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嶽全傳 第二十回 金營神鳥引真主 夾江泥馬渡康王
關燈
小
中
大
古風:
胡馬南來表宋作,樓台歌舞春光暮。
玉人已去酒後空,西曲當年随帝辂。
誰想奢華變作悲,龍争虎鬥交相持。
京城鼙鼓旌旗急,風逐人将士離。
親皇後妃俱遭譴,義士忠臣無計轉。
黃雲白草蔽胡塵,促去銮輿關塞遠。
緻令天下勤王心,臨歧還覺嗟怨深。
欲挽幹戈回日月,中原奚忍見傾沉。
金陵氣運留英主,竟産英雄獲相遇。
夾江夜走有神駒,神駒英主今何處? 崔君廟畔樹蒼蒼,行人經過幾斜陽。
中興事業渾如夢,盡村漁歌在滄浪。
話說當時衆平章喝住崔孝要殺。
崔孝大叫道:“老漢無罪!”平章道:“我念你醫馬有功,通情放了你進去,為何直到此時才回?倘或狼主曉得,豈不連累我們?”崔孝道:“裡邊陷阱甚多,沒處尋覓。
況且老漢有了些年紀,行走不動,故此耽擱久了。
望平章原情饒罪!”平章道:“也罷,念你舊情分上,姑恕你一次,下次再不許到此處來。
”崔孝連連說:“不來!不來!”飛跑的奔回。
每日裡,仍往各營頭去看馬,留心打聽康王消息,不提。
且說兀術過了新春,到了二月半邊,仍起五十萬人馬,并各國番兵,諸位殿下,一同随征,殺奔南朝。
這就是金兀術二進中原。
一路上,但見那些番兵威風殺氣,分明是:豐都失了城門鎖,放出一班惡鬼來。
行到四月中旬,方進了潞安州城門。
你道這次為何來遲?隻因在路上打了幾次圍場,故此遲延了日子。
兀術把陸節度盡忠之事,與衆殿下細說了一番,衆殿下莫不贊歎。
不一日,又至兩狼關。
又把雷震三山口、炮炸兩狼關的事也說一遍。
衆殿下俱道:“此乃我主洪福齊天所緻。
”迤逦到了河間府,兀術傳令:“不許入城騷擾百姓,有負張叔夜投順之心。
”又一日,到了黃河,已是六月中旬了,天氣炎熱。
兀術傳令:“仍舊沿河一帶安下了營盤,待等天氣稍涼,然後渡河。
” 倏忽之間,又到了七月十五日。
兀術先已傳令,搭起一座蘆篷,宰了多少豬羊魚鴨之類,望北祀祖。
把祭禮擺得端正,衆王爺早已齊集伺候。
隻見兀術坐了火龍駒,後邊跟着一個王子,穿着大紅回龍夾紗戰袍,金較帶勒腰,左挂弓,右插箭,挂口腰刀,坐下紅纓馬,頭戴束發紫金冠,兩根雉雞尾左右分開。
那崔孝也跟在後頭來看,打聽得就是康王。
那康王正走之間,坐下馬忽然打了個前失,幾乎跌下馬來。
那康王忙忙把扯手一勒,這馬就趁勢立了起來。
兀術回頭見了,大喜道:“王兒馬上的本事,倒也好了。
”不道殿下因馬這一蹲,飛魚袋内這張雕弓墜在地下。
那崔孝走上一步,拾起弓來,雙手遞上,說道:“殿下收好了。
”兀術聽見崔孝是中原口音,便問:“你是何人?”崔孝便向馬前跪下,答道:“小臣崔孝,原是中原人氏,在狼主這裡醫馬,今已十九年了。
”兀術大喜道:“看你這個老人家倒也忠厚,就着你仗侍殿下,待某家取了宋朝天下,封你個大大的官兒便了。
”崔孝謝了,就跟着康王來至廠前,下馬進來,見了王伯、王叔。
兀術望北遙祭,叩拜已畢,一衆人回到營中,席地而坐,把酒筵擺齊了吃酒。
九殿下也就坐在下面。
衆王子心上好生不悅,暗道:“子侄們甚多,偏要這個小南蠻為子做什麼?”那裡曉得這九殿下坐在下邊,不覺低頭流下淚來,暗想:“外國蠻人,尚有祖先。
獨我二帝蒙塵,宗廟毀傷,皇天不佑,豈不傷心?”兀術正在歡呼暢飲,看見康王含淚不飲,便問:“王兒為何不飲?”崔孝聽見,連忙跪下奏道:“殿下因适才受了驚恐,此時心中疼痛,身上不安,故飲不下喉。
”兀術道:“既如此,你可扶殿下到後營将養罷!”崔孝領命,扶了康王回到本帳。
康王進了帳中,悲哭起來。
崔孝選進後邊帳房,吩咐小番:“殿下身子不快,你們不要進來,都在外面伺候。
”小番答應一聲,樂得往帳房外面好頑要。
這崔季來到裡邊,遂叫:“殿下,二帝有旨,快些跪接。
”康王聽了,連忙跪下。
崔季遂在夾衣内拆出二帝血诏,奉上康王。
康王接在手中,細細一看,越增悲戚。
忽有小番來報:“狼主來了。
”康王慌忙将血诏藏在貼身,出營來接。
兀術進帳坐下問道:“王兒好了麼?”殿下忙謝道:“父王,臣兒略覺好些了,多蒙父王挂念。
” 正說之間,隻見半空中一隻大鳥好比母雞一般,身上毛片,俱是五彩奪目,落在對面帳篷頂上,朝着營中叫道:“趙
玉人已去酒後空,西曲當年随帝辂。
誰想奢華變作悲,龍争虎鬥交相持。
京城鼙鼓旌旗急,風逐人将士離。
親皇後妃俱遭譴,義士忠臣無計轉。
黃雲白草蔽胡塵,促去銮輿關塞遠。
緻令天下勤王心,臨歧還覺嗟怨深。
欲挽幹戈回日月,中原奚忍見傾沉。
金陵氣運留英主,竟産英雄獲相遇。
夾江夜走有神駒,神駒英主今何處? 崔君廟畔樹蒼蒼,行人經過幾斜陽。
中興事業渾如夢,盡村漁歌在滄浪。
話說當時衆平章喝住崔孝要殺。
崔孝大叫道:“老漢無罪!”平章道:“我念你醫馬有功,通情放了你進去,為何直到此時才回?倘或狼主曉得,豈不連累我們?”崔孝道:“裡邊陷阱甚多,沒處尋覓。
況且老漢有了些年紀,行走不動,故此耽擱久了。
望平章原情饒罪!”平章道:“也罷,念你舊情分上,姑恕你一次,下次再不許到此處來。
”崔孝連連說:“不來!不來!”飛跑的奔回。
每日裡,仍往各營頭去看馬,留心打聽康王消息,不提。
且說兀術過了新春,到了二月半邊,仍起五十萬人馬,并各國番兵,諸位殿下,一同随征,殺奔南朝。
這就是金兀術二進中原。
一路上,但見那些番兵威風殺氣,分明是:豐都失了城門鎖,放出一班惡鬼來。
行到四月中旬,方進了潞安州城門。
你道這次為何來遲?隻因在路上打了幾次圍場,故此遲延了日子。
兀術把陸節度盡忠之事,與衆殿下細說了一番,衆殿下莫不贊歎。
不一日,又至兩狼關。
又把雷震三山口、炮炸兩狼關的事也說一遍。
衆殿下俱道:“此乃我主洪福齊天所緻。
”迤逦到了河間府,兀術傳令:“不許入城騷擾百姓,有負張叔夜投順之心。
”又一日,到了黃河,已是六月中旬了,天氣炎熱。
兀術傳令:“仍舊沿河一帶安下了營盤,待等天氣稍涼,然後渡河。
” 倏忽之間,又到了七月十五日。
兀術先已傳令,搭起一座蘆篷,宰了多少豬羊魚鴨之類,望北祀祖。
把祭禮擺得端正,衆王爺早已齊集伺候。
隻見兀術坐了火龍駒,後邊跟着一個王子,穿着大紅回龍夾紗戰袍,金較帶勒腰,左挂弓,右插箭,挂口腰刀,坐下紅纓馬,頭戴束發紫金冠,兩根雉雞尾左右分開。
那崔孝也跟在後頭來看,打聽得就是康王。
那康王正走之間,坐下馬忽然打了個前失,幾乎跌下馬來。
那康王忙忙把扯手一勒,這馬就趁勢立了起來。
兀術回頭見了,大喜道:“王兒馬上的本事,倒也好了。
”不道殿下因馬這一蹲,飛魚袋内這張雕弓墜在地下。
那崔孝走上一步,拾起弓來,雙手遞上,說道:“殿下收好了。
”兀術聽見崔孝是中原口音,便問:“你是何人?”崔孝便向馬前跪下,答道:“小臣崔孝,原是中原人氏,在狼主這裡醫馬,今已十九年了。
”兀術大喜道:“看你這個老人家倒也忠厚,就着你仗侍殿下,待某家取了宋朝天下,封你個大大的官兒便了。
”崔孝謝了,就跟着康王來至廠前,下馬進來,見了王伯、王叔。
兀術望北遙祭,叩拜已畢,一衆人回到營中,席地而坐,把酒筵擺齊了吃酒。
九殿下也就坐在下面。
衆王子心上好生不悅,暗道:“子侄們甚多,偏要這個小南蠻為子做什麼?”那裡曉得這九殿下坐在下邊,不覺低頭流下淚來,暗想:“外國蠻人,尚有祖先。
獨我二帝蒙塵,宗廟毀傷,皇天不佑,豈不傷心?”兀術正在歡呼暢飲,看見康王含淚不飲,便問:“王兒為何不飲?”崔孝聽見,連忙跪下奏道:“殿下因适才受了驚恐,此時心中疼痛,身上不安,故飲不下喉。
”兀術道:“既如此,你可扶殿下到後營将養罷!”崔孝領命,扶了康王回到本帳。
康王進了帳中,悲哭起來。
崔孝選進後邊帳房,吩咐小番:“殿下身子不快,你們不要進來,都在外面伺候。
”小番答應一聲,樂得往帳房外面好頑要。
這崔季來到裡邊,遂叫:“殿下,二帝有旨,快些跪接。
”康王聽了,連忙跪下。
崔季遂在夾衣内拆出二帝血诏,奉上康王。
康王接在手中,細細一看,越增悲戚。
忽有小番來報:“狼主來了。
”康王慌忙将血诏藏在貼身,出營來接。
兀術進帳坐下問道:“王兒好了麼?”殿下忙謝道:“父王,臣兒略覺好些了,多蒙父王挂念。
” 正說之間,隻見半空中一隻大鳥好比母雞一般,身上毛片,俱是五彩奪目,落在對面帳篷頂上,朝着營中叫道:“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