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嶽全傳 第二四回 釋番将劉豫降金 獻玉玺邦昌拜相
關燈
小
中
大
丞相之職。
”邦昌謝恩而退。
到了次日,邦昌上殿奏道:“臣聞兀術又犯中原,有嶽飛青龍山大戰,殺得番兵片甲無存。
若無此人,中原難保,真乃國家之棟梁也!現為都統,不稱其職。
以臣愚見,望主公召他來京,拜為元帥,起兵掃北,迎請二帝還朝,天下幸甚!”高宗聽了,暗想:“好雖好,我總不聽你。
”遂說道:“卿家不必多言,孤自有主意。
”邦昌隻得退出。
回至家中,想道:“這樣本章,主公不聽,雖為丞相,總是無權了。
”正在無計可使,适值侍女荷香送茶進來。
邦昌觀看,頗有姿色,便想:“不若認為己女,将他送進宮中。
倘得寵用,隻要誘他荒淫酒色,不理朝政,便可将天下送與四狼主了。
”遂與荷香說知,荷香應允。
張邦昌次日妝扮荷香,上了車子,推往午門。
郊昌進朝奏道:“臣有小女荷香,今送上主公,伏侍聖駕,在午門候旨。
”那個少年天子,一聞此言,即傳旨宣召。
荷香拜伏金階,口稱:“萬歲!”高宗觀看大悅,遂傳旨命太監送進宮去。
李綱出班奏道:“請主公送往西宮。
”邦昌又奏道:“望主公降旨,召嶽飛回朝,拜帥掃北。
”高宗傳旨,就命邦昌發诏去召嶽飛。
高宗自回宮去,與荷香歡叙,不表。
且說張邦昌将旨放在家中,不着人會召嶽飛,算定黃河往返的日子,邦昌卻來複旨,回奏:“嶽飛因金兵犯界,守住要地。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因此不肯應诏。
”高宗道:“他不來也罷了。
” 且說李太師在府中與夫人說起張邦昌獻女之事,夫人道:“他為不得專權,故送此女,以圖寵用耳。
”太師道:“夫人之言,洞悉奸臣肺腑,老夫早晚也要留心。
”正說之間,隻見檐下站着一人。
太師道:“你是何人?”那人過來跪下叩頭道:“小人是張保。
”太師道:“張保,我一向忘了,隻為國事匆忙,不曾擡舉你。
也罷,你去取紙筆過來。
”張保就去取了文房四寶來放在桌上。
太師爺就寫起一封書來,封好了,對張保說:“我薦你到嶽統制那邊去做個家丁,你可須要小心伏侍嶽爺!”張保道:“小人不去的!古人雲宰相的家人七品官。
怎麼反去投嶽統制?”李太師說道:“那嶽統制真是個人中豪傑,蓋世英雄,文武雙全。
這樣的人不去跟他,還要跟誰去?”張保道:“小人且去投他,如若不好,仍要回來的。
”當時叩别了太師,出了府門,轉身來到家中,别了妻子,背上包袱行李,提着混鐵棍,出門上路而行。
一日,來到黃河口嶽爺營前,向軍士道:“相煩通報,說京中李太師差來下書人求見。
”軍士進營報知嶽爺。
嶽爺道:“可着他進來。
”軍士出營說:“家爺請你進去。
”張保進營叩頭,将書呈上。
嶽統制把書拆開一看,說道:“張管家,你在太師身邊,讨個出身還好。
我這裡是個苦所在,怎麼安得你的身子?且到小營便飯,待我修書回禀太師爺罷!”張保同了嶽爺的家人,來至旁邊小營坐下。
張保看那營中,不過是柏木桌子,動用家夥,俱是粗的。
少停送進酒飯,卻是一碗魚,一碗肉,一碗豆腐,一碗牛肉,水白酒,老米飯。
那家人向張保說道:“張爺請酒飯。
”張保道:“為何把這樣的菜來與我吃?”家人道:“今日卻是為了張爺,特地收拾起來的!若是我家老爺,天天是吃素,還不能歡喜的哩!每到吃飯的時候,家爺朝北站着,眼上淚盈盈說道:‘為臣在此受用了,未知二位聖上如何!’那有一餐不恸哭流淚!”張保道:“好,好,好!不要說了,且吃酒飯。
”他就一連吃了數十餘碗,轉身出來,見了嶽爺,嶽爺道:“回書有了。
”張保道:“小人不回去了,太師爺之命,不敢有違。
”嶽爺道:“既如此,權且在此過幾日再處罷。
”遂命張保進營去,與吉青相見過了。
吉青道:“好一個漢子!”張保自此在營中住下,不表。
且說張邦昌送玉玺時,一路上就印了許多紙,所以他就假傳聖旨頗多。
那一日将一道假旨,到黃河口來召嶽飛。
嶽飛出來接旨,到裡邊開讀了。
嶽爺道:“欽差請先行,嶽飛随後便來。
”那欽差别過嶽飛,回複張邦昌去了。
嶽飛吩咐吉青道:“兄弟,為兄的奉旨回京,恐番人渡河過來,非同小可。
為哥的有一句要緊說話,不知賢弟肯依否?”吉青道:“大哥吩咐,小弟怎敢不依?”那嶽爺對吉青說出這幾句話來,有分教: 猙獰虎豹排牙抓,因水蛟龍失雨雲。
畢竟不知嶽爺對吉青說出什麼話來,且聽下回分解。
”邦昌謝恩而退。
到了次日,邦昌上殿奏道:“臣聞兀術又犯中原,有嶽飛青龍山大戰,殺得番兵片甲無存。
若無此人,中原難保,真乃國家之棟梁也!現為都統,不稱其職。
以臣愚見,望主公召他來京,拜為元帥,起兵掃北,迎請二帝還朝,天下幸甚!”高宗聽了,暗想:“好雖好,我總不聽你。
”遂說道:“卿家不必多言,孤自有主意。
”邦昌隻得退出。
回至家中,想道:“這樣本章,主公不聽,雖為丞相,總是無權了。
”正在無計可使,适值侍女荷香送茶進來。
邦昌觀看,頗有姿色,便想:“不若認為己女,将他送進宮中。
倘得寵用,隻要誘他荒淫酒色,不理朝政,便可将天下送與四狼主了。
”遂與荷香說知,荷香應允。
張邦昌次日妝扮荷香,上了車子,推往午門。
郊昌進朝奏道:“臣有小女荷香,今送上主公,伏侍聖駕,在午門候旨。
”那個少年天子,一聞此言,即傳旨宣召。
荷香拜伏金階,口稱:“萬歲!”高宗觀看大悅,遂傳旨命太監送進宮去。
李綱出班奏道:“請主公送往西宮。
”邦昌又奏道:“望主公降旨,召嶽飛回朝,拜帥掃北。
”高宗傳旨,就命邦昌發诏去召嶽飛。
高宗自回宮去,與荷香歡叙,不表。
且說張邦昌将旨放在家中,不着人會召嶽飛,算定黃河往返的日子,邦昌卻來複旨,回奏:“嶽飛因金兵犯界,守住要地。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因此不肯應诏。
”高宗道:“他不來也罷了。
” 且說李太師在府中與夫人說起張邦昌獻女之事,夫人道:“他為不得專權,故送此女,以圖寵用耳。
”太師道:“夫人之言,洞悉奸臣肺腑,老夫早晚也要留心。
”正說之間,隻見檐下站着一人。
太師道:“你是何人?”那人過來跪下叩頭道:“小人是張保。
”太師道:“張保,我一向忘了,隻為國事匆忙,不曾擡舉你。
也罷,你去取紙筆過來。
”張保就去取了文房四寶來放在桌上。
太師爺就寫起一封書來,封好了,對張保說:“我薦你到嶽統制那邊去做個家丁,你可須要小心伏侍嶽爺!”張保道:“小人不去的!古人雲宰相的家人七品官。
怎麼反去投嶽統制?”李太師說道:“那嶽統制真是個人中豪傑,蓋世英雄,文武雙全。
這樣的人不去跟他,還要跟誰去?”張保道:“小人且去投他,如若不好,仍要回來的。
”當時叩别了太師,出了府門,轉身來到家中,别了妻子,背上包袱行李,提着混鐵棍,出門上路而行。
一日,來到黃河口嶽爺營前,向軍士道:“相煩通報,說京中李太師差來下書人求見。
”軍士進營報知嶽爺。
嶽爺道:“可着他進來。
”軍士出營說:“家爺請你進去。
”張保進營叩頭,将書呈上。
嶽統制把書拆開一看,說道:“張管家,你在太師身邊,讨個出身還好。
我這裡是個苦所在,怎麼安得你的身子?且到小營便飯,待我修書回禀太師爺罷!”張保同了嶽爺的家人,來至旁邊小營坐下。
張保看那營中,不過是柏木桌子,動用家夥,俱是粗的。
少停送進酒飯,卻是一碗魚,一碗肉,一碗豆腐,一碗牛肉,水白酒,老米飯。
那家人向張保說道:“張爺請酒飯。
”張保道:“為何把這樣的菜來與我吃?”家人道:“今日卻是為了張爺,特地收拾起來的!若是我家老爺,天天是吃素,還不能歡喜的哩!每到吃飯的時候,家爺朝北站着,眼上淚盈盈說道:‘為臣在此受用了,未知二位聖上如何!’那有一餐不恸哭流淚!”張保道:“好,好,好!不要說了,且吃酒飯。
”他就一連吃了數十餘碗,轉身出來,見了嶽爺,嶽爺道:“回書有了。
”張保道:“小人不回去了,太師爺之命,不敢有違。
”嶽爺道:“既如此,權且在此過幾日再處罷。
”遂命張保進營去,與吉青相見過了。
吉青道:“好一個漢子!”張保自此在營中住下,不表。
且說張邦昌送玉玺時,一路上就印了許多紙,所以他就假傳聖旨頗多。
那一日将一道假旨,到黃河口來召嶽飛。
嶽飛出來接旨,到裡邊開讀了。
嶽爺道:“欽差請先行,嶽飛随後便來。
”那欽差别過嶽飛,回複張邦昌去了。
嶽飛吩咐吉青道:“兄弟,為兄的奉旨回京,恐番人渡河過來,非同小可。
為哥的有一句要緊說話,不知賢弟肯依否?”吉青道:“大哥吩咐,小弟怎敢不依?”那嶽爺對吉青說出這幾句話來,有分教: 猙獰虎豹排牙抓,因水蛟龍失雨雲。
畢竟不知嶽爺對吉青說出什麼話來,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