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嶽全傳 第二五回 王橫斷橋霸渡口 邦昌假诏害忠良

關燈
目今吾為國家大事,保将軍進京為帥。

    聖上甚是記念,如今就同将軍去見駕。

    ”嶽爺隻得随着進城。

    剛到午門,已是黃昏時分。

    邦昌道:“随我上朝。

    ”家人提了燈籠進朝。

    到了分宮樓下,邦昌道:“将軍在此候旨,我去奏知天子。

    ”嶽爺答道:“領命。

    ”邦昌進了分宮樓,往旁邊進去了,着人到宮中知會消息。

     再說荷香正在宮中與聖上夜宴,有太監傳知此消息。

    荷香看主上已有幾分酒意,又見明月當空,跪下奏道:“臣妾進宮侍駕,還未曾細看宮阙,求萬歲帶臣妾細看一回。

    ”康王道:“卿要看那宮廷麼?”吩咐擺駕,先看分宮樓。

    銮駕将至分宮樓,那嶽飛看見一派宮燈,心中想道:“張太師果然權大!”上前俯伏,口稱:“嶽飛接駕。

    ”内監叫道:“有刺客!”兩邊太監上前拿住嶽飛。

    高宗吃驚,即便回宮,問道:“刺客何人?”内監道:“嶽飛行刺!”娘娘道:“若是嶽飛。

    應該寸斬。

    前者宣召進京,他違旨不來。

    今日無故暗進京城,直入深宮,圖謀行刺。

    伏乞聖上速将他處斬,以正國法。

    ”高宗此時還在醉鄉,聽了荷香之話,就傳旨出來,将嶽飛斬首。

    宮官領旨,将嶽飛綁出午門外來。

     張保、王橫見了,上前問道:“老爺何故如此?”嶽飛道:“連我也不知!”張保道:“王兄弟,你在此看了,不許他動手,我去去就來!”張保忙提着混鐵棍就走,連栅門都打開。

    有五城兵馬司巡夜,看見了,叫手下拿祝衆人急忙追來,那裡追得着?張保來至太師門首,不等得叫門,一棍就打進裡邊。

    張保是在府中出入慣的,認得路徑,知道太師爺在書房裡安歇的,他就一腳将書房門踢倒,走進裡邊,揭起帳子,扯起大師,背了就走。

    走出府門,口中叫道:“不好了!嶽爺爺綁在午門了!” 李太師被張保背着飛跑,颠得頭昏眼暈。

    來至午門放下,李綱一見嶽飛綁着跪下,便高聲叫道:“你幾時來的?”嶽爺連忙回禀道:“小将在營中,奉有聖旨召來。

    才到得城中,與張太師同進午門。

    到了分宮樓下,叫小将站着,張大師進去了。

     好一會不見出來,隻見天子駕到。

    小将上前接駕,不意内監叫道:‘有刺客!’即将小将拿下,綁出午門。

    求太師與小将證明此事,死也甘心!”太師聽說,便叫:“刀下留人!”即去鳴鐘撞鼓,太師往裡邊進來。

    那曉得張邦昌奸賊已知,即暗暗的将釘闆擺在東華門内。

    李綱一腳跨進,正踏着釘闆,大叫一聲,倒在地上,滿身鮮血。

    張保見了,大叫:“太師爺滾釘闆哩!”午門衆大臣聽見,連忙上前來救。

    但見太師的手足鮮血淋漓,倒在金階。

    早有值夜内監,報知天子奏道:“衆大臣齊集午門,李太師滾釘闆,命在頃刻!請駕升殿。

    ”荷香奏道:“更深夜黑,主上明早升殿未遲。

    ”高宗道:“衆卿齊集大殿,孤家怎好不去坐朝?”随即升殿。

    衆文武三呼已畢,平身。

     高宗看見李太師滿身是血,傳旨宣太醫官調治。

    李太師奏道:“臣聞嶽飛武職之官,潛進京師,欲害我主,必有主使,該取禁刑部獄中。

    待臣病好,審問嶽飛,究明此事,問罪未遲。

    ”高宗準奏,傳旨将嶽飛下獄。

    衆大臣送李太師回府,張保、王橫牽馬跟着。

    高宗退朝回宮,不表。

     再說李太師回到府中,着人忙請刑部大堂沙丙到來相見,吩咐道:“嶽飛必有冤枉,可替他上一道本章,說他有病,飲食不進,萬望周全。

    待我病愈,自有處置。

    ”沙丙領命,辭别太師回去。

    到次日,果然奏了一本,天子準了。

    這也不在話下。

     再說那李太師寫了一張冤單,暗暗叫人去刻出印闆,印上數千張,叫張保、王橫兩人分頭去貼,隻說張邦昌陷害嶽飛情由,遍地傳揚。

    不道這個消息,直傳到一個所在,卻是太行山。

    有個“公道大王”牛臯,聚衆在此山中,稱孤道寡,替天行道。

    這日正值牛臯生日,那施全、周青、趙雲、梁興、湯懷、張顯、王貴七個大王,備了禮來祝壽。

    見過禮,兩邊坐下。

    衆人道:“已拿了幾班戲子,候大王坐席唱戲。

    ”牛臯道:“難為各位兄弟了!”看看等到晌午時分,湯懷說道:“衆位兄弟,等到何時才坐席呢?”牛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