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夢柝 第01回 觀勝會遊憩梵宮 看嬌娃奔馳城市
關燈
小
中
大
詩曰:
韻光易老,莫辜負眼前花鳥。
從來人算何時了,批古評今,感慨知多少?貪财好色常颠倒,試看天報如謄稿。
卻教守拙偏酬巧,拈出新編,滿砌生春草。
右調寄《醉落魂》 這首詩,是說萬事不由人計較,一生都是命安排。
誰不願玉食錦衣,嬌妻美妾,哪曉得才出娘胎,苦樂窮通,已經注定,不容人矯柔造作。
惟君子能造命,惟積德可回天。
比如一棵樹,培植得好,自然根枝茂盛、開花結果,生種不絕;若做來人揠苗,非徒無益,反加害矣。
昔王敦圖貴而伏辜,季輪擁赀而緻死,天子不能救-臣之餓,謀臣不能保霸王之刎,莫非命也。
就是有福氣的,也要知止知足,不可享盡。
若依得人算,文王不囚于□裡,孔明不悲于五丈原,邵康節老頭兒,用不着土饅頭了。
大抵天地似一間屋,日月像竹籃大兩面鏡,一天星鬥,又如許多小鏡,遠近上下,處處挂着。
人在中間像一個蜘蛛,這裡牽絲結網,鏡裡也牽絲結網;這裡捉縛蚊蟲,鏡裡也捉縛蚊蟲。
閃過西邊,東邊照着,藏在底下,上面照着,才一舉動,處處鏡子裡面,都替你記帳。
真是毫發不爽,報應分明。
故作善降祥,作惡降殃,如謄稿一般。
在下今日卻不說因果,也不說積德,隻說個心術。
若說到心術看官們又嫌頭巾氣,恐怕道隐衷,對着暗病,就要掩卷打盹。
不如原說個“情”字。
心如種谷生出芽,是性,愛和風甘雨,怕烈日嚴霜,是情。
今人争名奪利,戀情貪花,那一件不是情?但情之出于心,正者自享悠然之福;不正者就有揠苗之結局。
若迷而不悟,任情做出,一如長夜漫漫,沉酣睡境,哪個肯與你做冤家,當頭一喝,擊柝數聲,喚醒塵夢耶?此刻樂而不滢,怨而不怒,貞而不諒,哀而不傷,多情才子,俱一副剛腸俠骨,持正無私,幾個佳人,做一處守經行權,冰霜節躁,其間又美惡相形,妍媸各别,以見心術之不可不端,所以名為《情夢柝》。
絕古闆的主意,絕風蚤的文章,令觀者會心自遠,聽我說來。
崇祯年間,河南歸德府鹿邑縣地方,有一秀士,姓胡名玮,字楚卿,生得瓊姿玉骨,飽學多才,十三歲入庠。
父親胡文彬,曾做嘉興通判,官至禮部郎中,母黃氏,封诰命夫人,時已告老在家。
一日,吳江縣有一個同年,姓荊名錫仁來歸德府做同知,曉得胡楚卿童年隽艾,托鹿邑知縣作伐,願納為婿,就請到内衙讀書。
縣尹将荊錫仁之意達于文彬。
文彬大喜,茶過送出縣尹,正要進來與夫人兒子商議,誰知胡楚卿在書房先已聽得。
見父親送出知縣,走至廳後,見一個管家對書童道:“當初我随老爺在嘉興做官,曉得下路女子,極有水色,但腳大的多,每到暑天,去了裹條,露出兩腳,拖着一雙胡椒眼涼鞋,與男人一般。
如今荊小姐自然是美的,隻怕那雙腳與我的也差不多。
”正在那裡說笑,不料被楚卿聽了,想金蓮窄小三寸盈盈,許多佳趣俱在這腳上,若大了,有什麼趣?況且風俗如此,總是裹也未必小。
不如對父親說回了他們到好。
恰好文彬至裡邊,把上項事說着。
夫人未及答,楚卿接口道:“雖承荊年伯美意,但結親太早,進衙讀書又晨昏遠離膝下,況鄉伸與現任公祖聯姻,嫌疑未便,不如待孩兒明年赴過鄉試,倘僥幸得中,那時怕沒有鄰近名門,如今着什麼緊?”老夫妻二人見他說得有志氣,便也快活,就覆拜縣官,回絕荊知府。
因此磋跎,不曾與楚卿聘下媳婦。
不意十五歲上,父母相繼而亡,-踴痛器,喪葬盡禮。
過了周年,挨到十七年上,思量上無父母,又未娶妻,家人婦女無事進來,冷冷落落,不像個家。
因與老管家商議,将服侍老夫人兩個大丫環都出配與人
從來人算何時了,批古評今,感慨知多少?貪财好色常颠倒,試看天報如謄稿。
卻教守拙偏酬巧,拈出新編,滿砌生春草。
右調寄《醉落魂》 這首詩,是說萬事不由人計較,一生都是命安排。
誰不願玉食錦衣,嬌妻美妾,哪曉得才出娘胎,苦樂窮通,已經注定,不容人矯柔造作。
惟君子能造命,惟積德可回天。
比如一棵樹,培植得好,自然根枝茂盛、開花結果,生種不絕;若做來人揠苗,非徒無益,反加害矣。
昔王敦圖貴而伏辜,季輪擁赀而緻死,天子不能救-臣之餓,謀臣不能保霸王之刎,莫非命也。
就是有福氣的,也要知止知足,不可享盡。
若依得人算,文王不囚于□裡,孔明不悲于五丈原,邵康節老頭兒,用不着土饅頭了。
大抵天地似一間屋,日月像竹籃大兩面鏡,一天星鬥,又如許多小鏡,遠近上下,處處挂着。
人在中間像一個蜘蛛,這裡牽絲結網,鏡裡也牽絲結網;這裡捉縛蚊蟲,鏡裡也捉縛蚊蟲。
閃過西邊,東邊照着,藏在底下,上面照着,才一舉動,處處鏡子裡面,都替你記帳。
真是毫發不爽,報應分明。
故作善降祥,作惡降殃,如謄稿一般。
在下今日卻不說因果,也不說積德,隻說個心術。
若說到心術看官們又嫌頭巾氣,恐怕道隐衷,對着暗病,就要掩卷打盹。
不如原說個“情”字。
心如種谷生出芽,是性,愛和風甘雨,怕烈日嚴霜,是情。
今人争名奪利,戀情貪花,那一件不是情?但情之出于心,正者自享悠然之福;不正者就有揠苗之結局。
若迷而不悟,任情做出,一如長夜漫漫,沉酣睡境,哪個肯與你做冤家,當頭一喝,擊柝數聲,喚醒塵夢耶?此刻樂而不滢,怨而不怒,貞而不諒,哀而不傷,多情才子,俱一副剛腸俠骨,持正無私,幾個佳人,做一處守經行權,冰霜節躁,其間又美惡相形,妍媸各别,以見心術之不可不端,所以名為《情夢柝》。
絕古闆的主意,絕風蚤的文章,令觀者會心自遠,聽我說來。
崇祯年間,河南歸德府鹿邑縣地方,有一秀士,姓胡名玮,字楚卿,生得瓊姿玉骨,飽學多才,十三歲入庠。
父親胡文彬,曾做嘉興通判,官至禮部郎中,母黃氏,封诰命夫人,時已告老在家。
一日,吳江縣有一個同年,姓荊名錫仁來歸德府做同知,曉得胡楚卿童年隽艾,托鹿邑知縣作伐,願納為婿,就請到内衙讀書。
縣尹将荊錫仁之意達于文彬。
文彬大喜,茶過送出縣尹,正要進來與夫人兒子商議,誰知胡楚卿在書房先已聽得。
見父親送出知縣,走至廳後,見一個管家對書童道:“當初我随老爺在嘉興做官,曉得下路女子,極有水色,但腳大的多,每到暑天,去了裹條,露出兩腳,拖着一雙胡椒眼涼鞋,與男人一般。
如今荊小姐自然是美的,隻怕那雙腳與我的也差不多。
”正在那裡說笑,不料被楚卿聽了,想金蓮窄小三寸盈盈,許多佳趣俱在這腳上,若大了,有什麼趣?況且風俗如此,總是裹也未必小。
不如對父親說回了他們到好。
恰好文彬至裡邊,把上項事說着。
夫人未及答,楚卿接口道:“雖承荊年伯美意,但結親太早,進衙讀書又晨昏遠離膝下,況鄉伸與現任公祖聯姻,嫌疑未便,不如待孩兒明年赴過鄉試,倘僥幸得中,那時怕沒有鄰近名門,如今着什麼緊?”老夫妻二人見他說得有志氣,便也快活,就覆拜縣官,回絕荊知府。
因此磋跎,不曾與楚卿聘下媳婦。
不意十五歲上,父母相繼而亡,-踴痛器,喪葬盡禮。
過了周年,挨到十七年上,思量上無父母,又未娶妻,家人婦女無事進來,冷冷落落,不像個家。
因與老管家商議,将服侍老夫人兩個大丫環都出配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