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略類

關燈
,況驚蛇亂竄乎!」福歎服。

     海貌恂恂,訥於言。

    然負氣好勝,與權貴齟齬。

    和珅嘗訐其在隴西收受皮毛等物,高宗笑曰:「海蘭察能殺賊,收皮物以禦寒,何必詰責?汝輩不能殺賊,亦豈能謝絕人情耶?」和大慚沮。

     陶世鳳安反側 乾隆中,陶世鳳知新興縣,監生趙簡祥合七邑匪徒,歃盟為不軌。

    世鳳躬率壯勇,猝擒其魁,獲逆名簿,佯笑曰:「封官授職,是優伶演劇所為,詎可呈上官耶?」當眾焚之,反側乃安。

     楊芳善謀 楊誠齋軍門芳,貴州人。

    入行伍,藉軍餉贍家。

    乾隆乙卯,楚苗竊發,毗連黔境銅仁諸苗,亦乘時蠢動,攻銅仁寨。

    遊擊孫清元欲棄寨避之,楊奮然曰:「芳聞尺地寸土,莫非為天子所守,奈何委於賊?」孫壯其言,戰敗。

     時福文襄王督師,命諸將移寨。

    聞敗,怒,欲置孫於法。

    孫叩首曰:「非卑將之過,皆楊芳一人意。

    」王召楊至,詰曰:「汝何人?敢抗吾法!」楊大聲曰:「芳幼讀聖賢書,惟知忠孝。

    今寨雖小,天子所付畀,若輕棄,是違君命也,故芳欲一戰以揚士氣。

    其勝與否,自有主之者,非芳之罪。

    如使芳執殳效命,早馬革裹屍矣!」王異之,命為親軍,日見委任,不數載,官至專閫。

    芳與楊時齋軍門遇春為布衣交,遂通譜。

    芳善謀,時齋善戰,二人如左右手,不可須臾離。

    鎮陝安,政令寬洽,民感其惠。

    嘗陛見,署篆者暴虐,激變營兵,亂軍蒲大芳揭竿起。

    然感楊舊德,曰:「楊夫人在鎮,勿殺害。

    」乃共舁夫人轎送出南山,叩拜去。

     劉清降川賊 劉清,貴州撫順人。

    以拔貢起家,官蜀,有「青天」之名。

    嘉慶丙辰,教匪王三槐倡亂,劉方由縣丞遷知縣,賊知其名,遇戰輒逃。

    川督宜綿嘗命招撫三槐,三槐隨至總督營,約率所部出降,然實詭覘虛實,無降意,還營復叛。

    丁巳,劉復至羅其清營,其清故部民,甚德劉,劉望之大哭,其清亦哭,即請罪,留宿其營,奉牛酒,聽約束惟謹。

    復遣卒導之徧入徐冉、王冷各賊營,皆開壘列隊,迎送如禮,惟孫士鳳戎服踞坐,劉望之拱手,亦即下座,語多桀驁,然終不加害。

    翼日,檄使鄉勇羅思舉持諭其清,其清恃其眾,終無降意。

    及戊午,川督勒保攻三槐於安樂坪,數日不下,策無所出,乃復令劉赴賊營招撫。

    時劉已由南充令驟遷建昌道,三槐恃前此出入大營無忌,約重質,始出。

    勒乃令前隨劉至賊營之貢生劉星渠及都司某質賊營,三槐遂詣軍門。

    後俘至京,廷訊,供「官逼民反」。

    上曰:「四川一省,官皆不善耶?」三槐曰:「善者惟劉青天一人耳!」自三槐被擒,他賊首疑憚不敢出,故功不時就。

    而賊卒深信劉,前後招降川東賊二萬,皆遣散歸農。

     百菊溪降張保 百菊溪尚書齡再任粵督,時海盜充斥,遣臬使溫承志、朱白泉入盜艦,說匪首張保降,保觀望未決。

    朱覘知其妻鄭一嫂頗勇健,為保所畏,乃設法說之。

    鄭慨然曰:「同輩中幾見有白首賊耶?」遂謂保曰:「向來海上諸雄所以能肆掠者,因督臣懦弱。

    今百公健吏,反前所為,必欲盡殄黨類,以報天子,若不及早稽首軍門,其兵朝暮下,妾不欲與君同為虀粉也。

    請斷袂,各行其志。

    」保懼,遂降。

     龍麼妹有將略 龍麼妹者,貴州水典土司龍躍妹也。

    文襄公勒保征仲苗,檄調土兵,躍病,命麼妹馳抵軍門。

    麼妹年十八,長身白晳,有將略,出入矢石間,每戰必捷。

    時大興舒位為勒記室,勒為麼妹執柯,將歸舒,舒婉辭,因作詩以紀其事。

     強忠烈首破李文成逆謀 嘉慶癸酉,有天理教匪林清之亂,滑縣令強忠烈公克捷實有社稷功。

    強初蒞滑,有退吏方頌繫,白其誣,出之。

    吏感激,思自效,詗逆謀以白強。

    強密申太守,請調兵為備而後擒之,太守不應,且屬毋張皇生事端。

    再申,又不應。

    九月,匪載兵二車入滑,強知事急,又以申於守,答如前。

    強曰:「兵不得調矣。

    」顧其下,「吾欲遂擒之,何如」?吏役多感強,願盡力。

    遂突入李文成舍,縶而歸。

    文成,賊中渠惡,主滑事者也。

    強坐堂皇,嚴詰謀叛狀,暴笞,斷其脛。

    文成及其黨二十四人皆具服,乃鐍之獄。

     賊夜刼文成出,遂舉事,強聞變,率吏役禦賊。

    巷戰良久,賊益眾,吏役爭擁強出城,將奔開封,求擾兵。

    旦至封邱,封邱令全福勸少休,飛騎白太守。

    守曰:「吾聞滑破,謂令死矣。

    已申省,強君義當死。

    」全福匿郡檄,從容語強:「聞賊據滑,勢張甚,非厚集兵力不能擊。

    滑旦夕不得復,奈何?」強大慟曰:「城不得復耶?吾死後矣!」起立,問:「有朝服乎?」曰:「有。

    」朝服至,乃望闕北面再拜訖,為書緻其同年席元榜,屬善教二子。

    諭二子事席如父,賦詩一章,謂吾必為厲鬼殺賊,乃縊。

    時後城破三日也。

     楊忠武用兵心術專一 楊忠武公遇春,髯長三尺許,經大小二百八十餘戰,無不身先士卒,未嘗受創。

    嘗雲用兵須心術專一。

    平張格爾凱旋,兵初過州縣,橫甚,毆知縣。

    報聞,反見責。

    楊意不謂然,比至,捆責帶兵官各四十,受責者五十餘人,斬毆官者以徇,兵不敢復譁。

    在固原任二十餘年,每營簡練精壯三百名,以擡礮列前,繼以鳥鎗,十人一長,習進步連環鎗,以次弓箭刀矛,噴筒火彈,層層護之,用馬隊翼於左右,曰「速戰陣」,稱勁旅焉。

     楊嚴於訓子,其諭大兒國佐雲:「現在川中永北,倮夷不靖,將來制軍必然前往邊界,督兵勦辦。

    如有此信,我舉家大小受恩深重,爾自應告請帶兵,跟隨前往。

    爾此時年正強壯,正可操練本事,學習見識,萬不可賦閒。

    即如帶兵打仗,全在鼓勵士卒,駕馭得宜;籌糧散餉,時時調劑;賞罰公正,同受甘苦,方能收攬其心。

    對敵打仗時,旋探旋進,切不可大意。

    若能平日恤兵,兵亦顧將,同心協力,自然所向無敵。

    至於打仗之法,務在迅速,隨機應變,不可遲疑。

    為將領者,首以地利為重,次要眼力照料得準,腳跟跕立得定,切不可少有畏怯。

    必須身先士卒,人人自必奮勇直前,一鼓作氣,斷無不制勝之理。

    若一味自恃勇敢,敵一人者也。

    此中機宜,要爾審度,切不可看奇門及行軍寶鏡,拘定時日,坐失事機,關係甚重。

    吾一生全不講究此等學術,全靠心術專一,上可以對天,下可以對家,此係我平生得力之要法,未嘗不屢戰而屢勝也。

    要爾領略諸事,謹慎而行,方可以仰報聖恩,並可以副我期望之苦心,爾亦不枉作將門之子也,爾其勉之!」 王廷贊以石子擲回 回人蘇四十三之亂,攻蘭州城甚急。

    西門外即黃河灘,多石子,布政使王廷贊預令運城上,回至,擲之,故不得近。

    回又於西門外關帝廟神座下掘地道,已至城內矣,實火藥其中。

    方燃藥線,忽大雨如注,線溼不能發,遂止。

    於是恨神不佑,盡拔其鬚而去。

     長齡勾攝張格爾 回匪張格爾作亂,陷四城,以大學士長齡為揚威將軍,率兵征之,收復四城,擒獲張格爾時,適為道光丁亥除夕。

    長奏凱,有句雲:「開九重之閶闔,歡傳鳳閣椒花;聽萬裡之鐃歌,喜溢鰲山燈火。

    銀旛綵勝,祥光爭耀於紅旗;玉燭金甌,瑞氣常凝於紫陛。

    」 先生,格爾潛逃,有議請割棄四城者,有議屠戮叛眾者。

    長以四城失守,援兵未至,且出卡即外夷部落,脫使羣起疑懼,是為張添羽翼,而與四城為勁敵矣。

    於是脅從者使出卡,眷屬得免緣坐,藉以勾攝張,卒入卡就擒,人莫不服籌畫之善。

     王廷蘭獻策 鴉片之役,鬨於廣州,英船乘潮進港,擱淺數日,不能動。

    王廉訪廷蘭請以快蟹艇四面圍燒,必無所逃命,大吏韙之而不從。

    他日,義律乘輿出入廛市間,王曰:「及此,遣敢死士十數輩,直前擒之,特囊中物耳。

    」當事以時方議和,止之。

    英人之趨烏浦獵德也,列艦六十有九,香港氈帳,去其大半。

    王欲乘香港空虛,以一軍襲其巢穴,而別用重兵守泥城,俟其進省河,遊兵與戰。

    急選精銳,由花地斷其後路,使其四面受敵,首尾不相顧,可一戰而破也。

    大吏復斥為書生之見,不聽。

     王有寄閩督顏制軍書雲:「提庫中之黃鏹,惟有心酸;樹城上之白旗,能無髮指!廷蘭承乏此地,想亦在眾人清議之中。

    然實有不可活、不得死、不敢病、不能去之苦衷,袖手捫心,可為痛哭。

    所慮者,一蹶不振,從此為外夷所輕。

    更恐無賴匪徒,漸生內地,側身四望,天下當重任者更有幾人?」後數年,竟有粵西之變。

     葛壯節緝賊神算 葛壯節公雲飛治水師時,捕海賊最力,以海為家。

    某年歲除,將士方休,忽下命巡海。

    揚帆掩旗鼓,直搗某山,圍其島,盜方酣飲,盡縛之以歸。

    歲旦,僚屬集署賀歲,聞入海捕盜,皆大驚。

    已而葛至,馬前繫大盜數十,付有司詰問,斬之,而以所得器用財貨散士卒,皆叩頭轅門,歡聲雷動而去。

    或請其故,則曰:「海魚最細者出某山下,近吾訪諸市而無之,此勿賊藪,故漁舶不敢前。

    異時捕之,徒多苦我將士,又散走,難盡獲。

    歲暮,海賊必聚窟中,且料我必不出,不設備,故可揜而盡也。

    」 葛嘗偽作商舟以誘海賊,擒刈極多。

    賊中為之謠曰:「莫逢葛,必不活。

    」子以敦,征粵寇有功,能以匹馬出入賊陣,賊屢披靡,呼之曰「銀鎗小葛」。

    後亦殉難。

     葛壯節妾有膽略 葛壯節公多姬侍,其一亦山陰人,貌尤美,容止閑雅,有膽略。

    聞壯節陣亡,集諸妾,率殘兵,乘夜入英壘,奪屍還,葬之。

     齊慎為將帥才 嘉、道名將,楊忠武而外,必推新野齊勇毅公慎。

    回部之役,回人讋楊齊威名,稱忠武曰「哈薩諳班」,而稱齊曰「齩龍諳班」。

    「哈薩」,漢言美鬚髯,「齩龍」,漢言虎也。

    忠武請老,宣宗從容問異日如有軍務,武臣中誰可繼卿者。

    忠武奏:「齊慎,將帥材也。

    」道光辛醜,為參贊大臣。

    聞命,即率親兵馳赴廣東。

    比撫夷議成,他將多以軍士積勞呈請獎勵,獨自憾無功,不為麾下請一錢賞。

    其得勇號也,禦筆親改為謙勇巴圖魯,世以為謙字尤不媿焉。

     琦善用兵有神算 粵寇之役,琦善以勳貴督師,而頗能用兵,有神算。

    一日將戰,夜召一將至,授以函,曰:「率兵五百赴五裡外某地古廟中開看,限三鼓必到!」將如其令,至廟開視,則片紙書廟後有火箭數箱,運至某地即回,不得久停。

    將如令,事竣而回。

    又召數將,各授以函,均限以時地開看。

    最後,召一將至,令曰:「汝明日率兵五百赴某地,與敵戰,惟宜敗,不宜勝。

    俟退至某地,聞炮聲起,方許奮勇殺賊。

    」將亦承命去。

    明日午前,琦令親軍差弁數十人擕銅炮一,赴距營數裡外之一高阜,支胡而坐,旁列銅炮,軍弁隨其後,琦時以遠鏡窺視。

    日將午,眾遙見一將率數百人與寇戰已敗而退,距高阜且不遠,群至一窪處,兵乃立定,寇圍之數重,漸逼漸聚,眾鹹慄慄。

    琦乃徐下命曰:「開炮!」眾應之,迨銅炮轟發,忽見窪處煙火突起,火箭四發,圍中將卒勇氣百倍,突圍欲出。

    寇圍外伏兵盡起,內外夾攻,寇遂大潰,官軍獲全勝。

     江忠烈主截擊 新寧江忠烈公忠源,初知浙江秀水縣事,卓著循聲。

    丁憂歸裡,會粵寇勢日張,江出,參副都統烏蘭泰軍事。

    所率團練兵皆散募,激以大義,鹹奮勇願死敵。

    時朝命協勦廣西,諸將怯懦,皆主尾追,雖向忠武公榮亦如是。

    江獨曰:「隨賊東西,將無已時,此非截擊不可。

    」諸帥皆曰:「寇勢盛,不宜藐視。

    」皆不願行。

    江再三言之,乃曰:「君等既如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