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嶽全傳 第五五回 陸殿下單身戰五将 王統制斷臂假降金
關燈
小
中
大
兒’見禮了。
”那婦人道:“将軍少禮!”王佐聽那婦人的聲口卻是中國人,便道:“老奶奶不象個外國人吓!”那婦人聽了此言,觸動心事,不覺悲傷起來,便說:“我是河間府人。
”王佐道:“既是中國人,幾時到外邦來的?”那婦人道:“我聽得将軍聲音也是中原人聲氣。
”王佐道:“‘苦人兒’是湖廣人。
”婦人道:“俱是同鄉,說與你知道諒不妨事,隻是不可洩漏!這殿下是吃我奶大的,他三歲方離中原。
原是潞安州陸登老爺的公子,被狼主搶到此間,所以老身在此番邦一十三年了。
”王佐聽見此言,心中大喜,便說道:“‘苦人兒’去了,停一日再來看奶奶罷!”随即出營。
過了幾日,王佐随了文龍馬後回營。
文龍回頭看見了,便叫:“‘苦人兒’,你進來某家這裡吃飯。
”王佐領令,随着進營。
文龍道:“你是中原人,那中原人有什麼故事,講兩個與我聽聽。
”王佐道:“有,有,有。
講個‘越鳥歸南’的故事與殿下聽!當年吳、越交兵,那越王将一個西施美女進與吳王。
這西施帶一隻鹦鹉,教得詩詞歌賦,件件皆能,如人一般。
原是要引誘那吳王貪淫好色,荒廢國政,以便取吳王的天下。
那西施到了吳國,甚是寵愛。
誰知那鹦鹉竟不肯說話。
”陸文龍道:“這卻為甚麼緣故?”王佐道:“後來吳王害了伍子胥,越王興兵伐吳,無人抵敵,伯逃遁,吳王身喪紫陽山。
那西施仍舊歸于越國,這鹦鹉依舊講起話來。
這叫做‘越鳥歸南’的故事。
這是說那禽鳥尚念本國家鄉,豈有為了一個人,反不如鳥的意思。
”文龍道:“不好!你再講一個好的與我聽。
” 王佐道:“我再講一個‘骅骝向北’的故事罷。
”陸文龍道:“甚麼叫做‘骅骝向北’?”王佐道:“這個故事卻不遠,就是這宋朝第二代君王,是太祖高皇帝之弟太宗之子真宗皇帝在位之時,朝中出了一個奸臣,名字叫做王欽若。
其時有那楊家将俱是一門忠義之人,故此王欽若每每要害他,便哄騙真宗出獵打圍,在駕前謊奏:‘中國坐騎俱是平常劣馬,惟有蕭邦天慶梁王坐的一匹寶駒,喚名為日月馬,這方是名馬。
隻消主公傳一道旨意下來,命楊元帥前去要此寶馬來乘坐。
’”陸文龍道:“那楊元帥他怎麼要得他來?”王佐道:“那楊景守在雍州關上,他手下有一員勇将名叫孟良。
他本是殺人放火為生的主兒,被楊元帥收伏在麾下。
那孟良能說六國三川的番話,就扮做外國人,竟往蕭邦,也虧他千方百計把那匹馬騙回本國。
”陸文龍道:“這個人好本事!”王佐道:“那匹馬送至京都,果然好馬。
隻是一件,那馬向北而嘶,一些草料也不肯吃,餓了七日,竟自死了。
”陸文龍道:“好匹義馬!”王佐道:“這就是‘骅骝向北’的故事。
”王佐說畢道:“‘苦人兒’告辭了,另日再來看殿下。
”殿下道:“閑着來講講。
”王佐答應而去,不表。
正是: 為将不惟兵甲利,還須舌亦有鋒芒。
再說曹榮之子名叫曹甯,奉了老狼主之命,統領三軍來助四狼主。
這日到了營中,參見畢,遂把奉老狼主之命來此助戰言語說了。
兀術道:“一路辛苦,且歸本營安息。
”曹甯謝了恩,問道:“狼主開兵如何?”兀術道:“不要說起!中原有了這嶽南蠻,十分厲害,手下兵強将勇,難以取勝。
”曹甯道:“待臣去會一會嶽南蠻,看是如何。
”兀術道:“将軍既要出陣,某家專聽捷音。
”當時曹甯辭了兀術,出營上馬,領兵來到宋營讨戰。
真個是: 少年膽氣搖山嶽,虎将雄風驚鬼神! 畢竟不知宋營中何人出馬,勝敗若何,且聽下回分解。
”那婦人道:“将軍少禮!”王佐聽那婦人的聲口卻是中國人,便道:“老奶奶不象個外國人吓!”那婦人聽了此言,觸動心事,不覺悲傷起來,便說:“我是河間府人。
”王佐道:“既是中國人,幾時到外邦來的?”那婦人道:“我聽得将軍聲音也是中原人聲氣。
”王佐道:“‘苦人兒’是湖廣人。
”婦人道:“俱是同鄉,說與你知道諒不妨事,隻是不可洩漏!這殿下是吃我奶大的,他三歲方離中原。
原是潞安州陸登老爺的公子,被狼主搶到此間,所以老身在此番邦一十三年了。
”王佐聽見此言,心中大喜,便說道:“‘苦人兒’去了,停一日再來看奶奶罷!”随即出營。
過了幾日,王佐随了文龍馬後回營。
文龍回頭看見了,便叫:“‘苦人兒’,你進來某家這裡吃飯。
”王佐領令,随着進營。
文龍道:“你是中原人,那中原人有什麼故事,講兩個與我聽聽。
”王佐道:“有,有,有。
講個‘越鳥歸南’的故事與殿下聽!當年吳、越交兵,那越王将一個西施美女進與吳王。
這西施帶一隻鹦鹉,教得詩詞歌賦,件件皆能,如人一般。
原是要引誘那吳王貪淫好色,荒廢國政,以便取吳王的天下。
那西施到了吳國,甚是寵愛。
誰知那鹦鹉竟不肯說話。
”陸文龍道:“這卻為甚麼緣故?”王佐道:“後來吳王害了伍子胥,越王興兵伐吳,無人抵敵,伯逃遁,吳王身喪紫陽山。
那西施仍舊歸于越國,這鹦鹉依舊講起話來。
這叫做‘越鳥歸南’的故事。
這是說那禽鳥尚念本國家鄉,豈有為了一個人,反不如鳥的意思。
”文龍道:“不好!你再講一個好的與我聽。
” 王佐道:“我再講一個‘骅骝向北’的故事罷。
”陸文龍道:“甚麼叫做‘骅骝向北’?”王佐道:“這個故事卻不遠,就是這宋朝第二代君王,是太祖高皇帝之弟太宗之子真宗皇帝在位之時,朝中出了一個奸臣,名字叫做王欽若。
其時有那楊家将俱是一門忠義之人,故此王欽若每每要害他,便哄騙真宗出獵打圍,在駕前謊奏:‘中國坐騎俱是平常劣馬,惟有蕭邦天慶梁王坐的一匹寶駒,喚名為日月馬,這方是名馬。
隻消主公傳一道旨意下來,命楊元帥前去要此寶馬來乘坐。
’”陸文龍道:“那楊元帥他怎麼要得他來?”王佐道:“那楊景守在雍州關上,他手下有一員勇将名叫孟良。
他本是殺人放火為生的主兒,被楊元帥收伏在麾下。
那孟良能說六國三川的番話,就扮做外國人,竟往蕭邦,也虧他千方百計把那匹馬騙回本國。
”陸文龍道:“這個人好本事!”王佐道:“那匹馬送至京都,果然好馬。
隻是一件,那馬向北而嘶,一些草料也不肯吃,餓了七日,竟自死了。
”陸文龍道:“好匹義馬!”王佐道:“這就是‘骅骝向北’的故事。
”王佐說畢道:“‘苦人兒’告辭了,另日再來看殿下。
”殿下道:“閑着來講講。
”王佐答應而去,不表。
正是: 為将不惟兵甲利,還須舌亦有鋒芒。
再說曹榮之子名叫曹甯,奉了老狼主之命,統領三軍來助四狼主。
這日到了營中,參見畢,遂把奉老狼主之命來此助戰言語說了。
兀術道:“一路辛苦,且歸本營安息。
”曹甯謝了恩,問道:“狼主開兵如何?”兀術道:“不要說起!中原有了這嶽南蠻,十分厲害,手下兵強将勇,難以取勝。
”曹甯道:“待臣去會一會嶽南蠻,看是如何。
”兀術道:“将軍既要出陣,某家專聽捷音。
”當時曹甯辭了兀術,出營上馬,領兵來到宋營讨戰。
真個是: 少年膽氣搖山嶽,虎将雄風驚鬼神! 畢竟不知宋營中何人出馬,勝敗若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