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嶽全傳 第七六回 普風師寶珠打宋将 諸葛錦火箭破駝龍
關燈
小
中
大
風刀,望着普風頂門上便砍。
何鳳咬着牙齒,罵聲:“好秃驢!敢使什麼妖法來傷我老爺!不要走,且吃我三百鞭!”雙鞭并舉,沒頭沒臉的打來。
湯英、餘雷、吉成亮亦各舉兵器,上前助戰。
那普風看見不搭對,複取出“混元珠”,喝一聲:“南蠻看寶!”那五人見頭上一片黑打來,正在慌張,不道那牛臯在後看見,說道:“這是什麼東西,且賞他一箭看。
”随即取出那枝“穿雲箭”來,搭在弓弦上,望着這一段黑氣上飕的一聲射去。
那團黑氣便随風四散,撲的一聲響,那顆“混元珠”墜在地下轉。
牛通見了,便道:“好耍子!好耍子!”就跳下馬來,将那顆珠槍在手中。
重複上馬,對普風道:“秃驢!也看着我太歲爺的寶來了。
”也照着樣向空中一丢。
那曉得這個寶貝,經着箭射了窟窿,便不靈了,被普風一手接去。
正想再抛起來打宋将,早被餘雷趕上去一錘,正中普風肩膀,一交跌下馬來。
牛通舉刀來砍,那普風在地上化作一金光逃去。
衆将也不追趕,掌着得勝鼓,回營報功,不提。
再說普風借金光逃回營中,将丹藥敷了傷痕,一時便不疼痛,進帳來見兀術道:“僧家今日與南蠻交戰,被他破了寶珠,故此敗回。
”兀術道:“似此屢屢失利,何日方能搶得宋室江山!”普風道:“太子放心!看今晚僧家必将這些南蠻殺一個盡絕,方洩我今日之恨。
”兀術道:“這些小南蠻十分兇惡,國師怎能殺得他個幹淨?”普風道:“僧家當日投師披剃,吾師曾賜我一件法寶,有五千四百零八條駝龍,能大能小,收在葫蘆内,專一吃人精髓。
今晚待僧家作起法來,将宋營數十員将官,連那二十萬人馬,吃他一個幹幹淨淨,以報今日之仇!” 兀術聽了大喜,吩咐小番擺設筵宴,與國師預慶大功。
小番領令,遂即搬上酒肴,兀術與普風對酌,直至天晚。
普風辭了兀術,回到自己營中,擺下香案,桌上供着一個葫蘆。
普風口中念動真言,将葫蘆上蓋揭開道:“請寶貝出來。
”隻聽得葫蘆内哄的一聲響,猶如蚊蟲一般,飛将出來,起在空中。
霎時間,每條變成數丈長,栲栳大小身軀,眼射金光,口似血盆,牙如利刃。
這五千四百零八條駝龍,在空中張牙舞爪,直往宋營中沖來。
那宋營軍士,看見半天裡無數金光,猶如燈火一般,向着營裡奔來。
有的軍士說道:“這些燈火,莫非是番兵來劫寨麼?”有的說道:“不要管他,且報進大營去再作道理。
”随即進營報道:“啟上元帥,有無數火光在空中,直往營内沖來,不知是何物?”諸葛錦聞得此報,忙擡頭一看,大叫一聲:“不好了!”吩咐各營各哨人馬将官,後隊作前隊,前隊作後隊,速速退後逃命。
三軍一聲:“得令!”俱各慌慌張張拔寨起行。
隻聽得後軍喊聲如雷,卻被駝龍飛至,将軍士亂吃亂咬:也有将腿咬去的,也有将頭齧破的,也有吃骨髓的,也有吃血肉的。
吓得那宋營軍士,沸反盈天,慌慌往下逃命,敗下六十餘裡。
已是五更時分,那邊普風念動真言,将駝龍收去。
宋營中不見了駝龍,軍心始定。
天明查點人馬,已被駝龍傷了一萬八千。
牛臯問道:“這是什麼東西?如此厲害!”嶽雷便問諸葛錦道:“此乃何物?”諸葛錦道:“此陣名為‘駝龍陣’。
我未曾防備得,被他傷了許多人馬。
我今略施小計,将他此陣破了,普風易擒耳!”遂吩咐三軍,取豬血、狗血、幹柴、蘆葦、火藥等物齊備。
又令三千軍士,盡換皂衣,各帶火器藥箭等候。
又令五千人馬,到舊時紮營之處,掘一濠溝,闊一丈五尺,深一丈二尺,長二十五丈,連夜就要成功,不得有誤。
三軍領了軍令,前去挖掘,不消幾時,完工交令。
諸葛錦又令軍士将火炮藏入溝渠之内,接着引火之物。
上邊蓋了幹柴蘆葦,上面再放些引火之物,又将豬羊血放在上面,仍令軍士于舊處下營。
三軍得令,一齊呐喊到原處下營。
那諸葛錦傳令三千軍士,換了皂衣,埋伏營前,專候駝龍落入溝渠,即聽放炮為号,齊放火箭。
諸事齊備。
看看天色已晚,那金國國師普風又将葫蘆蓋揭開,放出駝龍。
親自坐馬,手執葫蘆,随後來到宋營。
到得溝邊,那些駝龍聞着血腥之氣,都落溝渠之内來吃血,你壓我,我壓你。
諸葛錦見了,吩咐放起号炮。
那三千伏兵聽得炮響,一齊施放火箭鳥槍,登時燒着蘆葦,火光沖天。
埋在地下的火炮一齊發作,乒乒乓乓,打得煙飛灰亂。
普風慌忙作法,想要收轉駝龍,那曉得經了污穢血腥,飛騰不起,将五千四百零八條駝龍,盡皆燒死于溝渠之中。
普風在黑暗之中被亂箭射中了三四箭,逃回本營來,拔出箭頭,用藥敷好,思想:“這場大敗,又傷了駝龍,何顔去見兀術!不如且回山去。
再煉法寶,來報此仇。
”主意定了,也不去通知兀術,連夜回山去了。
後人有詩贊那諸葛錦道: 玄妙兵機六出奇,胸藏韬略少人知。
不施血污深溝計,怎得駝龍盡斬除! 不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何鳳咬着牙齒,罵聲:“好秃驢!敢使什麼妖法來傷我老爺!不要走,且吃我三百鞭!”雙鞭并舉,沒頭沒臉的打來。
湯英、餘雷、吉成亮亦各舉兵器,上前助戰。
那普風看見不搭對,複取出“混元珠”,喝一聲:“南蠻看寶!”那五人見頭上一片黑打來,正在慌張,不道那牛臯在後看見,說道:“這是什麼東西,且賞他一箭看。
”随即取出那枝“穿雲箭”來,搭在弓弦上,望着這一段黑氣上飕的一聲射去。
那團黑氣便随風四散,撲的一聲響,那顆“混元珠”墜在地下轉。
牛通見了,便道:“好耍子!好耍子!”就跳下馬來,将那顆珠槍在手中。
重複上馬,對普風道:“秃驢!也看着我太歲爺的寶來了。
”也照着樣向空中一丢。
那曉得這個寶貝,經着箭射了窟窿,便不靈了,被普風一手接去。
正想再抛起來打宋将,早被餘雷趕上去一錘,正中普風肩膀,一交跌下馬來。
牛通舉刀來砍,那普風在地上化作一金光逃去。
衆将也不追趕,掌着得勝鼓,回營報功,不提。
再說普風借金光逃回營中,将丹藥敷了傷痕,一時便不疼痛,進帳來見兀術道:“僧家今日與南蠻交戰,被他破了寶珠,故此敗回。
”兀術道:“似此屢屢失利,何日方能搶得宋室江山!”普風道:“太子放心!看今晚僧家必将這些南蠻殺一個盡絕,方洩我今日之恨。
”兀術道:“這些小南蠻十分兇惡,國師怎能殺得他個幹淨?”普風道:“僧家當日投師披剃,吾師曾賜我一件法寶,有五千四百零八條駝龍,能大能小,收在葫蘆内,專一吃人精髓。
今晚待僧家作起法來,将宋營數十員将官,連那二十萬人馬,吃他一個幹幹淨淨,以報今日之仇!” 兀術聽了大喜,吩咐小番擺設筵宴,與國師預慶大功。
小番領令,遂即搬上酒肴,兀術與普風對酌,直至天晚。
普風辭了兀術,回到自己營中,擺下香案,桌上供着一個葫蘆。
普風口中念動真言,将葫蘆上蓋揭開道:“請寶貝出來。
”隻聽得葫蘆内哄的一聲響,猶如蚊蟲一般,飛将出來,起在空中。
霎時間,每條變成數丈長,栲栳大小身軀,眼射金光,口似血盆,牙如利刃。
這五千四百零八條駝龍,在空中張牙舞爪,直往宋營中沖來。
那宋營軍士,看見半天裡無數金光,猶如燈火一般,向着營裡奔來。
有的軍士說道:“這些燈火,莫非是番兵來劫寨麼?”有的說道:“不要管他,且報進大營去再作道理。
”随即進營報道:“啟上元帥,有無數火光在空中,直往營内沖來,不知是何物?”諸葛錦聞得此報,忙擡頭一看,大叫一聲:“不好了!”吩咐各營各哨人馬将官,後隊作前隊,前隊作後隊,速速退後逃命。
三軍一聲:“得令!”俱各慌慌張張拔寨起行。
隻聽得後軍喊聲如雷,卻被駝龍飛至,将軍士亂吃亂咬:也有将腿咬去的,也有将頭齧破的,也有吃骨髓的,也有吃血肉的。
吓得那宋營軍士,沸反盈天,慌慌往下逃命,敗下六十餘裡。
已是五更時分,那邊普風念動真言,将駝龍收去。
宋營中不見了駝龍,軍心始定。
天明查點人馬,已被駝龍傷了一萬八千。
牛臯問道:“這是什麼東西?如此厲害!”嶽雷便問諸葛錦道:“此乃何物?”諸葛錦道:“此陣名為‘駝龍陣’。
我未曾防備得,被他傷了許多人馬。
我今略施小計,将他此陣破了,普風易擒耳!”遂吩咐三軍,取豬血、狗血、幹柴、蘆葦、火藥等物齊備。
又令三千軍士,盡換皂衣,各帶火器藥箭等候。
又令五千人馬,到舊時紮營之處,掘一濠溝,闊一丈五尺,深一丈二尺,長二十五丈,連夜就要成功,不得有誤。
三軍領了軍令,前去挖掘,不消幾時,完工交令。
諸葛錦又令軍士将火炮藏入溝渠之内,接着引火之物。
上邊蓋了幹柴蘆葦,上面再放些引火之物,又将豬羊血放在上面,仍令軍士于舊處下營。
三軍得令,一齊呐喊到原處下營。
那諸葛錦傳令三千軍士,換了皂衣,埋伏營前,專候駝龍落入溝渠,即聽放炮為号,齊放火箭。
諸事齊備。
看看天色已晚,那金國國師普風又将葫蘆蓋揭開,放出駝龍。
親自坐馬,手執葫蘆,随後來到宋營。
到得溝邊,那些駝龍聞着血腥之氣,都落溝渠之内來吃血,你壓我,我壓你。
諸葛錦見了,吩咐放起号炮。
那三千伏兵聽得炮響,一齊施放火箭鳥槍,登時燒着蘆葦,火光沖天。
埋在地下的火炮一齊發作,乒乒乓乓,打得煙飛灰亂。
普風慌忙作法,想要收轉駝龍,那曉得經了污穢血腥,飛騰不起,将五千四百零八條駝龍,盡皆燒死于溝渠之中。
普風在黑暗之中被亂箭射中了三四箭,逃回本營來,拔出箭頭,用藥敷好,思想:“這場大敗,又傷了駝龍,何顔去見兀術!不如且回山去。
再煉法寶,來報此仇。
”主意定了,也不去通知兀術,連夜回山去了。
後人有詩贊那諸葛錦道: 玄妙兵機六出奇,胸藏韬略少人知。
不施血污深溝計,怎得駝龍盡斬除! 不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