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嶽全傳 第八十回 表精忠墓頂加封 證因果大鵬歸位
關燈
小
中
大
雲、周青、歐陽從善,封為五方顯聖。
其餘,已故王貴、湯懷、張顯、王英、楊再興、董先、高寵、鄭懷、張奎、餘化龍、何元慶等,封為各方土地正神,俱加侯爵。
現在随征将佐宗良、牛通、韓起龍、韓起鳳、鄭四寶、楊繼周、董耀宗、吉成亮、關鈴、陸文龍、嚴成方、伍連、施鳳、湯英、何鳳、王英、狄雷、樊成、羅鴻、餘雷,俱封各路總兵。
諸葛錦,封禮部侍郎,兼理欽天監監正。
張英、王彪,封為殿前校尉。
嗚呼!酬功報德,率由典章。
光天所複,鹹沾湛露之仁;太嶽雖高,須竭纖埃之報。
凡爾諸臣,其益勵忠勳,用安社稷。
欽哉! 當時讀罷聖旨,衆文武各各山呼,謝恩退朝。
次日,孝宗特旨,拜張九成為大學士,張信為鎮國公。
又差大臣前往雲南一路去,封李達市為順義王,統屬各洞蠻王。
封黑蠻龍為遵義将軍。
頒賜柴王、潞花王,金珠彩緞。
各王亦遣使臣來進貢謝封。
嶽夫人擇日與嶽霆、嶽震成親。
孝宗又賜彩緞千端,黃金千兩,宮娥二對,彩女四人,金蓮寶炬。
好不榮耀!自此嶽氏子孫繁盛,世代簪纓不絕。
不能盡述。
卻說無上至尊吳天玉皇玄穹高上帝,一日駕坐靈霄寶殿,兩傍列着四大天師、文武聖衆,階下一班仙官、仙吏,齊齊整整,好不威儀。
有詩曰: 萬象橫天紫極高,龍蛇盤緒動旌旄。
巍峨金阙珠簾卷,绯煙簇擁赭黃袍。
當有傳言玉女喝道:“衆仙卿有事出班,無事退朝。
”言未畢,早有太白金星俯伏玉階啟奏道: 臣李長庚有事奏聞,今有下界閻羅天子引着赤須火龍魂魄,雲系奉玉旨下凡,被牛臯擒獲氣死,有冤本上告。
臣查得中界道君皇帝元日郊天,誤寫表文,曾命赤須龍下凡擾亂宋室江山,西天佛祖恐其難制,亦命大鵬下降。
随後衆星官紛紛下凡者不一。
今紫微星已臨凡治世,宋室合當中興,所有火龍、大鵬并一衆星辰陣亡魂魄,應當作何處置?特此奏聞,候玉旨施行。
玉帝将本章細細看明,即傳下玉旨道: 道君原系九華長眉大仙下降,因他忘卻本來,信任奸邪,不敬天地,戲寫表文,故令赤須龍下凡擾攪,今其曆盡苦楚,竄死沙漠。
今既受人累,免其天罰,令其歸位潛修。
火龍雖奉玉旨下凡,不應私污秦桧之妻,難逃淫亂之罪,罰打鐵鞭一百,摘去項下大珠,着南海龍王敖欽鎖禁丹霞山下,令他潛修反本。
牛臯乃趙玄壇坐下黑虎,仍着趙公明收回。
秦桧諸奸臣等,着冥官分拟輕重,俱入地獄受罪。
嶽飛乃西天護法降凡,即着金星送歸蓮座,聽候玉旨發遣。
嶽雲、張憲,本雷部将吏,今加封為雷部賞善罰惡二元帥。
王橫、張保,并授雷部忠勇尉。
飛女銀瓶封為地府貞節仙姑。
其餘一應降凡星官,已亡者,各歸原位。
未亡者,待其陽壽終時,另行酌處。
欽此! 當時衆仙魂山呼謝恩退班。
玉帝駕回金阙雲宮。
那太白金星同着嶽元帥,齊駕祥雲,頃刻來到西天大雷音寺。
正值我佛如來,端坐蓮台,聚集三千諸佛、五百羅漢、八百金剛、阿難揭谛、比丘僧尼等衆,講說三乘妙典、五蘊楞嚴。
正講得天花亂墜,寶雨缤紛,忽見金星引了嶽飛魂魄,稽首皈依,将玉帝牒文呈上。
佛爺道:“善哉,善哉!大鵬久證菩提,忽生嗔念,以緻堕落塵凡,受諸苦惱。
今試回頭,英雄何在?”嶽飛聽了,猛然驚悟,随佛前打個稽首,就地一滾,變作一隻大鵬金翅鳥,哄的一聲,飛上佛頂。
如來用手一指,放出五色毫光,照耀四大部洲,無微不顯。
佛即合掌說偈曰: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大衆齊齊合掌,念一聲:“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難過去未來現在三世阿彌陀佛!”各各繞佛三匝,作禮而退。
詩曰: 宋室江山一旦空,天時人事兩相蒙。
徽宗失德邀天禍,兀術乘機得逞雄。
萬古共稱秦桧惡,千年難沒嶽飛忠。
因将武穆終身恨,一假牛臯奏大功。
又詩曰: 力圖社稷逞豪雄,辛苦當年百戰中。
日月同明惟赤膽,天人共鑒在清衷。
一門忠義名猶在,幾處烽煙事已空。
奸佞立朝千古恨,元戎誰與立奇功!
其餘,已故王貴、湯懷、張顯、王英、楊再興、董先、高寵、鄭懷、張奎、餘化龍、何元慶等,封為各方土地正神,俱加侯爵。
現在随征将佐宗良、牛通、韓起龍、韓起鳳、鄭四寶、楊繼周、董耀宗、吉成亮、關鈴、陸文龍、嚴成方、伍連、施鳳、湯英、何鳳、王英、狄雷、樊成、羅鴻、餘雷,俱封各路總兵。
諸葛錦,封禮部侍郎,兼理欽天監監正。
張英、王彪,封為殿前校尉。
嗚呼!酬功報德,率由典章。
光天所複,鹹沾湛露之仁;太嶽雖高,須竭纖埃之報。
凡爾諸臣,其益勵忠勳,用安社稷。
欽哉! 當時讀罷聖旨,衆文武各各山呼,謝恩退朝。
次日,孝宗特旨,拜張九成為大學士,張信為鎮國公。
又差大臣前往雲南一路去,封李達市為順義王,統屬各洞蠻王。
封黑蠻龍為遵義将軍。
頒賜柴王、潞花王,金珠彩緞。
各王亦遣使臣來進貢謝封。
嶽夫人擇日與嶽霆、嶽震成親。
孝宗又賜彩緞千端,黃金千兩,宮娥二對,彩女四人,金蓮寶炬。
好不榮耀!自此嶽氏子孫繁盛,世代簪纓不絕。
不能盡述。
卻說無上至尊吳天玉皇玄穹高上帝,一日駕坐靈霄寶殿,兩傍列着四大天師、文武聖衆,階下一班仙官、仙吏,齊齊整整,好不威儀。
有詩曰: 萬象橫天紫極高,龍蛇盤緒動旌旄。
巍峨金阙珠簾卷,绯煙簇擁赭黃袍。
當有傳言玉女喝道:“衆仙卿有事出班,無事退朝。
”言未畢,早有太白金星俯伏玉階啟奏道: 臣李長庚有事奏聞,今有下界閻羅天子引着赤須火龍魂魄,雲系奉玉旨下凡,被牛臯擒獲氣死,有冤本上告。
臣查得中界道君皇帝元日郊天,誤寫表文,曾命赤須龍下凡擾亂宋室江山,西天佛祖恐其難制,亦命大鵬下降。
随後衆星官紛紛下凡者不一。
今紫微星已臨凡治世,宋室合當中興,所有火龍、大鵬并一衆星辰陣亡魂魄,應當作何處置?特此奏聞,候玉旨施行。
玉帝将本章細細看明,即傳下玉旨道: 道君原系九華長眉大仙下降,因他忘卻本來,信任奸邪,不敬天地,戲寫表文,故令赤須龍下凡擾攪,今其曆盡苦楚,竄死沙漠。
今既受人累,免其天罰,令其歸位潛修。
火龍雖奉玉旨下凡,不應私污秦桧之妻,難逃淫亂之罪,罰打鐵鞭一百,摘去項下大珠,着南海龍王敖欽鎖禁丹霞山下,令他潛修反本。
牛臯乃趙玄壇坐下黑虎,仍着趙公明收回。
秦桧諸奸臣等,着冥官分拟輕重,俱入地獄受罪。
嶽飛乃西天護法降凡,即着金星送歸蓮座,聽候玉旨發遣。
嶽雲、張憲,本雷部将吏,今加封為雷部賞善罰惡二元帥。
王橫、張保,并授雷部忠勇尉。
飛女銀瓶封為地府貞節仙姑。
其餘一應降凡星官,已亡者,各歸原位。
未亡者,待其陽壽終時,另行酌處。
欽此! 當時衆仙魂山呼謝恩退班。
玉帝駕回金阙雲宮。
那太白金星同着嶽元帥,齊駕祥雲,頃刻來到西天大雷音寺。
正值我佛如來,端坐蓮台,聚集三千諸佛、五百羅漢、八百金剛、阿難揭谛、比丘僧尼等衆,講說三乘妙典、五蘊楞嚴。
正講得天花亂墜,寶雨缤紛,忽見金星引了嶽飛魂魄,稽首皈依,将玉帝牒文呈上。
佛爺道:“善哉,善哉!大鵬久證菩提,忽生嗔念,以緻堕落塵凡,受諸苦惱。
今試回頭,英雄何在?”嶽飛聽了,猛然驚悟,随佛前打個稽首,就地一滾,變作一隻大鵬金翅鳥,哄的一聲,飛上佛頂。
如來用手一指,放出五色毫光,照耀四大部洲,無微不顯。
佛即合掌說偈曰: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大衆齊齊合掌,念一聲:“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難過去未來現在三世阿彌陀佛!”各各繞佛三匝,作禮而退。
詩曰: 宋室江山一旦空,天時人事兩相蒙。
徽宗失德邀天禍,兀術乘機得逞雄。
萬古共稱秦桧惡,千年難沒嶽飛忠。
因将武穆終身恨,一假牛臯奏大功。
又詩曰: 力圖社稷逞豪雄,辛苦當年百戰中。
日月同明惟赤膽,天人共鑒在清衷。
一門忠義名猶在,幾處烽煙事已空。
奸佞立朝千古恨,元戎誰與立奇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