    ”彩雲忙拜謝道:“彩雲下賤,本不當犯分,但值此死生之際,既受小姐之重托,焉敢矯辭以傷小姐之孝心?故直受孩兒之責,望父母恕其狂妄。

    ”江章聽了,點頭道:“爽快,爽快,果不負孩兒之托。

    ”小姐見彩雲已認為女,心已安了一半,因又說道:“此一事也。

    孩兒還有一事,要父母曲從。

    ”江章道:“還有何事?”小姐道:“孩兒欲以妹妹代孩兒者,非欲其單代孩兒晨昏之侍寝勸餐也,前雙郎臨去,已蒙父母為孩兒結秦晉之盟。

    雖孩兒遭難,生死未知,然以雙郎之才,諒富貴可期﹔以雙郎之志誠,必不背盟。

    明日來時,若竟以孩兒之死為辭,則花謝水流,豈不失父母半子之望?望父母竟以妹妹續孩兒之盟,庶使孩兒身死而不死,盟斷而不斷,則父母之晚景,不借此稍慰耶?”夫人道:“得能如此,可知是好。

    但恐元哥注意于你,未必肯移花接木。

    ”小姐道:“但恐雙郎不注意于孩兒,若果注意于孩兒,待孩兒留一字,以妹妹相托,恐無不從之理,父母可毋慮也。

    ”父母聽了,甚是感激,因一一聽從。

    小姐遂歸到拂雲樓上,懇懇切切,寫了一封書,付與彩雲道:“書雖一紙,妹妹須好好收藏,必面付雙郎方妙。

    ”彩雲一一受命。

    祇因這一受命,有分教:試出人心,觀明世态。

    不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