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嶽全傳 第三二回 牛臯酒醉破番兵 金節夢虎諧婚匹

關燈
說?快取酒來吃了,好去殺番兵。

    ”金節道:“将軍有酒了。

    ”牛臯道:“常聽得人說,吃了十分酒,方有十分氣力。

    快去拿來!”金節無奈,隻得取一壇陳酒來,放在他面前。

    牛臯雙手捧起來,吃了半壇,叫家将:“拿了這剩的那半壇酒,少停拿與你爺吃。

    ”立起身來,踉踉跄跄,走下大堂。

    衆人隻得扶他上馬,三軍随後跟出城來。

     金節上城觀看,那牛臯坐在馬上,猶如死的一般。

    隻見金邦元帥斬着摩利之身長一丈,用一條渾鐵棍,足有百十來斤,是員步将。

    出陣來,看見牛臯吃得爛醉,在馬上東倒西斜,頭也擡不動。

    斬着摩利之道:“這個南蠻,死活都不知的。

    ”就把那條鐵棍,一頭豎在地下,一頭挂在胸膛,好似站堂的皂隸一般,口裡邊說:“南蠻,看你怎麼了?”牛臯也不答應,停了一會,叫:“快拿酒來。

    ”家将忙将剩的半壇酒送在牛臯面前,牛臯雙手捧着亂吃。

    那曉得吃醉的人被風一吹,酒卻湧将上來,把口張開竟象靴統一樣。

    這一吐,直噴在番将面上。

    那番将用手在面上一抹。

    這牛臯吐了一陣酒,卻有些醒了,睜開兩眼,看見一個番将立在面前抹臉,就舉起锏來,當的一下,把番将的天靈蓋打碎,跌倒在地,腦漿迸出。

    牛臯下馬,取了首級,複上馬招呼衆軍,沖入番營,殺得屍橫遍野,血流成河。

    追趕二十裡,方才回兵,搶了多少馬匹糧草。

    金節出關迎接,說道:“将軍真神人也!”牛臯道:“若再吃了一壇,把那些番兵都殺盡了。

    ”說話之間,進了關來。

    金節送牛臯到驿中安歇,衆軍就在後首教場内安營。

     金節回轉衙中,戚氏夫人接進後堂晚膳。

    金爺說起:“這牛臯十分無禮,不想他倒是一員福将,吃得大醉,反打敗十萬番兵,得了大功。

    ”夫人道:“也是聖上洪福,出這樣的人來。

    ”閑話之間,金爺吃完了晚膳,對夫人道:“下官因金兵犯界,連夜裡還要升堂去辦事,隻好在書房去歇了。

    ”夫人道:“相公請自便。

    ”金節自往外去,夫人進房安歇。

    到了三更時分,忽聽得房門叩響。

    夫人忙叫丫環開了房門,卻原來是夫人的妹子戚賽玉,慌慌張張走進房來,叫聲:“姐姐,妹子幾乎驚死!特來與姐姐作伴。

    ”夫人道:“你父母早亡,雖是你姐夫撫養成人,但如今年紀長大,也要避些嫌疑。

    幸喜你姐夫在書房去歇了,倘若在此,也來叩門?”賽玉道:“不是妹子不知世事,方才妹子睡夢裡見一隻黑虎來抱我,所以吓得睡不穩,隻得來同姐姐作伴。

    ”夫人道:“這也奇了,我方才也夢見一個黑虎走進後堂,正在驚慌,卻被你來叩門驚醒,不知主何吉兇?”遂留賽玉一同宿了。

     到了天明起來,梳洗已畢,金爺進後堂來用早膳。

    夫人道:“妾身昨夜夢見黑虎走入後堂,舍妹亦夢被黑虎抱住,不知主何吉兇?”金爺道:‘有此奇事!下官昨晚亦夢有黑虎進内。

    莫非令妹終身,應在此人身上麼?”夫人道:“那個什麼‘此人’?”金爺道:“就是嶽元帥的先行官牛臯。

    他生得面黑短須,身穿皂袍,分明是個黑虎。

    我看他人雖鹵莽,後來必定衣紫腰金,倒不如将令妹配與他,也完了你我一樁心事,不知夫人意下如何?”夫人道:“妾乃女流,曉得什麼,但憑相公作主。

    ”金爺道:“待下官去問他家丁,若未曾娶過,今日乃是黃道吉日,就與令妹完姻便了。

    ”夫人大喜,就進房去與妹子說知。

     金節出來,叫他家丁來問,曉得牛臯未娶夫人。

    金節大喜,就命家人準備花燭,着人将紗帽圓領送到驿中去,囑咐道:“你不要說甚麼,隻說請他吃酒,等他來時就拜天地便了。

    ”家人領命,遂來至驿中,見了牛臯,送上衣服。

    牛臯道:“為何又要文官打扮吃酒?少停我便來罷了。

    ”那家将回府說牛臯就來,金節甚喜。

    大堂上張燈結彩,供着喜神,準備花燭。

    不一時,牛臯來到轅門下馬,金節出來迎接。

     走至大堂,牛臯見這光景,心中想道:“他家有人做親,所以請我吃喜酒。

    ”牛臯便問金節道:“府上何人完姻?俺賀禮也不曾備來,隻好後補了。

    ”金節道:“今天黃道吉日,下官有一妻妹送與将軍成親,特請将軍到來同結花燭。

    ”叫:“請新人出來!”那牛臯聽見這話,一張嘴臉漲得豬肝一般,急得沒法,往外就跑,出了大門,上馬奔回驿中去了。

    這邊戚夫人見牛臯跑了去,便道:“相公,他今跑了去,豈不誤了我妹子終身大事!”金爺道:“夫人不必心憂。

    且候元帥到來,我去禀明,必成這頭親事。

    ” 正說之間,忽報嶽元帥大兵已來。

    金總兵也不換衣甲,就穿着這冠帶,上了馬出關,直至軍前跪下,口稱:“藕塘關總兵金節迎接大老爺。

    ”嶽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