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嶽全傳 第六三回 興風浪忠魂顯聖 投古井烈女殉身

關燈
完隻得收了,拜謝出營,到寓中取家小,自回家鄉去了,不提。

     且說牛臯對衆兄弟道:“大哥被奸臣陷害,我等殺上臨安,拿住奸賊,碎屍萬段,與大哥報仇!”衆人齊聲道:“有理!有理!”當時吩咐連夜趕造自盔白甲。

    不數日造完。

    衆将帶領兵卒,三聲炮響,浩浩蕩蕩,殺奔臨安而來。

    朱仙鎮上衆百姓聞知嶽元帥被害,哭聲震野,如喪考妣一般,莫不攜酒載肉,一路犒軍,人人切齒,個個咬牙,俱要替嶽爺報仇。

     大兵不日行至大江,取齊船隻,衆兵将一齊下船渡江。

    這一日,真正風清日朗。

    兵船方至江心,忽然狂風大作,雲霧迷漫。

    空中現出兩面繡旗,上有“精忠報國”四個大字。

    但見嶽爺站立雲端,左首嶽雲,有首張憲。

    衆人見了,個個在船頭上哭拜道:“哥哥陰靈不遠,兄弟們今日與哥哥報仇雪恨,望哥哥保佑!”嶽爺在雲端内把手數搖,這是叫施全回兵,不許報仇之意。

    那牛臯令速速開船,衆兵卒将船搖動。

     隻見嶽爺怒容滿面,将袍袖一拂,頓時白浪滔天,連翻三四隻兵船,餘船不能前進。

    餘化龍大叫道:“大哥不許小弟們報仇,何顔立于人世!”大吼一聲,拔出寶劍,自刎而亡。

    何元慶也叫一聲:“餘兄既去,小弟也來了!”舉起銀錘,向自己頭上撲的一聲,将頭顱打碎歸天去了。

    牛臯見二人自盡,大哭一場,望着長江裡撲通的一聲響,跳下去了。

    衆兵将道:“元帥既不許我等報仇,可将兵船回岸,一齊回鄉去罷。

    ”此時便把風篷掉轉來,把船攏了岸,大衆紛紛的散去。

     隻剩了施全、張顯、王貴、趙雲、梁興、周青、吉青七個人,還有三千八百個長勝軍不動。

    施全道:“你們為何不散?”衆兵士道:“我等受大老爺莫大之恩,難以抛撒。

    目今雖遭陷害,我們想那奸臣少不得有個敗壞之日,那時我們得到大老爺墳墓之前拜奠拜奠,也見我等一點真心。

    如今情願跟随衆位将軍做些事業,所以不散。

    ”施全道:“隻是我等無處安身,怎生是好?”吉青道:“不如依舊往太行山去駐紮,差人探聽夫人、娘兒們消息,再圖報仇何如?”衆英雄齊道:“此言有理。

    ”七位英雄帶領三千八百長勝軍,竟奔太行山而去。

    有詩曰: 死生天賦忠貞性,不讓日橫五百人。

     當時羞殺秦長腳,身在南朝心在金。

     再說牛臯跳下長江,随着波浪滾去,性命将危。

    忽然一陣狂風大浪,将牛臯刮在一個山腳之下,耳中聽得叫道:“牛臯醒來!”牛臯悠悠的醒轉,吐了幾口白沫。

    開眼看時,卻原來是鮑方老祖,背後一個小道童,手中拿着一套幹衣。

    牛臯見是老祖,慌忙跪下磕頭。

    老祖道:“牛臯,你的祿壽還未應絕,快把幹衣換了。

    ”牛臯痛哭道:“弟子雖蒙師父救了性命,隻是我不報大哥之仇,有何顔面立于人世!”老祖道:“嶽飛被害,自有一段因果,後來自有封贈,奸臣不久将敗。

    你也不必過傷,可速往太行山去!有施全等在彼,你可去同他們暫為目前之計。

    日後尚要與朝廷出力,不可忘了!”說罷,一陣清風,倏然不見。

    牛臯隻得将幹衣換了,尋路往太行山去,不表。

     再說馮忠、馮孝,解了嶽家家屬,到了臨安,安頓驿中,即來報知秦桧。

    秦桧假傳一道旨意出來,把嶽家一門人口一齊拿往西郊處斬。

    其時韓元帥正同了夫人梁紅玉進京朝見了高宗,尚未回鎮。

    家将來報知引事,梁夫人就請韓元帥速去阻住假旨,校尉不許動手。

    自己忙忙的披挂上馬,帶領了二十名女将跟随,一直竟至相府,不等通報,直至大堂下馬。

    守門官見來得兇,慌忙通報。

    王氏出來接進私衙,見禮坐下。

    梁夫人道:“快清丞相相見,本帥有話問他!”王氏兄梁夫人怒容滿面,披挂而來,諒來有些兒尴尬,假意問道:“夫君奉旨進宮去,尚未回來。

    不知夫人有何見教?”梁夫人道:“非為别事,隻因嶽元帥一事,人人生憤,個個不平。

    聞得今日又要将他家屬斬首,所以本帥親自前來,同丞相進宮去,與聖上講話。

    ”王氏道:“我家相公正為着此事,入宮保奏去了,諒必就回,請夫人少待片時。

    ”一面吩咐丫環送上茶來,一面暗暗叫女使,到書房去通知秦桧,叫他隻可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