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嶽全傳 第七七回 山獅駝兵阻界山 楊繼周力敵番将

關燈
詩曰: 丹心誓補前人事,浩氣臨式不顧身。

     痛飲黃龍雪舊恥,平吞鴨綠報新君。

     話說普風逃走回山之後,自有衆小番忙來報知兀術。

    兀術又驚又惱,隻得寫成奏章,差官回本國去奏聞,求再添兵遣将,與宋朝決戰。

     到了次日,這邊嶽雷升帳發令,命關鈴、牛通領兵三千,為第一隊;陸文龍、樊成領兵三千,為第二隊;吉青、梁興、趙雲、周青、牛臯五員老将,為第三隊;吉成亮、狄雷為左隊;嚴成方、伍連為右隊。

    自引一衆将官合後。

    撲通通三聲炮響,大兵直至番營。

    那邊兀術亦即帶領大小元帥、平章等,出營迎敵。

    兩邊也不通名道姓,各持兵器混戰。

    兀術人馬雖多,怎禁得宋軍四面八方的殺來,接應不及,卻被那些小兇神,逢兵就殺,遇将便砍。

    但見那: 四下陰雲慘慘,八方殺氣騰騰。

    鞭錘閃爍猛如熊,畫戟鋼刀奮勇。

    槍刺前心兩脅,斧搶頭頂當胸。

    一個個咬牙切齒面皮紅,直殺得地府天關搖動。

     有詩曰: 殺氣橫空紅日殘,征雲遍地白雲寒。

     人頭滾滾如爪瓞,屍骨重重似阜山。

     這一陣,殺得那些金兵馬仰人翻,尋爹覓子。

    五十萬金兵,倒殺去大半。

    兀術大敗虧輸,帶領殘兵敗将,一路逃回。

    嶽雷亦領大軍追出關外來,兀術已走得遠了。

    嶽雷随令三軍紮住營盤:“候糧草到日,再去追拿兀術,迎請二聖還朝便了。

    ”昔日嶽爺曾有寫志詩一着,不道被奸臣陷害,不能遂意,今日嶽雷方得繼父之志。

    其詩曰: 雄氣堂堂貫鬥牛,誓将直節報君仇。

     不除頑惡還車駕,那算登壇萬戶侯? 且說兀術敗回關外,與衆王子、平章商議:“且回本國,再整人馬前來報仇。

    ”主意已定,帶領殘兵狼狼狽狽而行。

    這一日行至界山之下,隻見前面一技人馬屯住,打着金邦旗号。

    兀術差人查問,卻是本邦元帥山獅駝,同一個涵關總兵連兒心善,帶領番兵五千,前來助戰。

    兀術悲中一喜,就命小番報進行營。

    山獅駝同着連兒心善出來迎接。

    進入牛皮帳中,見過了禮,便問道:“狼主,為什麼不殺進中原,反回來做甚?”兀術道:“某家自進中原,一路上勢如破竹。

    不道未到朱仙鎮,即遇着嶽小南蠻,反興兵來掃北,某家與他連戰幾次,那班小蠻子十分厲害,傷我大将二十餘員;五十萬大兵,喪了大半。

    故此某家欲回本國去,再調人馬,與他決戰。

    ” 山獅駝道:“既如此,待臣等候這班南蠻到此,一個個擒來與狼主報仇。

    狼主可速回本國去,調兵來接應,一直殺上臨安便了。

    ”哈迷蚩道:“山元帥之言,甚是有理。

    ”遂将敗卒盡數留下。

    山獅駝、連兒心善就在界山下紮營,專等宋兵交戰。

    兀術同衆王子、軍師等,自回本國,去調人馬,不提。

     且說嶽雷率領大軍,一路來至界山,早有探軍飛報:“啟上元帥,界山下有金兵紮營阻住,不能前進,請令定奪。

    ”元帥就令放炮安營。

    金營中山獅駝聽得宋兵已到,随即披挂上馬,手提一百二十斤的一杆溜金,來至宋營讨戰。

    小校報進大營:“啟上元帥,有番将讨戰。

    ”嶽雷便問:“那位将軍出馬?”關鈴上前,應聲:“小将願往。

    ”嶽雷道:“須要小心!”關鈴得令,上馬提刀,帶領三千兵士,戰鼓齊鳴,來至陣前,把馬勒祝舉眼一瞧,你道那山獅駝怎生模樣?但見: 黑鐵炭一張瘦臉,狠粗疏兩道黃眉。

    雷公嘴,渾如怪鳥;波斯鼻,活像油瓶。

    落腮胡,賽過雞毛刷帚;蒲扇耳,盡道耙田祖宗。

    一雙鬼眼,白多黑少;兩隻毛拳,好似銅錘。

    分明是催命判官,又道是無常惡鬼。

     關鈴上前,大喝一聲:“番将何人,敢阻我的大兵去路?快快通個名來,好取你的頭,去上功勞簿!”山獅駝呵呵大笑道:“某乃大金國神武大元帥山獅駝是也。

    爾等不知死活,自己國家殘破,君暗臣奸,不日滅亡。

    正要來取你的江山,你反敢興兵到我疆界上來送死!可憐你這小孩兒,若要性命,可速速回去,換個有年紀有本事的來。

    若不要性命,也通個名,待某家送你到閻王殿上好去勾帳。

    ”關鈴道:“你這不識起倒的毛賊,那裡曉得小爺的厲害!小爺乃義勇武安王之後關鈴便是。

    你且來試試我小爺的刀看。

    ”山獅駝道:“不中擡舉的小狗才,不聽我的好話,賞你一罷!”當的一聲,望頂門上蓋将下來。

    關鈴叫聲:“來得好!”舉青龍偃月刀,望上一架,覺道來得沉重。

    那山獅駝碰碰硼硼,一連十來,關鈴招架不住,回馬敗将下來。

    被山獅駝沖殺一陣,三千人馬,傷了一千。

    山獅駝掌着得勝鼓,收兵回營去了。

     關鈴敗轉本營,來見元帥請罪。

    元帥道:“初次交兵,未知虛實,罪在本帥。

    但他得勝,今夜須要防他來劫寨。

    ”遂與諸葛錦計議,暗暗傳令三軍,退下二十裡安營。

    命關鈴領兵三千,埋伏左邊;嚴成方領兵三千,埋伏右邊;陸文龍領兵三千,抄遠路轉出界山,截他歸路。

    自己領着衆軍将,在大營兩邊埋伏。

    但聽炮聲為号,四面八方,一齊殺來,捉拿番将!安排已定。

     到了黃昏,果然那連兒心善對山獅駝道:“宋兵今日敗陣,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