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羊角老妖
關燈
小
中
大
突然響起一縷嬌脆的聲音,焦急地道:“君箫,你别上了孟婆婆的當,你快清醒一醒,這是她的詭計!”
這聲音輕得有如蚊子叫一般,但聽到君箫的耳中,不啻雷鳴!
通常一個人被黑飛狐像催眠般的聲音所迷惑,身外就是打鑼敲鼓,也聽不見了,除非佛門“獅子吼”神功,或者像方才羊角道人,施展的那種“天魔笑”,才能把人驚醒過來。
但君箫畢竟服過“七返丹”,功力已臻上乘,聲音入耳,心頭蓦然一驚,立時清醒過來,雙目之中,精光徒然轉盛! 盡管黑飛狐催眠般的聲音,還在他耳邊萦繞着:“君公子,你疲倦了,就該好好的睡上一覺,這片草地,多麼柔軟,多麼馨香,你不知道躺下來有多舒服……” 君箫突然仰首向天,朗朗一笑道:“孟婆婆,你這點鬼蜮伎兩,不用再施了,在下不會受你蠱惑的。
” 黑飛狐做夢也想不到明明已經漸漸入彀的君箫,居然會突然清醒過來,心頭不覺一驚,腳下跟着後退一步,一雙水泡眼,睜得大大的,兩腮下垂,不禁流露驚異之色! 但她很快就想到了,君箫輕輕年紀,已有這份能耐,磨刀老人是君箫的師叔,一身功力,自然更高,那麼在君箫快要入迷之際,他師叔及時提醒,也是意料中的事。
想到這裡,不覺呷呷尖笑道:“好,好,小夥子,你果然不賴,能在老婆子‘定形術’施展之中,自動清醒過來的,三十年來,你還是第一個人,你們師侄兩個,可以走了。
” 她不說磨刀老人在暗中相助,而說君箫自動清醒,正是她老狐狸的地方,如果說穿了,仍然放他二人離去,豈非顯示她怕了磨刀老人? 自然不如順水推舟的好。
磨刀老人也隻當是君箫自己醒過來的,這時随着呵呵一笑道:“孟婆婆一諾千金,君箫,咱們那就走吧!” 黑飛狐道:“磨刀老頭,老婆子想問你一句話。
” 磨刀老人住足道:“你要問什麼?” 黑飛狐道:“老婆子早就看出你不是磨刀的老人,今晚真人已經露了相,老婆子想聽聽你的名号。
” “哈哈!” 磨刀老人仰首大笑道:“孟婆婆言重了,老朽替夫人磨了幾年刀,如何不是磨刀老人? 老朽唯一的能耐,就是磨刀,對夫人而言,老朽已經盡了棉薄,如今刀已磨好,正該走了,請你孟婆婆寄語夫人,老朽離去之後,決不會洩露埋恨谷的機密,而且從此之後,江湖上也不會再有老朽這麼一個人,她大可放心。
” 說完,轉身飄然而去。
君箫感激地看了小青一眼,緊随師叔身後,朝谷外行去。
黑飛狐目注兩人遠去,口中喃喃地道:“這人會是誰呢?” 小青心頭暗暗一跳,問道:“師父,你說什麼?” 黑飛狐道:“老婆子是說磨刀老頭。
” 小青心中放下一塊石頭,(方才她隻當黑飛狐懷疑有人提醒君箫)含笑因:“他不是自稱磨刀老人?” 黑飛狐道:“此人深藏不露,老婆子早就看他決非泛泛之輩,隻是他化名而來,究竟為的什麼呢?” 小青道:“他自然是替夫人磨刀來的了。
” 黑飛狐微微搖頭,忽然輕歎一聲道:“人老了,究竟不中用了,今晚在老婆子手下,居然一連放了三個人,我守了二十年關,像今晚這樣灰頭土臉的事兒,真還是第一遭。
” 小青道:“師父,這不是你老人家的錯嘛,羊角老妖,是夫人要弟子來傳達命令,叫你老人家放行的,君箫更不能算他赢,方才明明已經着了你老人家的道,我看八成是磨刀伯伯暗中助了他,才會突然清醒過來的。
” “唔!” 黑飛狐故意點着頭道:“老婆子也是這樣想,但事無佐證,老婆子說了能不算麼?” 小青咭地笑道:“你老人家一向言出如山,自然不能反悔,所以師父放他們走,并沒有錯呀。
” 黑飛狐呷呷怪笑道:“你這丫頭,師父的脾氣,真被你全摸熟了!” 離開葫蘆口,磨刀老人長長籲了口氣,說道:“孩子,你一身所學,比師叔想象的還高,你師父真是天壤間第一奇人,短短八年工夫,居然能調教出你這麼高強的武功!” 君箫道:“師叔,我師父教我的武功,除了九箫一劍,和護身真氣之外,就沒教我别的了。
” 磨刀老人奇道:“你那身法,不在昆侖‘雲龍身法’之下,還有‘彈指神功’,難道不是你師父教的?” 君箫道:“弟子使的是‘天龍禦風身法’,是師父一位好友天台山農教的,至于弟子震退宮南園三劍,更不是‘彈指神通’,那是‘六脈真氣’……” “六脈真氣!” 磨刀老人不覺一怔! “六脈真氣”,他自然聽說過,那是武林中失傳已久的功夫,“六脈真氣”,亦名“無形劍炁”,據說傳自三豐祖師,能把全身真氣,由手指發出,傷人于無形,最多可以發出六道無形真氣,分擊敵人,武當派的冊籍中,也隻有記載,沒有練法。
磨刀老人想不到君箫居然會練成“六脈真氣”,這就無怪他能在一晚之間,就練成了“七步掌”。
他這份驚喜,自不待言,急急問道:“那是什麼人教你的?” 君箫道:“沒有人教,是弟子和一位姓李的姑娘在黃山一處石室中找到的。
” “哦!” 磨刀老人隻“哦”了一聲。
君箫續道:“這話說來長呢,弟子為了找你老人家,從曹娥孝女庵動身……” 他把這一路的經過,一字不漏,源源本本的說了一遍。
磨刀老人欣喜地道:“這是皇天不負苦心人,才使你獲得曠世奇遇,無怪連羊角老妖都知道你的名字了。
” 君箫道:“他是七星會天蠍宮的宮主,自然是聽七星會的人說的了。
” 磨刀老人道:“孩子,七星會勢力遍布大江南北,聲勢之盛,連少林,武當兩大門派,都望塵莫及,是目今江湖第一大幫,你以後還要行走江湖,切不可鋒芒太露,大家都知道你叫君箫,對你實是在有害無益之事。
” 君箫道:“師叔教訓之言,弟子自當謹記。
” 說到這裡,忽然哦道:“師叔,弟子有一件事,想請教你老人家。
” 磨刀老人藹然問道:“你想問什麼事?” 君箫道:“你老和我師父很熟麼?” 磨刀老人道:“你師父是二師兄多年知友,師叔當然也認識,那隻是認識罷了。
” 君箫道:“師叔知道就好,弟子有一疑問,就是我師父住在天台南山上元觀,人家都稱他老人家王道士,弟子知道帥父的道号叫白山,但弟子一路西來,有許多人把弟子看作了武林一奇終南碧眼真人的門下,因為師父傳弟子鳳箫九式,驚天一劍,據說碧眼真人也以九箫一劍,名震江湖,到底師父和碧眼真人是否有什麼淵源?” 磨刀老人撚須笑道:“終南碧眼真人,天生碧眼,碧光如電,你師父的眼睛有沒有碧光?” 君箫道:“沒有啊,師父終年眯着雙目,弟子從沒見過他老人家雙目睜開的時候。
” 磨刀老人笑道:“你沒見過,怎麼能說沒有?一個功臻化境的人,能韬光養晦,隐去眼神,也并不是什麼難事。
” 君箫瞿然道:“師叔,你說師父就是碧眼真人了?” 磨刀老人笑道:“碧子拆開來,是王白石,石生山上,把石字改為山,自然十分接近,你說王白山會是誰?” 君箫道:“但師父一直住在南山……” 磨刀老人道:“昔年你師父經常去終南采藥,為了方便,就索性在終南一住十年,那時正好五大門派聯合圍剿十三妖,十三妖剩下九妖,在中原無法立足,逃到終南,看中你師父隐居的子午谷,地勢隐僻,又欺你師父一個結茅為廬的種藥道人,就要你師父遷出子午谷……” 君箫問道:“九妖之中,也有羊角老妖麼?” 磨刀老人道:“自然有,當時你師父取出一支竹箫,要他們九人齊上,接他一招,結果一招之下,九人齊被點傷左肩,九妖自然無比驚駭,叩問你師父名号,你師父沒有說話,隻是雙目一睜,碧光電射,瞧得九妖不敢逼視,這件事很快傳出江湖,終南山有一位武林奇人碧眼真人,就這樣‘武林一奇’成了你師父的外号,而‘碧眼真人’,也成了你師父的名号了,其實碧眼真人傳出江湖之時,你師父早已回天台去了。
” 君箫欣然道:“弟子跟随師父八年之久,今天才知道師父的來曆,這麼說,師父叫王白山隻是化名罷了。
” 磨刀老人道:“你師父姓王,倒是不錯,白山二字,則是從碧字化出來的了。
” 中午時分,趕到石柱打尖,就繼續上路。
君箫忍不住問道:“師叔,咱們這要到哪裡去?” 磨刀老人道:“酆都城。
” “酆都城?” 君箫十分驚奇地道:“那是什麼地方?” 他不好說:“酆都城不是陰曹地府?” 磨刀老人笑了笑道:“你以為師叔在說笑,酆都城并不是傳說的鬼域,其實那是一個真正的縣城。
” 君箫問道:“咱們去酆都城有什麼事嗎?” 磨刀老人道:“去找一個人,這人對你報雪父仇,可說十分重要,你現在一身武功,已足可應付,隻要找到此人之後,就可出道江湖去了。
” 君箫問道:“這人對弟子這麼重要,不知是誰?” 磨刀老人笑道:“你到後自知。
” 隻要提起酆都城,誰都會誤認為是說陰曹地府。
其實酆都城是四川沿江的一個縣城,清屬忠州,位在忠縣西南,涪陵東北,縣城内綠竹青林,景色優美。
縣之東北,有酆都山,高約四千多公尺,山上的酆都觀,又名白鶴觀,建于唐代,是我國有名的大道觀,相傳是前漢王萬平,後漢陰長生,皆在此得道仙去,并遺有陰君丹爐。
由此可見酆都陰君,指的乃是得道成仙的陰長生,但大家把它以訛傳訛,當作了幽冥之主,因此就把酆都作為鬼域,真是差之毫厘,謬以千裡。
偏偏城裡的商店,家家都在門口擺一個盛涼水的大銅盆,凡有交易,必須把銀兩或錢币投進水裡;以辨真僞,如果鬼來買東西,用的是冥币,看起來和真的一般無二,但一入水,便浮了起來,變成紙灰了。
此一習俗,到了民國,依然如此,四川老鄉談起來更是繪聲繪影,認真得很。
閑言表過,卻說磨刀老人帶着君箫,朝西攢程,第二天午牌時候,就趕到酆都,在一家飯館,吃過午飯,就朝酆都山而來。
一路上,但見層巒疊幛,秘藏雲際,青林翠竹,蔥郁成趣! 這三裡來路,不消盞茶工夫,就已抵達山麓。
磨刀老人舍了山徑,走上一條似有若無的石徑,繞崖而行,蘿壁松門,極為幽曲,愈入愈深,到了這裡,行人已絕迹久矣! 兩人走了頓飯時光,但見一條山澗,随着山勢,曲折延伸,形成一道峽谷,磨刀老人走近谷口,才籲了口氣,回頭笑道:“總算到了。
” 君箫心中暗想:“原來師叔要找的人,住在這麼一處僻遠的山中。
” 他因磨刀老人說過“到後自知”,不好再問。
峽谷依然十分曲折,兩邊山勢峻陡,山風吹動,峭壁上就有細碎的沙石,滾滾而下! 君箫
但君箫畢竟服過“七返丹”,功力已臻上乘,聲音入耳,心頭蓦然一驚,立時清醒過來,雙目之中,精光徒然轉盛! 盡管黑飛狐催眠般的聲音,還在他耳邊萦繞着:“君公子,你疲倦了,就該好好的睡上一覺,這片草地,多麼柔軟,多麼馨香,你不知道躺下來有多舒服……” 君箫突然仰首向天,朗朗一笑道:“孟婆婆,你這點鬼蜮伎兩,不用再施了,在下不會受你蠱惑的。
” 黑飛狐做夢也想不到明明已經漸漸入彀的君箫,居然會突然清醒過來,心頭不覺一驚,腳下跟着後退一步,一雙水泡眼,睜得大大的,兩腮下垂,不禁流露驚異之色! 但她很快就想到了,君箫輕輕年紀,已有這份能耐,磨刀老人是君箫的師叔,一身功力,自然更高,那麼在君箫快要入迷之際,他師叔及時提醒,也是意料中的事。
想到這裡,不覺呷呷尖笑道:“好,好,小夥子,你果然不賴,能在老婆子‘定形術’施展之中,自動清醒過來的,三十年來,你還是第一個人,你們師侄兩個,可以走了。
” 她不說磨刀老人在暗中相助,而說君箫自動清醒,正是她老狐狸的地方,如果說穿了,仍然放他二人離去,豈非顯示她怕了磨刀老人? 自然不如順水推舟的好。
磨刀老人也隻當是君箫自己醒過來的,這時随着呵呵一笑道:“孟婆婆一諾千金,君箫,咱們那就走吧!” 黑飛狐道:“磨刀老頭,老婆子想問你一句話。
” 磨刀老人住足道:“你要問什麼?” 黑飛狐道:“老婆子早就看出你不是磨刀的老人,今晚真人已經露了相,老婆子想聽聽你的名号。
” “哈哈!” 磨刀老人仰首大笑道:“孟婆婆言重了,老朽替夫人磨了幾年刀,如何不是磨刀老人? 老朽唯一的能耐,就是磨刀,對夫人而言,老朽已經盡了棉薄,如今刀已磨好,正該走了,請你孟婆婆寄語夫人,老朽離去之後,決不會洩露埋恨谷的機密,而且從此之後,江湖上也不會再有老朽這麼一個人,她大可放心。
” 說完,轉身飄然而去。
君箫感激地看了小青一眼,緊随師叔身後,朝谷外行去。
黑飛狐目注兩人遠去,口中喃喃地道:“這人會是誰呢?” 小青心頭暗暗一跳,問道:“師父,你說什麼?” 黑飛狐道:“老婆子是說磨刀老頭。
” 小青心中放下一塊石頭,(方才她隻當黑飛狐懷疑有人提醒君箫)含笑因:“他不是自稱磨刀老人?” 黑飛狐道:“此人深藏不露,老婆子早就看他決非泛泛之輩,隻是他化名而來,究竟為的什麼呢?” 小青道:“他自然是替夫人磨刀來的了。
” 黑飛狐微微搖頭,忽然輕歎一聲道:“人老了,究竟不中用了,今晚在老婆子手下,居然一連放了三個人,我守了二十年關,像今晚這樣灰頭土臉的事兒,真還是第一遭。
” 小青道:“師父,這不是你老人家的錯嘛,羊角老妖,是夫人要弟子來傳達命令,叫你老人家放行的,君箫更不能算他赢,方才明明已經着了你老人家的道,我看八成是磨刀伯伯暗中助了他,才會突然清醒過來的。
” “唔!” 黑飛狐故意點着頭道:“老婆子也是這樣想,但事無佐證,老婆子說了能不算麼?” 小青咭地笑道:“你老人家一向言出如山,自然不能反悔,所以師父放他們走,并沒有錯呀。
” 黑飛狐呷呷怪笑道:“你這丫頭,師父的脾氣,真被你全摸熟了!” 離開葫蘆口,磨刀老人長長籲了口氣,說道:“孩子,你一身所學,比師叔想象的還高,你師父真是天壤間第一奇人,短短八年工夫,居然能調教出你這麼高強的武功!” 君箫道:“師叔,我師父教我的武功,除了九箫一劍,和護身真氣之外,就沒教我别的了。
” 磨刀老人奇道:“你那身法,不在昆侖‘雲龍身法’之下,還有‘彈指神功’,難道不是你師父教的?” 君箫道:“弟子使的是‘天龍禦風身法’,是師父一位好友天台山農教的,至于弟子震退宮南園三劍,更不是‘彈指神通’,那是‘六脈真氣’……” “六脈真氣!” 磨刀老人不覺一怔! “六脈真氣”,他自然聽說過,那是武林中失傳已久的功夫,“六脈真氣”,亦名“無形劍炁”,據說傳自三豐祖師,能把全身真氣,由手指發出,傷人于無形,最多可以發出六道無形真氣,分擊敵人,武當派的冊籍中,也隻有記載,沒有練法。
磨刀老人想不到君箫居然會練成“六脈真氣”,這就無怪他能在一晚之間,就練成了“七步掌”。
他這份驚喜,自不待言,急急問道:“那是什麼人教你的?” 君箫道:“沒有人教,是弟子和一位姓李的姑娘在黃山一處石室中找到的。
” “哦!” 磨刀老人隻“哦”了一聲。
君箫續道:“這話說來長呢,弟子為了找你老人家,從曹娥孝女庵動身……” 他把這一路的經過,一字不漏,源源本本的說了一遍。
磨刀老人欣喜地道:“這是皇天不負苦心人,才使你獲得曠世奇遇,無怪連羊角老妖都知道你的名字了。
” 君箫道:“他是七星會天蠍宮的宮主,自然是聽七星會的人說的了。
” 磨刀老人道:“孩子,七星會勢力遍布大江南北,聲勢之盛,連少林,武當兩大門派,都望塵莫及,是目今江湖第一大幫,你以後還要行走江湖,切不可鋒芒太露,大家都知道你叫君箫,對你實是在有害無益之事。
” 君箫道:“師叔教訓之言,弟子自當謹記。
” 說到這裡,忽然哦道:“師叔,弟子有一件事,想請教你老人家。
” 磨刀老人藹然問道:“你想問什麼事?” 君箫道:“你老和我師父很熟麼?” 磨刀老人道:“你師父是二師兄多年知友,師叔當然也認識,那隻是認識罷了。
” 君箫道:“師叔知道就好,弟子有一疑問,就是我師父住在天台南山上元觀,人家都稱他老人家王道士,弟子知道帥父的道号叫白山,但弟子一路西來,有許多人把弟子看作了武林一奇終南碧眼真人的門下,因為師父傳弟子鳳箫九式,驚天一劍,據說碧眼真人也以九箫一劍,名震江湖,到底師父和碧眼真人是否有什麼淵源?” 磨刀老人撚須笑道:“終南碧眼真人,天生碧眼,碧光如電,你師父的眼睛有沒有碧光?” 君箫道:“沒有啊,師父終年眯着雙目,弟子從沒見過他老人家雙目睜開的時候。
” 磨刀老人笑道:“你沒見過,怎麼能說沒有?一個功臻化境的人,能韬光養晦,隐去眼神,也并不是什麼難事。
” 君箫瞿然道:“師叔,你說師父就是碧眼真人了?” 磨刀老人笑道:“碧子拆開來,是王白石,石生山上,把石字改為山,自然十分接近,你說王白山會是誰?” 君箫道:“但師父一直住在南山……” 磨刀老人道:“昔年你師父經常去終南采藥,為了方便,就索性在終南一住十年,那時正好五大門派聯合圍剿十三妖,十三妖剩下九妖,在中原無法立足,逃到終南,看中你師父隐居的子午谷,地勢隐僻,又欺你師父一個結茅為廬的種藥道人,就要你師父遷出子午谷……” 君箫問道:“九妖之中,也有羊角老妖麼?” 磨刀老人道:“自然有,當時你師父取出一支竹箫,要他們九人齊上,接他一招,結果一招之下,九人齊被點傷左肩,九妖自然無比驚駭,叩問你師父名号,你師父沒有說話,隻是雙目一睜,碧光電射,瞧得九妖不敢逼視,這件事很快傳出江湖,終南山有一位武林奇人碧眼真人,就這樣‘武林一奇’成了你師父的外号,而‘碧眼真人’,也成了你師父的名号了,其實碧眼真人傳出江湖之時,你師父早已回天台去了。
” 君箫欣然道:“弟子跟随師父八年之久,今天才知道師父的來曆,這麼說,師父叫王白山隻是化名罷了。
” 磨刀老人道:“你師父姓王,倒是不錯,白山二字,則是從碧字化出來的了。
” 中午時分,趕到石柱打尖,就繼續上路。
君箫忍不住問道:“師叔,咱們這要到哪裡去?” 磨刀老人道:“酆都城。
” “酆都城?” 君箫十分驚奇地道:“那是什麼地方?” 他不好說:“酆都城不是陰曹地府?” 磨刀老人笑了笑道:“你以為師叔在說笑,酆都城并不是傳說的鬼域,其實那是一個真正的縣城。
” 君箫問道:“咱們去酆都城有什麼事嗎?” 磨刀老人道:“去找一個人,這人對你報雪父仇,可說十分重要,你現在一身武功,已足可應付,隻要找到此人之後,就可出道江湖去了。
” 君箫問道:“這人對弟子這麼重要,不知是誰?” 磨刀老人笑道:“你到後自知。
” 隻要提起酆都城,誰都會誤認為是說陰曹地府。
其實酆都城是四川沿江的一個縣城,清屬忠州,位在忠縣西南,涪陵東北,縣城内綠竹青林,景色優美。
縣之東北,有酆都山,高約四千多公尺,山上的酆都觀,又名白鶴觀,建于唐代,是我國有名的大道觀,相傳是前漢王萬平,後漢陰長生,皆在此得道仙去,并遺有陰君丹爐。
由此可見酆都陰君,指的乃是得道成仙的陰長生,但大家把它以訛傳訛,當作了幽冥之主,因此就把酆都作為鬼域,真是差之毫厘,謬以千裡。
偏偏城裡的商店,家家都在門口擺一個盛涼水的大銅盆,凡有交易,必須把銀兩或錢币投進水裡;以辨真僞,如果鬼來買東西,用的是冥币,看起來和真的一般無二,但一入水,便浮了起來,變成紙灰了。
此一習俗,到了民國,依然如此,四川老鄉談起來更是繪聲繪影,認真得很。
閑言表過,卻說磨刀老人帶着君箫,朝西攢程,第二天午牌時候,就趕到酆都,在一家飯館,吃過午飯,就朝酆都山而來。
一路上,但見層巒疊幛,秘藏雲際,青林翠竹,蔥郁成趣! 這三裡來路,不消盞茶工夫,就已抵達山麓。
磨刀老人舍了山徑,走上一條似有若無的石徑,繞崖而行,蘿壁松門,極為幽曲,愈入愈深,到了這裡,行人已絕迹久矣! 兩人走了頓飯時光,但見一條山澗,随着山勢,曲折延伸,形成一道峽谷,磨刀老人走近谷口,才籲了口氣,回頭笑道:“總算到了。
” 君箫心中暗想:“原來師叔要找的人,住在這麼一處僻遠的山中。
” 他因磨刀老人說過“到後自知”,不好再問。
峽谷依然十分曲折,兩邊山勢峻陡,山風吹動,峭壁上就有細碎的沙石,滾滾而下! 君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