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嶽全傳 第五七回 演鈎連大破連環馬 射箭書潛避鐵浮陀
關燈
小
中
大
詩曰:
宋江昔日破呼延,番帥今朝死董先。
從今傳得槍牌法,甲馬雖堅也枉然。
話說完木陀赤、完木陀澤二人,引得董先等趕至營前,一聲号炮響,兩員番将左右分開,中間番營裡擁出三千人馬來。
那馬身上都披着生駝皮甲,馬頭上俱用鐵鈎鐵環連鎖着,每三十匹一排。
馬上軍兵俱穿着生牛皮甲,臉上亦将牛皮做成假臉戴着,隻露得兩隻眼睛。
一排弓弩,一排長槍,共是一百排,直沖出來。
把這五位将官連那五千軍土,一齊圍住,槍挑箭射。
隻聽得吵吵吵,不上一個時辰,可憐董先等五人并五千人馬,盡喪于陣内,不過逃得幾個帶傷的。
正是: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那敗殘軍士回營,報與元帥道:“董将軍等全軍盡殁于陣内了!”元帥大驚問道:“董将軍等怎麼樣敗死的?”軍士就将“連環甲馬”之事細細禀明。
嶽元帥等滿眼垂淚道:“苦哉,苦哉!早知是‘連環甲馬’,向年呼延灼曾用過,有徐甯傳下‘鈎連槍’可破。
可憐五位将軍白白的送了性命,豈不痛哉!”遂傳令整備祭禮,遙望着番營哭奠了一番。
回到帳中,就命孟邦傑、張顯各帶兵三千,去練“鈎連槍”;張立、張用各帶兵三千,去練“藤牌”。
四将領令,各去操練,不表。
且說那兀術坐在帳中,對軍師道:“某家有這許多兵馬,尚不能搶進中原,隻管如此曠日持久,軍師有何良策?”哈迷蚩道:“嶽南蠻如此厲害!況他兵馬又多,戰他不下。
臣有一計,狼主可差一員将官暗渡夾江,去取臨安。
嶽南蠻若知,必然回兵去救。
我以大兵遏其後,使他首尾不能相顧。
那時嶽南蠻可擒也!”兀術聽于大喜,就命鵑眼郎君領兵五千,悄悄的抄路,望臨安一路進發。
卻說朝中有一奸臣,姓王名俊,本是秦桧門下的走狗,因趨奉得秦桧投機,直升他做了都統制。
又奏過朝廷,差他帶領三千人馬,押送糧草到朱仙鎮來,就在那裡監督軍糧,原是提拔他的意思。
這一日行至中途,恰恰那個鹘眼郎君帶領番兵到來,正遇個着。
鹘眼郎君提刀出馬,大喝一聲:“何處軍兵,快快把糧草送過來,饒你狗命!”王俊道:“我乃大宋天子駕前都統制王俊是也!你是何處番人,擅敢到此?”雞眼郎君道:“某家乃大金國四太子帳前元帥雞眼郎君是也!特到臨安來擒你那南蠻皇帝,今日且先把你來開刀。
”說罷,一刀砍來,王俊隻得舉刀相迎。
不上七八個回合,番将曆害,王俊那裡招架得住,隻得回馬落荒敗走,鹘眼郎君從後面趕來。
正在危急之時,忽見前面來了一枝兵馬,乃是總領催糧将軍牛臯。
牛臯見了想道:“這裡那有番兵,不知是何處來的,追着的又不知是何人?”便道:“孩兒們站着!待我上前去看個明白。
”便縱馬迎上前來,叫道:“不要驚慌,有牛爺爺在此。
”那王俊道:“快救救小将!”牛臯上前大喝一聲:“番奴住着!你是何人?往那裡去的?”雞眼郎君道:“某家要去搶臨安的,你問某家的大名,鹘眼郎君便是。
”牛臯大怒,舉锏便打。
兩人戰了二十個回合,鹘眼郎君手中的刀略遲得一遲,被牛臯一锏打中肩膀上,翻身落馬,牛臯取了首級,亂殺番兵。
那些番兵死的死了,得命的逃了些回去。
牛臯轉來,見了王俊問道:“你是那裡來的将官?這等沒用,被他殺敗了!”王俊道:“小将官居都統制,姓王名浚,蒙秦丞相薦我解糧往朱仙鎮去,就在那裡監督糧草。
偏偏遇着這番賊,殺他不過。
幸得将軍相救,後當圖報!不知将軍高姓大名?” 牛臯心裡想道:“早知這是個狗頭,就不該救他了。
”便道:“俺乃嶽元帥麾下統制牛臯,奉令總督催趱各路糧草。
王将軍既然解糧往朱仙鎮去,我的糧草煩你一總帶去,交與元帥,說牛臯還有幾個所在去催糧,催齊了就來。
”王俊道:“這個當得。
”牛臯道:“這首級也帶了去,與我報功。
”王俊道:“将軍本事,天下無雙!望将軍把這功送與末将罷!”牛臯暗想:“我想這功且送了他,回營時再出他的醜也未遲。
”便道:“将軍若要,自當奉送。
将此糧草小心解去,勿得再有差失!”拱了一拱别去。
那王俊領兵護送糧草,望朱仙鎮行來,在路無事。
這一日,看看到了大營相近,把兵紮住,來到營門候令。
傳宣禀進,嶽爺想:“他此差是奸臣謀來的。
且請他進來。
”王俊進帳,向各位元帥見了禮,禀道:“卑職奉旨而來,行至中途,遇見牛臯被番兵追趕。
卑職上前救了牛臯,帶了糧草并那番将的首級,俱在營門,候元帥号令定奪。
”嶽爺道:“牛臯所遇的是何處番兵?”王俊道:“番将口稱暗渡夾江,去搶臨安。
恰好牛臯遇着戰敗,被他追趕。
遇見卑職,殺了番兵,救了牛臯,現在首級報功。
”嶽爺聽了底細,明白是王俊冒功。
且記了他的
從今傳得槍牌法,甲馬雖堅也枉然。
話說完木陀赤、完木陀澤二人,引得董先等趕至營前,一聲号炮響,兩員番将左右分開,中間番營裡擁出三千人馬來。
那馬身上都披着生駝皮甲,馬頭上俱用鐵鈎鐵環連鎖着,每三十匹一排。
馬上軍兵俱穿着生牛皮甲,臉上亦将牛皮做成假臉戴着,隻露得兩隻眼睛。
一排弓弩,一排長槍,共是一百排,直沖出來。
把這五位将官連那五千軍土,一齊圍住,槍挑箭射。
隻聽得吵吵吵,不上一個時辰,可憐董先等五人并五千人馬,盡喪于陣内,不過逃得幾個帶傷的。
正是: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那敗殘軍士回營,報與元帥道:“董将軍等全軍盡殁于陣内了!”元帥大驚問道:“董将軍等怎麼樣敗死的?”軍士就将“連環甲馬”之事細細禀明。
嶽元帥等滿眼垂淚道:“苦哉,苦哉!早知是‘連環甲馬’,向年呼延灼曾用過,有徐甯傳下‘鈎連槍’可破。
可憐五位将軍白白的送了性命,豈不痛哉!”遂傳令整備祭禮,遙望着番營哭奠了一番。
回到帳中,就命孟邦傑、張顯各帶兵三千,去練“鈎連槍”;張立、張用各帶兵三千,去練“藤牌”。
四将領令,各去操練,不表。
且說那兀術坐在帳中,對軍師道:“某家有這許多兵馬,尚不能搶進中原,隻管如此曠日持久,軍師有何良策?”哈迷蚩道:“嶽南蠻如此厲害!況他兵馬又多,戰他不下。
臣有一計,狼主可差一員将官暗渡夾江,去取臨安。
嶽南蠻若知,必然回兵去救。
我以大兵遏其後,使他首尾不能相顧。
那時嶽南蠻可擒也!”兀術聽于大喜,就命鵑眼郎君領兵五千,悄悄的抄路,望臨安一路進發。
卻說朝中有一奸臣,姓王名俊,本是秦桧門下的走狗,因趨奉得秦桧投機,直升他做了都統制。
又奏過朝廷,差他帶領三千人馬,押送糧草到朱仙鎮來,就在那裡監督軍糧,原是提拔他的意思。
這一日行至中途,恰恰那個鹘眼郎君帶領番兵到來,正遇個着。
鹘眼郎君提刀出馬,大喝一聲:“何處軍兵,快快把糧草送過來,饒你狗命!”王俊道:“我乃大宋天子駕前都統制王俊是也!你是何處番人,擅敢到此?”雞眼郎君道:“某家乃大金國四太子帳前元帥雞眼郎君是也!特到臨安來擒你那南蠻皇帝,今日且先把你來開刀。
”說罷,一刀砍來,王俊隻得舉刀相迎。
不上七八個回合,番将曆害,王俊那裡招架得住,隻得回馬落荒敗走,鹘眼郎君從後面趕來。
正在危急之時,忽見前面來了一枝兵馬,乃是總領催糧将軍牛臯。
牛臯見了想道:“這裡那有番兵,不知是何處來的,追着的又不知是何人?”便道:“孩兒們站着!待我上前去看個明白。
”便縱馬迎上前來,叫道:“不要驚慌,有牛爺爺在此。
”那王俊道:“快救救小将!”牛臯上前大喝一聲:“番奴住着!你是何人?往那裡去的?”雞眼郎君道:“某家要去搶臨安的,你問某家的大名,鹘眼郎君便是。
”牛臯大怒,舉锏便打。
兩人戰了二十個回合,鹘眼郎君手中的刀略遲得一遲,被牛臯一锏打中肩膀上,翻身落馬,牛臯取了首級,亂殺番兵。
那些番兵死的死了,得命的逃了些回去。
牛臯轉來,見了王俊問道:“你是那裡來的将官?這等沒用,被他殺敗了!”王俊道:“小将官居都統制,姓王名浚,蒙秦丞相薦我解糧往朱仙鎮去,就在那裡監督糧草。
偏偏遇着這番賊,殺他不過。
幸得将軍相救,後當圖報!不知将軍高姓大名?” 牛臯心裡想道:“早知這是個狗頭,就不該救他了。
”便道:“俺乃嶽元帥麾下統制牛臯,奉令總督催趱各路糧草。
王将軍既然解糧往朱仙鎮去,我的糧草煩你一總帶去,交與元帥,說牛臯還有幾個所在去催糧,催齊了就來。
”王俊道:“這個當得。
”牛臯道:“這首級也帶了去,與我報功。
”王俊道:“将軍本事,天下無雙!望将軍把這功送與末将罷!”牛臯暗想:“我想這功且送了他,回營時再出他的醜也未遲。
”便道:“将軍若要,自當奉送。
将此糧草小心解去,勿得再有差失!”拱了一拱别去。
那王俊領兵護送糧草,望朱仙鎮行來,在路無事。
這一日,看看到了大營相近,把兵紮住,來到營門候令。
傳宣禀進,嶽爺想:“他此差是奸臣謀來的。
且請他進來。
”王俊進帳,向各位元帥見了禮,禀道:“卑職奉旨而來,行至中途,遇見牛臯被番兵追趕。
卑職上前救了牛臯,帶了糧草并那番将的首級,俱在營門,候元帥号令定奪。
”嶽爺道:“牛臯所遇的是何處番兵?”王俊道:“番将口稱暗渡夾江,去搶臨安。
恰好牛臯遇着戰敗,被他追趕。
遇見卑職,殺了番兵,救了牛臯,現在首級報功。
”嶽爺聽了底細,明白是王俊冒功。
且記了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