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第四節 消失的神龍眼

關燈
在休養一個月有餘後,半仙重新出山,對清永陵進行全面的堪察,尋找安置在聖如意鬼頭上"神龍之眼"。

     車裡,嶽群坐在半仙身邊,一付垂頭喪氣又強打精神的神色。

     這一個多月裡,嶽群的神情整日憂心忡忡,巨額的資金需求、來自成都的壓力,讓他日漸萎靡不振。

    多有交往的勢力屢次來訪,不外幾乎大家合作、共同發财;也有"掘金"者主動來投靠,均被嶽群一一婉拒。

     嶽群曾就三個問題和半仙進行過一次長談,一是擴大合作聯盟;二是暫時退回成都休整;三是關于購買的"法器"。

    半仙答複,第一,外有青龍堂虎視眈眈,再擴大合作聯盟無異于前門驅虎後門迎狼,而且他們拿什麼來合作?!;第二,現在退回去就是半途而廢,再者,大家都知道我們手中有"聖器",即使退回成都,各大勢力也會追蹤而至,仍是日夜不得安甯;第三,"法器"是必須之物,赫圖阿拉之役你也見識過,如果沒有了"法器",誰能保證下一次如何渡過難關。

     "可單子上的'法器',千方百計僅購得一半,有些連聽都沒聽過。

    "嶽群很是為難。

     "我大哥在赫圖阿拉救了你們川中三大家族一百多人的性命呐。

    "鬼子敲邊鼓說。

     "……"嶽群無語,哭喪着臉。

     雖然,與各大勢力井水不犯河水,但整日被人盯着的滋味也并不好受。

    同時,還要提防青龍堂的突然襲擊。

    但莫林帶手下整日在外面東奔西走,與各大勢力小摩擦不斷。

    大家都感覺到,兵戎相見的日子不會遠了。

     車隊從賓館緩緩出發,五公裡遠的路上,每個路口都安排專人把守,戒備森嚴。

    不時地能見到其他"掘金"者遠遠的觀望。

     出發前,半仙就囑咐過,現在各方勢力平衡,青龍堂也不會在光天化日之下動手。

    要說安全,最主要的是賓館,别我們一離開就被人端了老窩。

    莫林便将手下分成三部分,一部分守護賓館,一部分路上警戒,一部分随行,并提前在陵園前布置好人手。

     遠遠的,就見到幾十米高的巨大石龍,巍峨聳立,構造古怪,面貌猙獰,又栩栩如生。

    仿佛是一條坐在地上的大狗。

    這就是不同于曆朝曆代騰雲駕霧的神龍,滿清獨創的唯一一個"坐龍"。

    昂首張口,肩微微向前屈,前腿向上指向天空,龍爪踩踏祥雲。

    最下方是從地面湧起的連綿不盡的石刻祥雲。

     "嗨,你們知道這滿清鞑子為什麼修了個'坐龍'嗎?"鬼子坐在靠近車窗一側,向坐在後排的保镖賣弄着,"傳說,清太祖努爾哈赤喜歡吃狗肉。

    有一次去趕集,在狗肉館裡吃完狗肉,沒吃夠,又買了一條大黃狗,打算牽扯回"槐哥,你真是博學多才。

    " "槐哥,見多識廣啊!" 車裡坐的衆保镖恭維着鬼子。

    就連愁眉苦臉的嶽群也忍不住笑出聲來。

     我無奈地瞅了眼正興高采烈"白話"的鬼子,暗自神傷,"唉!這'吃貨'……" 按照事先的計劃,先逛一逛陵園,最後再查石龍。

     最先看見路右邊的是一個下馬牌,上面用滿、蒙、漢、藏、回五種文字刻着"諸王以下官員人等至此下馬"。

    封建王朝的皇陵、宮殿、王府前均有下馬碑或者下馬石,所謂"文官下轎、武官下馬"。

     陵寝裡面的建築,黃瓦紅牆,琉璃瓦,樸實無華。

    陵山、享殿、方城門皆冠名"啟運"以示滿族發祥于此,清朝肇基于此。

     從前宮門進入陵園,早已有安排好的導遊等在此處。

    雖然,大家都對這裡的典故、景物了如指掌,不過,既然是以遊客的身份來了,還是要請個導遊做做樣子。

     神功聖德碑樓、功德碑、啟運門、興祖福滿墓、"瑞榆"……短短三十分鐘左右,就逛完了。

    嶽群眼睛一直小心謹慎地盯着遠近若即若離的人影,半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