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十
關燈
小
中
大
雲:“少遊小詞奇麗,詠歌之,想見其神清在绛阙、道山之間。
詞曰:‘柳邊沙外,城郭春寒退。
花影亂,莺聲碎。
飄零踈酒醆,離别寬衣帶。
人不見,碧雲合,空相對。
憶昔西池會,鴛鴦同飛蓋。
攜手處,今誰在?日邊清夢斷,鏡裡朱顔改。
春去也,落紅萬點愁如海。
’餘兄思禹,使餘賦崔徽頭子詞,因次韻曰:‘半身屏外,睡覺唇紅退。
春思亂,芳心碎。
空餘簪髻玉,不見流蘇帶。
試與問,今人秀韻誰宜對?湘浦曾同會,手弭青羅蓋,疑是夢中猶在。
十分春易盡,一點情難改。
多少事,都随恨遠連雲海。
’” 《後山詩話》雲:“王斻,平甫之子,嘗雲:今語例襲陳言,但能轉移耳。
世稱秦詞‘愁如海’為新奇,不知李國主已雲:(徐鈔本、明鈔本此句作“不知李後主《虞美人》詞已雲。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但以‘江’為‘海’耳。
” 《雪浪齋日記》雲:“《吊辯才詩》雲:‘滄海盡頭人滅度,亂峰深處塔孤圓,憶登夜閣天連雁,同看秋崖月上煙。
’劉僴雲:‘天連雁,前人有古戍天連雁之句。
’” 《冷齋夜話》雲:“少遊元豐初夢中作長短句曰:‘指點虛無征路,醉乘班虬,遠訪西極。
正天風吹露,滿空寒白。
織女明星迎笑,何苦自淹塵域。
正火輸飛上,霧卷煙開,洞觀金碧。
重重觀閣,橫枕鳌峰,水面倒銜蒼石。
随處有奇香幽吹,窅然難測。
好是蟠桃熟後,阿鬟偷報消息。
在天碧海,一枝難過,占取春色。
’既覺,使侍兒歌之,蓋雨中花也。
” 王直方《詩話》雲:“東坡作《藏春塢詩》,有‘年抛造物甄陶外,春在先生杖屢中’,而少遊作《俞充哀詞》,乃雲:‘風生使者旌旄上,春在将軍俎豆中’,餘以為依彷太甚。
” 《漫叟詩話》雲:“高唐事乃焚懷王,非襄王也。
若古人雲:‘莫道無心便無事,也應愁殺楚襄王。
’少遊詞雲:‘不應容易下巫陽,隻恐翰林前世是襄王。
’皆誤用也。
濠州西有高唐館,俗以為楚之高唐也。
禦史閻欽愛題詩雲:‘借問襄王安在哉?山川此地勝陽台。
’有李和風者,亦題詩雲:‘若向此中求薦枕,參差笑殺楚襄王。
’前人既誤指其人,後人又誤指其地,可笑。
”苕溪漁隐曰:“《文選·高唐賦》雲:‘昔者,楚襄王與宋玉遊雲夢之台,望高唐之觀,其上獨有雲氣,王問玉曰:此何氣也?玉對曰:所謂朝雲者也。
昔者,先王嘗遊高唐,怠而晝寝,夢見一婦人曰:妾巫山之女也。
’李善注雲:‘楚懷王遊于高唐,夢與神遇。
’則《漫叟詩話》之言是也。
然《神女賦》複雲:‘楚襄王與宋玉遊于雲夢之浦,使玉賦高唐之事,其後王寝,夢與神女遇,其狀其麗。
’以此考之,則楚襄王亦夢與神女遇。
但楚懷王是遊高唐,楚襄王是遊雲夢,以此不可雷同用事耳。
” 《後山詩話》雲:“宋玉為《高唐賦》,載巫山神女遇楚兩王,蓋有所諷也。
而文士多效之者,又為傳記以實之,而天地百神舉無免者。
餘謂欲界諸天,當有配偶,其無偶者,則無欲者也。
唐人記後土事以譏武後耳。
” 《冷齋夜話》雲:“秦少遊在處州,夢中作長短句曰:‘山路雨添花,花動一山春色,行到小溪深處,有黃鹂千百。
飛雲當面化龍蛇,夭矯挂空碧。
醉卧古藤陰下,杳不知南北。
’後南遷久之,北歸,逗留于藤州,遂終于瘴江之上光華亭,時方醉起,以玉盂汲泉欲飲,笑視之而化。
” 王直方《詩話》雲:“秦少章初登第,成親後,和餘夜坐,絕句雲:‘帏幔高深夜漏長,頗從詩酒傲冰霜。
燭花漸暗人初睡,金獸無煙卻有香。
’讀者無不笑其貧富之頓異。
” 王直方《詩話》雲:“秦觌,字少儀,好為詩,初亦不甚工,既而以所業獻山谷,山谷作詩贈之雲:‘乃能持一镞,與我箭鋒直。
’又雲:‘我自得此詩,三日卧向壁,才難不其然,有亦未易識。
’當時交遊間,皆以此言為過。
然少儀緣此,詩思大發。
”
詞曰:‘柳邊沙外,城郭春寒退。
花影亂,莺聲碎。
飄零踈酒醆,離别寬衣帶。
人不見,碧雲合,空相對。
憶昔西池會,鴛鴦同飛蓋。
攜手處,今誰在?日邊清夢斷,鏡裡朱顔改。
春去也,落紅萬點愁如海。
’餘兄思禹,使餘賦崔徽頭子詞,因次韻曰:‘半身屏外,睡覺唇紅退。
春思亂,芳心碎。
空餘簪髻玉,不見流蘇帶。
試與問,今人秀韻誰宜對?湘浦曾同會,手弭青羅蓋,疑是夢中猶在。
十分春易盡,一點情難改。
多少事,都随恨遠連雲海。
’” 《後山詩話》雲:“王斻,平甫之子,嘗雲:今語例襲陳言,但能轉移耳。
世稱秦詞‘愁如海’為新奇,不知李國主已雲:(徐鈔本、明鈔本此句作“不知李後主《虞美人》詞已雲。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但以‘江’為‘海’耳。
” 《雪浪齋日記》雲:“《吊辯才詩》雲:‘滄海盡頭人滅度,亂峰深處塔孤圓,憶登夜閣天連雁,同看秋崖月上煙。
’劉僴雲:‘天連雁,前人有古戍天連雁之句。
’” 《冷齋夜話》雲:“少遊元豐初夢中作長短句曰:‘指點虛無征路,醉乘班虬,遠訪西極。
正天風吹露,滿空寒白。
織女明星迎笑,何苦自淹塵域。
正火輸飛上,霧卷煙開,洞觀金碧。
重重觀閣,橫枕鳌峰,水面倒銜蒼石。
随處有奇香幽吹,窅然難測。
好是蟠桃熟後,阿鬟偷報消息。
在天碧海,一枝難過,占取春色。
’既覺,使侍兒歌之,蓋雨中花也。
” 王直方《詩話》雲:“東坡作《藏春塢詩》,有‘年抛造物甄陶外,春在先生杖屢中’,而少遊作《俞充哀詞》,乃雲:‘風生使者旌旄上,春在将軍俎豆中’,餘以為依彷太甚。
” 《漫叟詩話》雲:“高唐事乃焚懷王,非襄王也。
若古人雲:‘莫道無心便無事,也應愁殺楚襄王。
’少遊詞雲:‘不應容易下巫陽,隻恐翰林前世是襄王。
’皆誤用也。
濠州西有高唐館,俗以為楚之高唐也。
禦史閻欽愛題詩雲:‘借問襄王安在哉?山川此地勝陽台。
’有李和風者,亦題詩雲:‘若向此中求薦枕,參差笑殺楚襄王。
’前人既誤指其人,後人又誤指其地,可笑。
”苕溪漁隐曰:“《文選·高唐賦》雲:‘昔者,楚襄王與宋玉遊雲夢之台,望高唐之觀,其上獨有雲氣,王問玉曰:此何氣也?玉對曰:所謂朝雲者也。
昔者,先王嘗遊高唐,怠而晝寝,夢見一婦人曰:妾巫山之女也。
’李善注雲:‘楚懷王遊于高唐,夢與神遇。
’則《漫叟詩話》之言是也。
然《神女賦》複雲:‘楚襄王與宋玉遊于雲夢之浦,使玉賦高唐之事,其後王寝,夢與神女遇,其狀其麗。
’以此考之,則楚襄王亦夢與神女遇。
但楚懷王是遊高唐,楚襄王是遊雲夢,以此不可雷同用事耳。
” 《後山詩話》雲:“宋玉為《高唐賦》,載巫山神女遇楚兩王,蓋有所諷也。
而文士多效之者,又為傳記以實之,而天地百神舉無免者。
餘謂欲界諸天,當有配偶,其無偶者,則無欲者也。
唐人記後土事以譏武後耳。
” 《冷齋夜話》雲:“秦少遊在處州,夢中作長短句曰:‘山路雨添花,花動一山春色,行到小溪深處,有黃鹂千百。
飛雲當面化龍蛇,夭矯挂空碧。
醉卧古藤陰下,杳不知南北。
’後南遷久之,北歸,逗留于藤州,遂終于瘴江之上光華亭,時方醉起,以玉盂汲泉欲飲,笑視之而化。
” 王直方《詩話》雲:“秦少章初登第,成親後,和餘夜坐,絕句雲:‘帏幔高深夜漏長,頗從詩酒傲冰霜。
燭花漸暗人初睡,金獸無煙卻有香。
’讀者無不笑其貧富之頓異。
” 王直方《詩話》雲:“秦觌,字少儀,好為詩,初亦不甚工,既而以所業獻山谷,山谷作詩贈之雲:‘乃能持一镞,與我箭鋒直。
’又雲:‘我自得此詩,三日卧向壁,才難不其然,有亦未易識。
’當時交遊間,皆以此言為過。
然少儀緣此,詩思大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