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陳列傳第三十六

關燈
恩,故稱「君使之非也,臣行之禮也」。

    周室陵遲,禮制不序,《蓼莪》之人作詩自傷曰:「瓶之罄矣,惟罍之恥。

    」言已不得終竟子道者,亦上之恥也。

    高祖受命,蕭何創制,大臣有甯告之科,合于緻憂之義。

    建武之初,新承大亂,凡諸國政,多趣簡易,大臣既不得告甯,而群司營祿念私,鮮循三年之喪,以報顧複之恩者。

    禮義之方,實為凋損。

    大漢之興,雖承衰敝,而先王之制,稍以施行。

    故藉田之耕,起于孝文;孝廉之貢,發于孝武;郊祀之禮,定于元、成;三雍之序,備于顯宗;大臣終喪,成乎陛下。

    聖功美業,靡以尚茲。

    孟子有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于掌。

    」臣願陛下登高北望,以甘陵之思,揆度臣子之心,則海内鹹得其所。

     宦豎不便之,竟寝忠奏而從諷、布議,遂着于令。

     忠以久次;轉為仆射。

    時帝數遣黃門常侍及中使伯榮往來甘陵,而伯榮負寵驕蹇,所經郡國莫不迎為禮谒。

    又霖雨積時,河水湧溢,百姓騷動。

    忠上疏曰: 臣聞位非其人,則庶事不叙;庶事不叙,則政有得失;政有得失,則感動陰陽,妖變為應。

    陛下每引災自厚,不責臣司,臣司狃恩,莫以為負。

    故天心未得,隔并屢臻,青、冀之域淫雨漏河,徐、岱之濱海水盆溢,兖、豫蝗DC41滋生,荊、楊稻收儉薄,并、涼二州羌戎叛戾。

    加以百姓不足,府帑虛匮,自西徂東,杼柚将空。

    臣聞《洪範》五事,一曰貌,貌以恭,恭作肅,貌傷則狂,而緻常雨。

    春秋大水,皆為君上威儀不穆,臨莅不嚴,臣下輕慢,貴幸擅權,陰氣盛強,陽不能禁,故為淫雨。

    陛下以不得親奉孝德皇園廟,比遣中使緻敬甘陵,牛軒軿馬,相望道路,可謂孝至矣。

    然臣竊聞使者所過,威權翕赫,震動郡縣,王侯二千石至為伯榮獨拜車下,儀體上僭,侔于人主。

    長吏惶怖譴責,或邪谄自媚,發人修道,繕理亭傳,多設儲D266,征役無度,老弱相随,動有萬計,賄遺仆從,人數百匹,頓踣呼嗟,莫不叩心。

    河間托叔父之屬,清河有陵廟之尊,及剖符大臣,皆猥為伯榮屈節車下。

    陛下不問,必以陛下欲其然也。

    伯榮之威重于陛下,陛下之柄在于臣妾。

    水災之發,必起于此。

    昔韓嫣托副車之乘,受馳視之使;江都誤為一拜,而嫣受歐刀之誅。

    臣願明主嚴天元之尊,正乾剛之位,職事巨細,皆任賢能,不宜複令女使幹錯萬機。

    重察左右,得無石顯洩漏之奸;尚書納言,得無趙昌谮崇之詐;公卿大臣,得無朱博阿傅之援;外屬近戚,得無王鳳害商之謀。

    若國政一由帝命,王事每決于已,則下不得逼上,臣不得幹君,常雨大水必當霁止,四方衆異不能為害。

     書奏不省。

     時,三府任輕,機事專委尚書,而災眚變咎,辄切免公台。

    忠以為非國舊體,上疏谏曰: 臣聞「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故三公稱曰冢宰,王者待以殊敬,在輿為下,禦坐為起,入則參對而議政事,出則監察而董是非。

    漢典舊事,丞相所請,靡有不聽。

    今之三公,雖當其名而無其實,選舉誅賞,一由尚書,尚書見任,重于三公,陵遲以來,其漸久矣。

    臣忠心常獨不安,是故臨事戰懼,不敢穴見有所興造,又不敢殺意同僚,以謬平典,而謗讀言日聞,罪足萬死。

    近以地震B2DF免司空陳褒,今者災異,複欲切讓三公。

    昔孝成皇帝以妖星守心,移咎丞相,使贲麗納說方進,方進自引,卒不蒙上天之福,徒乖宋景之城。

    故知是非之分,較然有歸矣。

    又尚書決事,多違故典,罪法無例,诋欺為先,文慘言醜,有乖章憲。

    宜責求其意,害而勿聽。

    上順國典,下防威福,置方員于規矩,審輕重于衡石,誠國家之典,萬世之法也。

     忠意常在褒崇大臣,待下以禮。

    其九卿有疾,使者臨問,加賜錢布,皆忠所建奏。

    頃之,遷尚書令。

    延光三年,拜司隸校尉。

    糾正中官外戚賓客,近幸憚之,不欲忠在内。

    明年,出為江夏太守,複留拜尚書令,會疾卒。

     初,太尉張禹、司徒徐防欲與忠父寵共奏追封和熹皇後父護羌校尉鄧訓,寵以先世無奏請故事,争之連日不能奪,乃從二府議。

    及訓追加封谥,禹、防複約寵俱遣子奉禮于虎贲中郎将鄧骘,寵不從,骘心不平之,故忠不得志于鄧氏。

    及骘等敗,衆庶多怨之。

    而忠數上疏陷成其惡,遂诋劾大司農朱寵。

    順帝之為太子廢也,諸名臣來曆、祝諷等守阙固争,時忠為尚書令,與諸尚書複共劾奏之。

    及帝立,司隸校尉虞诩追奏忠等罪過,當世以此譏焉。

     論曰:陳公居理官則議獄緩死,相幼主則正不僭寵,可謂有宰相之器矣。

    忠能承風,亦庶乎明慎用刑而不留獄。

    然其聽狂易殺人,開父子兄弟得相代死,斯大謬矣。

    是則不善人多幸,而善人常代其禍,進退無所措也。

     贊曰:陳、郭主刑,人賴其平。

    寵矜枯胔,躬斷以情。

    忠用詳密,損益有程。

    施于孫子,且公且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