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瞎眼佛婆

關燈
弟怎麼會惹上七花娘的?” 君箫道:“在下根本不認識七花娘。

    ” 萬巧兒道:“那她怎麼會拿‘花須透骨針’打你的?” 君箫道:“事情是這樣……” 當下就把李如流如何下書約自己的事,簡單說了一遍。

     萬巧兒道:“那是李如流的妹子。

    ” 神手華佗點點頭道:“這就是了,無怪風雲莊總管在搜索老弟了。

    ” 說到這裡,忽然回頭道:“咦,巧兒,你藥汁熬好了麼?” “還沒有。

    ” 萬巧兒臉上一紅,兩條烏黑的大辮子一丢,轉身奔了出去。

     過不一回,雙手端着一個熱氣騰騰的瓦罐走入,說道:“好了,藥汁已經開了。

    ” 神手華佗命她把瓦罐放到幾上,一面伸手掀開薄被,替君箫褪下肩頭衣衫,但見他雪白的肌肉上,出現了巴掌大一片烏黑! 萬巧兒吃驚道:“爺爺,昨晚君相公肩頭,一點傷也看不出來,怎麼現在變成這大一片烏雲黑了?” 神手華佗微微一笑道:“七花娘的透骨毒針,中人之後,劇毒深入骨髓,外面自然看不出來,服藥之後,内毒已消,這是針孔沾到的馀毒,留在皮肉間尚未盡驅。

    ” 說話之間,用布團蘸着滾湯的藥汁,用口吹了吹,含笑道:“老弟忍着些!” 輕輕朝他傷口敷去。

     他随蘸随敷,滾湯藥汁,在傷口不住按摩,君箫肩頭巴掌大一片烏黑,先前肌肉本已麻木,倒也不覺得如何,經過一陣按摩之後,烏黑漸漸褪去,就開始有熾熱之感,額上也隐隐現出汗水。

     這樣約莫按摩了一頓飯的工夫,君箫肩頭烏黑傷毒,已經完全消散,變成了一片紅色,。

    整個人也汗出如渖,衣衫盡濕。

     神手華佗緩緩籲了口氣,停下手來。

     萬巧兒趕緊拿着一個瓷瓶,送到爺爺面前。

     神手華佗接過瓷瓶,打開瓶塞,用指甲挑着粉紅色的藥末,輕輕撒在君箫肩頭之上,含笑問道:“君老弟,你現在感覺如何?” 君箫道:“在下肩頭本來像火燙一般,老前輩撒下藥粉,已覺得一片清涼。

    ” 神手華佗點點頭道:“你舉手試試,是否已可伸縮自如,還有沒有痛楚?” 君箫聞言,左手活動了一下,果然已可伸縮自如,痛楚若失,不覺喜道:“老前輩果然着手成春,在下已經完全好了。

    ” 神手華佗含笑道:“這是老弟本身秉賦好,馀毒拔盡,就已恢複了手臂的功能,但至少也需休養一天,才能真正複原,現在你可以坐起來,運功調息了。

    ” 說完,回頭朝萬巧兒道:“咱們出去,别打擾君老弟。

    ” 轉身往室外行去。

     萬巧見含情脈脈的看了君箫一眼,才跟着爺爺身後走去,随手替他帶上了房門。

     君箫傷毒切愈,這一運功,但覺物我兩忘,渾然進入空靈境界,等到醒來之時,已是傍晚時光。

     舉足跨下木床,但覺神氣清明,左臂傷痛,已經完全恢複,正待開出門去。

     隻聽門上有人輕輕叩了兩下,接着響起萬巧兒的聲音,低聲問道:“君相公醒來了麼?” 君箫急忙開出門去,應道:“在下起來了。

    ” 房門啟處,隻見萬巧兒俏生生的站在門口,四目相投,他不覺眼睛一亮! 姑娘家敢情經過一番梳洗,烏油油的秀發。

    梳得一根跳絲也沒有,身上也換了一套窄腰身天青衣褲,看去還是八成新的。

     姑娘家雖然沒有什麼打扮,但分明經過一番刻意修飾,清新得如同出水芙蓉一般,亭亭玉立,不帶絲毫人間煙火! 尤其一張宜喜宜嗔的臉上,白裡透紅,還含着淺淺的笑容,這時一雙清澈如水的眼睛,含情脈脈,望着自己。

     君箫不禁看得一呆! 萬巧兒也被他看的紛臉一紅,低聲道:“君相公醒來了,你足足坐息了快一天了,連中午飯都沒吃,爺爺要我來看了幾次,你都沒醒,爺爺說,不可叫醒你,現在快吃晚飯了,爺爺要我再來看看,你醒了,就把飯菜端進來!” 君箫道:“不用麻煩姑娘,在下經過一陣坐息,已經完全好了。

    ” 萬巧兒偷偷的瞟了他一眼,說道:“那我就把飯菜端出來,大家一起吃了。

    ” 一轉身朝屋後奔去。

     不多一回,祖孫端着飯菜出來,在中間客堂上,擺好碗盞。

     神手華佗含笑道:“君老弟,這菜都是巧兒做的,山居簡陋,你也不用客氣,快請坐吧。

    ” 萬巧兒紅着臉道:“爺爺,你快别說啦,孫兒又不會做什麼好菜,别教君相公笑話。

    ” 神手華佗呵呵笑道:“好、好、爺爺不說。

    ” 三人一起圍着桌子坐下。

     萬巧兒替大家裝好了飯。

     神手華佗舉筷道:“來、來、君老弟請用飯吧!” 桌上放着四菜一湯,雖然隻是些山筍、青菜、腌肉之類,卻做得色香味俱佳。

     君箫吃得津津有味,一連吃了三碗飯,一直贊不絕口。

     萬巧兒臉上一直紅馥馥的,挂着甜甜的笑容。

     神手華佗着在眼裡,一手捋着須,隻是微笑,飯後,天色已經昏黑,萬巧兒掌上燈來。

     神手華佗道:“君老弟經過一天坐息,體力已恢複了十之八九,但七花娘透骨針,傷毒入骨,十分厲害,必須把傷勢完全養好,否則日後每逢天氣變化,傷處可能會有痠疼,千萬不可大意,老弟還是早些休息,再有一晚養息,才能真正複原。

    老弟不用客氣,早些去睡吧!” 君箫飯後,本待向神手華佗祖孫告辭,返回客店中去,此時聽神手華佗這麼一說,到口的話,隻得咽了下去,拱手道:“老前輩如此關愛,在下今晚隻好再打擾一晚了。

    ” 第二天一早,天色剛剛黎明,君箫被窗前一陣烏雀啼聲,吵醒過來,起身下床,開出房門,發覺屋中一片靜寂,不聞人聲。

     看情形,敢情神手華佗祖孫,尚未醒來! 但繼而一想,覺得有些不對,山居之人。

    習慣早起,這時候也應該起來了。

     心念轉動,不覺跨出客堂,目光一動,就發現木桌上用一個小瓷瓶壓着一張白紙,上面似有字迹。

     這就走近桌邊,随手取起白紙,隻見上面第一行寫着:“書奉君老弟惠鑒”字樣,君箫心中不禁大奇,暗道:“這是萬老前輩留給我的信!” 急忙往下看去:“老朽祖孫,隐迹南屏,昨日七星會人追蹤老弟而來,發現老朽行蹤,此地已無法再留,差幸老弟傷勢,已告康複,老朽不得不先行一步,他日有緣,當蔔再晤,留贈百草丹一瓶,專解諸毒,老弟行走江湖,有備無患,七星會勢力遍布于大江南北,其中不乏高手,如非萬不得已,不宜結怨太深,臨别依依,諸希珍攝,閱後付丙。

    萬遇春留上。

    ” 萬老前輩祖孫走了! 他雖然不知昨日七星會追蹤自己之事,但從這字條上看,萬老前輩是因庇護自己,才被對方認出他祖孫的來曆! 換句話說,此事完全因自己而起。

     萬老前輩祖孫,好好息隐于此,如果不是為了自己,祖孫二人,也不用離此而去了! 七星會,又是七星會! 這些黑道匪徒,看來在江湖上當真猖獗得很! 他手中拿着字條,眼前不禁浮現出萬巧兒脈脈含情的倩影!她那種清新如蓮,嬌稚善羞的模樣,雖然隻有短短一日相聚,但使人畢生難忘。

     相見時難别亦難,他心頭感到忽忽若有所失,取起青瓷小瓶。

    揣入懷中,雙手一搓,一張字條登時散成碎末,灑落一地,正待回房去取箫劍。

     但聽蓬然一聲,木門給人撞了開來! 君箫不覺一怔,舉目看去,但見跌跌撞撞奔進一個身穿土布衣衫的莊稼漢子,看到君箫,也不覺怔了一怔,站停身子,打量着問道:“相公是誰?” 君箫看他像個莊稼漢子,隻當是附近居民,緩緩問道:“你找那一位?” 那莊稼漢子道:“我找方老爹,家裡有人生了急症,求醫來的。

    ” 君箫暗哦一聲,忖道:“敢情他所說的方老爹,是萬老前輩的化名了!” 一面說道:“你來的不巧,方老爹祖孫一早出門去了。

    ” 那莊稼漢子急的眼珠亂轉,問道:“這位相公,你貴姓,怎麼在下沒見過你?” 君箫道:“在下姓君,是方老爹的朋友。

    ” “哦,哦!” 莊稼漢道:“君相公,你知道方老爹什麼時候回來?” 君箫道:“不知道,隻怕……” 他不善說謊,但又不能說萬老前輩離此而去,不會再回來,沉吟了下,才道:“隻怕他要很晚才回來,你家中有人生了急症,還是及早去請别的大夫診治的好。

    ” “是,是。

    ” 莊稼漢連連點頭道:“在下那就告辭了。

    ” 話聲未落,急匆匆回身往外就走。

     君箫看着他後形,心中不覺暗暗感到有些内疚,要不是為了自己,萬老前輩住在這裡,這一帶的居民,遇有急症,就不用急成這個模樣了! 心念轉動之際,但見那莊稼人奔出茅舍,突然身形加快,奔行如飛而去! 君箫看得不由心中一動,這莊稼人居然是會家子,他施展的竟是“陸地飛騰”輕身功夫,而且一身輕功,相當高明! 這一下,他明白了,此人敢情是七星會派來踩盤子的,無怪他一再詢問自己姓什麼? 自己和七星會并無深仇大怨,他們倒像是盯上自己,不肯放松! 神手華佗雖在字條上說過:七星會勢力遍布大江南北,勸他不宜結怨太深了;但君箫少年氣盛,也未必把他們放在心上。

     回入房中。

    把劍囊背在肩上,佩好銅箫,緩步跨出茅屋。

     他急于趕回客店,去取包裹,一路放腿急行進,不消頓飯工夫,趕到招商客店。

     剛進門,那店夥看到君箫,不禁一怔,趕忙陪笑道:“君公子回來了?” 君箫點頭道:“找是來結算店賬的,今天就要上路了。

    ” 店夥聽的傻了眼,結結巴巴的道:“公子你……你店賬不用會了……” 坐在櫃上的賬房先生慌忙離坐而起,接口笑道:“公子住到小店裡來,是瞧得起小店,小店能要公子的房錢麼?” 君箫道:“掌櫃不用客氣,在下住店,那有不付房錢之理,再說在下還有一個包裹,留在房裡……” 那賬房陪笑道:“公子的包裹,已經有人取走了。

    ” 君箫聽得一急,問道:“是誰取走的?” 賬房依然陪着笑道:“是李大小姐,她前天半夜裡就趕來找你公子,公子不在,她就代公子把包裹帶走了。

    ” 君箫知道了,他口中的“李大小姐”,準是李如流的妹子,那出手毒辣的銀紅衫子姑娘無疑,心念一動,不覺哼道:“是她!” 賬房躬着腰,笑道:“公子爺和李大小姐是熟人,一說就知道了。

    ” 君箫問道:“在下的馬匹呢?” 那店夥站在一旁,接口道:“是堂上派人來牽去的,他們說公子有事走了,不會回來了,那知公子又趕回來了。

    ” “堂上”,那是七星會的人把馬匹牽走了。

     原來這客店中人,把自己當作了七星會人,無怪自己前天投店,就受到他們殷勤的招待,連房間錢都不肯收了。

     這一來,豈不糟糕? 包裹裡不但有磨刀老人的一件藍布大褂,而且自己的盤川,又放在裡面,身上隻不過留着幾兩碎銀子。

     包裹給李如流妹子取走,自己如何去找磨刀老人? 如何走得到四川去? 他本待付清房錢,但如今隻得算了,這就點點頭道:“既然如此,在下走了。

    ” 賬房連連應是,恭敬的把他送出大門。

     神手華佗勤君箫不可招惹七星會。

     但他現在巴不得七星會的人來找他。

     隻有遇上七星會的人,才能找到銀紅衫子姑娘──李大小姐,才能向她索取包裹。

     七星會勢力雖遍布大江南北… 但他們總究是江湖上的秘密組織,他要找你,随時都碰得上,你要找他們,那可比登天還難! 君箫還以為他們一定會像前天晚上一樣,有人會在暗中跟着他,那知在大街上走了一圈,根本連半個影子也找不到,暗暗留神,也不見有人跟蹤。

     現在,他隻好上路了! 從杭州一路往西,經臨安,于潛、昌化而入皖省,這一路上,都是官道大路。

     既是大路,君箫徒步而行,他前後免不了有馬匹馳過,也免不了有行商旅客,在打尖時碰上。

     也許有七星會人跟蹤吧! 但七星會的人,臉上沒有寫字,你能認得出來? 身上隻有幾兩碎銀子,省吃儉用,幾天工夫下來,也快差不多了! 這天傍晚,他趕到建德,隻是穿城而過,沒有住店,在路旁買了幾個饅頭,和一包鹵菜,出西門,走了七八裡路,才見一處小山腳下,有一座破廟,這就不加思索,走了進去。

     這是山神廟,隻有一間殿宇,地方不大,也沒有廟祝,因它鄰近大路,(這裡已是黃山山脈,不是官道)經常有人在這裡歇腳,因此雖然沒有廟祝,大殿上卻也沒有積塵。

     君箫看看天色還未全黑,就在石階上坐下,吃着鹵味、饅頭,心頭更是暗暗發愁,自己身上,剩下的已經不到一兩銀子,最多隻能維持個三五天。

     但計算路程,再有三五天,也隻不過走了一小半路,離四川還是很遙遠,往後日子,該如何過去呢? 他越想越覺得傷腦筋。

    連饅頭也吃不下了,這就仍然用紙包好,放在身邊階右上,仰首望着一圈淡淡的月痕,怔怔出神。

     天色漸漸黑了,疏朗朗的星辰,漸漸有光! 忽然隻聽廟外響起了一個嬌滴滴的聲音說道:“他是向廟這裡來的麼?” 接着另一個聲音較尖的道:“沒錯,飛鷹老曹一直從西門跟他來的,那還有錯?” 聲音漸漸近了,先前的嬌美的聲音道:“就是這座山神廟?” 聲音較尖的道:“不會錯,就是這裡了。

    ” 嬌美聲音道:“咱們進去。

    ” 接着但見廟口出現了兩條苗條纖影,俏生生走了進來! 今晚月色有些暗淡,不走到近前,很難看清人面。

     嬌美聲音跨進廟門,就嬌滴滴的道:“君相公!” 君箫一怔,荒山破廟,居然會有女子來找自己,立即站起身,問道:“姑娘是誰?” 嬌美聲音喜道:“果然是君相公,小娟,這裡太暗了,你快點起燈來。

    ” 從她聲音中,就可聽出她内心的喜悅。

     随後一人應了一聲“是”,果然亮起火摺子,點燃起一盞手提的紗燈。

     敢情她們方才急于趕路,手裡提着燈,并未點燃,也許走的太快,被風吹熄了。

     現在燈光乍亮,君箫自然看清楚了! 前面一個身穿梅紅衫子,月白長裙的女郎,正是李如流的妹子,這時她那雙明亮的眼睛,閃着喜悅的光芒,迎着自己走來! 她身後是一個十六七歲的青衣使女,眉目娟秀,一手提着紗燈,但腰間卻插着兩柄短劍。

     隻要看她們主仆步法輕盈,大概這使女的身手,也不會太弱。

     君箫冷哼一聲道:“你找我有什麼事?” 梅紅衫子姑娘雙目流露出一片關注之情,柔聲道:“你沒事了吧?” “沒事。

    ” 當然是指中了她一支“花須透骨針”。

     一個霸道兇狠的姑娘,這句話,竟然說得柔順如水! 君箫道:“在下總算命長,沒有送命。

    ” 梅紅衫子姑娘目含幽怨,幽幽說道:“我知道你一定很恨我,那天,我是無意的,我想送你解藥,你走的那麼快……” 打出這麼歹毒的毒針,取的是自己咽喉要害,還說是無意的,君箫聽得更是冒火,冷聲道:“姑娘不用說了。

    ” 梅紅衫子姑娘深深的看了他一眼,道:“你還在生我的氣。

    ” 君箫道:“在下并沒生姑娘的氣。

    ” 梅紅衫子姑娘粉靥上飛過一絲喜色,說道:“真的?” 她忽然輕輕“唉”了一聲,柔聲問道:“你是到那裡去?怎麼會到這裡來的?” 君箫盛氣的道:“這裡我不能來?” 梅紅衫子姑娘道:“誰說你不能來?隻是……隻是……唉,你這叫我怎麼說呢?” 君箫“哦”了聲,目光直注梅紅衫子姑娘,說道:“是了,在下正要找你!” 梅紅衫子姑娘被他明亮的眼睛直視得臉上微現羞澀,但也有了笑意,口中輕“嗯”了一聲,偏頭問道:“你找我有事?” 君箫直到此刻才發現她很美,清瑩的臉上,眼睛大而圓,挺直的鼻子,小巧的咀唇,臉上還帶着稚氣,應該是個胸無城府的少女,并沒有前晚那樣兇霸霸的驕橫之氣,也不似自己想像的那麼狠毒。

     心中不禁暗暗忖道:“看來前晚她真是無意的了!” 梅紅衫子姑娘看他望着自己,半響沒有說話,臉上更紅,手着繞着羅帕,身形微側,嬌聲道:“你怎麼不說話呢?” 君箫哦道:“在下有個包裹,是你拿去了?” 梅紅衫子姑娘道:“是啊,前天晚上,我追不上你還以為回客店去了,我隻好把解藥送到客店裡去,那知你一直沒有回去,我想我一定會找到你的,所以……所以把你包裹帶了出去。

    ” 君箫問道:“在下包裹呢?” 梅紅衫子姑娘說道:“我找不到你,就随手丢了。

    ” 君箫急道:“你丢在那裡?” 梅紅衫子姑娘看了他一眼,道:“你包裹裡又沒有什麼值錢的東西,瞧你急成這個樣子!” 君箫怒聲道:“在下的東西,你怎麼可以随便亂丢?” 梅紅衫子姑娘抿抿咀,笑道:“我是給你開玩笑的,你的東西,我怎麼會随便丢棄呢?” 她笑的時候很甜,也很美,就像燦爛的朝霞,使人目為之眩! 尤其她這句你的東西,我怎麼随便丢棄呢,更是情意綿綿,表露無遺。

     一個女孩子家,說出這樣的話來,豈非對這個男人,芳心默許,情有所锺? 君箫要是連這點口氣都聽不出來。

    豈非變了大笨牛? 他心頭暗暗一震,問道:“姑娘把在下包裹放在那裡?” 梅紅衫子姑娘雙眸含情凝注,說道:“我馬上會叫人送來的,隻是你最好不要從這條路下去。

    ” 君箫發現她看見自己的目光。

    竟然和萬巧兒看自己的目光;有很多相似之處! 好像每一個女孩子的目光。

    都是這樣充滿着柔情,使人看了會意亂情迷。

     他隻聽到梅紅衫子姑娘說會叫人馬上把包裹送來,底下的話,他根本就沒有聽清楚,就接口道:“如此多謝姑娘。

    ” 梅紅衫子姑娘笑盈盈的道:“不要叫我姑娘、姑娘的,聽起來多别扭?叫我李如雲……” 她不待君箫說再,眼珠轉動,口中輕嗯一聲,問道:“說真的,你究竟是到那裡去?” 君箫道:“四川。

    ” 李如雲驚異的道:“要到這麼遠的地方去?” 君箫随口道:“在下辦一件事去的。

    ” 李如雲目光朝四面一溜,點點頭道:“那我就不打擾你啦。

    ” 說完,轉身往外行去。

     君箫道:“姑娘好走,在下不送。

    ” 李如雲甜甜一笑,走的好輕俏,快到門口,忽然回過頭來,說道:“天亮前,我會差人把你的包裹送來。

    ” 青衣使女跟在她身後,走出廟門,燈光忽然熄丢。

     君箫依然同身坐下,但他兩道目光,卻一直投向遠處,送着兩起落如飛的纖小人影,漸漸遠去。

     黎明緊随着黑夜而來。

     本來昨天和今天并沒有很明顯界限,但因你已經睡過一晚,等到醒來,這就是另一天的開始。

     誰都不喜歡黑暗,喜歡面向光明,黎明的朝霞,燦爛如錦,這正是象徵着光明的人生,因此有一日之計在于晨。

     君箫醒來的很早,他昨晚坐在大殿角落上,并沒有睡,也并沒有睡着,腦孟裡一直浮現起萬巧兒和李如雲的纖影。

     這兩個不同性格的少女。

    卻有着同樣含情凝注的目光。

    同樣使人陶醉的笑靥,在他閉上眼睛之後,依然萦繞不去。

     他迷迷糊糊的睡去,應該很晚,本來不會這麼早就醒,他是在熟睡之中。

    被一陣馬嘶聲吵醒過來的。

     醒了,當然不會再睡,這就取出乾糧,胡亂吃了,背起劍囊,走下石階,跨出山神廟,就看到廟門前拴着一匹極為神駿的青鬃馬,馬鞍上挂着一個青布包裹。

    君箫就認出這個青布包裹正是自己之物,那準是李如雲派人送來的了。

    心頭一喜,急忙走了過去。

     包裹上,還别着着一張小紙條,上面寫着:“君去四川,路程迢遠,贈君馬匹,聊以代步”。

     下面并無具名,但一筆字迹,相當娟秀,一看就知出于少女之手,不用說,這是李如雲寫的。

     君箫心中極為感動,但他不願領她這份情,取下包裹,把那張小紙條也收入懷裡,就大步朝黃泥路上行去。

     黃昏時分,趕到三口(地方),君箫因一連幾天,都沒有好好食宿,如今太平縣城,已經在望,正待趕入城去,好好休息一晚再走。

     瞥見前面不遠,一棵大樹下轉出兩個青衣漢子,迎面走來。

     這兩人步履輕快,一望就知是練武之人,卻并未攜帶兵刃。

     這條路,并非官道大路,行人不多,君箫看他們迎面走來,自然也早已注意。

     那兩人走到君箫面前,還有五六步距離,便已停下步來,由左首漢子抱拳一禮,問道: “來的可是君公子麼?” 君箫腳下一停,說道:“不錯,在下正是君某,二位有何見教?” 左首漢子含笑道:“果然是君公子,咱們大莊主聽說君公子路經敝地,亟欲一晤,特命在下二人,在此候駕,奉邀君公子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