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嶽全傳 第六五回 小兄弟偷祭嶽王墳 呂巡檢貪贓鬧烏鎮
關燈
小
中
大
忽然一陣冷風,火中走出一個人來,叫聲:“牛公子休要驚慌,我來救你。
”牛通道:“你是何人?”那人道:“我乃張保。
”一手就将牛通提在空中去了。
那秦桧在睡夢之中聽得火燒,驚醒起來。
說是花炮房失火,急喊起家丁衆人連忙救滅,隻燒了他兩間小房。
隻道是做花炮的遺漏了火,以緻燒死,那裡曉得是牛通放的。
且說後邊嶽雷、諸葛錦一班小弟兄,出城回到店中,卻不見了牛通,嶽雷大驚道:“牛哥不知那裡去了,如何是好!”諸葛錦就袖占一卦,早知其事,便道:“卦象無妨!我們且去墳上等他便了。
”店主人便将三牲祭禮搬将出來,衆弟兄收拾齊備,着兩個夥計擡了,一齊出門,望栖霞嶺而來。
到得墳前,不見牛通,衆人個個慌張。
諸葛錦道:“你們不必心焦,即刻時辰已到,包你就來。
”衆人正在不信,隻見空中跌下一人。
衆人上前觀看,果然是牛通。
衆人齊道:“諸葛兄果然好神算!”嶽雷問道:“牛兄,你往何處去了?使我們好着急!在空中跌下來,不知何故?” 牛通将私入相府、誤燒火藥房、張保顯靈相救之事細細說了一遍。
韓起龍道:“也好,也好!雖未報仇,隻算先送個信與他。
”衆人就将祭禮擺下。
嶽雷哭奠一番。
衆人然後一個個拜奠。
嶽雷跪在旁邊回禮,十分悲苦,一陣心酸,不覺暈倒在地。
奈良正在焚化紙錢,牛通心中想起:“我方才在奸賊家裡拿得些爆竹在懷裡,何不放了?”便向胸前去摸将出來。
歐陽從善一手就接過來,點上藥線就放。
起龍、起鳳俱是後生心性,各人取來放起。
一時間轟天價響起來。
那秦桧原差馮忠領三百名軍兵,在嶽爺墳上左右巡察。
如有人來私祭者,即便拿去究問。
那馮忠在墳上守了許多日子,并不見有人來祭奠,因此把人馬紮住在昭慶寺前。
這一晚,聽得花炮震響,恰正是這腳風色,連忙點起人馬,迎着風唿哨而來。
諸葛錦道:“有兵來了,快快走罷!”衆弟兄俱望後山逃走!性急慌忙,卻忘了嶽雷還睡在墳上。
那馮忠趕到墳上,并無一人,但見擺着祭禮。
再将燈火照着,卻見地下睡着一人,上前細認,與畫上面貌一般無異。
馮忠大喜,便将來用繩捆了,放在馬鞍上,好不歡喜。
吩咐三軍回營,離了嶽墳,往昭慶寺而來。
來至湖塘上,嶽雷已悠悠醒轉,開眼看時,滿身繩索,已知被人拿住,吃了一驚,不敢則聲。
那馮忠得意洋洋,坐在馬上,來到一棵大樹旁邊經過,因樹枝繁茂,低遮礙路,把頭一低,在樹底下鑽過去。
嶽雷頓生一計,把雙腳鈎住在樹上,用力一蹬,馮忠、嶽雷連人帶馬一齊跌下湖中。
衆軍士見主人跌下水去,一齊上前撈救。
忽然一陣陰風,将燈球火把盡皆吹滅。
衆軍士毛骨辣然,烏天黑地,那裡去撈得,卻往四下裡去尋火。
那嶽雷跌入湖中,自分必死。
忽見銀瓶小姐頭戴星冠,身披鶴氅,叫聲:“二弟休慌,我來救你也!”就把嶽雷提在空中。
再一陣風,将馮忠吹入湖心之中,吃了一肚子的清水,等得衆軍點了火去救時,眼見得不活了。
再說嶽雷在空中如雲似霧,頃刻之間,已到了烏鎮。
小姐道:“小弟小心,我去也!”嶽雷睜開眼一看,卻在平地上,杏無人迹。
在黑暗裡,一步捱一步,來到一家門首,門兒半掩,裡面透出燈光。
嶽雷走上前去,把門一推,原來是老夫婦二人在那裡磨豆腐。
嶽雷叫聲:“老丈,望乞方便,搭救則個!”那老者出來,見嶽雷渾身透濕,便問:“小客人為何這般光景?”嶽雷道:“小子是異鄉人。
因遇着強盜,劫了行囊,跌人河中逃得性命!有火借烘烘衣服。
”那老者道:“可憐,可憐!如此青年,也不該獨自一個出門。
快進來,竈内有的是火,可坐的那邊去。
”又叫婆子:“你可去取件舊衣服,與他換了,脫下來好烘。
” 那婆子就取出幹衣來,與嶽雷換了。
嶽雷感恩不盡,一面烘衣,一面問道:“老丈尊姓大名?”老者道:“老漢姓張,本是湖州府城裡人氏。
今年五十六歲,沒了兒子,我兩口兒将就在這烏鎮市上做些豆腐過活。
不知小客人從何處來?因何遇了強盜?”嶽雷假說道:“小子也姓張,湯陰人。
因往臨安探親,在船上遇着強盜。
”張老道:“湯陰有個嶽元帥算得是個大英雄,虧他保全了當今皇帝,可惜被奸臣害了!如今還在拿他的子孫哩!” 兩人說說話話,不覺天已大明。
張老舀了一碗豆腐漿,遞與嶽雷道:“小客人,可先吃些擋寒。
”嶽雷謝了,接過來正吃,隻見兩個人推門進來,叫聲:“張老兒,有豆腐漿舀兩碗來吃!”張老舉眼看時,卻是本鎮巡檢司内的兩個弓兵,一個趙大,一個錢二。
張老連忙舀兩碗豆腐漿遞去,掇條凳子,說:“請二位坐下。
”二人一面吃,卻看見嶽雷,便問張老道:“這個後生,是那裡來的?”張老暗想:“衙門中
”牛通道:“你是何人?”那人道:“我乃張保。
”一手就将牛通提在空中去了。
那秦桧在睡夢之中聽得火燒,驚醒起來。
說是花炮房失火,急喊起家丁衆人連忙救滅,隻燒了他兩間小房。
隻道是做花炮的遺漏了火,以緻燒死,那裡曉得是牛通放的。
且說後邊嶽雷、諸葛錦一班小弟兄,出城回到店中,卻不見了牛通,嶽雷大驚道:“牛哥不知那裡去了,如何是好!”諸葛錦就袖占一卦,早知其事,便道:“卦象無妨!我們且去墳上等他便了。
”店主人便将三牲祭禮搬将出來,衆弟兄收拾齊備,着兩個夥計擡了,一齊出門,望栖霞嶺而來。
到得墳前,不見牛通,衆人個個慌張。
諸葛錦道:“你們不必心焦,即刻時辰已到,包你就來。
”衆人正在不信,隻見空中跌下一人。
衆人上前觀看,果然是牛通。
衆人齊道:“諸葛兄果然好神算!”嶽雷問道:“牛兄,你往何處去了?使我們好着急!在空中跌下來,不知何故?” 牛通将私入相府、誤燒火藥房、張保顯靈相救之事細細說了一遍。
韓起龍道:“也好,也好!雖未報仇,隻算先送個信與他。
”衆人就将祭禮擺下。
嶽雷哭奠一番。
衆人然後一個個拜奠。
嶽雷跪在旁邊回禮,十分悲苦,一陣心酸,不覺暈倒在地。
奈良正在焚化紙錢,牛通心中想起:“我方才在奸賊家裡拿得些爆竹在懷裡,何不放了?”便向胸前去摸将出來。
歐陽從善一手就接過來,點上藥線就放。
起龍、起鳳俱是後生心性,各人取來放起。
一時間轟天價響起來。
那秦桧原差馮忠領三百名軍兵,在嶽爺墳上左右巡察。
如有人來私祭者,即便拿去究問。
那馮忠在墳上守了許多日子,并不見有人來祭奠,因此把人馬紮住在昭慶寺前。
這一晚,聽得花炮震響,恰正是這腳風色,連忙點起人馬,迎着風唿哨而來。
諸葛錦道:“有兵來了,快快走罷!”衆弟兄俱望後山逃走!性急慌忙,卻忘了嶽雷還睡在墳上。
那馮忠趕到墳上,并無一人,但見擺着祭禮。
再将燈火照着,卻見地下睡着一人,上前細認,與畫上面貌一般無異。
馮忠大喜,便将來用繩捆了,放在馬鞍上,好不歡喜。
吩咐三軍回營,離了嶽墳,往昭慶寺而來。
來至湖塘上,嶽雷已悠悠醒轉,開眼看時,滿身繩索,已知被人拿住,吃了一驚,不敢則聲。
那馮忠得意洋洋,坐在馬上,來到一棵大樹旁邊經過,因樹枝繁茂,低遮礙路,把頭一低,在樹底下鑽過去。
嶽雷頓生一計,把雙腳鈎住在樹上,用力一蹬,馮忠、嶽雷連人帶馬一齊跌下湖中。
衆軍士見主人跌下水去,一齊上前撈救。
忽然一陣陰風,将燈球火把盡皆吹滅。
衆軍士毛骨辣然,烏天黑地,那裡去撈得,卻往四下裡去尋火。
那嶽雷跌入湖中,自分必死。
忽見銀瓶小姐頭戴星冠,身披鶴氅,叫聲:“二弟休慌,我來救你也!”就把嶽雷提在空中。
再一陣風,将馮忠吹入湖心之中,吃了一肚子的清水,等得衆軍點了火去救時,眼見得不活了。
再說嶽雷在空中如雲似霧,頃刻之間,已到了烏鎮。
小姐道:“小弟小心,我去也!”嶽雷睜開眼一看,卻在平地上,杏無人迹。
在黑暗裡,一步捱一步,來到一家門首,門兒半掩,裡面透出燈光。
嶽雷走上前去,把門一推,原來是老夫婦二人在那裡磨豆腐。
嶽雷叫聲:“老丈,望乞方便,搭救則個!”那老者出來,見嶽雷渾身透濕,便問:“小客人為何這般光景?”嶽雷道:“小子是異鄉人。
因遇着強盜,劫了行囊,跌人河中逃得性命!有火借烘烘衣服。
”那老者道:“可憐,可憐!如此青年,也不該獨自一個出門。
快進來,竈内有的是火,可坐的那邊去。
”又叫婆子:“你可去取件舊衣服,與他換了,脫下來好烘。
” 那婆子就取出幹衣來,與嶽雷換了。
嶽雷感恩不盡,一面烘衣,一面問道:“老丈尊姓大名?”老者道:“老漢姓張,本是湖州府城裡人氏。
今年五十六歲,沒了兒子,我兩口兒将就在這烏鎮市上做些豆腐過活。
不知小客人從何處來?因何遇了強盜?”嶽雷假說道:“小子也姓張,湯陰人。
因往臨安探親,在船上遇着強盜。
”張老道:“湯陰有個嶽元帥算得是個大英雄,虧他保全了當今皇帝,可惜被奸臣害了!如今還在拿他的子孫哩!” 兩人說說話話,不覺天已大明。
張老舀了一碗豆腐漿,遞與嶽雷道:“小客人,可先吃些擋寒。
”嶽雷謝了,接過來正吃,隻見兩個人推門進來,叫聲:“張老兒,有豆腐漿舀兩碗來吃!”張老舉眼看時,卻是本鎮巡檢司内的兩個弓兵,一個趙大,一個錢二。
張老連忙舀兩碗豆腐漿遞去,掇條凳子,說:“請二位坐下。
”二人一面吃,卻看見嶽雷,便問張老道:“這個後生,是那裡來的?”張老暗想:“衙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