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類

關燈
即宋宣和漏網之玉玲瓏也。

    園中商店林立,多江湖賣技者,午後遊人如織,已成一大市矣。

     大虹園之塔 高宗巡幸至揚州,時江某為鹽商綱總,承辦一切供應。

    某日,高宗幸大虹園,至一處,顧左右曰:「此處頗似南海之瓊島春陰,惜無塔耳。

    」江聞之,亟以萬金賄近侍,圖塔狀。

    既得圖,乃鳩工庀材,一夜而成。

    次日,高宗又幸園,見塔巍然,大異之,以為偽也。

    即之,果甎石所成,詢知其故,歎曰:「鹽商之財力偉哉!」 絜園 絜園為邵陽魏默深名源別業,在揚州鈔關門內倉巷,有古微堂、秋實軒、古藤書屋諸勝,粵寇亂後,惟存大門外之影壁矣。

     平地起樓臺 桐城張暎沙,名若瀛,歸田後,于西郭外創一園,名逸園,欲速成,然燭施工,樓台牆屋草草而已。

    有言其不堅者,答曰:「我之年幾許矣!此足娛我,遑問我後耶。

    」園額跋雲:「平地起樓台,樓台起平地。

    平地兮樓台,樓台兮平地。

    」此四語極饒意味,足以發人猛省。

    張喜作詩,不甚求工,諧謔語頗多趣緻。

     李園 桂林李園,在城西北角,距容門最近,為一時勝地,以江西李翁亶誠之重望著名也。

    翁隻身赴粵,起鹽筴緻富,宗親幾徧天下,為阮文達公刊經解者,其子也,後又有閣學宗瀚、大理聯琇繼之,蔚為儒宗。

    園宅甚多,率皆易主,其城西一宅,廳事前有湖石象韋字,意緻宛然,有以韋齋為號者,頗著詩名於嘉道間。

    土人雲:「李翁樂善好施,省垣善舉多翁助成,垂利至今。

    」初有入籍桂林之議,士論亦協,適其壻高平祁氏巡撫是邦,以祝壽演劇,禁止遊人滋生事端,舊家子弟有受撲責之辱者,乃公議禁李著籍焉。

    李園遺址,荒落莫稽,陂水可數十畝,聞其四至,占城中十分之三。

    盛時船艇遊泳,極似江南,亭沼花木,備極清華,四方文學之士過從宴樂,不減淮浙鹽商諸家。

     海山仙館 潘園,一名海山仙館,在廣東省城西關外寶珠礮台西南隅,為鹽商潘德畬字海珊之別墅,頗具邱壑。

    至其裔仕成,奢汰愈甚,同治季年虧公帑三百萬,沒產入官,是園遂由南海縣收管。

    園價昂,一時不能售,乃用開彩法售之,券共三萬條,每條銀幣三角,既開彩,為香山一蒙師某所得。

    某驟得巨產,恣意嫖賭,全園不能即鬻,則零碎拆售,先售陳設古玩器物,次售假山石,次拆門窗,次鋸樹,未一二年,則全園已犂為田,惟頹垣敗瓦,猶約略可數,得彩者已潦倒死矣。

    又潘尚有《佩文韻府》闆,則抵與山西某票號。

     避暑山莊之真假山 人家庭院中以石累疊如山者,曰假山,避暑山莊則就真山為之,亦在庭院中,謂之真假山。

     張漣工壘石 張漣,字南垣,華亭人,徙嘉興,又為嘉興人。

    少學,好寫人像,兼通山水,遂以其意壘石,甚工,他人為之莫能及也。

    百餘年來,為此技者,類學嶄巖嵌特,好事之家羅取一二異石,標之曰峯,皆從他邑輦至,決城闉,壞道路,人牛喘汗,僅而得至,絡以巨絙,錮以鐵汁,刑牲下拜,劖顏刻字,鉤填空青,穹窿巖巖,若在喬嶽,其難也如此。

    而其旁又架危梁,梯鳥道,遊之者鉤巾棘履,拾級數折,傴僂入深洞,捫壁投罅,瞪盻駭栗。

    南垣過而笑曰:「是豈知為山者耶!今夫羣峯造天,深巖蔽日,此蓋造物之所為,非人力可得而緻也。

    況其地輒跨數百裡,而吾以盈丈之趾,五尺之溝,尤而效之,何異市人摶土以欺兒童哉!惟夫平岡小坂,陵阜陂池,版築之功,可計日以就。

    然後錯之以石,碁置其間,繚以短垣,翳以密篠,若似乎奇峯絕峷纍纍乎牆外,而人或見之也。

    其石脈之所奔注,伏而起,突而怒,為獅蹲,為獸攫,口鼻含呀,牙錯距躍,決林莽犯軒楹而不去,若似乎處大山之麓,截谿斷谷,私此數石者,為吾有也。

    方塘石洫,易以曲岸迴沙,邃闔雕楹,改為青扉白屋,樹取其不凋者,松杉檜栝,雜植成林,石取其易緻者,太湖堯峯,隨宜布置,有林泉之美,無登頓之勞,不亦可乎!」南垣遊於江南諸郡者五十餘年,自華亭、嘉興外,於江寧,於金山,於常熟,於太倉,所過必數月。

    其所為園,則李工部之橫雲、虞觀察之預園、王奉常之樂郊、錢宗伯之拂水、吳吏部之竹亭為最著。

    經營粉本,高下濃淡,早有成法。

    初立土山,樹木未添,巖壑已具,隨皴隨改,煙雲渲染,補入無痕,即一花一竹,疏密欹斜,妙得俯仰。

    山未成先思著屋,屋未就,又思其中之所施設,牕櫺幾榻,不事雕飾,雅合自然,為此技既久,士石草樹鹹能識其性情,每創手之日,亂石林立,或臥或倚,張躊躇四顧,正勢側峯,橫支豎理,皆默識在心,借成眾手。

    恆高坐一椅,與客談笑,呼役夫曰:「某樹下某石可置某處。

    」目不轉視,手不再指,若金在冶,不假斧鑿,甚至施竿結頂,懸而下縋,尺寸不爽,觀者以此鹹服其能。

    有四子,能傳其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