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被從地圖上抹掉的區域
關燈
小
中
大
用盡,神仙也找不到此墓所在,這都是古代摸金校尉的神通手段,所以千萬不要小看古代人的智慧和技術,咱們在巫山裡尋找“地仙古冢”,也絕不能想得太輕松了。
孫教授隻是不信,他的原則是“書上哪怕有一個字,也能相信,一個字記載都沒有的,則堅決不信”,極為固執。
我們一路争論不休,胖子則是呼呼大睡,誰也沒注意汽車開了多久,半路上幺妹兒突然招呼司機停車。
我還以為到站了,趕緊把胖子叫醒,衆人魚貫下車,站住了一看,隻見四周雲霧缥缈中群山茫茫,正是“前不着村後不着店”的地方,就問幺妹兒這是哪啊? 幺妹兒說:“不是說過了噻,你們朗兒個不記得了?要走五尺道才能到青溪,從這山上下去,就上五尺道喽。
” 我望了望載我們來的那輛汽車,早已開得不見影了,本想到縣城落了腳再行動,但計劃趕不上變化,如今隻好從這直接進山了,幺妹兒長這麼大,也隻走過一次,天曉得要走多久才到? 我們五人沿着山間羊腸小道,繞山而走,不久便找到了古棧道的遺迹。
那是一派峭壁插在半空,石闆和木材搭成的“五尺道”懸在其上,這段古道是先秦時期,為向山外運送巫鹽而築,秦時工程非同等閑,“長城、秦淮河、古棧道、秦陵、阿房宮”等等,其中的艱難奇絕和規模之巨,都使今人難以想象。
我們踏上“五尺道”,穿行在雲霧幽深的峽谷之間,有如踏雲而行,每一步下去,落腳處的石闆都搖搖晃晃,有些地方石條石闆都塌落了,僅有幾根顫悠悠的木頭淩空搭住,胖子見到連幺妹兒都走得輕松自在,抵死不肯失了臉上面子,隻好硬着頭皮向前,他抓住我的背包一步一挪地跟在後邊。
衆人誰也不敢大意,都提心吊膽地貼壁而行,哪敢向四周去看,有時也不得不停下腳來稍事喘歇,放眼看去,滿目都是上懸下削的崇山峻嶺,腳下急流奔騰,勢若獅吼雷鳴。
看下方的山間都是雲霧,僅聞得水聲勢大,卻不見激流翻滾的情形。
五尺古道可能也不算太長,但我們就覺得這條棧道象是走不到頭,越往深山裡走,周遭的景色越奇,明明見到蒼崖封鎖無路可進,等行到峰回路轉,卻見雲開處别有洞天,蒸郁不散的濕氣借山勢冉冉升騰,化作浮雲細雨。
有的地方是烏雲滾滾,有的地方又是茫茫白露,雲霧遮繞之處,都似乎是虛幻之境。
古道也随之變得更加艱險,海拔落差已接近千米,誰也不敢再去分神欣賞那些缥缈朦胧的雲煙變幻。
好不容易挨到盡頭,衆人已是個個手腳發麻,在山上就地坐下休息了許久,仍是覺得心神恍惚,都難以想象自己是怎麼一步步堅持過來的,一想起回去的時候肯定還要再走一趟,不免從骨子裡感到發怵。
幺妹兒指着山坡下邊對我說:“鹞子哥快看,下面就是你們要找的青溪鎮了,你看鎮裡房屋還在,說不定我家以前的房子都還沒塌。
” 此時雨雲剛散,血紅的殘陽挂在天邊,遠山暮色濃重,天地山川便如同一幅朦胧的畫卷。
我連忙打起精神,趁着天色還沒全黑,拿望遠鏡看了看山下地形,隻見有很大一片古樸的民居建築,錯落有緻地分布在山腰處,街道多有石階貫通。
由于古鎮早已荒廢了,鎮中燈火人煙皆無,似乎周圍連隻野貓野鼠都沒剩下,完全是一派鴉雀無聲的死寂,連地圖上都已沒這地方了。
在看古鎮周圍,地表多遭破壞,無法觀看風水形勢,如果地仙古墓藏在附近,我實在難以想象“觀山指迷”是如何尋龍相地的。
見天色已晚,衆人在一番長途跋涉之下,都已是又饑又累,要有什麼行
孫教授隻是不信,他的原則是“書上哪怕有一個字,也能相信,一個字記載都沒有的,則堅決不信”,極為固執。
我們一路争論不休,胖子則是呼呼大睡,誰也沒注意汽車開了多久,半路上幺妹兒突然招呼司機停車。
我還以為到站了,趕緊把胖子叫醒,衆人魚貫下車,站住了一看,隻見四周雲霧缥缈中群山茫茫,正是“前不着村後不着店”的地方,就問幺妹兒這是哪啊? 幺妹兒說:“不是說過了噻,你們朗兒個不記得了?要走五尺道才能到青溪,從這山上下去,就上五尺道喽。
” 我望了望載我們來的那輛汽車,早已開得不見影了,本想到縣城落了腳再行動,但計劃趕不上變化,如今隻好從這直接進山了,幺妹兒長這麼大,也隻走過一次,天曉得要走多久才到? 我們五人沿着山間羊腸小道,繞山而走,不久便找到了古棧道的遺迹。
那是一派峭壁插在半空,石闆和木材搭成的“五尺道”懸在其上,這段古道是先秦時期,為向山外運送巫鹽而築,秦時工程非同等閑,“長城、秦淮河、古棧道、秦陵、阿房宮”等等,其中的艱難奇絕和規模之巨,都使今人難以想象。
我們踏上“五尺道”,穿行在雲霧幽深的峽谷之間,有如踏雲而行,每一步下去,落腳處的石闆都搖搖晃晃,有些地方石條石闆都塌落了,僅有幾根顫悠悠的木頭淩空搭住,胖子見到連幺妹兒都走得輕松自在,抵死不肯失了臉上面子,隻好硬着頭皮向前,他抓住我的背包一步一挪地跟在後邊。
衆人誰也不敢大意,都提心吊膽地貼壁而行,哪敢向四周去看,有時也不得不停下腳來稍事喘歇,放眼看去,滿目都是上懸下削的崇山峻嶺,腳下急流奔騰,勢若獅吼雷鳴。
看下方的山間都是雲霧,僅聞得水聲勢大,卻不見激流翻滾的情形。
五尺古道可能也不算太長,但我們就覺得這條棧道象是走不到頭,越往深山裡走,周遭的景色越奇,明明見到蒼崖封鎖無路可進,等行到峰回路轉,卻見雲開處别有洞天,蒸郁不散的濕氣借山勢冉冉升騰,化作浮雲細雨。
有的地方是烏雲滾滾,有的地方又是茫茫白露,雲霧遮繞之處,都似乎是虛幻之境。
古道也随之變得更加艱險,海拔落差已接近千米,誰也不敢再去分神欣賞那些缥缈朦胧的雲煙變幻。
好不容易挨到盡頭,衆人已是個個手腳發麻,在山上就地坐下休息了許久,仍是覺得心神恍惚,都難以想象自己是怎麼一步步堅持過來的,一想起回去的時候肯定還要再走一趟,不免從骨子裡感到發怵。
幺妹兒指着山坡下邊對我說:“鹞子哥快看,下面就是你們要找的青溪鎮了,你看鎮裡房屋還在,說不定我家以前的房子都還沒塌。
” 此時雨雲剛散,血紅的殘陽挂在天邊,遠山暮色濃重,天地山川便如同一幅朦胧的畫卷。
我連忙打起精神,趁着天色還沒全黑,拿望遠鏡看了看山下地形,隻見有很大一片古樸的民居建築,錯落有緻地分布在山腰處,街道多有石階貫通。
由于古鎮早已荒廢了,鎮中燈火人煙皆無,似乎周圍連隻野貓野鼠都沒剩下,完全是一派鴉雀無聲的死寂,連地圖上都已沒這地方了。
在看古鎮周圍,地表多遭破壞,無法觀看風水形勢,如果地仙古墓藏在附近,我實在難以想象“觀山指迷”是如何尋龍相地的。
見天色已晚,衆人在一番長途跋涉之下,都已是又饑又累,要有什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