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夢柝 第09回 費功夫嚴于擇婿 空跋涉隻是投詩

關燈
去。

    楚卿問是何意,管家道:“小姐分咐,香完詩繳,又恐我們受賄作弊,不完報完,得完報不完,故同點兩支,取一支進去。

    如裡邊将息,即着人出來繳詩,遲半刻,即不收。

    ”楚卿問:“留一支不點是何故?”管家道:“小姐定例,點香一炷,要詩一首,題是兩個,故香有兩炷,逐首去繳。

    ”楚卿又問:“題是小姐出的,寫是侍女衾兒寫的。

    但是完不完要原帖繳進,不許人帶去。

    ”楚卿又問:“衾兒曾嫁人否?”管家道:“說來好笑,今年二月間,老爺要把他配與書記,衾兒抵死不肯。

    問起原故,夫人道:‘老爺未回時,曾有一個姓吳的,鹿邑人,來做書童,取名喜新。

    我見他伶俐,把衾兒口許他。

    後來不知什麼緣故去了。

    想是衾兒要守他。

    ’老爺聽了,要把衾兒拶起,衾兒直說‘喜新因奶奶親口許了,曾央朱媽媽将紫金通氣簪贈我為聘。

    今老爺若欲另許,甯死不辱。

    ’老爺道:‘你身子是我的,哪由你作主?你私自結識漢子,敢在我跟前強辨。

    ’要打死。

    轉是小姐說:‘衾兒常在孩兒房裡,并無瑕玷,但女子貞烈守志,也是好事。

    望爹爹恕他守一二年,若喜新不來,那時配人與未遲。

    ’老爺就罷了。

    所以今年十九歲,尚未嫁人。

    ”楚卿聽了咨嗟不已。

    管家道:“相公講話多時,香已半炷,請作詩罷。

    ”楚卿道:“我再問你,小姐出了詩題,自己有做麼?”管家道:“小姐自然有做。

    ”楚卿道:“既然小姐有做,何不勞你傳一個韻來,待我和着。

    ”管家道:“小姐說限了韻,就拘拘了,不能盡人之才情,察人之品格。

    ”楚卿道:“原來如此。

    ”暗想韻既不拘,我就取夫婦陰陽和合之義,第一首取七陽韻,第二首一柬罷。

     正欲提舉起來,隻見八色盛果,并一壺細茶,托到中間一張桌上。

    童子斟茶,請楚卿吃。

    楚卿本不吃,見他請,隻得去領個情,卻見色色精品,嘗時物物可口,心上癡想:必是小姐親手制的。

    竟這盤吃些,那盤吃些。

    傍邊童子斟上茶,就飲了七八杯,竟忘做詩了。

    香已将完,管家又不來催,轉是清書性急起來,說:“相公,我們多少路來,特為考詩。

    今香已将完,果子少吃些罷!”楚卿回頭一看,隻剩得半寸。

    剛立起身,隻見内裡走出一個人,說小姐催繳詩。

    見桌上柬兒,隻字未動,口中道:“像是沒相幹了。

    ”楚卿急急提起筆來,信意揮一首。

    那人道:“還好,待我選繳送入去。

    ”楚卿見香尚有紅星,說道:“一發寫去罷,省得走出走入。

    ”又一揮而就。

    香柄上猶煙煤未絕。

    管家道:“好捷才!請相公傍邊注了寓處。

    ”楚卿注了,問道:“如今還是等回音,還是先回去?”管家道:“要待小姐看過,送與夫人老爺。

    選中了然後發帖到寓來請。

    ”楚卿遂起身回寓。

     且說沈夫人當日見送進考詩人年貌,就是俞彥伯所薦的人,想他必有才學,遂把帖送與小姐。

    小姐見了,對衾兒道:“這人也是鹿邑,若取中了,就好央他替你訪喜新消息。

    ”因把昨日做的兩首詩題寫出,一炷香将完,即着人去取詩。

    香已熄了,不免繳進,對衾兒道:“此人必定也是蠢才。

    ”衾兒道:“兩個題,原是兩炷香,且把第二支來點,或者第二首做得快些,也未可知。

    ”剛才點上,隻見外邊傳詩進來。

    若素看時,卻是兩個帖子,都寫在上面,心上道:“詩未知如何,卻也敏捷。

    隻見得: 花魂韻不拘 輕颦淺笑正含芳,欲枉東君費主張。

     風細撒嬌來繡榻,月明涵影到回廊。

     似懷古士憐香句,若妒佳人惜麗妝。

     一自河陽分種後,多情猶是憶潘郎。

     鳥夢 翺翔求友類孤鴻,羽倦投林睡眼懵。

     幽思不離花左右,癡情常繞樹西東。

     忽從金谷催詩遍,又向蘇堤掠雨終。

     心境未諧魂不擾,卻教啼盡五更風。

     若素連看三五遍,遂道:“好詩!《花魂》喻我擇婿之意;《鳥夢》寓已求聘之情,宛如丹下箜篌,幽情縷縷,雖司馬風流,不過是矣!”衾兒道:“婢子雖不識詩,但見小姐末韻是‘娘’字,這詩末韻是‘郎’字,以才郎配女娘,不約而同,先是佳兆。

    ”若素道:“果有些奇特。

    你把這詩送去與奶奶看。

    ”衾兒去一會,來對若素道:“夫人見詩歡喜,老爺十分贊賞。

    恐怕人物平常,喚管家來問。

    ”管家道:“自從前到今日,不曾有這樣豐采,就小姐也比他不過。

    ”且初來與管家說了無數閑話及送點心出去,想必饑了,隻顧逐件的吃。

    直到香不上半寸,轉是他的小厮催做,他就筆不停點,也不起稿,竟一揮而就。

    ”若素道:“如此便是捷才,與喜新仿佛的了。

    ”衾兒道:“老爺喚書房發帖去請了。

    ”正是: 崔屏今中目,繡-喜牽絲。

     未知幾時做親,再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