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嶽全傳 第五四回 貶九成秦桧弄權 送欽差湯懷自刎
關燈
小
中
大
,卻是朝廷敕賜嶽飛“上方劍”一口,劄符數百道。
有罪者先斬後奏,有功者任憑授職。
嶽爺謝恩,送了欽差起身。
回到帳中坐下,又有探子進帳來報:“趙太師氣憤疾發,已經亡故,将禮部尚書秦桧拜了相位,特來報知。
”嶽爺與衆元帥、節度、總兵,各各差官送禮進京賀喜。
過了數日,有新科狀元張九成奉旨來做參謀,在營外候令。
傳宣官進帳通報,元帥遂命進見,張九成卻不戎裝,進營來至帳下,道:“各位老大人在上,晚生張九成參見。
”嶽爺與衆元帥等一齊站起來道:“殿元請起。
”叫左右看坐。
張九成道:“各位老元戎在上,晚生焉敢坐!”嶽爺道:“奉君命到此,正要請教,焉有不坐之理?”九成隻得合坐過了,就于旁側坐定。
嶽爺道:“殿元館閣奇才,何不随朝保駕,卻來此處參謀?”九成道:“晚生蒙天子洪恩,不加黜逐,反得叨居鼎甲。
因為晚生乃一介寒儒,前去參見秦大師沒有孝敬,故而秦太師在聖上面前,特保居此職。
”嶽爺對衆元帥道:“豈有此理!我想那秦太師亦是十載寒窗,由青燈而居相位,怎麼重賂輕賢!”衆元帥道:“且留殿元在此,再作區處。
” 正在說話之間,又報聖旨下了。
衆元帥聞報,一齊出營來接旨。
那欽差在馬上說道:“隻要新科狀元張九成上來接旨。
”張九成忙上前道:“臣張九成接旨。
”那欽差道:“聖旨命張九成往五國城去問候二聖,特此欽賜符節,望阙謝恩。
”張九成謝恩過了。
那欽差道:“聖上有旨,着嶽飛速命狀元起身,不可遲誤!”說罷,即将符節交代明白,轉馬回去。
各位元帥進帳坐定,議論此事:“那裡出自聖旨!必定秦桧弄權陷害殿元!”衆人各各憤憤不平,都說道:“如今朝内有了這樣的奸臣,忠臣就不能保全了!真正令人膽寒!”嶽爺道:“貴欽差不知何日榮行?”張九成道:“晚生既有王命在身,焉敢耽擱?隻是一件,家下還有老母與舍弟九思,怎知此事?須得寫一信通知。
今日便可起身。
”嶽爺道:“既如此,貴欽差可即寫起書來,待本帥着人送到尊府便了。
”即叫左右取過文房四寶,将桌子擡到九成面前。
九成即含淚修書,将一香囊封好在内,奉與嶽元帥。
嶽元帥即喚過一名家将,吩咐道:“這封書,着你星夜往常州,送到狀元府上,面見二老爺親自開拆。
”家将答應,領書而去。
張九成道:“家書已去,晚生就此告辭了!還求元帥差一位将軍,送晚生出那番營便好。
”嶽爺道:“當得遵命。
”即傳下令來道:“那一位将軍敢領令送欽差出番營去?”下邊應聲道:“末将願往。
”嶽爺舉目一看卻是湯懷,不覺淚下,叫道:“湯将軍好生前往!”這班元帥,各節度、總兵,衆統制,與張九成、湯懷出營,一齊上馬,直送至小商橋。
衆元帥道:“貴欽差,兄弟們不遠送了!”張九成道:“請各位大人回營。
”湯懷道:“各位大老爺,末将去了!”又對嶽爺道:“大哥,小弟去了!”嶽元帥欲待回言,喉中語塞,淚如泉湧,目不忍視。
帶領衆将,回轉營中,掩面悲切,退往後營去了。
那湯懷保着張九成直至番營,大喝道:“番奴聽者,俺大宋天子,差新科狀元張九成往五國城去問候二聖。
快去通報,讓路與我們走!”小番聽了便說道:“湯南蠻且住着!待俺去禀狼主。
”小番忙進帳去報與兀術。
兀術道:“中原有這等忠臣,甚為可敬!”傳令把大營分開,讓出一路。
再點一員平章,帶領五十兒郎,送他到五國城去。
小番得令,傳下号令。
那五營八哨,衆番兵一齊兩下分開,讓出一條大路。
張九成同着湯懷,一齊穿營進來。
那些番兵番将看見張九成生得面白唇紅,紅袍金帶,烏紗皂靴,在馬上手持符節;後邊湯懷橫槍躍馬保着,人人喝采:“好個年少忠臣!”兀術也來觀看,不住口的稱贊。
又見湯懷跟在後頭,便問軍師道:“這可是嶽南蠻手下的湯懷麼?”哈迷蚩道:“果然是湯南蠻。
”兀術道:“中原有這樣不怕死的南蠻,叫某家怎能取得宋朝天下!”吩咐:“将大營合好,若是湯南蠻轉來,須要生擒活捉,不可傷他性命。
違令者斬!” 卻說張九成同湯懷二人出了番營,隻見一個平章帶了五十名番兵,上前問道:“呔!俺奉狼主之命,領兵護送。
那一位是往五國城去的?”湯懷指着九成道:“這一位便是。
一路上爾等須要小心服侍!”番兵點頭答應。
湯懷道:“張大人,末将不能遠送了!”張九成道:“今日與将軍一别,諒今生不能重會了!”言罷,掩面哭泣而去!湯懷也哭了一會。
望見欽差去遠了,揩幹了眼淚,回馬來到番營,擺着手中銀槍,端進重圍。
衆番兵上前攔住,喝道:“湯南蠻,今日你休想回營了!俺等奉狼主之命,在此拿你。
你若早早下馬投降,不獨免死,還要封你一個大大的頭目。
”湯懷大怒道:“呔!番賊!我老爺
有罪者先斬後奏,有功者任憑授職。
嶽爺謝恩,送了欽差起身。
回到帳中坐下,又有探子進帳來報:“趙太師氣憤疾發,已經亡故,将禮部尚書秦桧拜了相位,特來報知。
”嶽爺與衆元帥、節度、總兵,各各差官送禮進京賀喜。
過了數日,有新科狀元張九成奉旨來做參謀,在營外候令。
傳宣官進帳通報,元帥遂命進見,張九成卻不戎裝,進營來至帳下,道:“各位老大人在上,晚生張九成參見。
”嶽爺與衆元帥等一齊站起來道:“殿元請起。
”叫左右看坐。
張九成道:“各位老元戎在上,晚生焉敢坐!”嶽爺道:“奉君命到此,正要請教,焉有不坐之理?”九成隻得合坐過了,就于旁側坐定。
嶽爺道:“殿元館閣奇才,何不随朝保駕,卻來此處參謀?”九成道:“晚生蒙天子洪恩,不加黜逐,反得叨居鼎甲。
因為晚生乃一介寒儒,前去參見秦大師沒有孝敬,故而秦太師在聖上面前,特保居此職。
”嶽爺對衆元帥道:“豈有此理!我想那秦太師亦是十載寒窗,由青燈而居相位,怎麼重賂輕賢!”衆元帥道:“且留殿元在此,再作區處。
” 正在說話之間,又報聖旨下了。
衆元帥聞報,一齊出營來接旨。
那欽差在馬上說道:“隻要新科狀元張九成上來接旨。
”張九成忙上前道:“臣張九成接旨。
”那欽差道:“聖旨命張九成往五國城去問候二聖,特此欽賜符節,望阙謝恩。
”張九成謝恩過了。
那欽差道:“聖上有旨,着嶽飛速命狀元起身,不可遲誤!”說罷,即将符節交代明白,轉馬回去。
各位元帥進帳坐定,議論此事:“那裡出自聖旨!必定秦桧弄權陷害殿元!”衆人各各憤憤不平,都說道:“如今朝内有了這樣的奸臣,忠臣就不能保全了!真正令人膽寒!”嶽爺道:“貴欽差不知何日榮行?”張九成道:“晚生既有王命在身,焉敢耽擱?隻是一件,家下還有老母與舍弟九思,怎知此事?須得寫一信通知。
今日便可起身。
”嶽爺道:“既如此,貴欽差可即寫起書來,待本帥着人送到尊府便了。
”即叫左右取過文房四寶,将桌子擡到九成面前。
九成即含淚修書,将一香囊封好在内,奉與嶽元帥。
嶽元帥即喚過一名家将,吩咐道:“這封書,着你星夜往常州,送到狀元府上,面見二老爺親自開拆。
”家将答應,領書而去。
張九成道:“家書已去,晚生就此告辭了!還求元帥差一位将軍,送晚生出那番營便好。
”嶽爺道:“當得遵命。
”即傳下令來道:“那一位将軍敢領令送欽差出番營去?”下邊應聲道:“末将願往。
”嶽爺舉目一看卻是湯懷,不覺淚下,叫道:“湯将軍好生前往!”這班元帥,各節度、總兵,衆統制,與張九成、湯懷出營,一齊上馬,直送至小商橋。
衆元帥道:“貴欽差,兄弟們不遠送了!”張九成道:“請各位大人回營。
”湯懷道:“各位大老爺,末将去了!”又對嶽爺道:“大哥,小弟去了!”嶽元帥欲待回言,喉中語塞,淚如泉湧,目不忍視。
帶領衆将,回轉營中,掩面悲切,退往後營去了。
那湯懷保着張九成直至番營,大喝道:“番奴聽者,俺大宋天子,差新科狀元張九成往五國城去問候二聖。
快去通報,讓路與我們走!”小番聽了便說道:“湯南蠻且住着!待俺去禀狼主。
”小番忙進帳去報與兀術。
兀術道:“中原有這等忠臣,甚為可敬!”傳令把大營分開,讓出一路。
再點一員平章,帶領五十兒郎,送他到五國城去。
小番得令,傳下号令。
那五營八哨,衆番兵一齊兩下分開,讓出一條大路。
張九成同着湯懷,一齊穿營進來。
那些番兵番将看見張九成生得面白唇紅,紅袍金帶,烏紗皂靴,在馬上手持符節;後邊湯懷橫槍躍馬保着,人人喝采:“好個年少忠臣!”兀術也來觀看,不住口的稱贊。
又見湯懷跟在後頭,便問軍師道:“這可是嶽南蠻手下的湯懷麼?”哈迷蚩道:“果然是湯南蠻。
”兀術道:“中原有這樣不怕死的南蠻,叫某家怎能取得宋朝天下!”吩咐:“将大營合好,若是湯南蠻轉來,須要生擒活捉,不可傷他性命。
違令者斬!” 卻說張九成同湯懷二人出了番營,隻見一個平章帶了五十名番兵,上前問道:“呔!俺奉狼主之命,領兵護送。
那一位是往五國城去的?”湯懷指着九成道:“這一位便是。
一路上爾等須要小心服侍!”番兵點頭答應。
湯懷道:“張大人,末将不能遠送了!”張九成道:“今日與将軍一别,諒今生不能重會了!”言罷,掩面哭泣而去!湯懷也哭了一會。
望見欽差去遠了,揩幹了眼淚,回馬來到番營,擺着手中銀槍,端進重圍。
衆番兵上前攔住,喝道:“湯南蠻,今日你休想回營了!俺等奉狼主之命,在此拿你。
你若早早下馬投降,不獨免死,還要封你一個大大的頭目。
”湯懷大怒道:“呔!番賊!我老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