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信類
關燈
小
中
大
之。
候喊夜者過,將繩猛拉之,喊夜者聞竹叢振振作聲,又隱一物,似人非人,似鬼非鬼,乃大聲叱曰:「何物妖魔,還不速去,行將使翦刀法矣。
」某拉如故。
喊夜者曰:「爾豈真不畏耶?行將使飛刀法矣。
」某拉之仍如故。
喊夜者懼而急奔。
某知其無術也,乃作鬼聲狂逐之。
喊夜者大號,狂奔數裡,某乃止。
翌日,遇喊夜者,某故問其夜來何所見,喊夜者曰:「見一竹子鬼,已下翦刀法制之矣。
」某甲笑曰:「此鬼卻未死,然汝已將跑死矣。
」喊夜者知受其愚,乃哀求勿聲張。
某甲狂笑,遍告鄉鄰,自是喊夜者不敢如前需索矣。
京諺 京諺:「雨木架,達官怕。
」蓋謂雪積林木,結冰如架也。
相傳順治甲申春,曾有此異,明社以屋。
光緒庚子春亦然,遂兆拳匪之亂。
宣統庚戌冬,雪深數尺,都中居人又見此異。
辛亥春,即患鼠疫,而滿洲、蒙古、雲南又有強敵進兵,官民惶駭。
《漢書?五行志》:「長老名木冰為木介。
介者甲,甲,兵之象也。
」諺之木架,實木介之誤也。
湘中童謠 湘有童謠,傳自明季,其辭曰:「張打鐵,李打鐵,打把翦刀送姊姊。
姊姊留我歇,我不歇,我要回去學打鐵。
打鐵一,蘇州羊毛好做筆。
打鐵兩,兩個娃娃拍巴掌。
打鐵三,三兩銀子換布衫。
打鐵四,四口花針好挑刺。
打鐵五,五個椶子過端午。
打鐵六,六月不見早禾熟。
打鐵七,七個果子甜蜜蜜。
打鐵八,八個娃娃砌寶塔。
打鐵九,後花園裏好飲酒。
打鐵十,十個癩子戴鬥笠。
打鐵十一年,拾個破銅錢。
娘要打酒喫,仔要還船錢。
」仔,小兒也,或曰,張、李者,即獻忠、自成之讖。
其打鐵一以下,均暗兆順治以後年號,然乎? 江寧童謠 道、鹹間,江寧童謠有「蝴蝶飛過牆,江南作戰場」之語。
又曰:「太平天子朝元日,南北分疆作戰場。
」至鹹、同間粵寇之亂,而語悉驗。
駱文忠平石達開之童謠 粵寇石達開之擾四川也,朝命兩湖總督駱文忠公秉章督師援勦。
穆宗登極,調文忠督四川。
時方攜湘兵隨征,而以記名道黃忠壯公醇熙、記名按察使蕭壯果公啟江分統之。
忠壯、壯果先後陣亡。
文忠率所部以同治壬戌四月擒達開於紫打,蜀亂始平。
先是,蜀中謠雲:「四川地土薄,硝磺用不著。
若要太平時,除非馬生角。
」「蕭」俗書作「肖」,蕭、黃同勦石逆,猶加二字於「石」旁也。
治賊無效,故曰用不著。
「角」「各」音近,馬生角,「馬」旁「各」字,指文忠之姓也。
京師多童謠 光緒乙酉、丙戌間,京師多童謠。
時侍郎王文錦密陳於兩宮,謂將有西狩之兆。
文錦固夙精天文家言也,且請移蹕西苑以禳之,遂詔修儀鸞殿而遷居焉。
然庚子之變,文錦已前死,不及見矣。
石碑迴文詩 寶山石甕者,東莞八景之一也。
在東莞常平鄉,距寶山三裡,有地名胡口澗。
宣統朝,築廣九鐵路,道此,鑿山,發見石碑。
碑有文,每行十字。
文雲:「道本無涯際人愈好愈奇,人思維繫入扣算要知除,有邊日期口急須莫佛金,處半隄木金水合改子丹,據字垂大願人火人還九,憑會柳誓嘻笑八也西轉,證赴楊洪嘻笑九把方為,引華著刦齊同九刀八立,少中趙歸璧完乃提面妙,移來濟船免巽離眼著玄,不點半字上會同合丁機。
」 掘地者以碑送邑署,有研究之者得其讀法,蓋螺旋文之六字詩也。
每句末一字,與下句連成,讀末一字之半。
茲譯其語如下: 大道本無涯際,示人愈好愈奇。
可知金丹九轉,專為五妙玄機。
幾個合同會上,一字半點不移。
多少引證憑據,處處有人思維。
絲絲入除扣算,莫要佛子還西。
四方八面著根,艮離巽兌船濟。
齊來中華赴會,二字半邊日期。
其口急急莫改,文人也把刀提。
是乃完璧歸趙,甫著楊柳垂堤。
是木金水合火,八八九九同齊。
齊刼洪誓大願,原人笑笑嘻嘻。
其語似謠似讖,可解而不可解。
然有釋之者曰:「五妙,謂漢、滿、蒙、回、藏五族也。
合同會,謂三合會、同盟會也。
中華,謂改帝國為中華民國。
革命志士初在海外,至是乃相率而歸也。
文人提刀,謂宣統辛亥革命,從軍者多文人也。
完璧歸趙,謂隆裕後率宣統帝以政權還之漢族也。
」 古讖應今事 古讖雲「天羅地網」,上有電線,下有鐵道也。
「一條路上來,一條路上去」,電車也,鐵道也。
「隻聽見說話,勿看見人」,電話、留聲機器也。
「日行千裡,夜走八百」,捷駛快車也。
「自說自話」,演說家也。
「讓你著天飛」,飛艇也。
「順風耳朵」,無線電也。
「高帽子」,朝冠也。
「千裡眼」,望遠鏡也。
「放吸相」,放大照相也。
「人舉人」,選舉也。
「像煞是個人」,蠟人也。
天安門之讖 京師天安門,即明之承天門。
李闖入京時,拔箭射「天」字不中,投弓大訽。
左右慰之曰:「有天命者任自為。
」李大怒,欲殺之。
蓋其時本朝在滿洲,國號後金,年號天命,闖誤以為指本朝也。
後果成讖語,故易「承天」為「天安」焉。
王亶望聯讖 順、康間,蘇妓有卿憐者,以色藝著稱。
及笄,為浙撫王亶望所得,嬖之甚。
繡闥中懸一聯曰:「色即是空空即色,卿須憐我我憐卿。
」王後以貪敗,或謂為色空空色之讖也。
吹簫不用竹之讖 大兵入關,張獻忠為肅武親王豪格所殪。
相傳獻忠曾於塔中拆出一碑,文曰:「造者餘化龍,拆者張獻忠。
吹蕭不用竹,一箭貫當胸。
」獻忠覩之,恆不悅。
一日,乘馬巡行,王望見之,援弧一發,獻忠應聲而落,其徒亟奔救,死矣。
人始悟所謂「吹簫不用竹者」,蓋肅武親王之「肅」也。
廿釐錢之讖 康熙時鑄錢,輪廓最闊,質純而肉好。
時沿用順治圜法,其背右刊滿文,左刊漢文。
文為地名,錢為某地所鑄,即刊某地名一字於背。
如江蘇為蘇字,省名也;宣化為宣字,府名也。
雍正以後,始全用滿文。
其後,民間有集其錢以為廿釐錢者。
蓋錢背有漢文地名,而其數最多者,厥惟康熙時,都凡二十種。
復次其文,綴為五言四句,以音韻諧之,曰:「同福臨東江,宣原蘇薊昌,寧河南廣浙,臺桂陝雲漳。
」有以第一句之「福臨」,謂指開國而言者,蓋此二字為世祖禦名也。
第二句首以「宣」字,隱指國運至宣統而終。
第三句有「河南」二字,第四句終以「漳」字,為隆裕後率宣統帝退位以組織政府,全權授與袁世凱,為其興於河南漳水之兆也。
王用和字讖 王鼎,字用和,丹麓子。
器度端重,聰慧性成。
喜讀書,師與講習,便了了,行文亦時露新穎。
八歲學吟詩,有「無情風雨過,花落不成春」之句。
客有談及紅顏薄命者,則舉《大學》集注中「夭夭,少好貌」一語為證,以為「夭」字讀作上聲,即殀義也。
十二歲即殤,識者謂為讖焉。
丁飛濤詩讖 少年詩必避蕭瑟語,丁飛濤儀部澎嘗詠蝶雲:「愛爾飄揚意,依人冉冉飛。
高低惜芳草,浩蕩弄春暉。
有夢長為客,無家尚憶歸。
故園風物變,楊柳未應稀。
」五六二句,羣歎其有神采。
柴紹炳見之,愀然曰:「飛濤少年登第,風雲路闊,忽作此酸楚語,當非佳祥。
」已而果被謫出塞。
久之歸裡,故宅已售之他人,百物更變,惟垂柳數株,翳綠如昔,人謂為詩讖也。
田玉娥詩讖 童筠,山陰人。
遊毛西河之門,工詩文。
幼聘姑女田玉娥,未婚,而童以事北上。
田送之,詩曰:「錢塘相送遠,過此是杭州。
月杵舂鄉夢,霜砧搗客愁。
渡頭千樹老,江上一帆秋。
無限臨歧意,東西水自流。
」後童竟不歸,田亦夭亡。
賀希白語讖 獲嘉賀希白孝廉行素,於康熙甲辰下第歸,乃搜家藏廿一史、十三經暨諸子百氏之書,羅列幾案,寢饋其中,嘗累數日不出。
乙巳夏,避暑城東亦在園,偶感風露,急入城,遂歿。
月前,忽書於壁曰:「出生平所讀書,再一披閱,與之作別。
」不謂遂成語讖也。
生平嗜讀,卒用以老。
嘗自言人當多識古賢豪行事,稍知趨向,庶不汩沒流俗。
尚之信字讖 康熙丙辰二月,尚之信約眾謀逆,送偽印於吳三桂,自稱暫管輔德將軍。
丁巳五月,反正歸朝,自稱暫管平南親王。
識者謂其前後兩銜,俱以「暫」字冠首,於義為斬頭,禍形已兆矣。
高宗詩讖 乾隆庚辰,高宗親製《歲朝圖》,禦題詩有「榑木初輝少海紅」句。
又識雲:「庚辰元旦試筆,得長律二首,書之幀端,以迓新韶嘉慶。
」是年十月,仁宗誕生,於是「少海初輝」句已成佳讖。
迨乙卯正位青宮,丙辰內禪受璽,兩字紀元,適名嘉慶,可謂巧矣。
癡和尚語讖 癡和尚,不知所從來,或雲沈姓,或雲孫姓。
冬夏一衲,與人言,無莊語,間且謾罵,然事後多奇驗。
不飲酒,惟好食肉,無多寡皆盡。
張大木耽禪悅,多方外交,樂與晉接。
時聖祖春秋高,理密親王再廢,主鬯未蔔,意和尚前知,作禪語探之曰:「佛將成道,誰能受衣盋者?」瞪目曰:「何問為!衣盋久已付汝。
」未幾,世宗登極,計其時,禦名已藏正大光明殿扁後矣。
王少宰母蔣太君尤重之,供養宅中。
一日忽曰:「今夕我欲臥太夫人床上。
」告之,太夫人曰:「和尚放顛,必有所為。
」即遷別室,讓榻與之。
夜半,棟折榱崩,舉室驚起。
太夫人曰:「吾有壓厄,和尚感我恩,故以身代。
」方搶攘間,和尚從瓦礫堆中闖然出曰:「誰作惡劇,妬我臥此,竟拆屋去矣。
我夢未醒,無已,當另覓一覺耳。
」 和尚旋居松江西林寺之萬佛閣,衲外無他物,惟挾一竹笥,緘之甚固,每出,必告常住曰:「慎視我篋,勿私啟。
」後有一遊方僧來,聞其語,竊發之,僅一敝袱,包一小狗,目尚未瞬,似初出腹,急緘之。
和尚歸,即怒罵曰:「戒若等勿啟,今違之,此地不可居矣。
」即躍秀野橋湍流中。
視之,死矣。
三日不流,亦不仆,第四日不知所在。
復啟笥審之,并小狗亦渺。
羣謂狗乃畜生道中得悟者也。
黃仲則詩讖 武進黃仲則少尹景仁,風儀俊爽,秀冠江東,客死安邑。
人傳其過平遙絕句雲:「疑是晉卿靈未泯,九原風雨逐人來。
」詞雖警絕,信為詩讖。
董耕雲畫讖 董耕雲,名椿,為青浦五峯太史之子。
工畫山水,及入都,又受其宗人文恭公誥之指,授藝益進。
纂修四庫館書成,議敘,得縣尉,分發陝西。
旋署某縣事,卒於官。
生平酷愛三秦風景,楮墨間時及之,不意竟終於陝,人謂為畫讖也。
洪稚存字讖 洪稚存太史亮吉遣戍時,一日,自巴裡坤赴伊犂,行至一地,馬忽掣韁奔逸,從削崖陡下,雙輪齊覆,轅馬壓身幾死。
歷一小時許,始遇救得甦。
及抵前汛,問失事處地名,則蘇吉也。
歎曰:「落鳳、柏人,類皆前定,乃竟不爽如此。
」 趙雲崧口頭讖 趙雲崧觀察翼與洪稚存生同裡,長同官京師,晚年同緻仕。
歸陽湖,居密邇,朝夕過從,固極相得也。
趙嘗戲語洪曰:「君他日當為吾誌墓。
」洪曰:「如此,則君當早逝,待吾下筆。
」趙笑曰:「遲餘死,正以延君壽,反相促耶?」後洪果先卒。
趙深悔失言,常舉以告人,謂為口頭讖。
江秋史碑讖 揚州江秋史侍禦為安慶守恂子,乾隆庚子進士,博雅能詩,嗜古碑帖,凡周、秦、兩漢、魏、晉、六朝、唐、宋、元、明之金石文字,搜羅殆遍。
乾隆壬子,金匱錢梅溪在京師,與之過從。
時秋史方奉父諱,一日,以高二三寸許之青田石一塊,琢為漢碑式,極古雅,上刻雲:「君諱德量,字量殊,江都人,太守君之元子也。
舉進士,官禦史。
世精古文,金石竹素,靡不甄綜。
乃於乾隆五十七年霜月之靈,刊茲嘉石,以傳億載」雲雲。
其明年癸醜,秋史將服闋,卒於京師,知之者鹹以為碑讖也。
失隆慶之讖 嘉慶丙辰,秦蓉莊都轉購得族人舊宅,曰寶仁堂。
土中掘得一小碣,上有六字,曰:「得隆慶,失隆慶。
」此屋蓋建於明隆慶初,至乾隆乙卯冬,始有成議,至嘉慶丙辰交價,故曰「失隆慶」也。
畢秋帆語讖 畢秋帆為兩湖總督八年,忽以事降山東巡撫,心轉喜之。
未幾,復任兩湖,乃愀然不樂,謂人曰:「吾將終老於斯乎?」已而苗匪起事,領兵堵禦,歿於當陽。
紅羊刼讖 粵西某邑令賈某,在粵寇洪秀全家,搜獲邪教書二本,入教人名冊十九本,命書一張。
洪生於嘉慶辛未八月十六日未時,未屬羊,正應紅羊刼之讖。
包裕詩讖 臨桂陳繼昌,初字哲臣,嘉慶癸酉以第一人舉於鄉,名守壡。
【古文「叡」字。
】迨庚辰春,以夢更名繼昌,字蓮史。
是科捷會狀,蓋三試皆元也。
邑故因山為城,東北曰伏波門,有山曰伏波,山下有洞,瀕江,曰還珠。
明正德丁卯,雲南按察司副使包裕有石刻詩雲:「巖中石合狀元徵,此語分明自昔聞。
巢鳳山鍾王世則,飛鸞峯毓趙觀文。
應知奎聚開昌運,會見臚傳現慶雲。
天子聖神賢哲出,廟廊繼步策華勛。
」後注雲:「伏波巖【即還珠洞。
】有石如柱,向離石二尺許,讖雲:巖石連,出狀元。
」陳大魁之歲,石果將連,蓋滴乳積漸黏屬也。
陳名與字之四字,見於包詩後四句者凡三,亦奇。
其初應童子試,縣府院試亦皆第一,時謂之大小三元。
道光宇宙之讖 陳蓮史應嘉慶庚辰科會狀時,其廷試策首頌揚處,有「道光宇宙」字,逾年而宣宗登極,紀元曰道光。
蔡二梅賦讖 蔡二梅上舍壽昌甫成童,以《白桃花賦》得名。
旋貢太學,即往粵東尋親。
比歸,而喬梓相繼殂。
有一子,亦殀。
二梅嘗自謂出牆枝開最先,其受風霜也早,花亦易隕。
此言竟成讖語。
耆英字讖 耆英性豪侈,家有園,曰成趣。
其廳事悉以奇石嵌壁,引水自屋角出,散注四隅,四時作瀑布聲。
承塵皆名人詩畫,縱橫點綴。
園有巨石,高可三丈,上鐫「介於石不終日」六字,為耆所自書,曰:「此石得之西城某王府,鐫資且數千金。
」未旬日,耆即以《江寧條約》被譴。
鹹豐年號之讖 粵寇洪秀全起事於廣西桂平縣之金田村,時道光庚戌之六月也。
其後蔓延十六省,陷六百餘城,為禍甚烈。
至同治朝始平,蓋歷十五年之久矣。
當文宗即位改元鹹豐之時,有童謠雲:「一人一口起幹戈,二主爭山打破頭。
」 粵寇僭號之讖 鹹豐壬子,江南鄉試題為「道之以政」一章。
有某生於是科中式,其文收束處作頌揚體雲:「行見德禮之化,聲教四訖。
東西南北,來享來王;俊秀造選,汝為汝翼,稽首而上太平天子之頌也。
」是時粵寇之難初萌,而彼中之國號、王號等字樣,均已一一見於文中。
同治年號之讖 穆宗登極,改元同治,雖僅禦宇十三年,卒成中興之盛。
當改元時,有紀其事之詩,中有雲:「一國幹戈淨,三台氣象新。
」蓋上句指「同」字,下句指「治」也。
女字之讖 同治朝,太監安得海之至德州也,呵斥官吏,索供張無厭。
其在舟中,品竹傳歌,連宵達旦,且敢陳設龍衣,招搖震炫,兩岸觀者如堵。
及自泰安逮捕至省,有候補令何某伴送之,在逆旅中,按牙譜曲,讌飲甚歡,並言回京後當令超遷不次。
又言曾求帝禦書,帝書「女」字與之。
「女」乃「安」字無頭,意者非佳讖耶,而不知即應於目前也。
果不久而為丁文誠公寶楨奏請就地正法矣。
王濤賦讖 寶應王濤,幼聰慧,為文恆不起草。
同治甲子中秋夕,挈奴掉舟遊射湖,月鏡當空,湖光如雪,酌酒臨流,興緻閒適,婆娑月中,口哦所賦詩。
奴忽見其行水上,如履平地,漸遠,不知所之,蓋已隨屈大夫遊矣。
其兄泓哭之慟。
一日,檢遺篋,得《歸濤賦》一篇,中有曰:「喜溢流之茫洋,悲康衢之陂陀。
追伍公於胥江,招屈子於汨羅。
署陽侯而擊鼓,導洛女以放歌。
路漫漫兮浩淼,天不旦兮奈何!」蓋早為之讖矣。
館會閒雲之讖 京師有松江會館,在前門外大蔣家胡同,初名雲閒會館。
道、鹹以來之僦居其中者,自鄉會試士子外,類皆閒曹旅宦、寄居眷屬。
或曰:「雲閒會館四字,逆讀之,則為館會閒雲,殆皆無心出岫之閒雲乎?」因改「雲閒」為「松江」。
自是不十載,即稍稍有緻身通顯著矣。
楊叔嶠聯語詩鐘之讖 楊叔嶠京卿銳為光緒戊戌被難六君子之一。
初以其兄病歿京師,北上運匶,因與康廣仁等五人讅,後遂及於難。
其所居大門有聯曰:「月中漸見山河影,天上新承雨露恩。
」上句為宋蘇東坡《八月十三玩月》詩,「漸」字乃三點水加一「斬」字,而楊竟於八月十三日棄市。
叔嶠初官內閣侍讀,嘗與同僚結社,為詩鐘。
一日,以鶴膝格詠「來」「霸」二字。
叔嶠得句雲:「抽刃我思來叔壯,拔山人笑霸王愚。
」其後戊戌之難,上下兩句皆應,殆語讖也。
林暾谷詩讖 侯官林暾谷京卿旭為光緒戊戌被難六君子之一。
初頗事冶遊,歡場中時有身世之感,有《與陳石遺丈大興裡飲罷過宿有歎》詩雲:「往日矜誇一任謾,遠來共醉事殊難。
高樓罷酒天初雨,短榻挑燈夜向闌。
流落傾城同一歎,忖量終歲得多歡。
此懷恐逐晨鐘盡,留遣回腸報答看。
」是夜座中所述,矜奇俶詭,足悽斷也。
又有《戊戌元日江亭即事》雲:「倚闌雲起亂鴉呼,黯黯西山望未無。
乍入闇虛催夕景,還連風色落平蕪。
主憂避殿當元日,臣職操兵見嗇夫。
如我閒官神所笑,何祥欲問自疑迂。
」此以是年元旦日蝕,偕友詣江亭觀音大士問籤而作。
相傳籤詩中有「巴蜀湘閩」等字,含有四章京被禍語意,當時固不覺。
而詩中「主憂避殿」、「臣職操兵」各語,詩讖分明,已見圍攻頤和園、孝欽後訓政、德宗禁處瀛臺諸兆矣。
又《直夜》雲:「鳳城六月微涼夜,省宿無眠思欲殫。
月轉觚棱成曙色,風搖燭影作清寒。
依違難述平生好,寂寞差欣咎眚寬。
身鎖千門心萬裡,清輝為照倚闌幹。
」呈《太姨丈》雲:「聞命書思既竭才,池亭起早獨徘徊。
寒生曉夢知方雨,雷轉秋陰喜漸開。
救偽未妨行督責,乘時自合仗雄才。
先生平日吾師事,試問如何區畫來?」此二詩,為參與新政時所作,去被逮不及十日,暾谷為章京纔十日而難作也。
詩意清悽,似《雲栖謁蓮池大師塔》之作,而踧踖不寧處過之,曰「無眠」,曰「思欲殫」,曰「依違」,曰「差欣咎眚寬」,曰「既竭力」,曰「猶徘徊」,曰「如何區畫」,其自知力小任重,自憂自危者至,而終不得脫也。
「身鎖」二句思其婦,「寒生」二句尚望事機可轉。
言為心聲,哀哉! 李連櫻之讖 京師某園有李樹一,與櫻樹相隔尋丈,忽枝幹交插,兩樹合抱。
都人呼之曰李連櫻,鹹謂若不斬此,國無太平之日。
未幾,而遂有權閹李蓮英用事矣。
王上有白之讖 醇賢親王墓近萬壽山,山勢環抱,墓如坐椅中,泉水繞前,後有銀杏樹兩株,高矗如蓋。
俗謂銀杏為白果,或造讖語曰:「王上有白,乃皇字也,當數世為天子。
」時光緒戊戌,孝欽後正以圍頤和園事惡德宗,聆此言,思有以破壞之,遣人督木工鋸銀杏,其中多蛇,悉被傷毀。
旋有一蛇出,長尺許,金色紅頭,又有一稍大,亦紅頭,均昂然不動。
焚香祝之,始去。
至庚子,拳亂作,其人固頭戴紅巾,而口誦符咒者也。
紅燈照之讖 自光緒甲午中日之役後,某邑北鄉濬河獲殘碑一,字漫漶不可辨,惟二十字可讀,文曰:「這苦不算苦,二四加一五。
紅燈照滿街,那時纔算苦。
」至庚子,拳匪作亂,其徒黨有女子曰紅燈照者出,乃始悟為讖也。
徐小雲語讖 光緒庚子春,海鹽徐小雲尚書與錢塘汪柳門侍郎鳴鑾同在朝。
侍郎一日與尚書宴飲,談及時事,輟箸太息,謂將決意告退,當避暑於西湖。
並述且過「子遊子」「棄甲曳兵而」二句,蓋謂過夏即走也。
洎八月,拳匪難作,尚書被誅,而讖應矣。
劉可毅名讖 武進劉葆楨檢討可毅,光緒戊子會元,於會試前自更此名,同人莫之知也。
及榜發首捷,報錄至青廠武陽會館,館人曰:「吾武陽無此劉可殺也。
」由是人輒以可殺戲呼之,劉每忽忽不樂,常攬鏡自照曰:「吾名詎真成讖耶?」庚子拳匪亂作,葆楨先已出京,俄復折回,亂後,蹤跡杳如,傳聞於通州遇害矣。
張文襄語讖 張文襄枋政時,一日以尚未叫起,在退值室閒坐。
某親王曰:「我今日手甚冷。
」文襄曰:「王爺手冷,即應烘。
」【「烘」與「薨」同音。
】王猶不知其為戲語也。
一章京適以白事入內,聞而微笑,王頓悟曰:「我命值班蘇拉取一火盆來,大家烘,可好?」文襄曰:「我不烘。
」王笑曰:「中堂年高,自然讓中堂先烘。
」文襄果於是年薨,成讖語矣。
陋室銘之讖 唐劉禹錫任和州刺史,作《陋室銘》。
光緒季年,德馨【此與撫江西之德馨為二人。
】牧和州,其名與《陋室銘》中語恰合。
馬薦葵詩讖 馬照臨,字薦葵,性倜儻,嗜吟詠。
某年冬,應郡試,居淝城甚久。
一夕,詣包孝肅祠坐月,得句雲:「浩氣空隨流水去,娟娟寒月照何人?」次日,攜稿呈其師。
師見之,驚曰:「子其欲騎長鯨以追青蓮乎?何敗興乃爾!」立命筆,易「空隨」為「不隨」。
薦葵猶作豪語以應之曰:「信如是,某之願也。
」未幾,試畢歸,渡巢湖,中流遇風,舟覆,果落水死,此詩讖也。
金川門碑讖 江寧金川門歷久閉塞,粵寇未亂時,將軍某曾一開之,旋閉塞如故。
光緒戊申,端忠愍開府兩江,倡築寧省鐵路,由此門以達督署。
闢門後,在門外開溝築路,濬泥至七尺許,發現石碑,四旁剝蝕,長可六尺,闊四尺。
諦視之,石有二,上下對合。
匠人以鐵鑱劈開,下方石面刊有隸字雲:「此路變成鐵,大清江山滅。
」旁有「諸葛武侯書」五字。
時南匯黃芷安在旁親睹之,同觀者皆愕然。
或以省垣龐雜之地,易起謠言,遂舁入督署祕其事。
宣統年號之讖 宣統帝嗣位,年號既定,有引以為憂者,曰:「日宣三德,曆算三統,皆暗含『三』字。
日月星為三光,『光』字下似『九』字,三三為九。
且『統』字偏旁之『充』,遠視之幾與『色』字相類。
今之天下,危機四伏,窺竊神器者所在皆有,統治全國之期,恐至三年而將不臘也。
」 城門名讖 京師於元為上都,明與國朝因之。
或於正東西三門之命名,作一解雲:「曰正陽,曰崇文,曰宣武,皆昔時舊稱。
而元之亡也,年號至正,則為正門之占驗焉。
明社之亡,年在崇禎。
今者國祚之移,號曰宣統。
蓋崇禎時以文臣庸闇而亡,宣統時以發難於武人而亡也。
」 端忠愍詩讖 長白鍾子英郎中靈嘗客端忠愍幕,嘗為人言忠愍督兩江時,一日晝寢,夢中得句雲:「天津橋上杜鵑嗁,嗁罷樓頭日已西。
千載不消亡國恨,夢魂長繞蜀山陂。
」一時不解所謂,忠愍亦自恐其不祥。
及宣統辛亥秋蜀中亂事起,忠愍奉命入蜀,為亂兵所戕,詩乃成讖。
子英又述忠愍之斷句,如「碧梧葉落天如洗,黃菊花殘雁始歸」,「驚心塞北新寒早,回首江南舊夢非」,「野花爛漫春三月,芳草芊綿貉一邱」,「天意蒼茫憑氣數,詩心哀怨誌溫柔」,多係蕭瑟之音,不類開府兼圻者之口脗。
言為心聲,宜不得其死也。
陸文烈文讖 陸韜廠為陸文烈公鍾琦之子,光緒某年,蹈海死,文烈自為文以祭之,中有雲:「汝與汝弟光熙書,謂汝處前日之苦境則生,處今日之樂境則死。
汝真以我今日之境為樂境乎,抑恐汝父他日之死於樂境而故為是說乎?」宣統辛亥,革命事起,文烈果殉義於山西巡撫任所。
並頭花之兆 宮中所蒔之花,凡開並頭者,宮人羣以為瑞,相戒不折,以為得幸之兆。
尚書大學士之兆 進士釋褐,有授翰林院庶吉士者,必入庶常館肄習。
到館日,人各持《尚書》一部、《大學》一部以進,由教習庶吉士以硃筆標月日於簡端,俾各挾以歸,若蒙童入塾受書狀,為將來得以尚書晉大學士之吉兆也。
王文簡詩兆 順治己亥,王文簡客京師,聽劉體仁吏部操琴,贈以詩雲:「與君更作他年約,黃鵠山中訪戴行。
」及壬寅,竟相遇於宋戴顒故居之京口黃鵠山,始悟前詩之兆。
旗竿被焚之兆 康熙甲寅二月,兩廣總督轅門前之旗竿,白晝飛火,忽焚其右,焦灼過半。
是年孫延齡叛,竊踞桂林,大軍攻之,屢為所挫。
梅著花之兆 康熙己未,施愚山侍講家寄雲樓下之老梅,忽著花四枝,兩枝指城南,一枝指南隣,一枝向宅中。
是年,愚山以少參政改侍講,同薦者,高詠則為其南隣,孫編修卓、茅編修薦馨則皆居城中也。
詠,字阮懷。
包穀李樹蟾蜍之兆 西藏及苗匪邪教未起事之前,川中所種包穀,根下宛如人首,眉目畢具,李樹忽生刀豆。
一日早起,成都北門忽閉不得開,視之,有大蟾蜍百萬填塞,日高始散。
潮過唯亭之兆 蘇州城東三十裡,有唯亭鎮,海潮過此,預蔔大魁,諺雲:「潮過唯亭出狀元。
」彭尚書芝庭居唯亭,門臨葑溪。
雍正丁未,有人於溪頭罾上得一石首魚,魚為海產,蓋乘潮而至也。
是年,彭果大魁天下。
蟲荒之兆 乾隆乙亥,江以南蟲荒,四府不登。
其冬,蘇州葑門、盤門外紅燈四集,有人馬之聲。
次年春,瘟疫大作,死者枕藉。
槐樹鵲巢之兆 每會試年,內閣大堂西槐樹,鵲結一巢,則中書得鼎甲一人。
乾隆乙未,結數巢,狀元吳錫齡,榜眼汪鏞,探花沈清藻,會元嚴福,果皆由中書通籍。
福文襄死兆 福文襄王康安將薨前一日,發兵之際,大霧迷漫。
王怒,命以槍礮轟之,頃刻霧開天朗,無纖雲點綴,空中震雷忽起,擊營前大石如粉。
王不懌,次日遂薨。
駐兵之地,名背子坡,前為打狗河。
「背子」與「貝子」同音,王本命又屬戌也。
齊息園死兆 天台齊息園宗伯召南主講杭州敷文書院時,每當山雨欲來,雲氣滃起,必識其處。
及霽,使僮往鋤之,輒得一石,上有古篆「雲」字,積久至盈篋。
最後得一石,上有「天台丈人」四字,狀若雕刻。
自此遂不復見,而齊亦不久歸道山矣。
其後山長馬秋藥履泰課士,嘗以雲起石為題,令詠其事。
蔣礪堂重至會經堂之兆 蔣礪堂相國以乾隆戊戌入泮,時方十齡。
後入翰林,道光乙酉大拜。
偶於舊簏檢得童試卷之浮簽,有「蔣攸銛,年十歲,廂藍旗金文淵佐領下,身小,面白無鬚,習《易經》,坐東文場餘字第二號」三十三字。
此號在聚奎堂後會經堂席舍中也。
次年丙戌,典試禮闈,復至會經堂。
此紙之出,若為之先兆。
相國因令順天學官將是年滿洲、蒙古、漢軍入泮諸生姓名注明旗籍,彙為一冊,裝池而什襲之,而乞曹盧英諸相題以詩。
雪中榴開之兆 寶應卞頌臣制軍寶第,幼年讀書於南門城樓,早出暮歸,率以為常。
城樓有寺曰觀音樓。
老僧湛圖憐其貧,時啗以虀粥。
太夫人貰屋城隅,紡績以佐中饋,又為人澣衣。
庭側有石榴一株,久不著花,是年冬,嚴寒,積雪旬日,忽絳英照人,則石榴花吐豔也。
裡人大駭,以為不祥,制軍亦竊竊憂之。
太夫人顧而笑曰:「吾家衰落,至汝輩而已極,縱有不祥,更無有不祥如今日者。
吾聞土旺則木滋榮,意者汝將光大門閭乎?」次年,制軍舉於鄉。
及貴,太夫人特命於裡第建一廳,顏曰榴瑞堂,以示不忘。
早立登基之兆 鹹豐癸醜三月,粵寇破揚州,將北窺淮海,東竄裏下河一帶。
淮安、山陽、鹽城之民倡以棗、栗、燈籠、雞子犒寇,蓋寓「早立登基」之意以諛之也。
烽煙太平之兆 江寧城中火星廟有鐵鑪一座,上有「烽煙太平」四字。
粵寇洪秀全據江寧時,侈為祥瑞,令數百人舁之,徧行城中,然後取以入府。
伐椒之兆 寶應城東門有屋一區,故劉氏產也。
王文勤公凱泰幼時讀書其家,偶食椒,見其青蔥可愛,因以一枝插地上曰:「若吾他年讀書有成,則此枝當活。
」閱三十餘年,高過屋檐。
文勤以道光丙午登賢書,庚戌成進士,同治時由編修擢浙臬,俄移粵藩,遂遷閩撫,而此屋亦為其所有,其樹更盛。
久之,或言椒不留子,苞一啟,子即墮落,恐不利於子孫,乃議伐之。
其次媳為俞曲園之長女,力阻之,不可。
未及二年,文勤自臺灣歸,卒於福州,妻劉夫人則先文勤二月而卒。
豬頭落地之兆 富陽宋紹唐,乾隆時富人也,僕從以百計。
至光緒初,其宅附近屠肆之架,所懸豬頭忽落地,跳而行。
市人逐之,亦不顧,直入徐門而止。
於是徐姓衰落,今且饔飧不繼矣。
留辮之兆 吳興有廖北江者,曾遊學日本。
瀕行,翦髮辮以與妻,謂可作紀念。
既二年,以肺疾死於醫院。
院中人懼傳染,火葬之。
其友揣其遺篋及臨終之函以歸。
妻痛甚,取衣冠與遺髮,招魂葬之,人稱之為髮塚。
廖喜讀鄞人周齊曾囊雲《髮塚銘》,其文為乾隆時鈔本,鄞志中亦載之,第起訖不完,廖嘗就皇父鵬九架上所藏舊本鈔之。
死後,或檢其遺篋,則此文尚存,且有文書後,中有雲:「斬除煩惱絲,笑我亦髠頂。
」是語竟成讖也。
秦聲之兆 內廷向演崑曲,光緒時則尚秦聲,即梆子腔也,說者知有六飛西幸之事矣。
帝王樹之兆 京西有潭柘寺,中有銀杏一株,數百年物也,俗以帝王樹呼之。
每易一朝,則生一幹。
鹹豐時所生者,為旁簷所礙,止而不長。
同治時所生者,忽為大風吹折其梢。
旋於折梢之一幹旁,復生一枝一幹,兩歧並出,適符光緒、宣統兩朝入繼大統之兆。
失街亭洪羊洞碰碑之兆 宣統辛亥八月十九日武昌兵變,翌日,都人始知之。
而西安市場某戲園,適於二十、二十一、二十二三日,邀譚鑫培至園奏技,觀客雲集,後至者不得座,雜立人叢中,闐咽無容足地。
其所演劇目為《失街亭》、《洪羊洞》、《碰碑》。
或曰:「此非佳兆也。
」 李肯堂生平逢九數 李繩武,字肯堂,廣東韶州人。
本窶人子,以居積起家,至暮年而素封矣。
生平所值,多是九數。
蓋其父於四十九歲生繩武,至六十九歲而卒。
繩武十九歲始出學賈。
五十九歲歸老於家。
生九子九女。
六十九歲時,其繼室年三十九,又生一子。
未幾,其第四子卒,仍為九子。
子各娶一婦,無娶妾者,女之夫亦無娶妾者。
九子九婦,九女九壻,有孫十九人,外孫男女二十九人。
光緒乙亥正月初九日,其九十生日也。
吉夢惡夢 睡時依身體內外之刺激,感覺中惹起半意識之狀態,曰夢。
古代東西各國,多視為不可思議之神權。
近依哲學及生理學之條件推測,謂夢之成立,由感覺中樞之神經細胞因睡停止作用,蓄積勢力,故腦髓之一部分興奮甚強,影響於血管,使血液集於其處,而成幻象及錯覺也。
《周禮?占夢》「季冬聘王夢,獻吉夢於王,王拜而受之。
」鄭注:「聘,問也。
」俞曲園謂聘猶《月令》聘名士之聘,曰禮來之也。
下文雲:「乃舍萌於四方以贈惡夢。
」注曰:「贈,送也。
」惡夢可以贈之使去,則吉夢亦可聘之使來。
太宗翔鳳樓之夢 崇德丙子六月,太宗禦翔鳳樓,偶假寐,夢人請曰:「和碩穎親王薩哈璘乞賜一牛。
」如是者再。
寤,以問希福等,皆奏曰:「此皇上悼念所緻。
」上曰:「不然,當別有故。
」於是希福檢會典,凡親王薨,初祭,例賜一牛,穎親王初祭未用牛也。
上乃命緻祭如禮。
薩,為太祖孫,禮烈親王代善第三子也。
俞望屺母夢魁光 餘杭俞望屺大令生時,其母夢有魁光繞屋,因名魁,後改名甡。
宰長沙,有吏才。
一日,指空中曰:「有魁光引我,吾逝矣。
」未幾卒。
趙函乙夢兜鍪神人 趙函乙,合肥人,順治丁亥進士。
督學江西,一日,行洪州道上,夢有冠兜鍪之神人,引至一敗廟,指黃幕中而語曰:「此君前身也。
」次日,至追賢坪,見道側有古廟,已頹落,入視之,宛如夢中。
土人雲:「是宋時密都統廟。
都統名佑,合肥人,與元將血戰死,廟食三百年矣。
」趙嗟異,因重新其廟,自為之記。
陸麗京因夢尋太和山 陸麗京嘗遊嶺南,時前進士知臨清州事金堡遯跡浮屠,南雄陸太守世楷為闢丹崖精舍,縆鐵鎖以上,麗京依之。
一夕,夢至琳宮,丹梯碧瓦中,有神建龜蛇之旐。
寤,對寺僧言狀。
僧,楚產也,乃曰:「此太和山也。
」麗京遂易道士衣,往訪,竟不知所終。
陸次山詩夢 仁和陸次山刺史璣嘗仕蜀,及歸之前夕,夢一麗人搴帷入,曰:「仰君名久矣,今將南旋,有詩,請續之。
」誦雲:「空山期故人,花落滿牀雨。
」次山曰:「此不可續者也,敢謝不敏。
」固請,應聲曰:「我將渡巴江,歸心一春苦。
」其人曰:「可矣。
」問其姓氏,俯首不答,微頷而去。
次山寤,乃語人曰:「明朝盧刺史爾惇之女,色藝雙絕,後隨父殉張獻忠難,埋玉城西,豈其人耶?」 笪重光夢其父 順治朝,句容笪重光將應鄉試,夢其父告曰:「汝科名在朝天宮羽士某筆頭也,盍訂交焉。
」及醒,不解所謂。
逾日,夢如前。
異之,乃詣宮投刺。
一見,歡若平生,棋酒琴詩,往還無虛日。
及九月寫榜,執筆者即朝天宮羽士也。
唱名至笪重光,羽士應聲落筆。
監臨蹙額,怪其姓之音與「韃」同,觸本朝忌,請易之,使者亦以為然。
羽士曰:「其名已繕榜矣。
」監臨叱曰:「汝知笪字作何寫?」曰:「竹旦耳。
」眾曰:「命也!」逾年,成進士,後官侍禦。
鄧肯堂夢神示字 鄧林梓,字肯堂,常熟人。
順治丁酉,將赴省試,祈夢於韋蘇州廟。
夢示以「中式力田」四字。
肯堂竊意是科可中,但當從此知止,歸老田間,無望甲科矣。
迨榜發,邑中中陳溯潢。
溯潢父名式,「力田」者,合之為「男」字,言中者式男,鄧無分也。
喬夢蛟童試前之夢 喬進士夢蛟年十四五時,將應童試,忽夢一人如俗畫張仙像者,謂之曰:「汝欲登第,須與董含同榜。
」驚寤,遂識於簡端。
喬長董一紀,時董雖生,尚未命名也。
後每試,必檢董名,不可得。
及董入泮,喜曰:「果有是名,有是人矣。
」順治辛卯,喬中式,戊戌成進士,董於甲午鄉薦,疑夢不足據。
及辛醜,喬補殿試,董適於是科捷禮闈,遂與之同赴殿試焉。
管世俊夢中狀元 遂寧李如石,名實。
令長洲時,有賢聲。
明亡,隱於上清江,子靜從之,教授生徒,躬耕自給。
村人管世俊方弱冠,往受業焉。
一日,世俊對靜大笑,實問之,世俊曰:「我夜夢大哥中榜眼,我中狀元,故笑。
」實勸勉之。
未幾,世俊死,以為前夢不驗。
順治辛卯,靜舉於鄉,又十年辛醜,成進士,廷試果第二。
是科狀元乃溧陽馬世俊。
既而世俊之父來賀,實言及前夢,則曰:「亡子原為馬姓,隨母來者。
」實益異之。
然不三四年,而溧陽馬世俊亦死。
周計百夢金聖歎 周計百司李某郡,讀才子書,慕金聖歎之為人,遣使賷舟車費往迎之。
聖歎適為唐詩選,未赴也,然已心許之。
至明年,計百夢一人,披髮跣足,聳身案上,蒙面而泣曰:「我聖歎也。
」晨起,謂客曰:「聖歎休矣。
」遣使再至吳門,始知夢中之夕,即聖歎絕命之晨,時為順治辛醜也。
獄具,聖歎與十七人俱傅會逆案坐斬,家產籍沒入官。
蔣伊兩夢 順治進士蔣伊求嗣於蘇州之雲巖,夢有僧指執錫杖之二童為之子,因舉長子,名之曰陳錫。
後為雲貴總督。
晚年嘗曰:「吾命中尚應得一子。
」久之,夢其中堂曝錦被,有龍蟠於中。
適佃戶曹某送租,并攜其女至,甫十餘歲,裹舊錦衣而嬉笑。
見之大驚,遂留納之,生文肅公。
毛癱子夢中足直 天長有養濟院,留養羣丐,毛癱子實主之。
毛有妻有妾,某歲除夕,妻妾置酒飲之。
毛夜半睡熟,夢一金甲者攫其衣領起曰:「上帝直汝矣。
憐爾一廢人,能脫三人死。
」乃又以一手曳其足,曰:「直。
」毛大驚,循牆走。
妻驚起,以火視,曰:「誰耶?」曰:「我。
」曰:「何為走也?」乃告之夢。
曰:「走猶夢乎?」曰:「醒也。
」曰:「何時活三人者?」曰:「昨也。
」 先是,毛於除日乞市例錢而歸,大雨雪,而負之行者凍且憊。
路過一舖遞所,稍休,乃坐毛於幾而拂雪。
毛忽訝曰:「此中何有呵呵聲,鬼嘯耶?」命一匄入視之。
出,曰:「穴窺一室,有三人。
一老者,僵臥息絕;一微喘;呵呵者,一壯者也。
」曰:「何為?」曰:「以小事而訟,縣役索錢,寘於此。
」於是毛命匄曰:「疾與酒。
」匄從穴進酒,毛令之曰:「壯者先飲。
」又令曰:「壯者食,喘者倚。
」而二人倚酒起矣。
又令曰:「二起者挾息絕者而微飲之。
」頃之,鼻有聲,亦起而坐。
於是匄欲負毛以歸,曰:「未也。
」又問三人者曰:「室能炊乎?」曰:「無薪。
」毛又出所乞之米與錢,為買薪數束,納於穴而歸。
歸而遂有夢之異。
時毛方語夢於妻,未幾而天曙,羣匄到門,相顧大驚,遂擁毛入市。
而毛則揚揚步出裡巷門,過市廛,一市大驚,因語夢於市。
王丹麓試夢 王丹麓一日檢書,得同夢方。
時念張廣平處京師,特千裡緻書,相期試夢。
聞者笑之。
吳子雲夢誦文 康熙初,桐城秀才吳子雲方於春夜玩月,夢空中有人聲曰:「今年鄉試,吳子雲當中四十九名。
」誦其文,琅琅然,題為「君子之於天下也」一章。
吳雖不甚記憶,而覺其文甚佳,因預作此題文以備試。
乃入場,果此題,因書宿搆。
放榜,果中如其數。
旋中進士,入翰林。
張文端夢竹竿 桐城張文端公英得子遲,祈夢於京師前門之關帝廟。
夢關帝以竹竿與之,旁無枝葉,頗不喜。
有解者賀曰:「公得二子矣.」問何故,曰:「孤竹君二子,此傳記也.破『竹』字為兩『個』字,此字法也.」已而果然. 陳香泉夢遊園 康熙時,陳香泉太守奕禧時夢遊園林,水竹山石,極幽雅之緻,牆外有寺有塔,心甚樂之,如是者有年。
比守南安,則衙齋正如夢境,遂卒於官。
陳香泉夢至一樓 陳香泉頗以書名,其幼時夢至一樓,滿貯隃糜,一神人謂之曰:「供爾一生揮灑。
」自是書學大進。
佟國相夢關羽 佟國相撫甘肅,以事出巡,按站行。
至伏羌縣,夢神呼雲:「速走,速去!」佟不以為意。
次晚,夢如初,且雲:「欲報我恩,但記『荊波宛在』四字可耳。
」佟驚起,亟走,三日而伏羌縣沉為湖,卒不解救者為何神。
後至建昌,野渡,有關羽廟,上書「荊波宛在」四字。
佟入拜謁,為修葺之。
汪山樵夢楊貴妃 康熙時,蘇州有汪山樵者,名俊,選授陝西興平縣。
宿馬嵬驛,夢一女子容貌絕世,明璫翠羽,投牒而言曰:「妾有墓地為人所侵,幸明府哀而察之。
」汪驚醒,詢土人,則曰:「此間惟有楊娘娘墓道,唐時改葬後,基址原有數十畝,宋、明以來為樵牧所侵,漸
候喊夜者過,將繩猛拉之,喊夜者聞竹叢振振作聲,又隱一物,似人非人,似鬼非鬼,乃大聲叱曰:「何物妖魔,還不速去,行將使翦刀法矣。
」某拉如故。
喊夜者曰:「爾豈真不畏耶?行將使飛刀法矣。
」某拉之仍如故。
喊夜者懼而急奔。
某知其無術也,乃作鬼聲狂逐之。
喊夜者大號,狂奔數裡,某乃止。
翌日,遇喊夜者,某故問其夜來何所見,喊夜者曰:「見一竹子鬼,已下翦刀法制之矣。
」某甲笑曰:「此鬼卻未死,然汝已將跑死矣。
」喊夜者知受其愚,乃哀求勿聲張。
某甲狂笑,遍告鄉鄰,自是喊夜者不敢如前需索矣。
京諺 京諺:「雨木架,達官怕。
」蓋謂雪積林木,結冰如架也。
相傳順治甲申春,曾有此異,明社以屋。
光緒庚子春亦然,遂兆拳匪之亂。
宣統庚戌冬,雪深數尺,都中居人又見此異。
辛亥春,即患鼠疫,而滿洲、蒙古、雲南又有強敵進兵,官民惶駭。
《漢書?五行志》:「長老名木冰為木介。
介者甲,甲,兵之象也。
」諺之木架,實木介之誤也。
湘中童謠 湘有童謠,傳自明季,其辭曰:「張打鐵,李打鐵,打把翦刀送姊姊。
姊姊留我歇,我不歇,我要回去學打鐵。
打鐵一,蘇州羊毛好做筆。
打鐵兩,兩個娃娃拍巴掌。
打鐵三,三兩銀子換布衫。
打鐵四,四口花針好挑刺。
打鐵五,五個椶子過端午。
打鐵六,六月不見早禾熟。
打鐵七,七個果子甜蜜蜜。
打鐵八,八個娃娃砌寶塔。
打鐵九,後花園裏好飲酒。
打鐵十,十個癩子戴鬥笠。
打鐵十一年,拾個破銅錢。
娘要打酒喫,仔要還船錢。
」仔,小兒也,或曰,張、李者,即獻忠、自成之讖。
其打鐵一以下,均暗兆順治以後年號,然乎? 江寧童謠 道、鹹間,江寧童謠有「蝴蝶飛過牆,江南作戰場」之語。
又曰:「太平天子朝元日,南北分疆作戰場。
」至鹹、同間粵寇之亂,而語悉驗。
駱文忠平石達開之童謠 粵寇石達開之擾四川也,朝命兩湖總督駱文忠公秉章督師援勦。
穆宗登極,調文忠督四川。
時方攜湘兵隨征,而以記名道黃忠壯公醇熙、記名按察使蕭壯果公啟江分統之。
忠壯、壯果先後陣亡。
文忠率所部以同治壬戌四月擒達開於紫打,蜀亂始平。
先是,蜀中謠雲:「四川地土薄,硝磺用不著。
若要太平時,除非馬生角。
」「蕭」俗書作「肖」,蕭、黃同勦石逆,猶加二字於「石」旁也。
治賊無效,故曰用不著。
「角」「各」音近,馬生角,「馬」旁「各」字,指文忠之姓也。
京師多童謠 光緒乙酉、丙戌間,京師多童謠。
時侍郎王文錦密陳於兩宮,謂將有西狩之兆。
文錦固夙精天文家言也,且請移蹕西苑以禳之,遂詔修儀鸞殿而遷居焉。
然庚子之變,文錦已前死,不及見矣。
石碑迴文詩 寶山石甕者,東莞八景之一也。
在東莞常平鄉,距寶山三裡,有地名胡口澗。
宣統朝,築廣九鐵路,道此,鑿山,發見石碑。
碑有文,每行十字。
文雲:「道本無涯際人愈好愈奇,人思維繫入扣算要知除,有邊日期口急須莫佛金,處半隄木金水合改子丹,據字垂大願人火人還九,憑會柳誓嘻笑八也西轉,證赴楊洪嘻笑九把方為,引華著刦齊同九刀八立,少中趙歸璧完乃提面妙,移來濟船免巽離眼著玄,不點半字上會同合丁機。
」 掘地者以碑送邑署,有研究之者得其讀法,蓋螺旋文之六字詩也。
每句末一字,與下句連成,讀末一字之半。
茲譯其語如下: 大道本無涯際,示人愈好愈奇。
可知金丹九轉,專為五妙玄機。
幾個合同會上,一字半點不移。
多少引證憑據,處處有人思維。
絲絲入除扣算,莫要佛子還西。
四方八面著根,艮離巽兌船濟。
齊來中華赴會,二字半邊日期。
其口急急莫改,文人也把刀提。
是乃完璧歸趙,甫著楊柳垂堤。
是木金水合火,八八九九同齊。
齊刼洪誓大願,原人笑笑嘻嘻。
其語似謠似讖,可解而不可解。
然有釋之者曰:「五妙,謂漢、滿、蒙、回、藏五族也。
合同會,謂三合會、同盟會也。
中華,謂改帝國為中華民國。
革命志士初在海外,至是乃相率而歸也。
文人提刀,謂宣統辛亥革命,從軍者多文人也。
完璧歸趙,謂隆裕後率宣統帝以政權還之漢族也。
」 古讖應今事 古讖雲「天羅地網」,上有電線,下有鐵道也。
「一條路上來,一條路上去」,電車也,鐵道也。
「隻聽見說話,勿看見人」,電話、留聲機器也。
「日行千裡,夜走八百」,捷駛快車也。
「自說自話」,演說家也。
「讓你著天飛」,飛艇也。
「順風耳朵」,無線電也。
「高帽子」,朝冠也。
「千裡眼」,望遠鏡也。
「放吸相」,放大照相也。
「人舉人」,選舉也。
「像煞是個人」,蠟人也。
天安門之讖 京師天安門,即明之承天門。
李闖入京時,拔箭射「天」字不中,投弓大訽。
左右慰之曰:「有天命者任自為。
」李大怒,欲殺之。
蓋其時本朝在滿洲,國號後金,年號天命,闖誤以為指本朝也。
後果成讖語,故易「承天」為「天安」焉。
王亶望聯讖 順、康間,蘇妓有卿憐者,以色藝著稱。
及笄,為浙撫王亶望所得,嬖之甚。
繡闥中懸一聯曰:「色即是空空即色,卿須憐我我憐卿。
」王後以貪敗,或謂為色空空色之讖也。
吹簫不用竹之讖 大兵入關,張獻忠為肅武親王豪格所殪。
相傳獻忠曾於塔中拆出一碑,文曰:「造者餘化龍,拆者張獻忠。
吹蕭不用竹,一箭貫當胸。
」獻忠覩之,恆不悅。
一日,乘馬巡行,王望見之,援弧一發,獻忠應聲而落,其徒亟奔救,死矣。
人始悟所謂「吹簫不用竹者」,蓋肅武親王之「肅」也。
廿釐錢之讖 康熙時鑄錢,輪廓最闊,質純而肉好。
時沿用順治圜法,其背右刊滿文,左刊漢文。
文為地名,錢為某地所鑄,即刊某地名一字於背。
如江蘇為蘇字,省名也;宣化為宣字,府名也。
雍正以後,始全用滿文。
其後,民間有集其錢以為廿釐錢者。
蓋錢背有漢文地名,而其數最多者,厥惟康熙時,都凡二十種。
復次其文,綴為五言四句,以音韻諧之,曰:「同福臨東江,宣原蘇薊昌,寧河南廣浙,臺桂陝雲漳。
」有以第一句之「福臨」,謂指開國而言者,蓋此二字為世祖禦名也。
第二句首以「宣」字,隱指國運至宣統而終。
第三句有「河南」二字,第四句終以「漳」字,為隆裕後率宣統帝退位以組織政府,全權授與袁世凱,為其興於河南漳水之兆也。
王用和字讖 王鼎,字用和,丹麓子。
器度端重,聰慧性成。
喜讀書,師與講習,便了了,行文亦時露新穎。
八歲學吟詩,有「無情風雨過,花落不成春」之句。
客有談及紅顏薄命者,則舉《大學》集注中「夭夭,少好貌」一語為證,以為「夭」字讀作上聲,即殀義也。
十二歲即殤,識者謂為讖焉。
丁飛濤詩讖 少年詩必避蕭瑟語,丁飛濤儀部澎嘗詠蝶雲:「愛爾飄揚意,依人冉冉飛。
高低惜芳草,浩蕩弄春暉。
有夢長為客,無家尚憶歸。
故園風物變,楊柳未應稀。
」五六二句,羣歎其有神采。
柴紹炳見之,愀然曰:「飛濤少年登第,風雲路闊,忽作此酸楚語,當非佳祥。
」已而果被謫出塞。
久之歸裡,故宅已售之他人,百物更變,惟垂柳數株,翳綠如昔,人謂為詩讖也。
田玉娥詩讖 童筠,山陰人。
遊毛西河之門,工詩文。
幼聘姑女田玉娥,未婚,而童以事北上。
田送之,詩曰:「錢塘相送遠,過此是杭州。
月杵舂鄉夢,霜砧搗客愁。
渡頭千樹老,江上一帆秋。
無限臨歧意,東西水自流。
」後童竟不歸,田亦夭亡。
賀希白語讖 獲嘉賀希白孝廉行素,於康熙甲辰下第歸,乃搜家藏廿一史、十三經暨諸子百氏之書,羅列幾案,寢饋其中,嘗累數日不出。
乙巳夏,避暑城東亦在園,偶感風露,急入城,遂歿。
月前,忽書於壁曰:「出生平所讀書,再一披閱,與之作別。
」不謂遂成語讖也。
生平嗜讀,卒用以老。
嘗自言人當多識古賢豪行事,稍知趨向,庶不汩沒流俗。
尚之信字讖 康熙丙辰二月,尚之信約眾謀逆,送偽印於吳三桂,自稱暫管輔德將軍。
丁巳五月,反正歸朝,自稱暫管平南親王。
識者謂其前後兩銜,俱以「暫」字冠首,於義為斬頭,禍形已兆矣。
高宗詩讖 乾隆庚辰,高宗親製《歲朝圖》,禦題詩有「榑木初輝少海紅」句。
又識雲:「庚辰元旦試筆,得長律二首,書之幀端,以迓新韶嘉慶。
」是年十月,仁宗誕生,於是「少海初輝」句已成佳讖。
迨乙卯正位青宮,丙辰內禪受璽,兩字紀元,適名嘉慶,可謂巧矣。
癡和尚語讖 癡和尚,不知所從來,或雲沈姓,或雲孫姓。
冬夏一衲,與人言,無莊語,間且謾罵,然事後多奇驗。
不飲酒,惟好食肉,無多寡皆盡。
張大木耽禪悅,多方外交,樂與晉接。
時聖祖春秋高,理密親王再廢,主鬯未蔔,意和尚前知,作禪語探之曰:「佛將成道,誰能受衣盋者?」瞪目曰:「何問為!衣盋久已付汝。
」未幾,世宗登極,計其時,禦名已藏正大光明殿扁後矣。
王少宰母蔣太君尤重之,供養宅中。
一日忽曰:「今夕我欲臥太夫人床上。
」告之,太夫人曰:「和尚放顛,必有所為。
」即遷別室,讓榻與之。
夜半,棟折榱崩,舉室驚起。
太夫人曰:「吾有壓厄,和尚感我恩,故以身代。
」方搶攘間,和尚從瓦礫堆中闖然出曰:「誰作惡劇,妬我臥此,竟拆屋去矣。
我夢未醒,無已,當另覓一覺耳。
」 和尚旋居松江西林寺之萬佛閣,衲外無他物,惟挾一竹笥,緘之甚固,每出,必告常住曰:「慎視我篋,勿私啟。
」後有一遊方僧來,聞其語,竊發之,僅一敝袱,包一小狗,目尚未瞬,似初出腹,急緘之。
和尚歸,即怒罵曰:「戒若等勿啟,今違之,此地不可居矣。
」即躍秀野橋湍流中。
視之,死矣。
三日不流,亦不仆,第四日不知所在。
復啟笥審之,并小狗亦渺。
羣謂狗乃畜生道中得悟者也。
黃仲則詩讖 武進黃仲則少尹景仁,風儀俊爽,秀冠江東,客死安邑。
人傳其過平遙絕句雲:「疑是晉卿靈未泯,九原風雨逐人來。
」詞雖警絕,信為詩讖。
董耕雲畫讖 董耕雲,名椿,為青浦五峯太史之子。
工畫山水,及入都,又受其宗人文恭公誥之指,授藝益進。
纂修四庫館書成,議敘,得縣尉,分發陝西。
旋署某縣事,卒於官。
生平酷愛三秦風景,楮墨間時及之,不意竟終於陝,人謂為畫讖也。
洪稚存字讖 洪稚存太史亮吉遣戍時,一日,自巴裡坤赴伊犂,行至一地,馬忽掣韁奔逸,從削崖陡下,雙輪齊覆,轅馬壓身幾死。
歷一小時許,始遇救得甦。
及抵前汛,問失事處地名,則蘇吉也。
歎曰:「落鳳、柏人,類皆前定,乃竟不爽如此。
」 趙雲崧口頭讖 趙雲崧觀察翼與洪稚存生同裡,長同官京師,晚年同緻仕。
歸陽湖,居密邇,朝夕過從,固極相得也。
趙嘗戲語洪曰:「君他日當為吾誌墓。
」洪曰:「如此,則君當早逝,待吾下筆。
」趙笑曰:「遲餘死,正以延君壽,反相促耶?」後洪果先卒。
趙深悔失言,常舉以告人,謂為口頭讖。
江秋史碑讖 揚州江秋史侍禦為安慶守恂子,乾隆庚子進士,博雅能詩,嗜古碑帖,凡周、秦、兩漢、魏、晉、六朝、唐、宋、元、明之金石文字,搜羅殆遍。
乾隆壬子,金匱錢梅溪在京師,與之過從。
時秋史方奉父諱,一日,以高二三寸許之青田石一塊,琢為漢碑式,極古雅,上刻雲:「君諱德量,字量殊,江都人,太守君之元子也。
舉進士,官禦史。
世精古文,金石竹素,靡不甄綜。
乃於乾隆五十七年霜月之靈,刊茲嘉石,以傳億載」雲雲。
其明年癸醜,秋史將服闋,卒於京師,知之者鹹以為碑讖也。
失隆慶之讖 嘉慶丙辰,秦蓉莊都轉購得族人舊宅,曰寶仁堂。
土中掘得一小碣,上有六字,曰:「得隆慶,失隆慶。
」此屋蓋建於明隆慶初,至乾隆乙卯冬,始有成議,至嘉慶丙辰交價,故曰「失隆慶」也。
畢秋帆語讖 畢秋帆為兩湖總督八年,忽以事降山東巡撫,心轉喜之。
未幾,復任兩湖,乃愀然不樂,謂人曰:「吾將終老於斯乎?」已而苗匪起事,領兵堵禦,歿於當陽。
紅羊刼讖 粵西某邑令賈某,在粵寇洪秀全家,搜獲邪教書二本,入教人名冊十九本,命書一張。
洪生於嘉慶辛未八月十六日未時,未屬羊,正應紅羊刼之讖。
包裕詩讖 臨桂陳繼昌,初字哲臣,嘉慶癸酉以第一人舉於鄉,名守壡。
【古文「叡」字。
】迨庚辰春,以夢更名繼昌,字蓮史。
是科捷會狀,蓋三試皆元也。
邑故因山為城,東北曰伏波門,有山曰伏波,山下有洞,瀕江,曰還珠。
明正德丁卯,雲南按察司副使包裕有石刻詩雲:「巖中石合狀元徵,此語分明自昔聞。
巢鳳山鍾王世則,飛鸞峯毓趙觀文。
應知奎聚開昌運,會見臚傳現慶雲。
天子聖神賢哲出,廟廊繼步策華勛。
」後注雲:「伏波巖【即還珠洞。
】有石如柱,向離石二尺許,讖雲:巖石連,出狀元。
」陳大魁之歲,石果將連,蓋滴乳積漸黏屬也。
陳名與字之四字,見於包詩後四句者凡三,亦奇。
其初應童子試,縣府院試亦皆第一,時謂之大小三元。
道光宇宙之讖 陳蓮史應嘉慶庚辰科會狀時,其廷試策首頌揚處,有「道光宇宙」字,逾年而宣宗登極,紀元曰道光。
蔡二梅賦讖 蔡二梅上舍壽昌甫成童,以《白桃花賦》得名。
旋貢太學,即往粵東尋親。
比歸,而喬梓相繼殂。
有一子,亦殀。
二梅嘗自謂出牆枝開最先,其受風霜也早,花亦易隕。
此言竟成讖語。
耆英字讖 耆英性豪侈,家有園,曰成趣。
其廳事悉以奇石嵌壁,引水自屋角出,散注四隅,四時作瀑布聲。
承塵皆名人詩畫,縱橫點綴。
園有巨石,高可三丈,上鐫「介於石不終日」六字,為耆所自書,曰:「此石得之西城某王府,鐫資且數千金。
」未旬日,耆即以《江寧條約》被譴。
鹹豐年號之讖 粵寇洪秀全起事於廣西桂平縣之金田村,時道光庚戌之六月也。
其後蔓延十六省,陷六百餘城,為禍甚烈。
至同治朝始平,蓋歷十五年之久矣。
當文宗即位改元鹹豐之時,有童謠雲:「一人一口起幹戈,二主爭山打破頭。
」 粵寇僭號之讖 鹹豐壬子,江南鄉試題為「道之以政」一章。
有某生於是科中式,其文收束處作頌揚體雲:「行見德禮之化,聲教四訖。
東西南北,來享來王;俊秀造選,汝為汝翼,稽首而上太平天子之頌也。
」是時粵寇之難初萌,而彼中之國號、王號等字樣,均已一一見於文中。
同治年號之讖 穆宗登極,改元同治,雖僅禦宇十三年,卒成中興之盛。
當改元時,有紀其事之詩,中有雲:「一國幹戈淨,三台氣象新。
」蓋上句指「同」字,下句指「治」也。
女字之讖 同治朝,太監安得海之至德州也,呵斥官吏,索供張無厭。
其在舟中,品竹傳歌,連宵達旦,且敢陳設龍衣,招搖震炫,兩岸觀者如堵。
及自泰安逮捕至省,有候補令何某伴送之,在逆旅中,按牙譜曲,讌飲甚歡,並言回京後當令超遷不次。
又言曾求帝禦書,帝書「女」字與之。
「女」乃「安」字無頭,意者非佳讖耶,而不知即應於目前也。
果不久而為丁文誠公寶楨奏請就地正法矣。
王濤賦讖 寶應王濤,幼聰慧,為文恆不起草。
同治甲子中秋夕,挈奴掉舟遊射湖,月鏡當空,湖光如雪,酌酒臨流,興緻閒適,婆娑月中,口哦所賦詩。
奴忽見其行水上,如履平地,漸遠,不知所之,蓋已隨屈大夫遊矣。
其兄泓哭之慟。
一日,檢遺篋,得《歸濤賦》一篇,中有曰:「喜溢流之茫洋,悲康衢之陂陀。
追伍公於胥江,招屈子於汨羅。
署陽侯而擊鼓,導洛女以放歌。
路漫漫兮浩淼,天不旦兮奈何!」蓋早為之讖矣。
館會閒雲之讖 京師有松江會館,在前門外大蔣家胡同,初名雲閒會館。
道、鹹以來之僦居其中者,自鄉會試士子外,類皆閒曹旅宦、寄居眷屬。
或曰:「雲閒會館四字,逆讀之,則為館會閒雲,殆皆無心出岫之閒雲乎?」因改「雲閒」為「松江」。
自是不十載,即稍稍有緻身通顯著矣。
楊叔嶠聯語詩鐘之讖 楊叔嶠京卿銳為光緒戊戌被難六君子之一。
初以其兄病歿京師,北上運匶,因與康廣仁等五人讅,後遂及於難。
其所居大門有聯曰:「月中漸見山河影,天上新承雨露恩。
」上句為宋蘇東坡《八月十三玩月》詩,「漸」字乃三點水加一「斬」字,而楊竟於八月十三日棄市。
叔嶠初官內閣侍讀,嘗與同僚結社,為詩鐘。
一日,以鶴膝格詠「來」「霸」二字。
叔嶠得句雲:「抽刃我思來叔壯,拔山人笑霸王愚。
」其後戊戌之難,上下兩句皆應,殆語讖也。
林暾谷詩讖 侯官林暾谷京卿旭為光緒戊戌被難六君子之一。
初頗事冶遊,歡場中時有身世之感,有《與陳石遺丈大興裡飲罷過宿有歎》詩雲:「往日矜誇一任謾,遠來共醉事殊難。
高樓罷酒天初雨,短榻挑燈夜向闌。
流落傾城同一歎,忖量終歲得多歡。
此懷恐逐晨鐘盡,留遣回腸報答看。
」是夜座中所述,矜奇俶詭,足悽斷也。
又有《戊戌元日江亭即事》雲:「倚闌雲起亂鴉呼,黯黯西山望未無。
乍入闇虛催夕景,還連風色落平蕪。
主憂避殿當元日,臣職操兵見嗇夫。
如我閒官神所笑,何祥欲問自疑迂。
」此以是年元旦日蝕,偕友詣江亭觀音大士問籤而作。
相傳籤詩中有「巴蜀湘閩」等字,含有四章京被禍語意,當時固不覺。
而詩中「主憂避殿」、「臣職操兵」各語,詩讖分明,已見圍攻頤和園、孝欽後訓政、德宗禁處瀛臺諸兆矣。
又《直夜》雲:「鳳城六月微涼夜,省宿無眠思欲殫。
月轉觚棱成曙色,風搖燭影作清寒。
依違難述平生好,寂寞差欣咎眚寬。
身鎖千門心萬裡,清輝為照倚闌幹。
」呈《太姨丈》雲:「聞命書思既竭才,池亭起早獨徘徊。
寒生曉夢知方雨,雷轉秋陰喜漸開。
救偽未妨行督責,乘時自合仗雄才。
先生平日吾師事,試問如何區畫來?」此二詩,為參與新政時所作,去被逮不及十日,暾谷為章京纔十日而難作也。
詩意清悽,似《雲栖謁蓮池大師塔》之作,而踧踖不寧處過之,曰「無眠」,曰「思欲殫」,曰「依違」,曰「差欣咎眚寬」,曰「既竭力」,曰「猶徘徊」,曰「如何區畫」,其自知力小任重,自憂自危者至,而終不得脫也。
「身鎖」二句思其婦,「寒生」二句尚望事機可轉。
言為心聲,哀哉! 李連櫻之讖 京師某園有李樹一,與櫻樹相隔尋丈,忽枝幹交插,兩樹合抱。
都人呼之曰李連櫻,鹹謂若不斬此,國無太平之日。
未幾,而遂有權閹李蓮英用事矣。
王上有白之讖 醇賢親王墓近萬壽山,山勢環抱,墓如坐椅中,泉水繞前,後有銀杏樹兩株,高矗如蓋。
俗謂銀杏為白果,或造讖語曰:「王上有白,乃皇字也,當數世為天子。
」時光緒戊戌,孝欽後正以圍頤和園事惡德宗,聆此言,思有以破壞之,遣人督木工鋸銀杏,其中多蛇,悉被傷毀。
旋有一蛇出,長尺許,金色紅頭,又有一稍大,亦紅頭,均昂然不動。
焚香祝之,始去。
至庚子,拳亂作,其人固頭戴紅巾,而口誦符咒者也。
紅燈照之讖 自光緒甲午中日之役後,某邑北鄉濬河獲殘碑一,字漫漶不可辨,惟二十字可讀,文曰:「這苦不算苦,二四加一五。
紅燈照滿街,那時纔算苦。
」至庚子,拳匪作亂,其徒黨有女子曰紅燈照者出,乃始悟為讖也。
徐小雲語讖 光緒庚子春,海鹽徐小雲尚書與錢塘汪柳門侍郎鳴鑾同在朝。
侍郎一日與尚書宴飲,談及時事,輟箸太息,謂將決意告退,當避暑於西湖。
並述且過「子遊子」「棄甲曳兵而」二句,蓋謂過夏即走也。
洎八月,拳匪難作,尚書被誅,而讖應矣。
劉可毅名讖 武進劉葆楨檢討可毅,光緒戊子會元,於會試前自更此名,同人莫之知也。
及榜發首捷,報錄至青廠武陽會館,館人曰:「吾武陽無此劉可殺也。
」由是人輒以可殺戲呼之,劉每忽忽不樂,常攬鏡自照曰:「吾名詎真成讖耶?」庚子拳匪亂作,葆楨先已出京,俄復折回,亂後,蹤跡杳如,傳聞於通州遇害矣。
張文襄語讖 張文襄枋政時,一日以尚未叫起,在退值室閒坐。
某親王曰:「我今日手甚冷。
」文襄曰:「王爺手冷,即應烘。
」【「烘」與「薨」同音。
】王猶不知其為戲語也。
一章京適以白事入內,聞而微笑,王頓悟曰:「我命值班蘇拉取一火盆來,大家烘,可好?」文襄曰:「我不烘。
」王笑曰:「中堂年高,自然讓中堂先烘。
」文襄果於是年薨,成讖語矣。
陋室銘之讖 唐劉禹錫任和州刺史,作《陋室銘》。
光緒季年,德馨【此與撫江西之德馨為二人。
】牧和州,其名與《陋室銘》中語恰合。
馬薦葵詩讖 馬照臨,字薦葵,性倜儻,嗜吟詠。
某年冬,應郡試,居淝城甚久。
一夕,詣包孝肅祠坐月,得句雲:「浩氣空隨流水去,娟娟寒月照何人?」次日,攜稿呈其師。
師見之,驚曰:「子其欲騎長鯨以追青蓮乎?何敗興乃爾!」立命筆,易「空隨」為「不隨」。
薦葵猶作豪語以應之曰:「信如是,某之願也。
」未幾,試畢歸,渡巢湖,中流遇風,舟覆,果落水死,此詩讖也。
金川門碑讖 江寧金川門歷久閉塞,粵寇未亂時,將軍某曾一開之,旋閉塞如故。
光緒戊申,端忠愍開府兩江,倡築寧省鐵路,由此門以達督署。
闢門後,在門外開溝築路,濬泥至七尺許,發現石碑,四旁剝蝕,長可六尺,闊四尺。
諦視之,石有二,上下對合。
匠人以鐵鑱劈開,下方石面刊有隸字雲:「此路變成鐵,大清江山滅。
」旁有「諸葛武侯書」五字。
時南匯黃芷安在旁親睹之,同觀者皆愕然。
或以省垣龐雜之地,易起謠言,遂舁入督署祕其事。
宣統年號之讖 宣統帝嗣位,年號既定,有引以為憂者,曰:「日宣三德,曆算三統,皆暗含『三』字。
日月星為三光,『光』字下似『九』字,三三為九。
且『統』字偏旁之『充』,遠視之幾與『色』字相類。
今之天下,危機四伏,窺竊神器者所在皆有,統治全國之期,恐至三年而將不臘也。
」 城門名讖 京師於元為上都,明與國朝因之。
或於正東西三門之命名,作一解雲:「曰正陽,曰崇文,曰宣武,皆昔時舊稱。
而元之亡也,年號至正,則為正門之占驗焉。
明社之亡,年在崇禎。
今者國祚之移,號曰宣統。
蓋崇禎時以文臣庸闇而亡,宣統時以發難於武人而亡也。
」 端忠愍詩讖 長白鍾子英郎中靈嘗客端忠愍幕,嘗為人言忠愍督兩江時,一日晝寢,夢中得句雲:「天津橋上杜鵑嗁,嗁罷樓頭日已西。
千載不消亡國恨,夢魂長繞蜀山陂。
」一時不解所謂,忠愍亦自恐其不祥。
及宣統辛亥秋蜀中亂事起,忠愍奉命入蜀,為亂兵所戕,詩乃成讖。
子英又述忠愍之斷句,如「碧梧葉落天如洗,黃菊花殘雁始歸」,「驚心塞北新寒早,回首江南舊夢非」,「野花爛漫春三月,芳草芊綿貉一邱」,「天意蒼茫憑氣數,詩心哀怨誌溫柔」,多係蕭瑟之音,不類開府兼圻者之口脗。
言為心聲,宜不得其死也。
陸文烈文讖 陸韜廠為陸文烈公鍾琦之子,光緒某年,蹈海死,文烈自為文以祭之,中有雲:「汝與汝弟光熙書,謂汝處前日之苦境則生,處今日之樂境則死。
汝真以我今日之境為樂境乎,抑恐汝父他日之死於樂境而故為是說乎?」宣統辛亥,革命事起,文烈果殉義於山西巡撫任所。
並頭花之兆 宮中所蒔之花,凡開並頭者,宮人羣以為瑞,相戒不折,以為得幸之兆。
尚書大學士之兆 進士釋褐,有授翰林院庶吉士者,必入庶常館肄習。
到館日,人各持《尚書》一部、《大學》一部以進,由教習庶吉士以硃筆標月日於簡端,俾各挾以歸,若蒙童入塾受書狀,為將來得以尚書晉大學士之吉兆也。
王文簡詩兆 順治己亥,王文簡客京師,聽劉體仁吏部操琴,贈以詩雲:「與君更作他年約,黃鵠山中訪戴行。
」及壬寅,竟相遇於宋戴顒故居之京口黃鵠山,始悟前詩之兆。
旗竿被焚之兆 康熙甲寅二月,兩廣總督轅門前之旗竿,白晝飛火,忽焚其右,焦灼過半。
是年孫延齡叛,竊踞桂林,大軍攻之,屢為所挫。
梅著花之兆 康熙己未,施愚山侍講家寄雲樓下之老梅,忽著花四枝,兩枝指城南,一枝指南隣,一枝向宅中。
是年,愚山以少參政改侍講,同薦者,高詠則為其南隣,孫編修卓、茅編修薦馨則皆居城中也。
詠,字阮懷。
包穀李樹蟾蜍之兆 西藏及苗匪邪教未起事之前,川中所種包穀,根下宛如人首,眉目畢具,李樹忽生刀豆。
一日早起,成都北門忽閉不得開,視之,有大蟾蜍百萬填塞,日高始散。
潮過唯亭之兆 蘇州城東三十裡,有唯亭鎮,海潮過此,預蔔大魁,諺雲:「潮過唯亭出狀元。
」彭尚書芝庭居唯亭,門臨葑溪。
雍正丁未,有人於溪頭罾上得一石首魚,魚為海產,蓋乘潮而至也。
是年,彭果大魁天下。
蟲荒之兆 乾隆乙亥,江以南蟲荒,四府不登。
其冬,蘇州葑門、盤門外紅燈四集,有人馬之聲。
次年春,瘟疫大作,死者枕藉。
槐樹鵲巢之兆 每會試年,內閣大堂西槐樹,鵲結一巢,則中書得鼎甲一人。
乾隆乙未,結數巢,狀元吳錫齡,榜眼汪鏞,探花沈清藻,會元嚴福,果皆由中書通籍。
福文襄死兆 福文襄王康安將薨前一日,發兵之際,大霧迷漫。
王怒,命以槍礮轟之,頃刻霧開天朗,無纖雲點綴,空中震雷忽起,擊營前大石如粉。
王不懌,次日遂薨。
駐兵之地,名背子坡,前為打狗河。
「背子」與「貝子」同音,王本命又屬戌也。
齊息園死兆 天台齊息園宗伯召南主講杭州敷文書院時,每當山雨欲來,雲氣滃起,必識其處。
及霽,使僮往鋤之,輒得一石,上有古篆「雲」字,積久至盈篋。
最後得一石,上有「天台丈人」四字,狀若雕刻。
自此遂不復見,而齊亦不久歸道山矣。
其後山長馬秋藥履泰課士,嘗以雲起石為題,令詠其事。
蔣礪堂重至會經堂之兆 蔣礪堂相國以乾隆戊戌入泮,時方十齡。
後入翰林,道光乙酉大拜。
偶於舊簏檢得童試卷之浮簽,有「蔣攸銛,年十歲,廂藍旗金文淵佐領下,身小,面白無鬚,習《易經》,坐東文場餘字第二號」三十三字。
此號在聚奎堂後會經堂席舍中也。
次年丙戌,典試禮闈,復至會經堂。
此紙之出,若為之先兆。
相國因令順天學官將是年滿洲、蒙古、漢軍入泮諸生姓名注明旗籍,彙為一冊,裝池而什襲之,而乞曹盧英諸相題以詩。
雪中榴開之兆 寶應卞頌臣制軍寶第,幼年讀書於南門城樓,早出暮歸,率以為常。
城樓有寺曰觀音樓。
老僧湛圖憐其貧,時啗以虀粥。
太夫人貰屋城隅,紡績以佐中饋,又為人澣衣。
庭側有石榴一株,久不著花,是年冬,嚴寒,積雪旬日,忽絳英照人,則石榴花吐豔也。
裡人大駭,以為不祥,制軍亦竊竊憂之。
太夫人顧而笑曰:「吾家衰落,至汝輩而已極,縱有不祥,更無有不祥如今日者。
吾聞土旺則木滋榮,意者汝將光大門閭乎?」次年,制軍舉於鄉。
及貴,太夫人特命於裡第建一廳,顏曰榴瑞堂,以示不忘。
早立登基之兆 鹹豐癸醜三月,粵寇破揚州,將北窺淮海,東竄裏下河一帶。
淮安、山陽、鹽城之民倡以棗、栗、燈籠、雞子犒寇,蓋寓「早立登基」之意以諛之也。
烽煙太平之兆 江寧城中火星廟有鐵鑪一座,上有「烽煙太平」四字。
粵寇洪秀全據江寧時,侈為祥瑞,令數百人舁之,徧行城中,然後取以入府。
伐椒之兆 寶應城東門有屋一區,故劉氏產也。
王文勤公凱泰幼時讀書其家,偶食椒,見其青蔥可愛,因以一枝插地上曰:「若吾他年讀書有成,則此枝當活。
」閱三十餘年,高過屋檐。
文勤以道光丙午登賢書,庚戌成進士,同治時由編修擢浙臬,俄移粵藩,遂遷閩撫,而此屋亦為其所有,其樹更盛。
久之,或言椒不留子,苞一啟,子即墮落,恐不利於子孫,乃議伐之。
其次媳為俞曲園之長女,力阻之,不可。
未及二年,文勤自臺灣歸,卒於福州,妻劉夫人則先文勤二月而卒。
豬頭落地之兆 富陽宋紹唐,乾隆時富人也,僕從以百計。
至光緒初,其宅附近屠肆之架,所懸豬頭忽落地,跳而行。
市人逐之,亦不顧,直入徐門而止。
於是徐姓衰落,今且饔飧不繼矣。
留辮之兆 吳興有廖北江者,曾遊學日本。
瀕行,翦髮辮以與妻,謂可作紀念。
既二年,以肺疾死於醫院。
院中人懼傳染,火葬之。
其友揣其遺篋及臨終之函以歸。
妻痛甚,取衣冠與遺髮,招魂葬之,人稱之為髮塚。
廖喜讀鄞人周齊曾囊雲《髮塚銘》,其文為乾隆時鈔本,鄞志中亦載之,第起訖不完,廖嘗就皇父鵬九架上所藏舊本鈔之。
死後,或檢其遺篋,則此文尚存,且有文書後,中有雲:「斬除煩惱絲,笑我亦髠頂。
」是語竟成讖也。
秦聲之兆 內廷向演崑曲,光緒時則尚秦聲,即梆子腔也,說者知有六飛西幸之事矣。
帝王樹之兆 京西有潭柘寺,中有銀杏一株,數百年物也,俗以帝王樹呼之。
每易一朝,則生一幹。
鹹豐時所生者,為旁簷所礙,止而不長。
同治時所生者,忽為大風吹折其梢。
旋於折梢之一幹旁,復生一枝一幹,兩歧並出,適符光緒、宣統兩朝入繼大統之兆。
失街亭洪羊洞碰碑之兆 宣統辛亥八月十九日武昌兵變,翌日,都人始知之。
而西安市場某戲園,適於二十、二十一、二十二三日,邀譚鑫培至園奏技,觀客雲集,後至者不得座,雜立人叢中,闐咽無容足地。
其所演劇目為《失街亭》、《洪羊洞》、《碰碑》。
或曰:「此非佳兆也。
」 李肯堂生平逢九數 李繩武,字肯堂,廣東韶州人。
本窶人子,以居積起家,至暮年而素封矣。
生平所值,多是九數。
蓋其父於四十九歲生繩武,至六十九歲而卒。
繩武十九歲始出學賈。
五十九歲歸老於家。
生九子九女。
六十九歲時,其繼室年三十九,又生一子。
未幾,其第四子卒,仍為九子。
子各娶一婦,無娶妾者,女之夫亦無娶妾者。
九子九婦,九女九壻,有孫十九人,外孫男女二十九人。
光緒乙亥正月初九日,其九十生日也。
吉夢惡夢 睡時依身體內外之刺激,感覺中惹起半意識之狀態,曰夢。
古代東西各國,多視為不可思議之神權。
近依哲學及生理學之條件推測,謂夢之成立,由感覺中樞之神經細胞因睡停止作用,蓄積勢力,故腦髓之一部分興奮甚強,影響於血管,使血液集於其處,而成幻象及錯覺也。
《周禮?占夢》「季冬聘王夢,獻吉夢於王,王拜而受之。
」鄭注:「聘,問也。
」俞曲園謂聘猶《月令》聘名士之聘,曰禮來之也。
下文雲:「乃舍萌於四方以贈惡夢。
」注曰:「贈,送也。
」惡夢可以贈之使去,則吉夢亦可聘之使來。
太宗翔鳳樓之夢 崇德丙子六月,太宗禦翔鳳樓,偶假寐,夢人請曰:「和碩穎親王薩哈璘乞賜一牛。
」如是者再。
寤,以問希福等,皆奏曰:「此皇上悼念所緻。
」上曰:「不然,當別有故。
」於是希福檢會典,凡親王薨,初祭,例賜一牛,穎親王初祭未用牛也。
上乃命緻祭如禮。
薩,為太祖孫,禮烈親王代善第三子也。
俞望屺母夢魁光 餘杭俞望屺大令生時,其母夢有魁光繞屋,因名魁,後改名甡。
宰長沙,有吏才。
一日,指空中曰:「有魁光引我,吾逝矣。
」未幾卒。
趙函乙夢兜鍪神人 趙函乙,合肥人,順治丁亥進士。
督學江西,一日,行洪州道上,夢有冠兜鍪之神人,引至一敗廟,指黃幕中而語曰:「此君前身也。
」次日,至追賢坪,見道側有古廟,已頹落,入視之,宛如夢中。
土人雲:「是宋時密都統廟。
都統名佑,合肥人,與元將血戰死,廟食三百年矣。
」趙嗟異,因重新其廟,自為之記。
陸麗京因夢尋太和山 陸麗京嘗遊嶺南,時前進士知臨清州事金堡遯跡浮屠,南雄陸太守世楷為闢丹崖精舍,縆鐵鎖以上,麗京依之。
一夕,夢至琳宮,丹梯碧瓦中,有神建龜蛇之旐。
寤,對寺僧言狀。
僧,楚產也,乃曰:「此太和山也。
」麗京遂易道士衣,往訪,竟不知所終。
陸次山詩夢 仁和陸次山刺史璣嘗仕蜀,及歸之前夕,夢一麗人搴帷入,曰:「仰君名久矣,今將南旋,有詩,請續之。
」誦雲:「空山期故人,花落滿牀雨。
」次山曰:「此不可續者也,敢謝不敏。
」固請,應聲曰:「我將渡巴江,歸心一春苦。
」其人曰:「可矣。
」問其姓氏,俯首不答,微頷而去。
次山寤,乃語人曰:「明朝盧刺史爾惇之女,色藝雙絕,後隨父殉張獻忠難,埋玉城西,豈其人耶?」 笪重光夢其父 順治朝,句容笪重光將應鄉試,夢其父告曰:「汝科名在朝天宮羽士某筆頭也,盍訂交焉。
」及醒,不解所謂。
逾日,夢如前。
異之,乃詣宮投刺。
一見,歡若平生,棋酒琴詩,往還無虛日。
及九月寫榜,執筆者即朝天宮羽士也。
唱名至笪重光,羽士應聲落筆。
監臨蹙額,怪其姓之音與「韃」同,觸本朝忌,請易之,使者亦以為然。
羽士曰:「其名已繕榜矣。
」監臨叱曰:「汝知笪字作何寫?」曰:「竹旦耳。
」眾曰:「命也!」逾年,成進士,後官侍禦。
鄧肯堂夢神示字 鄧林梓,字肯堂,常熟人。
順治丁酉,將赴省試,祈夢於韋蘇州廟。
夢示以「中式力田」四字。
肯堂竊意是科可中,但當從此知止,歸老田間,無望甲科矣。
迨榜發,邑中中陳溯潢。
溯潢父名式,「力田」者,合之為「男」字,言中者式男,鄧無分也。
喬夢蛟童試前之夢 喬進士夢蛟年十四五時,將應童試,忽夢一人如俗畫張仙像者,謂之曰:「汝欲登第,須與董含同榜。
」驚寤,遂識於簡端。
喬長董一紀,時董雖生,尚未命名也。
後每試,必檢董名,不可得。
及董入泮,喜曰:「果有是名,有是人矣。
」順治辛卯,喬中式,戊戌成進士,董於甲午鄉薦,疑夢不足據。
及辛醜,喬補殿試,董適於是科捷禮闈,遂與之同赴殿試焉。
管世俊夢中狀元 遂寧李如石,名實。
令長洲時,有賢聲。
明亡,隱於上清江,子靜從之,教授生徒,躬耕自給。
村人管世俊方弱冠,往受業焉。
一日,世俊對靜大笑,實問之,世俊曰:「我夜夢大哥中榜眼,我中狀元,故笑。
」實勸勉之。
未幾,世俊死,以為前夢不驗。
順治辛卯,靜舉於鄉,又十年辛醜,成進士,廷試果第二。
是科狀元乃溧陽馬世俊。
既而世俊之父來賀,實言及前夢,則曰:「亡子原為馬姓,隨母來者。
」實益異之。
然不三四年,而溧陽馬世俊亦死。
周計百夢金聖歎 周計百司李某郡,讀才子書,慕金聖歎之為人,遣使賷舟車費往迎之。
聖歎適為唐詩選,未赴也,然已心許之。
至明年,計百夢一人,披髮跣足,聳身案上,蒙面而泣曰:「我聖歎也。
」晨起,謂客曰:「聖歎休矣。
」遣使再至吳門,始知夢中之夕,即聖歎絕命之晨,時為順治辛醜也。
獄具,聖歎與十七人俱傅會逆案坐斬,家產籍沒入官。
蔣伊兩夢 順治進士蔣伊求嗣於蘇州之雲巖,夢有僧指執錫杖之二童為之子,因舉長子,名之曰陳錫。
後為雲貴總督。
晚年嘗曰:「吾命中尚應得一子。
」久之,夢其中堂曝錦被,有龍蟠於中。
適佃戶曹某送租,并攜其女至,甫十餘歲,裹舊錦衣而嬉笑。
見之大驚,遂留納之,生文肅公。
毛癱子夢中足直 天長有養濟院,留養羣丐,毛癱子實主之。
毛有妻有妾,某歲除夕,妻妾置酒飲之。
毛夜半睡熟,夢一金甲者攫其衣領起曰:「上帝直汝矣。
憐爾一廢人,能脫三人死。
」乃又以一手曳其足,曰:「直。
」毛大驚,循牆走。
妻驚起,以火視,曰:「誰耶?」曰:「我。
」曰:「何為走也?」乃告之夢。
曰:「走猶夢乎?」曰:「醒也。
」曰:「何時活三人者?」曰:「昨也。
」 先是,毛於除日乞市例錢而歸,大雨雪,而負之行者凍且憊。
路過一舖遞所,稍休,乃坐毛於幾而拂雪。
毛忽訝曰:「此中何有呵呵聲,鬼嘯耶?」命一匄入視之。
出,曰:「穴窺一室,有三人。
一老者,僵臥息絕;一微喘;呵呵者,一壯者也。
」曰:「何為?」曰:「以小事而訟,縣役索錢,寘於此。
」於是毛命匄曰:「疾與酒。
」匄從穴進酒,毛令之曰:「壯者先飲。
」又令曰:「壯者食,喘者倚。
」而二人倚酒起矣。
又令曰:「二起者挾息絕者而微飲之。
」頃之,鼻有聲,亦起而坐。
於是匄欲負毛以歸,曰:「未也。
」又問三人者曰:「室能炊乎?」曰:「無薪。
」毛又出所乞之米與錢,為買薪數束,納於穴而歸。
歸而遂有夢之異。
時毛方語夢於妻,未幾而天曙,羣匄到門,相顧大驚,遂擁毛入市。
而毛則揚揚步出裡巷門,過市廛,一市大驚,因語夢於市。
王丹麓試夢 王丹麓一日檢書,得同夢方。
時念張廣平處京師,特千裡緻書,相期試夢。
聞者笑之。
吳子雲夢誦文 康熙初,桐城秀才吳子雲方於春夜玩月,夢空中有人聲曰:「今年鄉試,吳子雲當中四十九名。
」誦其文,琅琅然,題為「君子之於天下也」一章。
吳雖不甚記憶,而覺其文甚佳,因預作此題文以備試。
乃入場,果此題,因書宿搆。
放榜,果中如其數。
旋中進士,入翰林。
張文端夢竹竿 桐城張文端公英得子遲,祈夢於京師前門之關帝廟。
夢關帝以竹竿與之,旁無枝葉,頗不喜。
有解者賀曰:「公得二子矣.」問何故,曰:「孤竹君二子,此傳記也.破『竹』字為兩『個』字,此字法也.」已而果然. 陳香泉夢遊園 康熙時,陳香泉太守奕禧時夢遊園林,水竹山石,極幽雅之緻,牆外有寺有塔,心甚樂之,如是者有年。
比守南安,則衙齋正如夢境,遂卒於官。
陳香泉夢至一樓 陳香泉頗以書名,其幼時夢至一樓,滿貯隃糜,一神人謂之曰:「供爾一生揮灑。
」自是書學大進。
佟國相夢關羽 佟國相撫甘肅,以事出巡,按站行。
至伏羌縣,夢神呼雲:「速走,速去!」佟不以為意。
次晚,夢如初,且雲:「欲報我恩,但記『荊波宛在』四字可耳。
」佟驚起,亟走,三日而伏羌縣沉為湖,卒不解救者為何神。
後至建昌,野渡,有關羽廟,上書「荊波宛在」四字。
佟入拜謁,為修葺之。
汪山樵夢楊貴妃 康熙時,蘇州有汪山樵者,名俊,選授陝西興平縣。
宿馬嵬驛,夢一女子容貌絕世,明璫翠羽,投牒而言曰:「妾有墓地為人所侵,幸明府哀而察之。
」汪驚醒,詢土人,則曰:「此間惟有楊娘娘墓道,唐時改葬後,基址原有數十畝,宋、明以來為樵牧所侵,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