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嶽全傳 第二二回 結義盟王佐假名 刺精忠嶽母訓子

關燈
詩曰: 寂寞相如卧茂陵,家徒四壁不知貧。

     世情已逐浮雲變,裘馬誰為感激人? 大盜徒然投币帛,新君仗爾整乾坤。

     隻看賢母精忠訓,便識将軍報國心。

     話說衆兄弟不肯安貧,各自散去,嶽大爺正在悲傷之際,恰遇着那人來叩門。

    嶽大爺開了進來,隻見那人一直走上中堂,把包袱放下,問道:“小弟有事來訪嶽飛的,未知可是這裡?”嶽爺道:“在下就是嶽飛,未知兄長有何見教?”那人聽了,納頭便拜道:“小弟久慕大名,特來相投,學些武藝。

    若蒙見光,情願結為兄弟,住在寶莊,以便朝夕請教。

    不知尊意若何?”嶽爺道:“如此甚妙!請問尊姓大名?尊庚幾何?”那人道:“小弟姓于名工,湖廣人氏,行年二十二歲。

    ”嶽爺道:“如此叨長一年,有屈老弟了!”那人大喜,就與嶽飛望空八拜,立誓:“永勝同胞,各不相負。

    ”拜罷起來,于工取出白銀二百兩送與嶽飛,嶽飛推辭不受。

    于工道:“如今既為兄弟,不必推遜了。

    ” 嶽爺隻得收了,就進去交與母親,遂轉身出來。

    于工道:“哥哥有大盤子,取出幾個來。

    ”嶽爺道:“有。

    ”即進房去,向娘子讨了幾個盤子出來交與于工。

    于工親自動手,把桌子擺在中間,将盤安放得停當。

    打開黃包裹,取出十個馬蹄金,放在一盤。

    又取出幾十粒大珠子,也裝在一盤。

    又将一件猩紅戰袍,一條羊脂玉玲珑帶,各盛在盤内。

    又向胸前取出一封書來,供在中央,便叫:“大哥快來接旨!” 嶽大爺道:“兄弟,你好糊塗,又不說個明白,卻叫為兄的接旨。

    不知這旨是何處來的,說明了,方好接得。

    ”那人道:“實不瞞大哥說,小弟并非于工,乃是湖廣洞庭湖通聖大王楊幺駕下,官封東勝侯,姓王名佐的便是。

    隻因朝廷不明,信任奸邪,勞民傷财,萬民離散。

    目下微、欽二帝被金國擄去,國家無主。

    因此我主公應天順人,志欲恢複中原,以安百姓。

    久慕大哥文武全才,因此特命小弟前來聘請大哥,同往洞庭湖去扶助江山,共享富貴。

    請哥哥收了。

    ”嶽大爺道:“好漢子,幸喜先與我結為兄弟。

    不然,就拿賢弟送官,連性命也難保了!我嶽飛雖不才,生長在宋朝,況曾受承信郎之職,焉肯背國投賊?兄弟,你可将這些東西快快收了,再不要多言。

    ” 王佐道:“哥哥,古人雲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惟有德者居之。

    不要說是二帝無道,現今被兀術擄去,天下無主,人民離亂,未知鹿死誰手?大哥不趁此時幹功立業,還待何時?不必執迷,還請三思!”嶽大爺道:“為人立志,如女子之守身。

    嶽飛生是宋朝人,死是宋朝鬼。

    縱有陸賈、随何之口舌,難挽我貫日淩雲之浩氣。

    本欲屈留賢弟暫住幾日,今既有此舉,嫌疑不便。

    賢弟速速請回,拜複你那主人,今生休再想我。

    難得今日與賢弟結拜一場,他日嶽飛若有寸進,上陣交鋒之際,再得與賢弟相會也!”王佐見嶽飛侃侃烈烈,無可奈何,隻得把禮物收了,仍舊包好。

     嶽大爺遂走進裡邊,叫母親把方才那個銀包取出來。

    安人取了出來,交與嶽爺接了,出來對王佐道:“這銀包請收了。

    ”王佐道:“又來了!這聘禮是主公的,所以大哥不受。

    這些須禮物雖然不成光景,乃是小弟的敬意,仁兄何必如此!”嶽大爺道:“兄弟,你差了。

    賢弟送與為兄的,我已收了。

    這是為兄的轉送與賢弟的,可收去做盤纏。

    若要推辭,不象弟兄了。

    ”王佐諒來嶽飛是決不肯收的了,也隻得收下。

    收拾好了,拜辭了嶽爺,仍舊背上包裹,悄然出門,上路回去,不提。

     卻說嶽爺送了王佐出門,轉身進來,見了安人。

    安人問道:“方才我兒說那朋友要住幾日,為何飯也不留一餐,放他去了,卻是何故?”嶽大爺道:“母親不要說起!方才那個人先說是要與孩兒結拜弟兄,學習武藝,故此要住幾日。

    不料乃是湖廣洞庭楊幺差來的,叫做王佐,要聘請孩兒前去為官。

    被孩兒說了他幾句,就打發他去了。

    ”嶽安人道:“原來如此。

    ”又想了一想,便叫:“我兒你出去端正香燭,在中堂擺下香案,待我出來,自有道理。

    ”嶽爺道:“曉得!”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