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嶽全傳 第六三回 興風浪忠魂顯聖 投古井烈女殉身
關燈
小
中
大
此如此。
秦桧也懼怕梁夫人,隻得連忙收轉行刑聖旨,假意打從外邊進來,見了梁夫人。
梁夫人大怒道:“秦丞相!你将‘莫須有’三字,屈殺了嶽家父子三人還自不甘,又要把他一家斬首,是何緣故?本帥與你到聖上面前講講去。
”秦桧連忙陪笑道:“夫人請息怒!聖上傳旨,要斬嶽氏一門。
下官連忙入朝,在聖上面前再三保奏,方蒙聖恩免死,流發雲南為民了。
”梁夫人道:“如此說來,倒虧你了。
”也不作别,竟在大堂上了馬,一直出府去了。
這就是: 從空伸出拿雲手,救拔天羅地網人。
秦桧心中方把這塊石頭放下。
王氏道:“相公,難道真個把嶽家一門都免死了麼?倘他們後來報仇,怎麼處!”秦桧道:“這梁紅玉是個女中豪傑,再也惹他不得。
倘若行兇起來,我兩人的性命先不保了!我如今将機就計,将他們充發雲南,我隻消寫一封書來送與柴王,就在那邊把他一門盡行結果,有何難哉!”王氏贊道:“相公此計甚妙!”不言夫妻計定。
卻說梁夫人出了相府,來至驿中,與嶽夫人見禮坐下,叙了一會寒溫。
梁夫人道:“秦賊欲害夫人一門性命,賤妾得知,到奸賊府中要扭他去面聖,所以免死,發在雲南安置。
夫人且請安心住下,待妾明日進朝見駕,一定保留不去。
”嶽夫人聽了,慌忙拜謝道:“多感夫人盛情!但先夫、小兒既已盡忠報國,妾又安敢違抗聖旨?況奸臣在朝,終生他變,不如遠去,再圖别計。
但有一件大事,要求夫人保留妾等耽延一月,然後起身,乃莫大之恩也!”梁夫人道:“卻為何事?”厲夫人道:“别無牽挂,隻是先夫小兒輩既已身亡,不知屍骨在于何處?欲待尋着了安葬入土,方得如願。
” 梁夫人道:“這個不難!待妾在此相伴夫人住在驿中,解差也不敢來催促起身。
元帥歸天,乃是臘月除夕之事,所以無人知道。
不如寫一招紙貼在驿門首,如有人知得屍首下落前來報信者,謝銀一百兩;收藏者,謝銀三百兩。
出了賞格,必有下落。
”嶽夫人道:“如此也好,但是屈了夫人,如何做得!”梁夫人道:“這又何妨?”随即寫了招紙,叫人貼了。
梁夫人當夜就陪伴嶽夫人歇在驿中。
說得投機,兩個就結為姊妹。
梁夫人年長為姊,嶽夫人為妹。
過得一夜,那王能、李直已寫了一張,貼在招紙旁邊。
早有驿卒出來開門,見了就來與嶽夫人讨賞,說:“元帥屍首在螺蛳殼内。
”嶽夫人道:“這狗才!大老爺的屍首既是你藏過,就該早說,為何遲延?”驿卒道:“不是小人藏的。
小人适才開門,看見門上貼着一張報條,所以曉得。
小人揭得在此,請夫人觀看。
”夫人接來一看,隻見上面寫着:“欲覓忠臣骨,螺蛳殼内尋。
”夫人流淚道:“我先夫為國為民,死後還有人來嘲笑。
”梁夫人道:“報條上寫得明白,決非奸人嘲笑,必是仗義之人見元帥盡忠,故将屍骨藏在什麼螺蛳殼内,賢妹可差人尋訪尋訪。
” 嶽夫人即差嶽安等四處去查問。
有一個老者道:“西湖上螺蛳殼堆積如山,須往那裡去看。
”嶽安回來禀知嶽夫人。
梁夫人道:“我同賢妹去看,或者在内,亦未可知。
”嶽夫人道:“隻是有勞姐姐不當。
”遂一同上馬,帶領一衆家人出城,來到西湖上,果然有一處堆積着許多螺蛳殼。
即令家人耙開來看,隻見有一口棺木在内。
嶽安上前看時,但見村頭上寫着“濠梁總兵張保公柩”。
嶽夫人道:“既有了張保的棺木,大老爺三人也必在内了。
”叫衆家丁再耙。
衆家丁一齊動手,霎時間将螺蛳殼盡行耙開,果然露出三口棺木,俱有記号。
遂連忙雇人搭起篷來,擺下祭禮,合家痛哭!後人有詩吊之曰: 無辜父子抱奇冤,飄零母女淚如泉。
堪憐大夢歸蝴蝶,忍聽啼魂泣杜鵑! 奠祭已畢。
那銀瓶小姐想道:“我是個女兒,不能為父兄報仇,在世何為?千休萬休,不如死休!”回頭見路旁有一口大井,遂走至井邊,湧身一跳。
夫人聽得聲響,回轉頭來見了,忙叫家人搭救起來,已氣絕了。
真個是: 斷送落花三月雨,摧殘楊柳九秋霜。
不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秦桧也懼怕梁夫人,隻得連忙收轉行刑聖旨,假意打從外邊進來,見了梁夫人。
梁夫人大怒道:“秦丞相!你将‘莫須有’三字,屈殺了嶽家父子三人還自不甘,又要把他一家斬首,是何緣故?本帥與你到聖上面前講講去。
”秦桧連忙陪笑道:“夫人請息怒!聖上傳旨,要斬嶽氏一門。
下官連忙入朝,在聖上面前再三保奏,方蒙聖恩免死,流發雲南為民了。
”梁夫人道:“如此說來,倒虧你了。
”也不作别,竟在大堂上了馬,一直出府去了。
這就是: 從空伸出拿雲手,救拔天羅地網人。
秦桧心中方把這塊石頭放下。
王氏道:“相公,難道真個把嶽家一門都免死了麼?倘他們後來報仇,怎麼處!”秦桧道:“這梁紅玉是個女中豪傑,再也惹他不得。
倘若行兇起來,我兩人的性命先不保了!我如今将機就計,将他們充發雲南,我隻消寫一封書來送與柴王,就在那邊把他一門盡行結果,有何難哉!”王氏贊道:“相公此計甚妙!”不言夫妻計定。
卻說梁夫人出了相府,來至驿中,與嶽夫人見禮坐下,叙了一會寒溫。
梁夫人道:“秦賊欲害夫人一門性命,賤妾得知,到奸賊府中要扭他去面聖,所以免死,發在雲南安置。
夫人且請安心住下,待妾明日進朝見駕,一定保留不去。
”嶽夫人聽了,慌忙拜謝道:“多感夫人盛情!但先夫、小兒既已盡忠報國,妾又安敢違抗聖旨?況奸臣在朝,終生他變,不如遠去,再圖别計。
但有一件大事,要求夫人保留妾等耽延一月,然後起身,乃莫大之恩也!”梁夫人道:“卻為何事?”厲夫人道:“别無牽挂,隻是先夫小兒輩既已身亡,不知屍骨在于何處?欲待尋着了安葬入土,方得如願。
” 梁夫人道:“這個不難!待妾在此相伴夫人住在驿中,解差也不敢來催促起身。
元帥歸天,乃是臘月除夕之事,所以無人知道。
不如寫一招紙貼在驿門首,如有人知得屍首下落前來報信者,謝銀一百兩;收藏者,謝銀三百兩。
出了賞格,必有下落。
”嶽夫人道:“如此也好,但是屈了夫人,如何做得!”梁夫人道:“這又何妨?”随即寫了招紙,叫人貼了。
梁夫人當夜就陪伴嶽夫人歇在驿中。
說得投機,兩個就結為姊妹。
梁夫人年長為姊,嶽夫人為妹。
過得一夜,那王能、李直已寫了一張,貼在招紙旁邊。
早有驿卒出來開門,見了就來與嶽夫人讨賞,說:“元帥屍首在螺蛳殼内。
”嶽夫人道:“這狗才!大老爺的屍首既是你藏過,就該早說,為何遲延?”驿卒道:“不是小人藏的。
小人适才開門,看見門上貼着一張報條,所以曉得。
小人揭得在此,請夫人觀看。
”夫人接來一看,隻見上面寫着:“欲覓忠臣骨,螺蛳殼内尋。
”夫人流淚道:“我先夫為國為民,死後還有人來嘲笑。
”梁夫人道:“報條上寫得明白,決非奸人嘲笑,必是仗義之人見元帥盡忠,故将屍骨藏在什麼螺蛳殼内,賢妹可差人尋訪尋訪。
” 嶽夫人即差嶽安等四處去查問。
有一個老者道:“西湖上螺蛳殼堆積如山,須往那裡去看。
”嶽安回來禀知嶽夫人。
梁夫人道:“我同賢妹去看,或者在内,亦未可知。
”嶽夫人道:“隻是有勞姐姐不當。
”遂一同上馬,帶領一衆家人出城,來到西湖上,果然有一處堆積着許多螺蛳殼。
即令家人耙開來看,隻見有一口棺木在内。
嶽安上前看時,但見村頭上寫着“濠梁總兵張保公柩”。
嶽夫人道:“既有了張保的棺木,大老爺三人也必在内了。
”叫衆家丁再耙。
衆家丁一齊動手,霎時間将螺蛳殼盡行耙開,果然露出三口棺木,俱有記号。
遂連忙雇人搭起篷來,擺下祭禮,合家痛哭!後人有詩吊之曰: 無辜父子抱奇冤,飄零母女淚如泉。
堪憐大夢歸蝴蝶,忍聽啼魂泣杜鵑! 奠祭已畢。
那銀瓶小姐想道:“我是個女兒,不能為父兄報仇,在世何為?千休萬休,不如死休!”回頭見路旁有一口大井,遂走至井邊,湧身一跳。
夫人聽得聲響,回轉頭來見了,忙叫家人搭救起來,已氣絕了。
真個是: 斷送落花三月雨,摧殘楊柳九秋霜。
不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