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六回 牽羊擔酒太守犒師 折将損兵逆賊請罪

關燈
第一百十六回牽羊擔酒太守犒師折将損兵逆賊請罪 話說南康府見合城紳士率同居民,殺牛牽馬,擔酒牽羊,預備出城勞師,南康府也就備了許多犒賞之物,即于次日約同參将趙德威、守備孫理文,率領紳士居民齊出城來,前往徐鳴臯營中犒賞三軍,兼謝徐鳴臯等援救之力。

    當有差官報進營去,徐鳴臯便與一枝梅親迎出來。

    南康府郭慶昌等衆一見徐鳴臯、一枝梅二人親迎出來,趕即下馬迎上,拱手稱謝道:“徐将軍、慕容将軍請了,敝城危在旦夕,幸蒙将軍馳救,得以保全,合郡生靈,幸免塗炭。

    今者聊具不腆,率同合郡紳士,前來犒賞三軍,并竭誠趨謝保救之德,尚求笑納勿卻為幸。

    ”徐鳴臯、一枝梅二人一面謙讓,一面向後面一望,隻見扶老攜幼,牽羊擔酒,手執瓣香,歡呼笑道:“我等合城百姓,若非将軍等親領大兵前來,殺退逆賊,我等生靈不免塗炭了。

    現在合城生靈性命得以保全無恙,皆将軍等所賜。

    茲特各竭微忱,聊具薄物,為将軍壽,并兼犒勞工師。

    幸求将軍俯念愚誠,賞賜收納,轉給各軍,用慰勞苦于萬一。

    ”說罷,大家又齊跪下去,稱謝不已。

    徐鳴臯、一枝梅便與百姓還禮已畢,即命各兵将所有犒勞之物全行收下,又再三答謝。

    南康府見收下犒賞禮物,即命衆人回城。

    衆百姓答應,随即歡呼而去。

     徐鳴臯、一枝梅這才将南康府郭慶昌、參将趙德威、守備孫理文讓進大帳,彼此又行了禮,然後分賓主坐下。

    南康府複又謝道:“某等久仰威名,如雷貫耳。

    當逆賊宸濠舉兵之時,某即馳書于鄰省告急,遲之又久,并未見有一兵一卒到來。

    某等正在憂慮,深恐此城不保,及聞王元帥已奉旨就近征讨,某等即私相喜道,以為宸濠雖據有南昌,究竟兵力不足,雖曾派令各賊将分往鄰境各府州縣攻取城池,某料他一聞王元帥有就近征讨之權,又兼諸位将軍神勇,大兵所指,戰無不克,他必然膽寒,不敢分兵外出。

    那裡知道他已派令邺天慶前來攻取南康。

    某等見賊将臨城,毫無計策,雖雲兵來将當,其如兵力素薄,萬難與之抗衡。

    所幸民心尚固,不得已而思其次,惟有‘守’之一字,尚可勉力而行。

    于是與合郡人民相約:閉關自守,以待救兵前來。

    不料邺天慶竭力攻打,相持已逾半月,而兵民登碑死守,勞瘁不堪。

    再逾十日,救兵不到,真有岌岌可危之勢。

    正深憂慮,盼望彌殷,乃得将軍馳救前來,某等已喜出望外。

    又複一戰而勝,殺退賊兵,保我城池,傷彼兵卒,非将軍神勇素著,智謀兼人,何能救斯民于水火之中,保此城有完全之績?今者萬民完聚,各保身家,合郡安然,斯城無恙,非特國家之幸,抑亦萬姓生靈之福也。

    ”徐鳴臯讓道:“太守說那裡話來!某等一介武夫,毫無知識,幸而戰勝,殺退賊兵,此皆某等分内之事,敢蒙挂齒稱道?而況此城保全,皆太守之策,參戎之力。

    設平日不能深得民心,一旦賊兵忽至,閉關自守,必緻萬姓居民争相遷徙。

    一經騷動,便疑草木皆兵,雖太守禁止之不逞,何能全力合作?是可知太守平時德政勿衰,入人已深,雖至兵臨城下,猶能衆志成城,處倉猝而不驚,臨大難而不懼,非有賢太守,又何堪克保斯城麼?某等真是佩服之至,欽仰之至。

    今者又蒙犒勞,雖皆出于萬姓至誠,然某等何德何能,敢蒙厚贶!而又不敢有負良意,隻好且代所部兵卒為之道謝了。

    ” 郭慶昌又謙遜了一回。

    徐鳴臯、一枝梅當命差官将所有犒勞各物,悉數分派士卒,俾各兵鹹沾德惠,并準其大飲三日。

    差官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