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鬼王遇龍杯
關燈
小
中
大
,但我這人最恨被人牽着鼻子走,于是說道:“那又怎麼樣,當我是被吓大的?我的事兒也不勞您操心,咱們有事說事,沒事兒那我可不奉陪了。
” 老頭笑了笑,跟個老狐狸一樣,說道:“你們年輕人,就是脾氣急躁,既然如此,我也不跟你繞彎子了。
”說吧,從懷裡摸出了一個青花白瓷瓶,瓶口用個軟木塞子塞住,随後他拔了木塞,從中一抖,倒出了一顆赤紅如血,不過黃豆大小的丹丸。
“這是解屍毒的‘紅丸’,吃了它。
” 豆腐懷疑道:“确定這不是毒藥?” 老頭笑了笑,道:“我給你毒藥做什麼,就算不給,屍毒在身,遲早也是個死。
” 我将那東西捏起來放在鼻尖一味,有着很濃烈的金屬味兒。
爺爺的工作筆記裡曾經記載過這種‘紅丸’,它的全名,應該叫辟屍丹,隻不過外人一聽就知道這藥是幹什麼的,因此行話直接簡稱為紅丸。
相傳這東西的研制方法早已經失傳,隻在一些古老的盜墓家族中,還存留了一些,對于混這口飯的人來說,一粒紅丸,可以賣到天價。
我隻一聞便知道是真貨,味道和爺爺所形容的一模一樣,不由大為吃驚。
心想這紅丸制法早已經失傳,可謂是保命靈丹,吃一顆就少一顆。
這老頭如此大方的給我,究竟意欲何為? 我是個生意人,自然知道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但保命要緊,藥已經送上門了,哪有推回去的道理。
當即捏了藥丸服下,隻覺得入口辛辣,須臾卻有一股清香升騰而起,吐息之間都可以聞道,果然是奇藥。
那老頭見我服下,眼中閃過一抹贊色,道:“好膽色,看來我這次找你,果然沒有找錯人。
” “無事不獻殷勤,有什麼話你就直說了吧。
我爺爺和你到底是什麼關系?你現在又想幹嘛?” 老頭笑了笑,道:“這件事情說來話長,得從三個人開始講起,耐心聽我講完,你就明白了。
”接着,他拍了拍手,換了壺毛峰,幾人一邊喝茶,一邊聽他講。
這老頭姓趙,道上人稱趙二爺,之所以叫二爺,并不是因為他在家排行老二。
二爺是一種尊稱,過去關羽關雲長就被稱為關二爺,因此古時候的好漢們結交,其中最有勢力有義氣的,往往就被人尊稱為二爺。
趙二爺家往上數八輩兒都是倒鬥挖蘑菇的,積澱下了豐厚的家資。
當然,現在趙二爺已經很少自己下地了,大部分時候,是他組織人手、找墓、提供裝備,進行團夥挖掘。
挖出來的東西,他一個人吃大頭,剩下的才給下地的人分。
在盜墓這個行當裡,分類可太多了,散盜、結盜、家族盜、團夥盜,甚至還有官盜。
像我和豆腐這種情況,兩個人相熟互相信任,結合起來挖蘑菇,就屬于結盜,而趙二爺,則是家盜和團夥盜的綜合體。
至于官盜,這樣的團夥很隐秘,一般也不為人所知。
如果遇到了,那就得繞着走,否則必定大禍加身。
用趙二爺自己的話說,在粵地的盜墓圈裡,他可是一跺腳,整個圈子都要跟着抖的人物。
這次為什麼會找上我?有來頭,還和胡老瞎有關。
這胡老瞎一向在關中活動,為什麼忽然跑到深圳這地方來了?他為的就是回湧河下的墓。
那墓裡埋葬的,乃是道光時期的一個文官,為人中正,受道光皇帝喜愛。
死時,道光皇帝曾經賜下一件寶貝陪葬,這件寶貝,名叫‘鬼王遇龍杯’,相傳是清乾隆時期,一位制作玉器的民間藝人所作。
杯上記載着他的一段傳奇經曆,也就是所謂的鬼王遇龍,當然,究竟是怎麼個遇法,傳說多種多樣,已經難以得知了。
這杯子表面上無法看出什麼,隻不過往裡面加滿酒水後,再拿燈燭一照,玉杯中央就會顯現出一幅連環畫一樣的東西。
制作工藝可謂鬼斧神工。
” 老頭笑了笑,跟個老狐狸一樣,說道:“你們年輕人,就是脾氣急躁,既然如此,我也不跟你繞彎子了。
”說吧,從懷裡摸出了一個青花白瓷瓶,瓶口用個軟木塞子塞住,随後他拔了木塞,從中一抖,倒出了一顆赤紅如血,不過黃豆大小的丹丸。
“這是解屍毒的‘紅丸’,吃了它。
” 豆腐懷疑道:“确定這不是毒藥?” 老頭笑了笑,道:“我給你毒藥做什麼,就算不給,屍毒在身,遲早也是個死。
” 我将那東西捏起來放在鼻尖一味,有着很濃烈的金屬味兒。
爺爺的工作筆記裡曾經記載過這種‘紅丸’,它的全名,應該叫辟屍丹,隻不過外人一聽就知道這藥是幹什麼的,因此行話直接簡稱為紅丸。
相傳這東西的研制方法早已經失傳,隻在一些古老的盜墓家族中,還存留了一些,對于混這口飯的人來說,一粒紅丸,可以賣到天價。
我隻一聞便知道是真貨,味道和爺爺所形容的一模一樣,不由大為吃驚。
心想這紅丸制法早已經失傳,可謂是保命靈丹,吃一顆就少一顆。
這老頭如此大方的給我,究竟意欲何為? 我是個生意人,自然知道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但保命要緊,藥已經送上門了,哪有推回去的道理。
當即捏了藥丸服下,隻覺得入口辛辣,須臾卻有一股清香升騰而起,吐息之間都可以聞道,果然是奇藥。
那老頭見我服下,眼中閃過一抹贊色,道:“好膽色,看來我這次找你,果然沒有找錯人。
” “無事不獻殷勤,有什麼話你就直說了吧。
我爺爺和你到底是什麼關系?你現在又想幹嘛?” 老頭笑了笑,道:“這件事情說來話長,得從三個人開始講起,耐心聽我講完,你就明白了。
”接着,他拍了拍手,換了壺毛峰,幾人一邊喝茶,一邊聽他講。
這老頭姓趙,道上人稱趙二爺,之所以叫二爺,并不是因為他在家排行老二。
二爺是一種尊稱,過去關羽關雲長就被稱為關二爺,因此古時候的好漢們結交,其中最有勢力有義氣的,往往就被人尊稱為二爺。
趙二爺家往上數八輩兒都是倒鬥挖蘑菇的,積澱下了豐厚的家資。
當然,現在趙二爺已經很少自己下地了,大部分時候,是他組織人手、找墓、提供裝備,進行團夥挖掘。
挖出來的東西,他一個人吃大頭,剩下的才給下地的人分。
在盜墓這個行當裡,分類可太多了,散盜、結盜、家族盜、團夥盜,甚至還有官盜。
像我和豆腐這種情況,兩個人相熟互相信任,結合起來挖蘑菇,就屬于結盜,而趙二爺,則是家盜和團夥盜的綜合體。
至于官盜,這樣的團夥很隐秘,一般也不為人所知。
如果遇到了,那就得繞着走,否則必定大禍加身。
用趙二爺自己的話說,在粵地的盜墓圈裡,他可是一跺腳,整個圈子都要跟着抖的人物。
這次為什麼會找上我?有來頭,還和胡老瞎有關。
這胡老瞎一向在關中活動,為什麼忽然跑到深圳這地方來了?他為的就是回湧河下的墓。
那墓裡埋葬的,乃是道光時期的一個文官,為人中正,受道光皇帝喜愛。
死時,道光皇帝曾經賜下一件寶貝陪葬,這件寶貝,名叫‘鬼王遇龍杯’,相傳是清乾隆時期,一位制作玉器的民間藝人所作。
杯上記載着他的一段傳奇經曆,也就是所謂的鬼王遇龍,當然,究竟是怎麼個遇法,傳說多種多樣,已經難以得知了。
這杯子表面上無法看出什麼,隻不過往裡面加滿酒水後,再拿燈燭一照,玉杯中央就會顯現出一幅連環畫一樣的東西。
制作工藝可謂鬼斧神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