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嶽全傳 第十一回 周三畏遵訓贈寶劍 宗留守立誓取真才

關燈
如今不知何故落于先生之手?亦未知是此劍否?” 三畏聽了這一席話,不覺欣然笑道:“嶽兄果然博古,一些不差。

    ”遂起身在桌上取劍,雙手遞與嶽大爺道:“此劍埋沒數世,今日方遇其主。

    請嶽兄收起!他日定當為國家之棟梁,也不負我先祖遺言。

    ”嶽大爺道:“他人之寶,我焉敢擅取?決無此理。

    ”三畏道:“此乃祖命,小弟焉敢違背?”嶽大爺再四推辭不掉,隻得收了,佩在腰間,拜謝了相贈之德,告辭回去。

    三畏送出門外,珍重而别。

    嶽大爺又同衆弟兄往各處走了一會,又買了三口劍。

    回至寓中,不覺天色已晚,店主人将夜飯送上樓來。

    嶽大爺道:“主人家,我等三年一望,明日是十五了,要進場去的,可早些預備飯來與我們吃。

    ”店主人道:“相公們放心!我們店裡有許多相公,總是明早要進場的。

    今夜我們家裡,一夜不睡的。

    ”嶽大爺道:“隻要早些就是了。

    ”弟兄們吃了夜飯,一同安寝。

     到了四更時分,主人上樓,相請梳洗。

    衆弟兄即起身來梳洗。

    吃飯已畢,各各端正披挂。

    但見湯懷白袍銀甲,插箭彎弓;張顯綠袍金甲,挂劍懸鞭;王貴紅袍金甲,渾如一團火炭;牛臯鐵盔鐵甲,好似一朵烏雲;隻有嶽大爺,還是考武舉時的舊戰袍。

    你看他兄弟五個,袍甲索琅琅的響,一同下樓來。

    到店門外各人上馬。

    隻見店主人在牛臯馬後摸摸索索了一會。

    又一個走堂的小二,拿着一盞燈籠,高高的擎起送考。

    衆人正待起身,隻見又一個小二,左手托個糖果盒,右手提着一大壺酒。

    主人便叫:“各位相公,請吃上馬杯,好搶個狀元回去!”每人吃了三大杯,然後一齊拍馬往校場而來。

    到得校場門首,那拿燈籠的店小二道:“列位爺們,小人不送進去了。

    ”嶽大爺謝了一聲,店小二自回店去,不提。

     且說衆弟兄一齊進了校場,隻見各省舉子先來的、後到的,人山人海,擁擠不開。

    嶽大爺道:“此處人多,不如到略靜些的地方去站站。

    ”就走過演武廳後首,站了多時。

    牛臯想起:“出門的時候,看見店主人在我馬後拴挂什麼東西,待我看一看。

    就望馬後邊一看。

    隻見鞍後挂着一個口袋,就伸手向袋内一摸,卻是數十個饅頭、許多牛肉在内。

    這是店主人的規例,凡是考時,恐他們來得早,等得饑餓,特送他們作點心的。

    牛臯道:“妙啊!停一會比武,那裡有工夫吃,不若此時吃了,省得這馬累墜。

    ”就取将出來,都吃個幹淨。

    不意停了一會,王貴道:“牛兄弟,我們肚中有些饑了,主人家送我們吃的點心,拿出來大家吃些。

    ”牛臯道:“你沒有的麼?”王貴道:“一總挂在你馬後。

    ”牛臯道:“這又晦氣了!我隻道你們大家都有的,故此才把這些點心牛肉狠命的都吃完了,把個肚皮撐得飽脹不過。

    那裡曉得你們是沒有的。

    ”王貴道:“你倒吃飽了,怎叫别人在此挨餓?”牛臯道:“如今吃已吃完了,這怎麼處?”嶽大爺聽見了,便叫:“王兄弟,不要說了,倘若别人聽見了,覺道不雅相。

    牛兄弟,你本不該是這等,就是吃東西,無論别人有沒有,也該問一聲。

    竟自吃完了,這個如何使得?”牛臯道:“知道了!下次若有東西,大家同吃便了。

    ” 正在閑争閑講,忽聽得有人叫道:“嶽相公在那裡?”牛臯聽得,便喊道:“在這裡!”嶽大爺道:“你又在此招是攬非了。

    ”牛臯道:“有人在那裡叫你,便答應他一聲,有甚大事?”說未了,隻見一個軍士在前,後邊兩個人擡了食籮,尋來說道:“嶽相公如何站在這裡?叫小人尋得好苦。

    小人是留守衙門裡來的,奉大老爺之命,特送酒飯來,與相公們充饑。

    ”衆人一齊下馬來謝,就來吃酒飯。

    牛臯道:“如今讓你們吃,我自不吃了。

    ”王貴道:“諒你也吃不下了。

    ”衆人用完酒飯,軍士與從人收拾了食籮,擡回去了。

     看看天色漸明,那九省四郡的好漢俱已到齊。

    隻見張邦昌、王铎、張俊三位主考,一齊進了校場,到演武廳坐下。

    不多時,宗澤也到了,上了演武廳,與三人行禮畢,坐着用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