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十二

關燈
宣和間在河朔作漕日,同官陳亨伯輩唱和山字韻詩,少汲最後和成,人皆歎服。

    詩雲:‘章句飄飄續小山,古風蕭瑟筆追還。

    海鵬共擊三千裡,鐵馬同歸十二閑。

    功業會看锺鼎上,聲華已在搢紳間。

    他年記憶憐衰老,為報西川引一班。

    ’”苕溪漁隐曰:“元豐間,王平甫有‘海鵬未擊三千裡,天馬須歸十一閑’之句,甚為一時諸公所稱道,今少汲乃雲‘海鵬共擊三千裡,鐵馬同歸十二閑。

    ’豈非剽平甫之句,但易此三字,以為己作邪?” 張芸叟 東坡雲:“張舜民芸叟,邠人也,通練西事,稍能詩。

    從高遵裕西征回中,作詩二絕,一雲:‘靈州城下千株柳,總被官軍斫作薪,他日玉關歸去路,将何攀折贈行人。

    ’一雲:‘青銅峽裡韋州路,十去從軍九不回,白骨似沙沙似雪,将軍莫上望鄉台。

    ’為轉運判官李察聞奏,得罪貶郴州監稅。

    ” 楊公濟 王直方《詩話》雲:“楊蟠,字公濟,嘗為《蒪菜詩》雲:‘休說江東春日寒,到來且覓鑒湖舡。

    鶴生嫩頂浮新紫,龍脫香髯帶舊涎。

    玉割鲈魚迎刃滑,香炊稻飯落匙圓。

    歸期不待秋風起,漉酒調羹任我年。

    ’時人以為讀其詩,不必食蒪羹然後知其味也。

    ” 《後山詩話》雲:“楊蟠《金山詩》雲:‘天末樓台橫北固,夜深燈火見揚州。

    ’王平甫雲:‘莊宅牙人語也,解量四至。

    ’吳僧《錢塘白塔院詩》曰:‘到江吳地盡,隔岸越山多。

    ’(“多”原作“高”,今據徐鈔本、明鈔本校改。

    )餘謂分界堠子語也。

    ” 王仲至 《西清詩話》雲:“王仲至召試館中,試罷作一絕題于壁雲:(“于壁”二字原無,今據徐鈔本、明鈔本校補。

    )‘古木森森白玉堂,長年來此試文章,日斜奏罷《長楊賦》,閑拂塵埃看盡牆。

    ’荊公見之甚歎愛,為改作‘奏賦《長楊》罷’,且雲:‘詩家語如此乃健。

    ’” 王直方《詩話》雲:“有以長韻詩上王仲至者,(“仲至”原作“正仲”,今據徐鈔本、明鈔本校改。

    )其間一聯雲:‘狗監傳新賦,(“傳新”原作“新傳”,今據徐鈔本、明鈔本乙正。

    )雞林購近詩。

    ’屬對頗工。

    又有人以百韻詩獻晏公,公讀畢曰:‘真所謂佳作,但恨卻一百韻耳。

    ’其人歸家數其藁,果然。

    ” 崔德符 《漫叟詩話》雲:“颍昌崔鶠德符,博學能詩,嘗惠予三詩,其一《潛心齋詩》:‘雙扉掩餘香,一榻下涼幔。

    前人嗟不死,萬古映黃卷。

    時時撷英華,一一詣微遠。

    鼎食姑置之,此味良不淺。

    ’《止遽軒詩》:‘我如萬斛舡,歲久腰已懶。

    誰能逐相師,終日問手闆。

    去謀一寸安,辄被三尺挽。

    憐公謝蠻觸,鼓卧旗亦偃。

    ’《丈室詩》:‘此家英妙姿,玉雪照冠冕。

    新詩一何似?鸾鹄見蕭散。

    蹑屣往從之,甯複念重趼。

    ’” 《雪浪齋日記》雲:“德符詩,所謂食鲸老氣橫九州島。

    《廬山詩》雲:‘遙知金刹近,林表飏蟠尾。

    ’《滕王閣詩》雲:‘小艇元從天上來,白雲自向杯中落。

    ’颍昌富文物,崔鷗、陳恬,猶為下士。

    ” 趙循道 《高齋詩話》雲:“趙企循道,以長短句得名,所為詩亦工,恨不多見。

    嘗記其警句雲:‘愁從竹葉杯中去,老向菱花鏡裡來。

    ’‘幾夜已生蝴蝶夢,三年辜負鹧鸪班。

    ’‘青鏡不覽一兩日,白發又添三四莖。

    ’”苕溪漁隐曰:“‘愁從竹葉杯中去,老向菱花鏡裡來。

    ’乃用雍熙間楊黎州詩:‘剛腸欺竹葉,衰鬓怯菱花’之語也。

    餘亦嘗有一聯雲:‘愁随竹葉消春盞,喜入燈花綴夜缸。

    ’大觀間,循道嘗宰績溪,績溪乃餘桑梓之邦,因此傳錄,得趟循道詩多,大率體格全學白樂天,故句語皆平易。

    如‘青燈影冷碁三戰,紅火爐溫酒一杯。

    ’‘四山來不斷,一水去無窮。

    ’餘不及此者亦多。

    ” 任子固 潘子真《詩話》雲:“任大中子固,三衢人,老于儒學,作詩寒苦。

    趙清獻喜之。

    其集中有‘莫管流年一擲梭,花前對酒且高歌。

    命中若有終須有,到底無時不奈何。

    ’嘗從清逸老人遊西山,夜宿翠岩,聯句:‘蒼龍夭矯西北來,鑿破明珠成碧岫。

    ’任。

    ‘何人架空起樓閣,地靈不敢藏餘秀。

    ’潘。

    ‘銷窗雲重衣巾潤,梳木風清肌骨透。

    ’任。

    ‘客來一夜與僧談,氣覺浩然充宇宙。

    ’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