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嶽全傳 第二四回 釋番将劉豫降金 獻玉玺邦昌拜相
關燈
小
中
大
詩曰:
劉豫降金實可羞,邦昌獻玺豈良謀?
欺君賣國無雙士,吓鬼瞞神第一流。
話說當時嶽爺要把吉青斬首,吉青大叫:“無罪!”嶽爺道:“我怎樣吩咐你,卻中了他金蟬脫殼之計。
”便向銅先文郎喝問道:“你這等詭計,隻好瞞吉青,怎瞞得我過?你實說是何等樣人,敢假裝粘罕替死?”銅先文郎暗想:“中原有了此人,我主休想宋室江山也。
”便叫道:“嶽南蠻,我狼主乃天命之主,怎能被你拿了?我非别人,乃金國大元帥銅先文郎便是。
”嶽爺道:“吉青,你聽見麼?”吉青道:“我見他這般打扮妝束,隻道是粘罕,那曉得他會掉換的?大哥要殺我,就與他一同殺罷了!”衆軍士俱跪下讨饒。
嶽爺道:“也罷,今日初犯,恕你一次。
日後倘再有誤事,王法無親,決不容情!”吉青謝了起來。
嶽爺道:“就着你領兵二百,把番将并馬匹軍器,押解前往大營報功。
” 吉青領令,押解了銅先文郎并所獲遺棄物件,一路來到劉豫營前,叫小校禀知,好放過去到元帥大營。
劉豫聞報,即命傳宣官引吉青進見。
吉青叩禀:“嶽統制殺敗番兵十萬,活促番将一員,得了許多軍器馬匹,現解在營門,乞元帥看驗明白,好讓路與小将到大元帥營中去報功。
”劉豫聽了這一番言語,口中不說,心内暗想:“金兵十分厲害,南朝并無一人敢當。
嶽飛初進之人,反有這等本事!我想他隻用八百兵丁,便殺敗了十萬人馬,擒命了番邦元帥。
若還論功,必定職居吾上。
”想了一會,說道:“有了,索性待我占了,後來的功再讓他罷。
”主意已定,便假意開言道:“吉将軍,你同嶽統制殺敗番兵,擒獲番将,這件功勞不小!但你去到大營報功,須要耽擱時日。
你營中乏人,恐金兵複來。
我與你統制猶如弟兄一般,不如我差人代你送往元帥處。
你與我帶了豬羊牛酒,先回本營去犒賞三軍罷。
”吉青不知是計,即便謝了劉豫。
劉豫吩咐家将,整備豬羊牛酒,交與吉青帶回本寨去,分犒衆軍,不提。
且說劉豫将銅先文郎囚在後營,解來物件暫且留下。
把文書寫停當封好了,叫旗牌上來吩咐道:“你到大營内去報功,大元帥若問你,你說金兵殺來,被本帥殺敗,拿住一個番将囚在營中,若是大元帥要,就解送來;若是不要,就在那邊斬了。
元帥問你,說話須要随機答應,不可漏了風聲。
”旗牌得令出營,望大營而來。
再說胡中軍回營,換了衣服,來見元帥。
元帥便問:“所探之事如何?”胡中軍将到了青龍山、爬在樹頂上一夜所見之事,細細禀知。
元帥道:“難為你了,記上你的功勞。
”到了次日,元帥升帳,聚集衆節度、各總兵議事。
衆将參見已畢,有傳宣官上來禀道:“二隊先鋒劉節度差旗牌來報功,在營門外候令。
”元帥道:“令他進來!”那旗牌官進來,叩了頭,将文書呈上。
張元帥拆開觀看,原來又将嶽先鋒的功勞冒去了,便吩咐賞了旗牌:“且自回營,可将所擒番将,活解來營。
待本帥這裡叙功,送往京師,候旨便了。
”旗牌叩謝出營而去。
張元帥打發了旗牌出營,便向衆将道:“兩次殺敗番兵,俱系前隊嶽飛大功。
今劉豫蔽賢冒功,朝廷正在用人之際,豈容奸将埋沒才能,以至賞罰混亂?本帥意欲将他拿來斬首示衆,再奏朝廷,那一位将軍前去拿他?”言未畢,胡中軍上前禀道:“元帥若去拿他,恐有意外之變。
不如差官前去,傳元帥之令,請他到來議事,然後聚集衆将,究明細底。
然後斬他,庶衆心誠服,他亦死而無怨。
”元帥道:“此計甚妙,就着你去,請他到大營來,商議軍機,不得有誤。
”中軍得令,出營上馬,往劉營來。
不道元帥帳下,有一兩淮節度使曹榮,卻與劉豫是兒女親家。
當時親見元帥命中軍去賺劉豫,心想:“他的長子劉麟,卻是我的女婿。
父子性命,旦夕難保,叫我女兒怎麼好!”遂悄悄出帳,差心腹家将,飛馬往劉營報知。
此時劉豫正在營中盼望那報功的旗牌,不見回來,忽傳宣進營禀說:“兩淮節度使曹爺,差人有緊急事要見。
”劉豫即着來人進見,來人進營,慌慌張張叩了頭,說道:“家爺不及修書,多多拜上:今大元帥探聽得老爺冒了嶽先鋒的功勞,差中軍官來請老爺到大營假說議事,有性命之憂,請老爺快作計較。
”劉豫聽了,大驚失色,忙取白銀五十兩,賞了來人,說道:“與我多多拜上你家爺,感承活命之恩,必當重報。
”來人叩謝,自回去了。
話說當時嶽爺要把吉青斬首,吉青大叫:“無罪!”嶽爺道:“我怎樣吩咐你,卻中了他金蟬脫殼之計。
”便向銅先文郎喝問道:“你這等詭計,隻好瞞吉青,怎瞞得我過?你實說是何等樣人,敢假裝粘罕替死?”銅先文郎暗想:“中原有了此人,我主休想宋室江山也。
”便叫道:“嶽南蠻,我狼主乃天命之主,怎能被你拿了?我非别人,乃金國大元帥銅先文郎便是。
”嶽爺道:“吉青,你聽見麼?”吉青道:“我見他這般打扮妝束,隻道是粘罕,那曉得他會掉換的?大哥要殺我,就與他一同殺罷了!”衆軍士俱跪下讨饒。
嶽爺道:“也罷,今日初犯,恕你一次。
日後倘再有誤事,王法無親,決不容情!”吉青謝了起來。
嶽爺道:“就着你領兵二百,把番将并馬匹軍器,押解前往大營報功。
” 吉青領令,押解了銅先文郎并所獲遺棄物件,一路來到劉豫營前,叫小校禀知,好放過去到元帥大營。
劉豫聞報,即命傳宣官引吉青進見。
吉青叩禀:“嶽統制殺敗番兵十萬,活促番将一員,得了許多軍器馬匹,現解在營門,乞元帥看驗明白,好讓路與小将到大元帥營中去報功。
”劉豫聽了這一番言語,口中不說,心内暗想:“金兵十分厲害,南朝并無一人敢當。
嶽飛初進之人,反有這等本事!我想他隻用八百兵丁,便殺敗了十萬人馬,擒命了番邦元帥。
若還論功,必定職居吾上。
”想了一會,說道:“有了,索性待我占了,後來的功再讓他罷。
”主意已定,便假意開言道:“吉将軍,你同嶽統制殺敗番兵,擒獲番将,這件功勞不小!但你去到大營報功,須要耽擱時日。
你營中乏人,恐金兵複來。
我與你統制猶如弟兄一般,不如我差人代你送往元帥處。
你與我帶了豬羊牛酒,先回本營去犒賞三軍罷。
”吉青不知是計,即便謝了劉豫。
劉豫吩咐家将,整備豬羊牛酒,交與吉青帶回本寨去,分犒衆軍,不提。
且說劉豫将銅先文郎囚在後營,解來物件暫且留下。
把文書寫停當封好了,叫旗牌上來吩咐道:“你到大營内去報功,大元帥若問你,你說金兵殺來,被本帥殺敗,拿住一個番将囚在營中,若是大元帥要,就解送來;若是不要,就在那邊斬了。
元帥問你,說話須要随機答應,不可漏了風聲。
”旗牌得令出營,望大營而來。
再說胡中軍回營,換了衣服,來見元帥。
元帥便問:“所探之事如何?”胡中軍将到了青龍山、爬在樹頂上一夜所見之事,細細禀知。
元帥道:“難為你了,記上你的功勞。
”到了次日,元帥升帳,聚集衆節度、各總兵議事。
衆将參見已畢,有傳宣官上來禀道:“二隊先鋒劉節度差旗牌來報功,在營門外候令。
”元帥道:“令他進來!”那旗牌官進來,叩了頭,将文書呈上。
張元帥拆開觀看,原來又将嶽先鋒的功勞冒去了,便吩咐賞了旗牌:“且自回營,可将所擒番将,活解來營。
待本帥這裡叙功,送往京師,候旨便了。
”旗牌叩謝出營而去。
張元帥打發了旗牌出營,便向衆将道:“兩次殺敗番兵,俱系前隊嶽飛大功。
今劉豫蔽賢冒功,朝廷正在用人之際,豈容奸将埋沒才能,以至賞罰混亂?本帥意欲将他拿來斬首示衆,再奏朝廷,那一位将軍前去拿他?”言未畢,胡中軍上前禀道:“元帥若去拿他,恐有意外之變。
不如差官前去,傳元帥之令,請他到來議事,然後聚集衆将,究明細底。
然後斬他,庶衆心誠服,他亦死而無怨。
”元帥道:“此計甚妙,就着你去,請他到大營來,商議軍機,不得有誤。
”中軍得令,出營上馬,往劉營來。
不道元帥帳下,有一兩淮節度使曹榮,卻與劉豫是兒女親家。
當時親見元帥命中軍去賺劉豫,心想:“他的長子劉麟,卻是我的女婿。
父子性命,旦夕難保,叫我女兒怎麼好!”遂悄悄出帳,差心腹家将,飛馬往劉營報知。
此時劉豫正在營中盼望那報功的旗牌,不見回來,忽傳宣進營禀說:“兩淮節度使曹爺,差人有緊急事要見。
”劉豫即着來人進見,來人進營,慌慌張張叩了頭,說道:“家爺不及修書,多多拜上:今大元帥探聽得老爺冒了嶽先鋒的功勞,差中軍官來請老爺到大營假說議事,有性命之憂,請老爺快作計較。
”劉豫聽了,大驚失色,忙取白銀五十兩,賞了來人,說道:“與我多多拜上你家爺,感承活命之恩,必當重報。
”來人叩謝,自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