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嶽全傳 第十一回 周三畏遵訓贈寶劍 宗留守立誓取真才

關燈
名藩王空位,受他管轄,臣等心上實不甘服!臣等現今兵精糧足,大王何不進京結納奸臣,趁着今歲開科,謀奪了武狀元到手,把這三百六十個同年進士交結,收為心腹内應。

    那時寫書知會山寨,臣等即刻發兵前來,幫助主公恢複了舊日江山,豈不為美?” 這一席話,原是王善與軍師定下的計策。

    借那梁王作個内應,奪了宋朝天下,怕不是王善的?那知這梁王被他所惑,十分大悅,便道:“難得卿家有此忠心,孤家進京即時幹辦此事,若得成功,願與卿等富貴共之。

    ”王善當時擺設筵宴款待,飲了一會,就送梁王下山。

    一路進京,就去結識這幾位主考。

    這三個奸臣受了賄賂,要将武狀元賣與梁王。

    那知這宗澤是赤心為國的,明知這三位受賄,故将梁王數說幾句。

    梁王一時回答不來。

     那張邦昌看見,急得好生焦躁:“也罷!待我也叫他的門生上來,罵他一場,好出出氣二”便叫:“旗牌過來。

    ”旗牌答應上來道:“大老爺有何吩咐?”張邦昌道:“你去傳那湯陰縣的舉子嶽飛上來。

    ”旗牌答應一聲,就走将下來,叫一聲:“湯陰縣嶽飛上廳聽令。

    ”嶽飛聽見,連忙答應上廳,看見柴王跪在宗爺面前,他就跪在張邦昌面前叩頭。

    邦昌道:“你就是嶽飛麼?”嶽飛應聲道:“是。

    ”郊昌道:“看你這般人不出衆,貌不驚人,有何本事,要想作狀元麼?”嶽飛道:“小人怎敢妄想作狀元。

    但今科場中,有幾千舉子都來考試,那一個不想做狀元?其實狀元隻有一個,那千餘人那能個個狀元到手?武舉也不過随例應試,怎敢妄想?” 張邦昌本待要罵他一頓,不道被嶽大爺回出這幾句話來,怎麼罵得出口?便道:“也罷!先考你二人的本事如何,再考别人。

    且問你用的是什麼兵器?”嶽大爺道:“是槍。

    ”邦昌又問梁王:“用何兵器?”梁王道:“是刀。

    ”邦昌就命嶽飛做“槍論”,梁王做“刀論”。

     二人領命下來,就在演武廳兩旁擺列桌子紙筆,各去作論。

    若論柴桂才學,原是好的,因被宗澤發作了一場,氣得昏頭搭腦,下筆寫了一個“刀”字,不覺出了頭,竟象了個“力”字。

    自覺心中着急,隻得描上幾筆,弄得刀不成刀,力不成力,隻好塗去另寫幾行。

    不期嶽爺早已上來交卷,梁王諒來不妥當,也隻得上來交卷。

     邦昌先将梁王的卷子一看,就籠在袖裡;再看嶽飛的文字,吃驚道:“此人之文才,比我還好,怪不得宗老頭兒愛他!”乃故意喝道:“這樣文字,也來搶狀元!”把卷子望下一擲,喝一聲:“叉出去!”左右呼的一聲擁将上來,正待動手,宗爺吆喝一聲:‘不許動手,且住着!”左右人役見宗大老爺吆喝,誰敢違令?便一齊站祝宗老爺吩咐:“把嶽飛的卷子取上來我看。

    ”左右又怕張太師發作,面面相觑,都不敢去拾。

    嶽大爺隻得自己取了卷子,呈上宗爺。

    宗爺接來放于桌上,展開細看,果然是:言言比金石,字字賽珠玑,暗想:“這奸賊如此輕才重利。

    ”也把卷子籠在袖裡,便道:“嶽飛!你這樣才能,怎能取得功名到手?你豈不曉得蘇秦獻的‘萬言書’、溫庭筠代作的《南花賦》麼?” 你道這兩句是什麼出典?隻因當初蘇秦到秦邦上那萬言策,秦相商鞅忌他才高,恐他後來奪他的權柄,乃不中蘇秦,隻中張儀。

    這溫庭筠是晉國丞相桓文的故事。

    晉王宣桓文進禦花園賞南花,那南花就是鐵梗海棠也。

    當時晉王命桓文作《南花賦》,桓文奏道:“容臣明日早朝獻上。

    ”晉王準奏。

    辭朝回來,那裡作得出?卻央家中代筆先生溫庭筠代作了一篇。

    桓文看了,大吃一驚,暗想:“若是晉王知道他有此才華,必然重用,豈不奪了我權柄?”即将溫庭筠藥死,将《南花賦》鈔寫獻上。

    這都是妒賢嫉能的故事。

     張邦昌聽了,不覺勃然大怒!不因這一怒,有分教: 一國藩王,死于非命;數萬賊兵,竟成畫餅。

     正是: 朝中奸黨專權日,天下英雄失意時! 畢竟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