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苑類 公共處所附
關燈
小
中
大
喇嘛名惱木汗者,請以佛教佐治,可以壽國安民,上從其請,故建白塔,費錢五萬二千餘,為喇嘛奉經。
塔上有藏文七字,山下又有高宗禦製碑二座,一則考據白塔山之歷史,略雲:白塔山,金時名瓊華島,故京城八景「瓊島春陰」為其一。
一名萬歲山,一名萬壽山,一名大山子。
【明詩「萬歲山前擂大鼓,赭袍將軍號威武」,即指此。
】又有一碑,大書「崑崙」二字,石色白,殆艮嶽石也,狀類玉石。
碑下為長方石,石上有古柏二株,高二丈許。
碑後有高宗禦題詩,題為《悅心殿即景作》,其詩雲:「飛閣流丹切灝空,登臨縱目興無窮。
北憑太液平鋪鏡,南接金鼇側飲虹。
冬已半時梅馥馥,春將迴虛日融融。
摩挲艮嶽峯頭石,千古亡興一覽中。
」山後松柏叢雜,山麓有石洞二,西洞曲折數丈,洞口有小閣一處,署酣古堂,亦高宗禦製也,俯臨巨閣,即三希堂刻石所在。
從酣古堂行不數武,有仙人承露盤,仙人銅製,聳立石上,手承巨盤。
東洞曲折十餘丈,洞口小亭有高宗教禦製「盤嵐精舍」匾額,紆徐而下,洞中日光黯澹,陰氣森森,北又有一亭,即快雪堂石刻所在。
再西佛寺則前殿圓形,壯麗無比,中為旃擅,山上列銅佛悉失於庚子歲。
後殿立巨佛,背有千手眼,後為木梯,較在雍和宮者尤雄偉,殿前碑刻仿正定之天寧寺。
再西別院北向有殿五楹,中植石,分八面上下,置木轉輪,京城八景「瓊島春陰」為其一。
一名萬歲山,一名萬壽山,一名大山子。
【明詩「萬歲山前擂大鼓,赭袍將軍號威武」,即指此。
】刻五代貫休畫十六尊者,極清奇古怪之緻。
東有藏經版處,庚子亦燬,殆為乾隆重定本,柏林寺所有龍藏即其版也。
雪池冰窖 雪池冰窖在北海陟山門內,為諸冰窖之冠,禦用取給於此。
都城內外,如地安門外、火神廟後、德勝門外西、阜城門外北、宣武門外西、崇文門外、朝陽門外南皆有冰窖,以歲十二月藏冰,來歲入伏頒冰,各部院官學皆有之。
掌以工部司員一人,以數寸之紙印為小票,名冰票,為領冰之券。
然年久弊生,雖有此票而給冰絕少,殆不能供一人之需,故亦不復領票,而冰多售於市矣。
太液池 太液池在西苑門內,南北亙四裡,東西闊二百餘步,舊名西海子。
上跨石梁,約廣二尋,修數百步,兩厓闌楯,皆白石鐫鏤,中流架木,貫鐵繂掣之,可通巨舟。
東西峙華表,東曰玉蝀,西曰金鰲,蓋橋名也。
橋有九門,為禁院來往大道。
夾岸榆柳松槐,皆數百年物,中有人字柳一株,乾隆間,風吹一枝著地,本株傾欹欲倒,高宗命以折枝撐拄,既而成活,與本株作人字形,因以名之,禦製詩雲:「借問人稱誰氏,依稀彭澤先生。
」其風緻可想。
池有中海、南海、北海之分,木石亭臺,類多三朝古蹟,光緒朝,更增飾西洋物品,璀璨絢爛,益勝於前。
池在金時名西華潭,元名太液,明又稱金海,四時風景,以秋為最佳,高宗於池中立一亭,名水雲榭,大書「太液秋風」四字,為燕京八景之一。
瓊島 瓊島即瓊華島,踞太液池,奇石疊成,巑岏岞崿,相傳為宋代艮嶽之遺,自汴中輦至燕者。
巔有古殿,聞為遼太後洗妝台,又有辨為金李宸妃妝台考,又有辨為元英英來芳館者,最後有人辨為廣寒殿舊址,因殘石壞礎,猶刻雲物及廣寒殿宇也,後為普安佛殿,上建白塔,又名白塔山。
山左立一碣,禦書「瓊島春陰」四字,亦燕京八景之一也。
暢觀樓 西直門外三貝子花園,自改為農事試驗場,德宗奉孝欽後親往閱視,以場中高樓為傳膳之所,孝欽命之曰暢觀樓,其餘「自在莊」、「豳風堂」諸額,亦皆禦題。
皇史宬 皇史宬建自明,四周石室,中藏金匱,國朝因其舊制,尊藏實錄、聖訓、玉牒諸鉅編,寶笈琅函,依次排列。
至嘉慶丁卯,高宗實錄、聖訓告成,則卷帙宏富,增於舊時數倍,仁宗特命所司重加修葺,將金匱分列石臺,諏吉尊藏,並諭閣臣雲:「我國家億萬斯年,篤枯延釐,正未有艾。
嗣後石室充盈,即於兩配殿仿照石室規制,建造分貯,奕葉遵循,永遠無替。
」此旨並交內閣存記。
大學士直廬 內閣大學士直廬在昭德門東南隅,門西向,閣南向,後於閣東北開正門,與文華殿相對。
沈德潛《夜宿中書省》詩雲:「獨宿絲綸閣,虛堂燈火清。
窺檐星漢影,記夜柝鈴聲。
報稱慚須髩,疏慵負聖明。
家園通夢寐,遊釣憶平生。
」 侍衞直宿處 侍衞直宿處在貞度門外西廡。
槐樹院子 瀛臺之北有勤政殿,為孝欽後、德宗居海子時披閱奏本之處,其東偏有一小院,以院有大槐樹一株,俗呼為槐樹院子,則軍機大臣辦事處也。
每日各處奏事,均先至外奏事處,次日,由軍機大臣恭呈禦覽,既奉如何辦理之諭,即退值,交軍機章京遵照所諭明發廷寄交片,分別擬稿,由各大臣核定,立即繕就,復由各大臣呈覽,當日即發,統計祇須兩日。
故各大臣每日入內辦事,必隨帶值班小軍機多人,以小軍機所居之地距勤政殿太遠,往返須二三小時,而交辦事件時,兩宮仍在勤政殿等候,及各小軍機謄真進呈後,費時已不少矣。
上書房直廬 上書房有樂泉,為乾隆己卯歲張文恪公泰開直上書房時,得於園廬之東,愛其甘冽,甃以文石,繪圖徵詩,遂自號樂泉老人。
嘉慶間,泉漸蕪沒,僅餘涓滴。
道光戊子,田季高嵩年募夫淘濬,深八九尺,甃石無恙,果有泉自西北石罅湧出,逾日而清澈一泓,其光如鏡,環植新柳,頓復舊觀。
又葉棣如閣學覲儀所居處,有一小阜,可望西山,棣如築亭其上,名之曰葉亭。
又祁文端於道光辛卯奉母入都,筮得井之上爻,已而被命重直南齋,並詔許就養園廬,因名直園,屋後之井曰孚井。
嗣徐少空士芬居之,製竹筩為恒升車,仿區田之法,試之有驗。
辛醜季秋,置酒邀孫文定瑞珍、杜文正受田、賈文端楨、張文毅芾、何制軍桂清觀刈稻。
又祁文端有《食筍齋十詠》。
曰竹徑。
齋南竹三叢,當塗手植,遂以名齋。
東南隅兩叢、西北牆下一叢,文端所補也。
春夏雨足,筍迸地而出,交柯亂葉,款扉者披翠而乃入焉。
曰老屋。
循竹而西,過牆而南,老屋三間,榆柳之下園廬昔燬於火,獨此屋與近光樓巋然尚存。
曰借春陰館。
館當老屋之北,檐角海棠一株,高三四丈,花時與客飲酒賦詩其下,取放翁詩意名之。
曰東峰。
上有老榆,高出羣木,下有樂泉,清冷如鏡,峰在齋東,故名。
曰月湖。
門對南湖,水天一碧,園木蒙密,到此豁然開朗。
曰影荷橋。
石橋界南北兩湖之間,荷花開時,縈紅漾碧,如畫舫然。
曰見山臺。
橋東北水折處突起一小岡,出館之背,頂若平臺,登之可見西山。
曰藥坡岡。
自北而南,尾注於齋,奇石環之,高下雜植藥草桔梗數叢,挺秀可愛,花開如紫玉琖,野菊緣坡,入秋特盛。
曰雨香沜。
齋之後為北湖,鎖以重岡,跨以橫橋,林陰四匝,幽邃無盡。
曰洗硯池。
北湖之漘,藥坡之腳,爰有磐石,可濯可沿。
此十景,皆文端命名也。
又程春海侍郎直舍在東峰下,有屋一區,侍郎題曰「樂泉西舫」。
又食筍齋後土阜有嘉樹三,居者過者皆罔識其名,程辨為杻,因著《杻賦》。
雍正初南書房遺跡 南書房後院壁,有世祖幼年習彈痕跡。
又桐城張文端、靜海勵文端二公在南書房,每入直,於阬【按阬、坑、炕三字皆無牀榻義,北人皆呼臥榻為阬。
】邊坐處,以辮髮抵壁,久而髮印漬紙,至康熙末尚存。
南書房舊直廬 南書房舊直廬在禁園東如意門外,乾隆間翰林入直之所。
嘉慶初,復於勤政殿東垣賜屋三楹,地逾清切,而舊直廬亦不廢。
道光初年,凡奉命校勘書畫者,輒留連累日,諸臣退直餘暇,亦時憩此,有宮監守之。
午門公署 稽查上諭處、內閣誥敕房皆在午門內東廡,起居注公署、繙書房皆在午門內西廡。
廣州某巡檢署 廣州某巡檢署,特宏偉,埒司院,且巡檢繫銜必特授。
聞始自雍正中,巡檢某為世宗舊人,特尊是官,後遂相沿。
葉爾羌辦事大臣署 葉爾羌,西域一大都會也。
其辦事大臣衙署,即小和卓木之花園,有大池,池中有八面亭,有長橋,高下曲直可達亭前。
居室臨水,有艇艤水旁,開門可泛舟。
其地恆燠,夾水長堤花木若春,垂楊兩岸,掩映碧水。
西域無楊,惟此園有之,居其中者恍如遊西湖也。
粵西貢院 貢院形勢之佳,粵西為首,本明靖江王府,俗號皇城,在城東北,別有內城,向南曰正陽門,背倚獨秀峯,天然一枕。
由外而內,疊階千有餘級至至公堂上,千峯環抱,若無數筆杖,奇峭插天,俗雲「五百匹馬奔桂林」是也。
表門 上海舊有之縣監獄,宣統庚戌,改建新式監獄,舊時蕭王殿等附會之建築,概行廢除,獨獄門之名改後仍舊,則表門者是也。
光緒朝,李超瓊令上海時,有人舉以為問,李雲:「此表字係獸名,另有一表字亦獸名,與表互為雌雄。
」至讀作何音,解作獸類是否別有引證,且獄門之名何取此表獸,迄無人得其解者。
會館 各省人士僑寓京都,設館舍以為聯絡鄉誼之地,謂之會館。
或省設一所,或府設一所,或縣設一所,大都視各地京官之多寡貧富而建設之,大小凡四百餘所。
且不獨京都也,外省府州縣亦合官商而通力合作之,惟不及京師之多,且又有數省合建者。
公所 商業中人醵資建屋,以為歲時集合及議事之處,謂之公所,大小各業均有之,亦有不稱公所而稱會館者。
塔上有藏文七字,山下又有高宗禦製碑二座,一則考據白塔山之歷史,略雲:白塔山,金時名瓊華島,故京城八景「瓊島春陰」為其一。
一名萬歲山,一名萬壽山,一名大山子。
【明詩「萬歲山前擂大鼓,赭袍將軍號威武」,即指此。
】又有一碑,大書「崑崙」二字,石色白,殆艮嶽石也,狀類玉石。
碑下為長方石,石上有古柏二株,高二丈許。
碑後有高宗禦題詩,題為《悅心殿即景作》,其詩雲:「飛閣流丹切灝空,登臨縱目興無窮。
北憑太液平鋪鏡,南接金鼇側飲虹。
冬已半時梅馥馥,春將迴虛日融融。
摩挲艮嶽峯頭石,千古亡興一覽中。
」山後松柏叢雜,山麓有石洞二,西洞曲折數丈,洞口有小閣一處,署酣古堂,亦高宗禦製也,俯臨巨閣,即三希堂刻石所在。
從酣古堂行不數武,有仙人承露盤,仙人銅製,聳立石上,手承巨盤。
東洞曲折十餘丈,洞口小亭有高宗教禦製「盤嵐精舍」匾額,紆徐而下,洞中日光黯澹,陰氣森森,北又有一亭,即快雪堂石刻所在。
再西佛寺則前殿圓形,壯麗無比,中為旃擅,山上列銅佛悉失於庚子歲。
後殿立巨佛,背有千手眼,後為木梯,較在雍和宮者尤雄偉,殿前碑刻仿正定之天寧寺。
再西別院北向有殿五楹,中植石,分八面上下,置木轉輪,京城八景「瓊島春陰」為其一。
一名萬歲山,一名萬壽山,一名大山子。
【明詩「萬歲山前擂大鼓,赭袍將軍號威武」,即指此。
】刻五代貫休畫十六尊者,極清奇古怪之緻。
東有藏經版處,庚子亦燬,殆為乾隆重定本,柏林寺所有龍藏即其版也。
雪池冰窖 雪池冰窖在北海陟山門內,為諸冰窖之冠,禦用取給於此。
都城內外,如地安門外、火神廟後、德勝門外西、阜城門外北、宣武門外西、崇文門外、朝陽門外南皆有冰窖,以歲十二月藏冰,來歲入伏頒冰,各部院官學皆有之。
掌以工部司員一人,以數寸之紙印為小票,名冰票,為領冰之券。
然年久弊生,雖有此票而給冰絕少,殆不能供一人之需,故亦不復領票,而冰多售於市矣。
太液池 太液池在西苑門內,南北亙四裡,東西闊二百餘步,舊名西海子。
上跨石梁,約廣二尋,修數百步,兩厓闌楯,皆白石鐫鏤,中流架木,貫鐵繂掣之,可通巨舟。
東西峙華表,東曰玉蝀,西曰金鰲,蓋橋名也。
橋有九門,為禁院來往大道。
夾岸榆柳松槐,皆數百年物,中有人字柳一株,乾隆間,風吹一枝著地,本株傾欹欲倒,高宗命以折枝撐拄,既而成活,與本株作人字形,因以名之,禦製詩雲:「借問人稱誰氏,依稀彭澤先生。
」其風緻可想。
池有中海、南海、北海之分,木石亭臺,類多三朝古蹟,光緒朝,更增飾西洋物品,璀璨絢爛,益勝於前。
池在金時名西華潭,元名太液,明又稱金海,四時風景,以秋為最佳,高宗於池中立一亭,名水雲榭,大書「太液秋風」四字,為燕京八景之一。
瓊島 瓊島即瓊華島,踞太液池,奇石疊成,巑岏岞崿,相傳為宋代艮嶽之遺,自汴中輦至燕者。
巔有古殿,聞為遼太後洗妝台,又有辨為金李宸妃妝台考,又有辨為元英英來芳館者,最後有人辨為廣寒殿舊址,因殘石壞礎,猶刻雲物及廣寒殿宇也,後為普安佛殿,上建白塔,又名白塔山。
山左立一碣,禦書「瓊島春陰」四字,亦燕京八景之一也。
暢觀樓 西直門外三貝子花園,自改為農事試驗場,德宗奉孝欽後親往閱視,以場中高樓為傳膳之所,孝欽命之曰暢觀樓,其餘「自在莊」、「豳風堂」諸額,亦皆禦題。
皇史宬 皇史宬建自明,四周石室,中藏金匱,國朝因其舊制,尊藏實錄、聖訓、玉牒諸鉅編,寶笈琅函,依次排列。
至嘉慶丁卯,高宗實錄、聖訓告成,則卷帙宏富,增於舊時數倍,仁宗特命所司重加修葺,將金匱分列石臺,諏吉尊藏,並諭閣臣雲:「我國家億萬斯年,篤枯延釐,正未有艾。
嗣後石室充盈,即於兩配殿仿照石室規制,建造分貯,奕葉遵循,永遠無替。
」此旨並交內閣存記。
大學士直廬 內閣大學士直廬在昭德門東南隅,門西向,閣南向,後於閣東北開正門,與文華殿相對。
沈德潛《夜宿中書省》詩雲:「獨宿絲綸閣,虛堂燈火清。
窺檐星漢影,記夜柝鈴聲。
報稱慚須髩,疏慵負聖明。
家園通夢寐,遊釣憶平生。
」 侍衞直宿處 侍衞直宿處在貞度門外西廡。
槐樹院子 瀛臺之北有勤政殿,為孝欽後、德宗居海子時披閱奏本之處,其東偏有一小院,以院有大槐樹一株,俗呼為槐樹院子,則軍機大臣辦事處也。
每日各處奏事,均先至外奏事處,次日,由軍機大臣恭呈禦覽,既奉如何辦理之諭,即退值,交軍機章京遵照所諭明發廷寄交片,分別擬稿,由各大臣核定,立即繕就,復由各大臣呈覽,當日即發,統計祇須兩日。
故各大臣每日入內辦事,必隨帶值班小軍機多人,以小軍機所居之地距勤政殿太遠,往返須二三小時,而交辦事件時,兩宮仍在勤政殿等候,及各小軍機謄真進呈後,費時已不少矣。
上書房直廬 上書房有樂泉,為乾隆己卯歲張文恪公泰開直上書房時,得於園廬之東,愛其甘冽,甃以文石,繪圖徵詩,遂自號樂泉老人。
嘉慶間,泉漸蕪沒,僅餘涓滴。
道光戊子,田季高嵩年募夫淘濬,深八九尺,甃石無恙,果有泉自西北石罅湧出,逾日而清澈一泓,其光如鏡,環植新柳,頓復舊觀。
又葉棣如閣學覲儀所居處,有一小阜,可望西山,棣如築亭其上,名之曰葉亭。
又祁文端於道光辛卯奉母入都,筮得井之上爻,已而被命重直南齋,並詔許就養園廬,因名直園,屋後之井曰孚井。
嗣徐少空士芬居之,製竹筩為恒升車,仿區田之法,試之有驗。
辛醜季秋,置酒邀孫文定瑞珍、杜文正受田、賈文端楨、張文毅芾、何制軍桂清觀刈稻。
又祁文端有《食筍齋十詠》。
曰竹徑。
齋南竹三叢,當塗手植,遂以名齋。
東南隅兩叢、西北牆下一叢,文端所補也。
春夏雨足,筍迸地而出,交柯亂葉,款扉者披翠而乃入焉。
曰老屋。
循竹而西,過牆而南,老屋三間,榆柳之下園廬昔燬於火,獨此屋與近光樓巋然尚存。
曰借春陰館。
館當老屋之北,檐角海棠一株,高三四丈,花時與客飲酒賦詩其下,取放翁詩意名之。
曰東峰。
上有老榆,高出羣木,下有樂泉,清冷如鏡,峰在齋東,故名。
曰月湖。
門對南湖,水天一碧,園木蒙密,到此豁然開朗。
曰影荷橋。
石橋界南北兩湖之間,荷花開時,縈紅漾碧,如畫舫然。
曰見山臺。
橋東北水折處突起一小岡,出館之背,頂若平臺,登之可見西山。
曰藥坡岡。
自北而南,尾注於齋,奇石環之,高下雜植藥草桔梗數叢,挺秀可愛,花開如紫玉琖,野菊緣坡,入秋特盛。
曰雨香沜。
齋之後為北湖,鎖以重岡,跨以橫橋,林陰四匝,幽邃無盡。
曰洗硯池。
北湖之漘,藥坡之腳,爰有磐石,可濯可沿。
此十景,皆文端命名也。
又程春海侍郎直舍在東峰下,有屋一區,侍郎題曰「樂泉西舫」。
又食筍齋後土阜有嘉樹三,居者過者皆罔識其名,程辨為杻,因著《杻賦》。
雍正初南書房遺跡 南書房後院壁,有世祖幼年習彈痕跡。
又桐城張文端、靜海勵文端二公在南書房,每入直,於阬【按阬、坑、炕三字皆無牀榻義,北人皆呼臥榻為阬。
】邊坐處,以辮髮抵壁,久而髮印漬紙,至康熙末尚存。
南書房舊直廬 南書房舊直廬在禁園東如意門外,乾隆間翰林入直之所。
嘉慶初,復於勤政殿東垣賜屋三楹,地逾清切,而舊直廬亦不廢。
道光初年,凡奉命校勘書畫者,輒留連累日,諸臣退直餘暇,亦時憩此,有宮監守之。
午門公署 稽查上諭處、內閣誥敕房皆在午門內東廡,起居注公署、繙書房皆在午門內西廡。
廣州某巡檢署 廣州某巡檢署,特宏偉,埒司院,且巡檢繫銜必特授。
聞始自雍正中,巡檢某為世宗舊人,特尊是官,後遂相沿。
葉爾羌辦事大臣署 葉爾羌,西域一大都會也。
其辦事大臣衙署,即小和卓木之花園,有大池,池中有八面亭,有長橋,高下曲直可達亭前。
居室臨水,有艇艤水旁,開門可泛舟。
其地恆燠,夾水長堤花木若春,垂楊兩岸,掩映碧水。
西域無楊,惟此園有之,居其中者恍如遊西湖也。
粵西貢院 貢院形勢之佳,粵西為首,本明靖江王府,俗號皇城,在城東北,別有內城,向南曰正陽門,背倚獨秀峯,天然一枕。
由外而內,疊階千有餘級至至公堂上,千峯環抱,若無數筆杖,奇峭插天,俗雲「五百匹馬奔桂林」是也。
表門 上海舊有之縣監獄,宣統庚戌,改建新式監獄,舊時蕭王殿等附會之建築,概行廢除,獨獄門之名改後仍舊,則表門者是也。
光緒朝,李超瓊令上海時,有人舉以為問,李雲:「此表字係獸名,另有一表字亦獸名,與表互為雌雄。
」至讀作何音,解作獸類是否別有引證,且獄門之名何取此表獸,迄無人得其解者。
會館 各省人士僑寓京都,設館舍以為聯絡鄉誼之地,謂之會館。
或省設一所,或府設一所,或縣設一所,大都視各地京官之多寡貧富而建設之,大小凡四百餘所。
且不獨京都也,外省府州縣亦合官商而通力合作之,惟不及京師之多,且又有數省合建者。
公所 商業中人醵資建屋,以為歲時集合及議事之處,謂之公所,大小各業均有之,亦有不稱公所而稱會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