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嶽全傳 第七一回 苗王洞嶽霖入贅 東南山何立見佛
關燈
小
中
大
外甥方才回來,怎麼說就有囗洞來犯界?事有可疑。
”即差苗兵前去打聽。
不多時,那苗兵回來報道:“小的探得小大王帶了兵馬,殺進中原去了。
”李大王道:“不出我之所料。
”因向衆弟兄說道:“俺家并無子侄,隻有這個外甥。
他如今殺進中原,與嶽元帥報仇,路遠迢迢,無人相助,倘有不虞,隻好存一點忠義之名罷了。
衆位公子且請回,隻留女婿一人在此相伴俺家,待外甥回來時,再作道理。
”嶽雷見黑蠻龍如此義氣,隻得應允,将嶽霖留下,衆公子辭别回去。
嶽霖道:“二哥回家,代我安慰母親,料我在此無礙。
”嶽雷道:“曉得!”遂别了苗王。
衆人回來,見了嶽夫人,将嶽霖招贅之事細細說了一遍。
嶽夫人道:“難得苗王如此美意!我欲親去謝親。
”柴娘娘道:“賢妹若去,愚姊奉陪。
”次日,柴娘娘同嶽夫人來到苗王府中,苗後出來迎接進内。
嶽霖同公主雲蠻,出來見過禮。
當下就擺酒席款待。
嶽夫人見了雲蠻,十分相愛。
到晚作别回來。
嶽夫人結了這門親,常常來往,倒也頗不寂寞。
按下不表。
如今且接着前回,秦桧差那何立往東南第一山去捉拿瘋僧。
那何立無奈,監中别了母親、妻子,連夜望招軍城一路而行。
行了三四個月,逢人便問東南第一山的葉守一,并無人曉得東南第一山,也沒有人得知什麼葉守一。
何立暗想:“若無瘋憎下落,豈不連累了母親、妻子?”好生愁悶。
一日,來到一個三叉路口,又無人家,不知從哪條路去方好。
正在躊躇,忽見一個先生,左手拿着課筒,右手拿扇,招牌上寫着兩句道: 八卦推求玄妙理,六爻搜盡鬼神機。
何立見是個賣蔔先生,便上前一把扯住道:“先生,小子正有事疑惑不決,求先生代我一蔔。
”那先生即在路邊石上放下招牌道:“所問何事?可禱告來。
”何立撮土為香,望空暗暗禱告。
禱畢,先生蔔了一卦,便雲:“汝問何事?”何立道:“要尋人,未知尋得着否?”先生道:“敢是西北上往東南上去的麼?”何立道:“先生真個如見!”那先生道:“此卦不好,路上巅險崎岖,快快回頭,不要去罷!”何立道:“不要說巅險崎岖,就是死,也要去的。
”先生道:“既是你拚得死,我就指引你去。
你往中間這條路上去,不到二三十裡,就是泗洲大路。
若到了泗洲,就尋得着那人了。
”何立說聲:“有勞了!”随在身上摸出十來個錢來,謝了先生。
先生拿了招牌,搖着課筒,自轉彎去了。
何立依着先生指的中路,向前便走。
走到申牌時分,果然到了泗洲,尋個歇店,住了一夜。
次日,訪來訪去,訪了一日,城裡城外并無有個東南第一山。
過了數日,并無影響,暗想:“那賣蔔先生言語,全無一點應驗。
聞說在這裡泗洲山上有一座泗聖祠,祠内神道最靈。
何不去禱告一番,求他指引?”定了主意,忙忙的去買辦了香燭,上山來走進廟中,到神道面前燒香點燭,默默禱告了一番。
那裡有什麼應驗?一步懶一步的走出廟門,在山前閑望,忽見一處山石嶙峋,奇峰壁立。
何立走近一看,隻見一塊石上镌着“舍身岩”三個大字,臨下一望,空空洞洞,深透不測。
何立思想道:“我半年之間曆盡艱辛跋涉,并無瘋僧下落,終久是死。
不如跳入于此,做個了身之計。
”欲待要跳,又想道:“我身何足惜,但吾母親年紀八十有三,我若死了,妻子必難活命,何人侍奉?”不覺坐在石上,傷心痛哭起來。
哭了一回,那身子甚覺困倦,竟在那石上倒身睡去。
忽有一人用手推道:“快走,快走!”何立擡頭一看,卻是前日遇見的那位賣蔔先生。
何立道:“好呀!你說到了泗洲就有下落,怎的并不見什麼消息?”先生道:“你實對我說,要往何處?尋什麼人?”何立道:“我奉秦太師命,往東南第一山去尋瘋僧葉守一。
”先生道:“你不見前面高山,不是東南第一山麼?”何立回頭一看,果然見前面一座高山,喜不自勝,便慌慌的向前走去。
走了一程,來到山前,但見一座大寺院,宮殿巍峨,輝煌金碧。
山門前一座大牌坊,上邊寫着“東南第一山”五個大金字。
何立暗想:“好個大所在!”正在觀看,隻見山門内走出一個行者來。
何立上前,把手一拱,叫聲:“師父,借問一聲,這寺裡可有個瘋僧葉守一麼?”那行者大喝一聲:“咄!你是何等之人,擅敢稱呼佛爺的寶号?好生大膽!”何立道:“小人不知,望乞恕罪!但不知這寶号是那位佛爺?” 行者笑道:“那裡是‘葉守一’,乃是‘也十一’,音同字不同。
‘也’字加了‘十一’,不是個‘地’字?此乃地藏王菩薩的化身寶号。
”何立道:“望師父代小人禀一聲,說是秦太師差家人何立求見。
”那行者道:“你且在此等候,待佛爺升殿,方好與你傳禀。
”話猶未絕,隻聽得殿内鐘鳴鼓
”即差苗兵前去打聽。
不多時,那苗兵回來報道:“小的探得小大王帶了兵馬,殺進中原去了。
”李大王道:“不出我之所料。
”因向衆弟兄說道:“俺家并無子侄,隻有這個外甥。
他如今殺進中原,與嶽元帥報仇,路遠迢迢,無人相助,倘有不虞,隻好存一點忠義之名罷了。
衆位公子且請回,隻留女婿一人在此相伴俺家,待外甥回來時,再作道理。
”嶽雷見黑蠻龍如此義氣,隻得應允,将嶽霖留下,衆公子辭别回去。
嶽霖道:“二哥回家,代我安慰母親,料我在此無礙。
”嶽雷道:“曉得!”遂别了苗王。
衆人回來,見了嶽夫人,将嶽霖招贅之事細細說了一遍。
嶽夫人道:“難得苗王如此美意!我欲親去謝親。
”柴娘娘道:“賢妹若去,愚姊奉陪。
”次日,柴娘娘同嶽夫人來到苗王府中,苗後出來迎接進内。
嶽霖同公主雲蠻,出來見過禮。
當下就擺酒席款待。
嶽夫人見了雲蠻,十分相愛。
到晚作别回來。
嶽夫人結了這門親,常常來往,倒也頗不寂寞。
按下不表。
如今且接着前回,秦桧差那何立往東南第一山去捉拿瘋僧。
那何立無奈,監中别了母親、妻子,連夜望招軍城一路而行。
行了三四個月,逢人便問東南第一山的葉守一,并無人曉得東南第一山,也沒有人得知什麼葉守一。
何立暗想:“若無瘋憎下落,豈不連累了母親、妻子?”好生愁悶。
一日,來到一個三叉路口,又無人家,不知從哪條路去方好。
正在躊躇,忽見一個先生,左手拿着課筒,右手拿扇,招牌上寫着兩句道: 八卦推求玄妙理,六爻搜盡鬼神機。
何立見是個賣蔔先生,便上前一把扯住道:“先生,小子正有事疑惑不決,求先生代我一蔔。
”那先生即在路邊石上放下招牌道:“所問何事?可禱告來。
”何立撮土為香,望空暗暗禱告。
禱畢,先生蔔了一卦,便雲:“汝問何事?”何立道:“要尋人,未知尋得着否?”先生道:“敢是西北上往東南上去的麼?”何立道:“先生真個如見!”那先生道:“此卦不好,路上巅險崎岖,快快回頭,不要去罷!”何立道:“不要說巅險崎岖,就是死,也要去的。
”先生道:“既是你拚得死,我就指引你去。
你往中間這條路上去,不到二三十裡,就是泗洲大路。
若到了泗洲,就尋得着那人了。
”何立說聲:“有勞了!”随在身上摸出十來個錢來,謝了先生。
先生拿了招牌,搖着課筒,自轉彎去了。
何立依着先生指的中路,向前便走。
走到申牌時分,果然到了泗洲,尋個歇店,住了一夜。
次日,訪來訪去,訪了一日,城裡城外并無有個東南第一山。
過了數日,并無影響,暗想:“那賣蔔先生言語,全無一點應驗。
聞說在這裡泗洲山上有一座泗聖祠,祠内神道最靈。
何不去禱告一番,求他指引?”定了主意,忙忙的去買辦了香燭,上山來走進廟中,到神道面前燒香點燭,默默禱告了一番。
那裡有什麼應驗?一步懶一步的走出廟門,在山前閑望,忽見一處山石嶙峋,奇峰壁立。
何立走近一看,隻見一塊石上镌着“舍身岩”三個大字,臨下一望,空空洞洞,深透不測。
何立思想道:“我半年之間曆盡艱辛跋涉,并無瘋僧下落,終久是死。
不如跳入于此,做個了身之計。
”欲待要跳,又想道:“我身何足惜,但吾母親年紀八十有三,我若死了,妻子必難活命,何人侍奉?”不覺坐在石上,傷心痛哭起來。
哭了一回,那身子甚覺困倦,竟在那石上倒身睡去。
忽有一人用手推道:“快走,快走!”何立擡頭一看,卻是前日遇見的那位賣蔔先生。
何立道:“好呀!你說到了泗洲就有下落,怎的并不見什麼消息?”先生道:“你實對我說,要往何處?尋什麼人?”何立道:“我奉秦太師命,往東南第一山去尋瘋僧葉守一。
”先生道:“你不見前面高山,不是東南第一山麼?”何立回頭一看,果然見前面一座高山,喜不自勝,便慌慌的向前走去。
走了一程,來到山前,但見一座大寺院,宮殿巍峨,輝煌金碧。
山門前一座大牌坊,上邊寫着“東南第一山”五個大金字。
何立暗想:“好個大所在!”正在觀看,隻見山門内走出一個行者來。
何立上前,把手一拱,叫聲:“師父,借問一聲,這寺裡可有個瘋僧葉守一麼?”那行者大喝一聲:“咄!你是何等之人,擅敢稱呼佛爺的寶号?好生大膽!”何立道:“小人不知,望乞恕罪!但不知這寶号是那位佛爺?” 行者笑道:“那裡是‘葉守一’,乃是‘也十一’,音同字不同。
‘也’字加了‘十一’,不是個‘地’字?此乃地藏王菩薩的化身寶号。
”何立道:“望師父代小人禀一聲,說是秦太師差家人何立求見。
”那行者道:“你且在此等候,待佛爺升殿,方好與你傳禀。
”話猶未絕,隻聽得殿内鐘鳴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