娼妓類
關燈
小
中
大
不覺若是之傾倒也。
兒病若此,不可久留矣,願得雙玉佩為殉,殯於寺中,以冀李郎之來,憑棺一慟,使知天下有奇人亦有癡兒也。
」 趙梅卿車馬盈門 墨池雪嶺,聲價增重,文士筆端,自有一種作用。
王惕甫詩雲:「白璧千雙珠作闕,金釵十二玉為裙。
人間多少繁華夢,比到梅花總不如。
」道光時,蘇州閶門有妓趙梅卿者,夙未著名,吳江趙蓉裳一見而大賞之,戲書此詩於梅卿之扇,未幾而車馬盈門矣。
鳳雲為應敏齋所眷 應敏齋方伯寶時嘗眷一妓曰鳳雲,丁娘十索,至典裘貨馬而為之,時應尚為秋風遊客也。
未幾,握關道篆,而鳳雲已不知何往矣。
有贈鳳雲一聯雲:「桐鳳綠麼花十八,梨雲紅亞月初三。
」 三姑娘為載廉所眷 載廉,漢軍廂紅旗人,本姓田。
年十七,補弟子員,十九,舉於鄉。
性豪爽,不拘小節。
京師胭脂衚衕為煙花藪,載徧覽無佳者,恆鬱鬱。
中元日,散步城南城隍廟,寶車絡繹不絕。
至門,見一女郎扶蓬首婢,蹣跚下車,忸怩作媚態。
載從之行,至大殿,見女郎向佛盈盈拜。
拜已,作嬌喘,倚欄小憩。
載私念必貴家寵妾,傍左右不去。
已而女徐徐出廟,婢呼車。
載立車側,俟登既,搴衣隨之。
女隔簾呼婢耳語,笑吃吃不絕,時露面外窺。
載愈迷,奔不已。
時秋雨新霽,道旁泥沒脛,憊甚,揮汗如雨。
女似憐之,囑禦者緩轡焉。
未幾,入一委巷,審之,胭脂衚衕也。
載大疑。
踟躕間,見女下車叩白闆門,顧載笑,婢亦笑,旋入。
載欲隨之,轉念未攜資,恐弗諧,遂過某妓家,述所遇,妓笑曰:「是三姑娘也,去冬適某觀察,攜之任,以嫡妬遣回。
今其姊將居為奇貨,郎所過白闆門,其姊家也。
」載私喜,明日,具厚禮,徑造其室,以出門告,惘惘返,終夜反側。
雞初鳴,趣禦者狂馳至,則雙扉未闢。
俄一老媼啟扉,載具道誠意,媼搖手曰:「三姑昨日受風寒也。
」載歸而不懌者累日。
適友有選任邱令者,強載為佐治,而胭脂衚衕之望遂絕。
次年春,友引覲,載與俱。
一日,月初上,信步出櫻桃斜街,遇同學友某某,拉至平康,設筵招歌者侑酒,強載書箋,載姑書三姑娘名以應。
俄而一淡服人款款入,傍載坐。
載問識我否,三姑曰:「久矣。
」問何處相識,曰:「城隍廟也。
」問何時,曰:「中元也。
」載深感之。
自是載日一至三姑家。
三姑家故有姊妹三,皆殊色。
一日,同學輩蹤跡至,適載來,遂相約為聯芳會,言於三姑,俾各占一枝。
華筵既張,乃推戴三姑為盟主。
王壬秋以十五齡女郎侑酒 鄱陽楙園,舊為冶遊之地,琵琶勸酒者,且百餘女。
鹹豐壬子夏,王壬秋檢討闓運嘗從酒徒輩遊宴其處,笙歌既合,各有所以侑坐者。
時王未婚,羞於履舄,適有十五齡女郎抱病未妝,姑指以塞眾意。
俄而女至,垂鬟懨然,辭不理曲。
時長日酒多,意倦久坐,獨倚幾熏香以待酒散而已。
明年在樂平,則有使來,稱前女郎遣緻問,及過客往往傳說此事,雲有匜盥之請。
後一月,復書於王,封髮寄焉。
王因謂使曰:「髮翦易長,若能斷指示信,當以桃葉迎汝。
」使笑而去,然自此亦不復至矣。
喬氏蓄錢償娼家 松江鄒某娶妻喬氏,生一子,名阿九,甫周歲而鄒死,喬守志撫孤,家尚小康,頗足自存。
而是時粵寇已據蘇、杭,松江亦被陷,喬慮不免,思一死以自全,而顧此呱呱者,又非母不活,意未能決。
其夜,忽夢夫謂之曰:「吾家三世單傳,今止此一塊肉,吾已請於先亡諸尊長矣,汝寧失節,毋棄孤兒。
」喬寤而思之,以為夫雖言之有故,持之成理,然婦人以節為重,終不可失,意仍未決。
其夜,又夢夫偕二老人至,則翁媼也,曰:「吾乃汝之舅姑,汝意大佳,然為汝一身計,則以守節為重,為吾一家計,則以存孤為重。
願汝為吾一家計,勿徒為一身計。
」婦寤,乃設祭拜其舅姑與夫曰:「吾聞命矣。
」後母子皆為寇所得,從寇至蘇州。
喬有絕色,為寇所嬖,而喬抱阿九,無一日離,語寇曰:「若愛妾者,願兼愛此兒。
兒死,妾亦死矣。
」寇戀其色,竟不奪阿九。
久之,以喬為貞人,以阿九為公子。
貞人者,寇婦中之有名號者也。
方是時,寇踞蘇、杭久,城外村聚焚掠殆盡,雞豚之類,亦皆斷種,寇日用所需,悉以重價買之於江北。
於是江北諸貧民,率以小舟載雜貨渡江,私售於寇。
有張禿子者,夫婦二人,操是業最久,寇尤信之,予以小旗,有寇之境,無不可至。
喬聞之,乃使人傳貞人命,召張妻入內與語,使買江北諸物。
往來既讅,乃密以情告,謀與俱亡。
乘寇酋赴湖州,佯言己生日,醉諸侍者以酒,而夜抱阿九登張舟以遁。
舟有寇旗,無誰何者,安穩達江北。
而張夫婦意喬居寇中久,必有所齎,偵之無有,頗失望,乃載之揚州,鬻喬於娼家,喬不知也。
娼家率多人篡之去,喬仍抱阿九不釋,語娼家曰:「汝家買我者,以我為錢樹子耳。
此兒死,我亦死,汝家人財兩失矣。
若任我撫養此兒,則我故失行之婦,豈當復論名節。
」娼家然之。
喬居娼家數年,阿九亦長成。
喬自以纏頭資為束脩,俾阿九從塾師讀。
俄而寇平,喬自蓄錢償娼家,贖身,挈阿九歸松江,從其兄弟以居。
阿九長,為娶婦,乃復設祭拜其舅姑與夫曰:「曩奉命存孤,幸不辱命。
然婦人,究以節為重,我一婦人始為寇之貞人,繼為娼,尚何面目復生人世乎?」遂縊而死。
安月娥著豔名 安月娥,江寧人,巧齡、巧珠之假母也,為秦淮妓。
粵寇未至時,齒尚穉,頗著豔名。
有自號煮石頑仙者,賞之,贈以《一萼紅》雲:「稱芳名,是廣寒舊隊,小謫下瑤京。
蛾樣猶纖,蟾輝未滿,神采先放光明。
曾學過霓裳法曲,串新聲嚦嚦妒啼鶯。
靨笑添渦,眉修露慧,睇轉流情。
悞到團圓時候,勸靈娥珍重,莫墮愁城。
荳蔲含香,芙蓉作蕊,煩惱何苦相縈。
須記著前身小影,伴青天碧海耐凄清。
留待梯雲客至,喚取卿卿。
」鹹豐癸醜,江寧陷,月娥避至他處。
亂平,始歸,六代鶯花,都非疇昔,遍訪當年姊妹,率皆玉碎珠沉,自顧馬齒亦加長矣。
舊居牛市水閣,尚存廢址,牽蘿補屋,粗作安排。
所歡某二尹久定終身,而業已床頭金盡,不得已,補綴箏琵,重為蕩婦。
幸而歌喉未改,節拍分明,迥非時下雛鬟所能企及。
因此招之侑酒者,不以色選而以藝登,且重其為京幫,生涯頗不落寞。
每當酒闌夜永,與二三熟客,談白下往日風光,真如天寶宮人說開元遺事也。
陸蘭英垂髫名重 陸蘭英,江寧人,為陸二養女。
陸二者,秦淮名妓,豪華奢靡,傾動一時。
所居畫閣紅樓,珠簾繡幕,為北裡之冠。
江寧某方伯公餘退食,常過其家,愛其屋宇軒敞,談風月於此,會衣冠亦於此。
時值上恬下嬉,見者習慣自然,了不為怪。
蘭英方在垂髫,得假母提唱,名頗重,江督陸建瀛之公子最昵愛之。
鹹豐癸醜,江寧陷,避居姑蘇,門前車馬,不異當年。
姑蘇再陷,遂轉徙無定所。
其後重至秦淮,眉稜翠偃,鬢影蓬飛,秋娘老矣。
賃居石壩街煙局後,湫隘囂塵,不潔已甚,每有博徒隸役過往,名流因以絕迹,匪特憎其齒之暮也。
袁雅琴色藝超倫 袁雅琴,嘉興人,本姓王,宦裔也。
父曾官奉賢縣丞。
鹹豐庚辛粵寇之亂,年甫六齡,散失無歸,為乳媼所鬻,遂隸樂籍。
而色藝超倫,豐姿綽約,素妝淡服,情韻天然。
客有過而訪之者,一見即泊然靜坐,不輕言笑。
或戲謂之曰:「卿胡為有名士風?」雅琴曰:「餘本非此中人,斷不久戀於此,亦何必效章臺習氣耶?」客默然。
韻珊美豔絕倫 大文寶,字韻珊,江寧良家女。
以粵寇之亂,隨母避杭州,轉徙至滬,遂落平康籍。
年四十,美豔絕倫。
滬為商埠,巨賈麕集。
時江、浙猶未克復,兩省豪貴多寄居。
於是名大噪,門前車馬如織,而韻珊獨敬禮文士,視市儈蔑如也。
時滬之樂戶在洋涇浜,有數千家,多蘇人,習尚柔靡。
韻珊獨以俊爽勝,名在蘇幫上,與黃愛卿、小桂珠相伯仲。
同治庚午,韻珊歸金陵,杜門謝客,惟名流文酒之會,招之必至,不取纏頭貲。
所居曲房綺闥,香爐茗椀,位置楚楚。
一日,進香清涼山,為一素不識者所偵知,馳數十騎隨之,繞佛殿三匝,不能禮拜,急登輿歸。
秦淮兵燹之後,河房雖未復舊,而燈舫較盛於前。
韻珊每值夏夕,獨坐涼篷,懸燈數盞,及名人書畫,以棗花簾障之,供建蘭、茉莉盆,旁侍一女童,時徜徉於青溪、長闆間,見者疑為神仙,可望而不可即也。
惟性孤傲,頗以標格自矜,非其意所屬者,雖以厚幣招之,不往。
大金鳳舉止溫雅 大金鳳,揚州人,齒稍長,豐緻嫣然,舉止溫雅,工於應對,知音識曲,能豪飲,居江寧淮清橋察院之東偏。
同治初,以久經鹹豐兵燹,舊院遺址,無可尋覓,即利涉橋、文德橋一帶,所謂「丁字簾前落日放船好」之諸名勝,亦皆鞠為茂草。
女閭叢集釣魚巷,湫隘已甚,名流望而卻步。
大金鳳家獨室宇精潔,無纖塵,笛床琴幾,位置不俗。
起坐一小樓,鍾山嵐翠,撲入簾桁間,如在畫圖中也。
嶽蘭史媚慧 蘭史,嶽姓,小字鳳,蘇州望亭農家女。
父為布客,挈鳳寓吳郡,其大父仍鄉居。
鹹豐庚申,兵燹中父歿,鳳隨母至滬,時年十齡許耳。
客至,恆避匿不出,有喜其聰慧者,聒而與語,輒登榻蒙被臥。
滬有清河叟賞之,欲購為媵,未諧,贈以金,使遷居城北。
母見其姿首明豔,謂可作錢樹子,使習歌舞應客。
未逾年,聲名大噪。
鳳眉目如畫,體裁適中,寡言笑,而媚慧,善伺人意。
又舉止倜儻,不喜作兒女態,工心計,多億中。
傾慕者擲纏頭鉅萬,以得一顰笑為幸,而鳳猶少所許可也。
某提督自津抵滬,啗以重金,拒之。
謀刼之,輒以計免。
其心屬者為某貴介。
同治壬申,以五千金為聘,許之。
其大父猶未知其為章臺柳也,堅欲其歸以字鄉人,遂輾轉不就。
而鳳亦旋悔,放浪江湖者半年許。
癸酉春,重遊滬瀆,年逾笄,名益盛,高軒過客以不見為恥,選色徵聲,非鳳也,弗樂也。
是年秋,忽置酒召所知,掩泣而言曰:「餘以一身歷花月刼者十載,誨盜誨淫,此間不宜居矣,將歸老茅屋,請從此辭。
」各贈一小影為別。
明日,盡室他徙矣。
李芸負盛名 同治壬申,大校書李芸者,年齒稍長,鳳韻超儕偶。
僦屋江寧莫愁湖畔,編竹為籬,泊然雅素,撫琴洗研,晏如也。
初未知名,吳門秦鍾吾過江訪艷,贈之以詩,書於冷金箋,芸粘於圍屏,以碧紗籠之,於是名傾白下。
惟性極高傲,苟不當意,雖貴客大賈,不納也。
時江左章臺,競尚華靡,芸雖負盛名,獨蒔花種竹,非文酒之讌不預。
有妹曰綠媛,姿容慧麗,較芸尤艷。
而善為酒糾,並善詼諧,辭意之間,翩翩有緻,兼工簫笛,發聲清越,足以怡情,士林稱之為雙絕,不誣也。
張少卿色藝冠一時 同治時,張文達公之萬自閩浙總督任告終養,奉母夫人居蘇州之湖院。
文達少年科第,又雅善詞翰,兼擅丹青。
時吳下名妓有張少卿者,色藝冠一時,嘗為花榜狀頭。
文達時召至府第,令奏技,兼以佐萊衣之樂,嘗笑謂之曰:「吾與汝皆狀元,洵為一時佳話。
」偶集《四書》作對贈之曰:「少之時不亦樂乎,卿以下何足算也。
」時以為名對。
少卿擅名既盛,所得纏頭金無算。
有某者,雲係江南候補道,瞰其多金,因至蘇,盛飾甘辭誘之,遂娶歸。
無何,偶假小過謫之,閉諸一室而括取其資。
少卿單衣出走,復至蘇。
諸少年聞之,爭為醵貲,得數千金,即為營置香巢,賓客之盛,與昔無異。
然少卿意終鬱鬱,未幾死。
陸愛寶楚楚可憐 陸愛寶,蘇州閶門外之湖田人,雲鬟霧鬢,楚楚可憐。
至滬,隸籍金玉堂,為酒糾。
同治癸酉冬,堂不戒於火,歌扇舞衫,付之一炬,乃僦居於法租界。
一椽風月,半世鶯花,思欲擇人而事,絕少知音。
且在堂時,負帶擋貲百數十金,既為祝融所燬,院中姊妹風流雲散,衣飾皆以帶擋折除。
鴇母以其獨居無偶,遂偕呂宋人以計篡之去,閉置空屋中。
呂宋人者,鴇倚之如左右手,藉以索債取償者也。
愛寶有前時所讅客某,具豪俠氣,能急人之急,聞耗,遽報總巡捕。
總巡捕曰:「是不可為訓。
」亟破關出之。
妓為情死 合肥李某赴江寧鄉試,刻苦讀書,不與諸惡少酒食徵逐。
劉壯肅公銘傳時在寧,嘗清晨至各寓覘之,歸而歎曰:「莘莘士子,多無大志,紅日在窗,尚高臥未起,其餘則在釣魚巷宿妓未歸耳。
獨某某已執筆屬文,凝神盡思,誤以角黍濡墨中,猶以為入糖盤也。
」一日,為友人強拉入曲院,有名妓見而愛之,願從為小星。
某迫於家庭,勢不可,然又不能絕之而去,特假宴客,令妓取琵琶度曲。
曲半,某起如廁,出門策駿馬,飛奔而去,遺書絕之。
妓日夕鬱鬱,竟嘔血死。
香雲為徐宗海所眷 香雲為光緒初漢臯有名妓,武昌人。
媚眼流波,長眉入鬢,慧中秀外,冠絕一時。
富商貴介,招妓侑觴者,輒樂就之。
以是徵歌佐酒,殆無虛日。
香雲亦身價自高,齷齪浮浪子,視之蔑如也。
所與往來者,多名下士,酒闌燈炧,惟事談詩問字,語不及私。
湘陰徐宗海茂才尤與之善,以終身為訂,嘗曰:「若得負郭田數十畝,環植桑柘,結廬其中,竹籬茅屋,淡泊自甘,妾為蓄蠶織縑,以納太平之租,暇則茗碗鑪香,讀書作畫,花開月上,陪君小飲,此樂雖神仙不易也。
」宗海然之,日夕籌貲,謀為之脫籍。
假得同學友三百金,與鴇商,鴇必卻取盈,香雲乃出私蓄畀之,已有成說。
一夕,宗海寓廬不戒於火,一切蕩然。
香雲知之,恚而病。
宗海之父得耗,寄書促速歸,乃走辭香雲,時已病不能起,相見執手,嗚咽不作一語。
別後十日而死,比宗海至,已葬於北郊矣。
宗海特贈沈香木,覓巧匠鐫小像,置於小盦,撰長聯以輓之。
上聯雲:「試問十九年磨折,卻苦誰來?如蠟自煎,如蠶自縛,沒奈何羅網頻加。
曾語予雲,君固憐薄命者,忍不一援手耶?嗚呼!亦足悲矣。
憶昔芙蓉露下,楊柳風前,舌妙吳歈,腰輕楚舞。
每值酡顏之醉,常勞玉腕之扶,廣寒無此遊,會真無此遇,天台無此緣。
縱教善病工愁,憐渠憔悴,尚恁地談心永夜,數盡雞籌,怎能忘嫋嫋娉娉齊齊整整。
」下聯雲:「不圖三兩月歡娛,竟拋儂去,問魚常杳,問雁常空,料不定琵琶別抱。
然為卿計,爾豈昧夙根者,而肯再辱身也。
若是,殆其死乎!至今荳蔲香消,蘼蕪路斷,門猶崔認,樓已秦封。
難招紅粉之魂,枉墮青衫之淚,少君弗能禱,精衛弗能填,女媧弗能補。
但願降神入夢,與我周旋,更大家稽首慈雲,乞還鴛牒,或有箇夫夫婦婦,世世生生。
」 徐瑞卿創小雙擋 徐瑞卿,滬妓也。
蓄雛姬二,年僅十二三,教之歌,既成,名之曰自鳴鐘、八音琴,使侍客。
每應召,則二雛偕,各歌一曲,謂之小雙擋。
其後則僅以一雛侑觴矣。
王翠雲豐姿綽約 王翠雲,揚州人。
其父以賈吳門遷吳,繼以憂死,母鬻之章臺,遂至滬。
時為光緒初,豔名大噪,為此中巨擘。
豐姿綽約,性格溫和,徵歌選舞者多樂就之。
一夕,客設席於房,拈鬮藏鉤,已近酒闌。
有客繼至,則素與翠雲相暱者,亦設席於聽事,飛花賭酒,其興方酣,翠雲爰舍房中之客而往就焉。
頃之,房中之客屢喚,而雲不來,欲行,而雲又不送,意頗近於負氣者。
既撤筵,客散,侍婢規之,意謂待客之道,宜兩得其中。
雲怒呵之,謂渠非出貲與吾落籍者,吾何惜焉。
婢喃喃不止,雲大怒曰:「我今即不作此生涯,奈我何!」婢見不可勸,悄然自睡。
雲思之,益忿,潛服紫霞膏而寢。
次晨,婢入房視之,於紗幮外見其似裸臥者,婢曰:「早涼如是,可卸卻單衫耶?」撫之,則玉體冰矣。
德仙欺金某 光緒初,鄞人金某至滬,眷妓德仙。
德仙籍維揚,意殊落落,異吳中人之纏緜旖旎,蓋習與性成也。
兩月餘,買笑錢約銀幣三百圓,而德仙落寞殊甚,蓋以金面麻而黑,貌實不颺故也。
嘗曰:「人生貴及時行樂,雖金多如季子,亦難甘此面目,與同衾枕。
金銀我請所固有,嗅之不馨,握之輒冰,何肯以此易彼哉!」 一夕漏三下,金以歸途遙遠,將寄宿,兩有成言。
逾時客至,德仙毀前約。
金以為見金夫不有躬也,謂德仙曰:「卿能圖今夕之歡,以遣良宵風月,中秋節屆,當薄具二十金,聊助花粉費。
」不允,謂將期諸異日。
閱三日,瞰亡而往,則德仙方留客宿。
客固美少年,翩翩濁世佳公子也。
金相形見絀,因悟德仙奚落之由,急袖金往曰:「今已矣,繁華夢醒矣,除夜度資外,備犒使銀幣四圓。
」舊例,房中僕婦與堂外紀綱,各分其半,德仙悉以給臧獲,另嬲金畀以銀幣四圓。
金未應,德仙曰:「尚需與汝索節費耳。
」金曰:「汝鴛夢同人,而蠅頭逐我,此款已同落花流水,一筆勾銷矣。
」德仙無言,遽披其頰。
滬俗素惡此,謂非吉徵,金邀多人與議,德仙匿不與面,鴇請肆筵謝過,乃寢。
雙鴛為吳樵珊所眷 光緒初,滬有名妓雙鴛者,膚色黑,而光艷絕人,人謂之墨芙蓉,蓋媚豬之儔也。
其家在滬之東村,初甚貧,以鍼黹度日,後為陸媼所見,謂其母曰:「爾家有錢樹子,何憂為!」母惑之,因蔔居於城,偶遇大賈,驟獲不貲。
吳樵珊嘗狎之,時雙鴛已厭風塵,意將擇人而事,囑樵珊至其母家。
越數月,樵珊往訪,天台路歧,竟迷前蹤,乃徘徊久之,惆悵而返。
林愛官為雍某所眷 林愛官,江寧人,本良家女,幼失怙恃,為其戚所鬻,入青樓。
光緒初,為妓於滬,年二十餘,風格溫重,寡言語,不喜妝飾。
與長安雍某遇,一見如故,遂私訂終身。
雍故翩翩書記也,以力薄,不能為之脫籍。
荏苒數年,雍不能離林,林亦不能離雍。
雍之友陳某者,素揮霍,悅林之貌,求通燕好,不可,強以鴇母命,林不能卻。
比入帷,林扃戶出刃,向陳長跪而請曰:「妾本薄命,生死不足重輕,所以苟延有待者,以雖隸煙花,尚復貞一、君家擁花圍柳,何處不逢佳麗,若必挾制以言歡,則欲污吾身,請污吾刃。
」言訖,以刃置妝臺,陳啞然曰:「予固知爾之鍾情於雍,然彼力薄不濟,奈何?」曰:「不濟,則以死繼之。
不然,懷此刃何為者?」陳乃慨然曰:「爾識雍,予豈不識雍哉?」於是啟戶遽出,乘夜挾雍至林所,出所帶金條脫兩枚付鴇母,謂之曰:「林不爾向矣,舍女而取金,爾之見機也。
如不從,曷觀此刃!」鴇母無奈,遂以歸雍。
小玉紅如太原公子 小玉紅,六合人,轉徙揚州。
光緒初,年十三,至江寧,慧眼修蛾,天然韶秀,雛髮未燥,盤辮插花,豐姿殊韻絕也。
兩顴微高,而其雋逸之氣,如太原公子裼裘而來,自不可掩。
又如高秋健鶻,乍得新霜,分外神俊。
至其柔膩熨貼,則飛鳥依人,明月入懷,別有一種風緻。
素娟秀色可餐 素娟,海陵人,光緒初之秦淮妓也。
聲價至高,而性情閒逸。
所居臨桃葉渡,每日曉妝初罷,手扶綸竿,倚檻垂釣。
人見之,如煙籠白芍藥,柔荏清艷,殆鮮其倫,有謂其秀色可餐,真得山川靈氣者。
秦淮燈舫盛時,遊女如雲,貴家眷屬愛素娟婉麗,時招同遊,院中人尤羨慕之。
王寶珠頎立亭亭 王寶珠,錢唐人,幼為父母鬻於江寧王姓家。
年十六,豐肌秀骨,兩靨微渦,頎立亭亭,有玉樹臨風之緻。
曲師導學琵琶,並度曲,意不屑也。
所居小樓一角,房櫳幽靜,貴遊文酒之宴,坐無寶珠,不樂也。
蘅香舉止瀟灑 蘅香,揚州人,光緒初之秦淮妓也。
舉止瀟灑,落落有大家風。
愛作淡妝,無抹脂障袖之習。
工度崑曲,意氣豪宕,高響遏雲。
時江寧宴會,以藥倦齋為最盛,幕客寓公之逭暑消寒者,均集於此。
每集,蘅香必與。
惟既與諸名流遊,遂高自位置,俯視一切,碩腹賈無從望見顏色。
因此所如不合,鬱鬱不得志,遇有高會,輒以酒澆塊壘,一舉數十觥。
醉後耳熱,按拍悲歌,聽者至為之掩淚。
鳳仙談秦淮舊事 光緒初,秦淮有校書曰鳳仙者,色藝可人。
以忤當道,避難出奔,輾轉至杭州,江秋珊、楊桂峯、張初白、汪蘭生、朱硯臣諸名流皆眷之,每宴集,輒招以侑酒。
癸未十二月十九日為東坡生日,硯臣招同人集於其居之樂山草堂,作消寒第五集,鳳仙與焉。
秋珊、桂峯與談秦淮舊事,娓娓不倦,大有天寶宮人之感。
秋珊因作三絕句以贈之,詩雲:「已過當筵酒十分,忽聞蘭麝吐清芬。
好花先獻東坡佛,不是朝雲即暮雲。
」「風前弱柳鬬腰肢,正值盈盈十五時。
妾是桐花郎是鳳,江東羅隱漫題詩。
」「何處烏衣認畫梁,一雙麼鳥喜收香。
坐中尚有江南客,曾識當年哈意娘。
」【哈意珠為鹹豐時秦淮妓院八仙之一,秋珊、桂峯皆曾見之。
秋珊,旌德人,桂峯,上元人,故曰江南客也。
】 李如蘭為三人所眷 秦淮有名妓李如蘭者,揚州產也,美而豔,慧而辯,與吳志甫善。
吳以富著稱,未半載,纏頭之費所耗不貲,日必過之,每設宴,則必偕其友孫純伯往。
孫貌美年少,不一月,李與之暱矣。
孫之中表兄周玉如者,富家兒也,與吳亦相識,慕李名,一日,丐孫挈之往,李亦傾心焉。
自是而李之妝閣,恆有吳、孫、周三人之蹤跡。
然李之室多,客至,每異其室,不謀面也。
久而為吳所知,欲詗之。
一日,往候於門,則孫至,吳乃出而覓周,遇焉。
三人者乃相將入室,坐定,吳語之曰:「吾輩皆相知,獨樂不如眾樂也。
今將置酒,且痛飲,賞心樂事,誠無逾於此也。
」孫、周唯唯而已。
日晡,乃命酌,三人入席,各據一方,上吳,左孫,右周,而李坐於下。
酒數巡,吳語李曰:「吾三人皆為卿之莫逆交,彼此愛情,孰為最?」李目吳而大笑曰:「君。
」李言時,潛於案下以左足蹴孫,右足蹴周。
至是而吳意謂君之一字,脫口而出,不假思索,誠中形外,自必屬意於我矣,孫、周各受其足之蹴,則亦自以為為其所鍾情者也。
雙鳳願許某收屍 雙鳳,如臯娼也,於許某有委身之誓。
許貧,假母時婪索之,不能如其欲,過從遂疏。
假母既怒,不悅他客,時笞苦之,鳳竟以被虐死。
將絕,泣曰:「收我者許也。
」範肯堂、張季直、朱曼君乃哀之而為之詩。
傅二寶屬意楊某 蘇妓傅二寶,光緒時名噪甚。
太倉楊孝廉,翩翩美少年也,與有嚙臂盟。
而歸安富人某亦豔其貌,將納為簉室,已與其假母議約矣。
而二寶意屬楊,詢之,則曰:「彼少年登科,必易顯達,可為終身之託也。
」乃截髮貽之,以矢不二。
某至是而自恨未舉於鄉也,思有以敵之,乃出鉅資助賑,得獎舉人,並得京卿銜。
於是訟楊於公庭,對簿時,楊袖二寶髮出以為證,而二寶竟言其誣,某乃載二寶以歸。
婢三嫁而終於娼 馬玉山中丞丕瑤以多姬妾為言官所劾,奉旨派粵督某查辦。
時馬已薨,某乘行弔之便,以姬妾幾人詢諸馬子。
馬子知關係參案,詭詞對曰:「先君晚年多病,須人伺應,故侍婢略多,其備姬妾之列者,不過二三人。
」某即據以覆奏。
馬子旋亦擇其新納年少者悉放之。
中有粵籍一人,貌最妖冶,為屬員某所獻。
此女初本某富翁家婢,納為妾,不數月,富翁死,再嫁著名花旦鮮花發,【鮮花發者,名發,廣西宣化縣人,故綽號宣化發,後以其貌豔如花,音近而訛,乃呼為鮮花發。
】僅半載,鮮花發又死,適馬有納妾意,乃購之,飾為室女以進,馬惑焉。
不一年,馬薨,女被放,依母而居,仍欲擇人而事。
蹉跎數年,乃墮入樂籍。
或雲,竟抑鬱死矣。
李佩蘭苛於選客 李佩蘭為滬妓,名噪一時,而苛於選客,獨與上海令莫祥芝之長子善,訂終身,懾於家法,將有待也。
會有勢豪欲奪之,佩蘭懼,促其請於父,不許,旋以染疫歾。
祥芝聞人言,疑其為相思死也,遷怒佩蘭,曰:「不肖子之死,妖姬實緻之。
」召佩蘭至,詰之曰:「汝欲嫁吾子,誠耶?」曰:「誠。
」曰:「吾子今死矣,若果誠,當即居此,為服三年之喪。
」佩蘭諾,即日持服,居苫塊,儼然未亡人也。
祥芝使人試調之,嚴厲不可近。
既三年,逐之出,乃重理舊業。
吳蒓香色藝兼勝 滬妓吳蒓香色藝兼勝,以嘗為春江花榜之狀元,而名益噪。
粵之富商某欲以娶狀元誇於人,將納之。
蒓香雅不願,要之曰:「如必娶我,當以冠帔彩輿相迓。
」某諾之。
嫁之日,所識之客鹹集妝閣,置酒為賀,曰:「送狀元下嫁也。
」不久即下堂,重理故業,然亦自是而能操粵語,粵人遂趨之若騖。
晚年蓄二雛,曰靜蘭,曰小香。
靜蘭旋適人。
未幾,小香叛蒓香,自蓄一雛,曰小桂芬,貌殊寢,而以技著。
李三三美而豔 李三三,本姓金,杭州世家女,美而豔。
父宦蘇。
父亡,恆從其母乘燈船,挾妓出遊,或設席於家,召妓侑酒。
三三濡染既久,於妓之行止彈唱,皆習能之。
未幾,母率之至滬,寓大亨客棧。
棧與妓寮鄰,遂與妓時相過從。
亡何,資斧乏絕,母女相對愁歎。
妓有察其隱者,諷令倚門。
三三為母所迫,從之。
未幾,名大噪,有作三三詞六十章以提倡之者,車馬盈門,如在山陰道上矣。
杭之族人知其事,馳書戒其母,令速歸。
母乃為三三變姓名,曰張蘊玉,徙居以掩飾之,而覆書於族人,強緻辨白。
未幾而又為族人偵知,專使至滬,迫之返。
而母已樂此不疲,置不顧,曰:「彼奈我何!」族人不得已,控於會審公廨。
時讞員為陳寶蕖,金之戚也,亦怒,提母女到案,判族人領三三去。
母又謂無面目回故鄉,不如就滬擇壻,旋以六千金鬻之於石子山明府為妾。
時石方權永嘉令,三三從之往。
而其母雖獲巨資,濫博無度,未幾,盡負去,乃奔永嘉,謀於三三,唆使復出。
三三不可,則以死要之。
三三曰:「去無詞,奈何?」母曰:「是有策,汝而顛也,彼豈尚留汝耶?」三三曰:「奈何吾不顛?」母曰:「是可偽為也。
」三三自是乃佯顛。
石初耐之,一日,石方會客,三三裸體奔客座,石曰:「是不可留矣。
」乃遣之。
母遂偕之至滬,假寓周某家,幾三月,謀復出。
事為石之友金某所聞,飛書告之,石大怒。
會其母病死,而周索三月宿膳之費數千金,石幾無以為計。
其友劉松山,維忠之子也,聞之,曰:「是不難,吾當力任之。
」乃言於維忠,刦周以威,僅犒以數十金,俾石挈以去。
三三至是遂終為石所有。
左紅玉享盛名 左紅玉為粵產,老舉也。
自改隸蘇籍,即適金氏。
以不安於室,下堂去,理舊業。
旋適浙人許某,生子矣。
既而又下堂。
旋又至滬,復懸牌應客,恆至北益泰書場奏技,遇劉永福。
劉方自越南歸,聞其能操粵語也,大悅,點百曲,自是遂享盛名。
未幾而為人所窘,祝髮為尼。
其重墮樂籍時,許氏所生之子年十六七矣,恆至其室,紅玉輒留之飯,撫摩憐惜,儼然母子也。
陸月舫為王紫詮所眷 光緒丙戌,滬妓有陸月舫者,居福州路尚仁裡,以色藝著,車馬盈門。
吳縣王紫詮布衣韜亦暱之,曾約同眷月舫者八人置酒其家,令月舫侍座,謂之同靴團拜。
同靴者,京師相識之友同暱一伶者之稱謂,此沿之也。
萬人迷工內媚 萬人迷者,光緒中葉京師之名妓也,佚其名。
初為某副都統婢,與僕私通,事覺,并逐之。
萬語僕曰:「爾我當自審所處,坐食,僵死矣。
聞南城妓院有百順班者,其掌班甚良善,將往依之。
」語畢,即驅車自投,鬻身於百順,得價四百金,出百金與僕,曰:「以此為訣。
」以三百金飾妝閣,購衾枕,陳設華麗。
數日,名大噪,雖貌不驚人而工內媚術,且英采煥發,神於肆應,是以見者眼熱,暱者心醉也。
內務府郎中海某,以暱萬,傾其家。
會歲終,索逋者麕集,海匿於萬所,萬語之曰:「吾前言以身事君,君見容否?如諾我,今日即返君宅,債事當為君了之。
」海大喜,萬即代海出千金,交
兒病若此,不可久留矣,願得雙玉佩為殉,殯於寺中,以冀李郎之來,憑棺一慟,使知天下有奇人亦有癡兒也。
」 趙梅卿車馬盈門 墨池雪嶺,聲價增重,文士筆端,自有一種作用。
王惕甫詩雲:「白璧千雙珠作闕,金釵十二玉為裙。
人間多少繁華夢,比到梅花總不如。
」道光時,蘇州閶門有妓趙梅卿者,夙未著名,吳江趙蓉裳一見而大賞之,戲書此詩於梅卿之扇,未幾而車馬盈門矣。
鳳雲為應敏齋所眷 應敏齋方伯寶時嘗眷一妓曰鳳雲,丁娘十索,至典裘貨馬而為之,時應尚為秋風遊客也。
未幾,握關道篆,而鳳雲已不知何往矣。
有贈鳳雲一聯雲:「桐鳳綠麼花十八,梨雲紅亞月初三。
」 三姑娘為載廉所眷 載廉,漢軍廂紅旗人,本姓田。
年十七,補弟子員,十九,舉於鄉。
性豪爽,不拘小節。
京師胭脂衚衕為煙花藪,載徧覽無佳者,恆鬱鬱。
中元日,散步城南城隍廟,寶車絡繹不絕。
至門,見一女郎扶蓬首婢,蹣跚下車,忸怩作媚態。
載從之行,至大殿,見女郎向佛盈盈拜。
拜已,作嬌喘,倚欄小憩。
載私念必貴家寵妾,傍左右不去。
已而女徐徐出廟,婢呼車。
載立車側,俟登既,搴衣隨之。
女隔簾呼婢耳語,笑吃吃不絕,時露面外窺。
載愈迷,奔不已。
時秋雨新霽,道旁泥沒脛,憊甚,揮汗如雨。
女似憐之,囑禦者緩轡焉。
未幾,入一委巷,審之,胭脂衚衕也。
載大疑。
踟躕間,見女下車叩白闆門,顧載笑,婢亦笑,旋入。
載欲隨之,轉念未攜資,恐弗諧,遂過某妓家,述所遇,妓笑曰:「是三姑娘也,去冬適某觀察,攜之任,以嫡妬遣回。
今其姊將居為奇貨,郎所過白闆門,其姊家也。
」載私喜,明日,具厚禮,徑造其室,以出門告,惘惘返,終夜反側。
雞初鳴,趣禦者狂馳至,則雙扉未闢。
俄一老媼啟扉,載具道誠意,媼搖手曰:「三姑昨日受風寒也。
」載歸而不懌者累日。
適友有選任邱令者,強載為佐治,而胭脂衚衕之望遂絕。
次年春,友引覲,載與俱。
一日,月初上,信步出櫻桃斜街,遇同學友某某,拉至平康,設筵招歌者侑酒,強載書箋,載姑書三姑娘名以應。
俄而一淡服人款款入,傍載坐。
載問識我否,三姑曰:「久矣。
」問何處相識,曰:「城隍廟也。
」問何時,曰:「中元也。
」載深感之。
自是載日一至三姑家。
三姑家故有姊妹三,皆殊色。
一日,同學輩蹤跡至,適載來,遂相約為聯芳會,言於三姑,俾各占一枝。
華筵既張,乃推戴三姑為盟主。
王壬秋以十五齡女郎侑酒 鄱陽楙園,舊為冶遊之地,琵琶勸酒者,且百餘女。
鹹豐壬子夏,王壬秋檢討闓運嘗從酒徒輩遊宴其處,笙歌既合,各有所以侑坐者。
時王未婚,羞於履舄,適有十五齡女郎抱病未妝,姑指以塞眾意。
俄而女至,垂鬟懨然,辭不理曲。
時長日酒多,意倦久坐,獨倚幾熏香以待酒散而已。
明年在樂平,則有使來,稱前女郎遣緻問,及過客往往傳說此事,雲有匜盥之請。
後一月,復書於王,封髮寄焉。
王因謂使曰:「髮翦易長,若能斷指示信,當以桃葉迎汝。
」使笑而去,然自此亦不復至矣。
喬氏蓄錢償娼家 松江鄒某娶妻喬氏,生一子,名阿九,甫周歲而鄒死,喬守志撫孤,家尚小康,頗足自存。
而是時粵寇已據蘇、杭,松江亦被陷,喬慮不免,思一死以自全,而顧此呱呱者,又非母不活,意未能決。
其夜,忽夢夫謂之曰:「吾家三世單傳,今止此一塊肉,吾已請於先亡諸尊長矣,汝寧失節,毋棄孤兒。
」喬寤而思之,以為夫雖言之有故,持之成理,然婦人以節為重,終不可失,意仍未決。
其夜,又夢夫偕二老人至,則翁媼也,曰:「吾乃汝之舅姑,汝意大佳,然為汝一身計,則以守節為重,為吾一家計,則以存孤為重。
願汝為吾一家計,勿徒為一身計。
」婦寤,乃設祭拜其舅姑與夫曰:「吾聞命矣。
」後母子皆為寇所得,從寇至蘇州。
喬有絕色,為寇所嬖,而喬抱阿九,無一日離,語寇曰:「若愛妾者,願兼愛此兒。
兒死,妾亦死矣。
」寇戀其色,竟不奪阿九。
久之,以喬為貞人,以阿九為公子。
貞人者,寇婦中之有名號者也。
方是時,寇踞蘇、杭久,城外村聚焚掠殆盡,雞豚之類,亦皆斷種,寇日用所需,悉以重價買之於江北。
於是江北諸貧民,率以小舟載雜貨渡江,私售於寇。
有張禿子者,夫婦二人,操是業最久,寇尤信之,予以小旗,有寇之境,無不可至。
喬聞之,乃使人傳貞人命,召張妻入內與語,使買江北諸物。
往來既讅,乃密以情告,謀與俱亡。
乘寇酋赴湖州,佯言己生日,醉諸侍者以酒,而夜抱阿九登張舟以遁。
舟有寇旗,無誰何者,安穩達江北。
而張夫婦意喬居寇中久,必有所齎,偵之無有,頗失望,乃載之揚州,鬻喬於娼家,喬不知也。
娼家率多人篡之去,喬仍抱阿九不釋,語娼家曰:「汝家買我者,以我為錢樹子耳。
此兒死,我亦死,汝家人財兩失矣。
若任我撫養此兒,則我故失行之婦,豈當復論名節。
」娼家然之。
喬居娼家數年,阿九亦長成。
喬自以纏頭資為束脩,俾阿九從塾師讀。
俄而寇平,喬自蓄錢償娼家,贖身,挈阿九歸松江,從其兄弟以居。
阿九長,為娶婦,乃復設祭拜其舅姑與夫曰:「曩奉命存孤,幸不辱命。
然婦人,究以節為重,我一婦人始為寇之貞人,繼為娼,尚何面目復生人世乎?」遂縊而死。
安月娥著豔名 安月娥,江寧人,巧齡、巧珠之假母也,為秦淮妓。
粵寇未至時,齒尚穉,頗著豔名。
有自號煮石頑仙者,賞之,贈以《一萼紅》雲:「稱芳名,是廣寒舊隊,小謫下瑤京。
蛾樣猶纖,蟾輝未滿,神采先放光明。
曾學過霓裳法曲,串新聲嚦嚦妒啼鶯。
靨笑添渦,眉修露慧,睇轉流情。
悞到團圓時候,勸靈娥珍重,莫墮愁城。
荳蔲含香,芙蓉作蕊,煩惱何苦相縈。
須記著前身小影,伴青天碧海耐凄清。
留待梯雲客至,喚取卿卿。
」鹹豐癸醜,江寧陷,月娥避至他處。
亂平,始歸,六代鶯花,都非疇昔,遍訪當年姊妹,率皆玉碎珠沉,自顧馬齒亦加長矣。
舊居牛市水閣,尚存廢址,牽蘿補屋,粗作安排。
所歡某二尹久定終身,而業已床頭金盡,不得已,補綴箏琵,重為蕩婦。
幸而歌喉未改,節拍分明,迥非時下雛鬟所能企及。
因此招之侑酒者,不以色選而以藝登,且重其為京幫,生涯頗不落寞。
每當酒闌夜永,與二三熟客,談白下往日風光,真如天寶宮人說開元遺事也。
陸蘭英垂髫名重 陸蘭英,江寧人,為陸二養女。
陸二者,秦淮名妓,豪華奢靡,傾動一時。
所居畫閣紅樓,珠簾繡幕,為北裡之冠。
江寧某方伯公餘退食,常過其家,愛其屋宇軒敞,談風月於此,會衣冠亦於此。
時值上恬下嬉,見者習慣自然,了不為怪。
蘭英方在垂髫,得假母提唱,名頗重,江督陸建瀛之公子最昵愛之。
鹹豐癸醜,江寧陷,避居姑蘇,門前車馬,不異當年。
姑蘇再陷,遂轉徙無定所。
其後重至秦淮,眉稜翠偃,鬢影蓬飛,秋娘老矣。
賃居石壩街煙局後,湫隘囂塵,不潔已甚,每有博徒隸役過往,名流因以絕迹,匪特憎其齒之暮也。
袁雅琴色藝超倫 袁雅琴,嘉興人,本姓王,宦裔也。
父曾官奉賢縣丞。
鹹豐庚辛粵寇之亂,年甫六齡,散失無歸,為乳媼所鬻,遂隸樂籍。
而色藝超倫,豐姿綽約,素妝淡服,情韻天然。
客有過而訪之者,一見即泊然靜坐,不輕言笑。
或戲謂之曰:「卿胡為有名士風?」雅琴曰:「餘本非此中人,斷不久戀於此,亦何必效章臺習氣耶?」客默然。
韻珊美豔絕倫 大文寶,字韻珊,江寧良家女。
以粵寇之亂,隨母避杭州,轉徙至滬,遂落平康籍。
年四十,美豔絕倫。
滬為商埠,巨賈麕集。
時江、浙猶未克復,兩省豪貴多寄居。
於是名大噪,門前車馬如織,而韻珊獨敬禮文士,視市儈蔑如也。
時滬之樂戶在洋涇浜,有數千家,多蘇人,習尚柔靡。
韻珊獨以俊爽勝,名在蘇幫上,與黃愛卿、小桂珠相伯仲。
同治庚午,韻珊歸金陵,杜門謝客,惟名流文酒之會,招之必至,不取纏頭貲。
所居曲房綺闥,香爐茗椀,位置楚楚。
一日,進香清涼山,為一素不識者所偵知,馳數十騎隨之,繞佛殿三匝,不能禮拜,急登輿歸。
秦淮兵燹之後,河房雖未復舊,而燈舫較盛於前。
韻珊每值夏夕,獨坐涼篷,懸燈數盞,及名人書畫,以棗花簾障之,供建蘭、茉莉盆,旁侍一女童,時徜徉於青溪、長闆間,見者疑為神仙,可望而不可即也。
惟性孤傲,頗以標格自矜,非其意所屬者,雖以厚幣招之,不往。
大金鳳舉止溫雅 大金鳳,揚州人,齒稍長,豐緻嫣然,舉止溫雅,工於應對,知音識曲,能豪飲,居江寧淮清橋察院之東偏。
同治初,以久經鹹豐兵燹,舊院遺址,無可尋覓,即利涉橋、文德橋一帶,所謂「丁字簾前落日放船好」之諸名勝,亦皆鞠為茂草。
女閭叢集釣魚巷,湫隘已甚,名流望而卻步。
大金鳳家獨室宇精潔,無纖塵,笛床琴幾,位置不俗。
起坐一小樓,鍾山嵐翠,撲入簾桁間,如在畫圖中也。
嶽蘭史媚慧 蘭史,嶽姓,小字鳳,蘇州望亭農家女。
父為布客,挈鳳寓吳郡,其大父仍鄉居。
鹹豐庚申,兵燹中父歿,鳳隨母至滬,時年十齡許耳。
客至,恆避匿不出,有喜其聰慧者,聒而與語,輒登榻蒙被臥。
滬有清河叟賞之,欲購為媵,未諧,贈以金,使遷居城北。
母見其姿首明豔,謂可作錢樹子,使習歌舞應客。
未逾年,聲名大噪。
鳳眉目如畫,體裁適中,寡言笑,而媚慧,善伺人意。
又舉止倜儻,不喜作兒女態,工心計,多億中。
傾慕者擲纏頭鉅萬,以得一顰笑為幸,而鳳猶少所許可也。
某提督自津抵滬,啗以重金,拒之。
謀刼之,輒以計免。
其心屬者為某貴介。
同治壬申,以五千金為聘,許之。
其大父猶未知其為章臺柳也,堅欲其歸以字鄉人,遂輾轉不就。
而鳳亦旋悔,放浪江湖者半年許。
癸酉春,重遊滬瀆,年逾笄,名益盛,高軒過客以不見為恥,選色徵聲,非鳳也,弗樂也。
是年秋,忽置酒召所知,掩泣而言曰:「餘以一身歷花月刼者十載,誨盜誨淫,此間不宜居矣,將歸老茅屋,請從此辭。
」各贈一小影為別。
明日,盡室他徙矣。
李芸負盛名 同治壬申,大校書李芸者,年齒稍長,鳳韻超儕偶。
僦屋江寧莫愁湖畔,編竹為籬,泊然雅素,撫琴洗研,晏如也。
初未知名,吳門秦鍾吾過江訪艷,贈之以詩,書於冷金箋,芸粘於圍屏,以碧紗籠之,於是名傾白下。
惟性極高傲,苟不當意,雖貴客大賈,不納也。
時江左章臺,競尚華靡,芸雖負盛名,獨蒔花種竹,非文酒之讌不預。
有妹曰綠媛,姿容慧麗,較芸尤艷。
而善為酒糾,並善詼諧,辭意之間,翩翩有緻,兼工簫笛,發聲清越,足以怡情,士林稱之為雙絕,不誣也。
張少卿色藝冠一時 同治時,張文達公之萬自閩浙總督任告終養,奉母夫人居蘇州之湖院。
文達少年科第,又雅善詞翰,兼擅丹青。
時吳下名妓有張少卿者,色藝冠一時,嘗為花榜狀頭。
文達時召至府第,令奏技,兼以佐萊衣之樂,嘗笑謂之曰:「吾與汝皆狀元,洵為一時佳話。
」偶集《四書》作對贈之曰:「少之時不亦樂乎,卿以下何足算也。
」時以為名對。
少卿擅名既盛,所得纏頭金無算。
有某者,雲係江南候補道,瞰其多金,因至蘇,盛飾甘辭誘之,遂娶歸。
無何,偶假小過謫之,閉諸一室而括取其資。
少卿單衣出走,復至蘇。
諸少年聞之,爭為醵貲,得數千金,即為營置香巢,賓客之盛,與昔無異。
然少卿意終鬱鬱,未幾死。
陸愛寶楚楚可憐 陸愛寶,蘇州閶門外之湖田人,雲鬟霧鬢,楚楚可憐。
至滬,隸籍金玉堂,為酒糾。
同治癸酉冬,堂不戒於火,歌扇舞衫,付之一炬,乃僦居於法租界。
一椽風月,半世鶯花,思欲擇人而事,絕少知音。
且在堂時,負帶擋貲百數十金,既為祝融所燬,院中姊妹風流雲散,衣飾皆以帶擋折除。
鴇母以其獨居無偶,遂偕呂宋人以計篡之去,閉置空屋中。
呂宋人者,鴇倚之如左右手,藉以索債取償者也。
愛寶有前時所讅客某,具豪俠氣,能急人之急,聞耗,遽報總巡捕。
總巡捕曰:「是不可為訓。
」亟破關出之。
妓為情死 合肥李某赴江寧鄉試,刻苦讀書,不與諸惡少酒食徵逐。
劉壯肅公銘傳時在寧,嘗清晨至各寓覘之,歸而歎曰:「莘莘士子,多無大志,紅日在窗,尚高臥未起,其餘則在釣魚巷宿妓未歸耳。
獨某某已執筆屬文,凝神盡思,誤以角黍濡墨中,猶以為入糖盤也。
」一日,為友人強拉入曲院,有名妓見而愛之,願從為小星。
某迫於家庭,勢不可,然又不能絕之而去,特假宴客,令妓取琵琶度曲。
曲半,某起如廁,出門策駿馬,飛奔而去,遺書絕之。
妓日夕鬱鬱,竟嘔血死。
香雲為徐宗海所眷 香雲為光緒初漢臯有名妓,武昌人。
媚眼流波,長眉入鬢,慧中秀外,冠絕一時。
富商貴介,招妓侑觴者,輒樂就之。
以是徵歌佐酒,殆無虛日。
香雲亦身價自高,齷齪浮浪子,視之蔑如也。
所與往來者,多名下士,酒闌燈炧,惟事談詩問字,語不及私。
湘陰徐宗海茂才尤與之善,以終身為訂,嘗曰:「若得負郭田數十畝,環植桑柘,結廬其中,竹籬茅屋,淡泊自甘,妾為蓄蠶織縑,以納太平之租,暇則茗碗鑪香,讀書作畫,花開月上,陪君小飲,此樂雖神仙不易也。
」宗海然之,日夕籌貲,謀為之脫籍。
假得同學友三百金,與鴇商,鴇必卻取盈,香雲乃出私蓄畀之,已有成說。
一夕,宗海寓廬不戒於火,一切蕩然。
香雲知之,恚而病。
宗海之父得耗,寄書促速歸,乃走辭香雲,時已病不能起,相見執手,嗚咽不作一語。
別後十日而死,比宗海至,已葬於北郊矣。
宗海特贈沈香木,覓巧匠鐫小像,置於小盦,撰長聯以輓之。
上聯雲:「試問十九年磨折,卻苦誰來?如蠟自煎,如蠶自縛,沒奈何羅網頻加。
曾語予雲,君固憐薄命者,忍不一援手耶?嗚呼!亦足悲矣。
憶昔芙蓉露下,楊柳風前,舌妙吳歈,腰輕楚舞。
每值酡顏之醉,常勞玉腕之扶,廣寒無此遊,會真無此遇,天台無此緣。
縱教善病工愁,憐渠憔悴,尚恁地談心永夜,數盡雞籌,怎能忘嫋嫋娉娉齊齊整整。
」下聯雲:「不圖三兩月歡娛,竟拋儂去,問魚常杳,問雁常空,料不定琵琶別抱。
然為卿計,爾豈昧夙根者,而肯再辱身也。
若是,殆其死乎!至今荳蔲香消,蘼蕪路斷,門猶崔認,樓已秦封。
難招紅粉之魂,枉墮青衫之淚,少君弗能禱,精衛弗能填,女媧弗能補。
但願降神入夢,與我周旋,更大家稽首慈雲,乞還鴛牒,或有箇夫夫婦婦,世世生生。
」 徐瑞卿創小雙擋 徐瑞卿,滬妓也。
蓄雛姬二,年僅十二三,教之歌,既成,名之曰自鳴鐘、八音琴,使侍客。
每應召,則二雛偕,各歌一曲,謂之小雙擋。
其後則僅以一雛侑觴矣。
王翠雲豐姿綽約 王翠雲,揚州人。
其父以賈吳門遷吳,繼以憂死,母鬻之章臺,遂至滬。
時為光緒初,豔名大噪,為此中巨擘。
豐姿綽約,性格溫和,徵歌選舞者多樂就之。
一夕,客設席於房,拈鬮藏鉤,已近酒闌。
有客繼至,則素與翠雲相暱者,亦設席於聽事,飛花賭酒,其興方酣,翠雲爰舍房中之客而往就焉。
頃之,房中之客屢喚,而雲不來,欲行,而雲又不送,意頗近於負氣者。
既撤筵,客散,侍婢規之,意謂待客之道,宜兩得其中。
雲怒呵之,謂渠非出貲與吾落籍者,吾何惜焉。
婢喃喃不止,雲大怒曰:「我今即不作此生涯,奈我何!」婢見不可勸,悄然自睡。
雲思之,益忿,潛服紫霞膏而寢。
次晨,婢入房視之,於紗幮外見其似裸臥者,婢曰:「早涼如是,可卸卻單衫耶?」撫之,則玉體冰矣。
德仙欺金某 光緒初,鄞人金某至滬,眷妓德仙。
德仙籍維揚,意殊落落,異吳中人之纏緜旖旎,蓋習與性成也。
兩月餘,買笑錢約銀幣三百圓,而德仙落寞殊甚,蓋以金面麻而黑,貌實不颺故也。
嘗曰:「人生貴及時行樂,雖金多如季子,亦難甘此面目,與同衾枕。
金銀我請所固有,嗅之不馨,握之輒冰,何肯以此易彼哉!」 一夕漏三下,金以歸途遙遠,將寄宿,兩有成言。
逾時客至,德仙毀前約。
金以為見金夫不有躬也,謂德仙曰:「卿能圖今夕之歡,以遣良宵風月,中秋節屆,當薄具二十金,聊助花粉費。
」不允,謂將期諸異日。
閱三日,瞰亡而往,則德仙方留客宿。
客固美少年,翩翩濁世佳公子也。
金相形見絀,因悟德仙奚落之由,急袖金往曰:「今已矣,繁華夢醒矣,除夜度資外,備犒使銀幣四圓。
」舊例,房中僕婦與堂外紀綱,各分其半,德仙悉以給臧獲,另嬲金畀以銀幣四圓。
金未應,德仙曰:「尚需與汝索節費耳。
」金曰:「汝鴛夢同人,而蠅頭逐我,此款已同落花流水,一筆勾銷矣。
」德仙無言,遽披其頰。
滬俗素惡此,謂非吉徵,金邀多人與議,德仙匿不與面,鴇請肆筵謝過,乃寢。
雙鴛為吳樵珊所眷 光緒初,滬有名妓雙鴛者,膚色黑,而光艷絕人,人謂之墨芙蓉,蓋媚豬之儔也。
其家在滬之東村,初甚貧,以鍼黹度日,後為陸媼所見,謂其母曰:「爾家有錢樹子,何憂為!」母惑之,因蔔居於城,偶遇大賈,驟獲不貲。
吳樵珊嘗狎之,時雙鴛已厭風塵,意將擇人而事,囑樵珊至其母家。
越數月,樵珊往訪,天台路歧,竟迷前蹤,乃徘徊久之,惆悵而返。
林愛官為雍某所眷 林愛官,江寧人,本良家女,幼失怙恃,為其戚所鬻,入青樓。
光緒初,為妓於滬,年二十餘,風格溫重,寡言語,不喜妝飾。
與長安雍某遇,一見如故,遂私訂終身。
雍故翩翩書記也,以力薄,不能為之脫籍。
荏苒數年,雍不能離林,林亦不能離雍。
雍之友陳某者,素揮霍,悅林之貌,求通燕好,不可,強以鴇母命,林不能卻。
比入帷,林扃戶出刃,向陳長跪而請曰:「妾本薄命,生死不足重輕,所以苟延有待者,以雖隸煙花,尚復貞一、君家擁花圍柳,何處不逢佳麗,若必挾制以言歡,則欲污吾身,請污吾刃。
」言訖,以刃置妝臺,陳啞然曰:「予固知爾之鍾情於雍,然彼力薄不濟,奈何?」曰:「不濟,則以死繼之。
不然,懷此刃何為者?」陳乃慨然曰:「爾識雍,予豈不識雍哉?」於是啟戶遽出,乘夜挾雍至林所,出所帶金條脫兩枚付鴇母,謂之曰:「林不爾向矣,舍女而取金,爾之見機也。
如不從,曷觀此刃!」鴇母無奈,遂以歸雍。
小玉紅如太原公子 小玉紅,六合人,轉徙揚州。
光緒初,年十三,至江寧,慧眼修蛾,天然韶秀,雛髮未燥,盤辮插花,豐姿殊韻絕也。
兩顴微高,而其雋逸之氣,如太原公子裼裘而來,自不可掩。
又如高秋健鶻,乍得新霜,分外神俊。
至其柔膩熨貼,則飛鳥依人,明月入懷,別有一種風緻。
素娟秀色可餐 素娟,海陵人,光緒初之秦淮妓也。
聲價至高,而性情閒逸。
所居臨桃葉渡,每日曉妝初罷,手扶綸竿,倚檻垂釣。
人見之,如煙籠白芍藥,柔荏清艷,殆鮮其倫,有謂其秀色可餐,真得山川靈氣者。
秦淮燈舫盛時,遊女如雲,貴家眷屬愛素娟婉麗,時招同遊,院中人尤羨慕之。
王寶珠頎立亭亭 王寶珠,錢唐人,幼為父母鬻於江寧王姓家。
年十六,豐肌秀骨,兩靨微渦,頎立亭亭,有玉樹臨風之緻。
曲師導學琵琶,並度曲,意不屑也。
所居小樓一角,房櫳幽靜,貴遊文酒之宴,坐無寶珠,不樂也。
蘅香舉止瀟灑 蘅香,揚州人,光緒初之秦淮妓也。
舉止瀟灑,落落有大家風。
愛作淡妝,無抹脂障袖之習。
工度崑曲,意氣豪宕,高響遏雲。
時江寧宴會,以藥倦齋為最盛,幕客寓公之逭暑消寒者,均集於此。
每集,蘅香必與。
惟既與諸名流遊,遂高自位置,俯視一切,碩腹賈無從望見顏色。
因此所如不合,鬱鬱不得志,遇有高會,輒以酒澆塊壘,一舉數十觥。
醉後耳熱,按拍悲歌,聽者至為之掩淚。
鳳仙談秦淮舊事 光緒初,秦淮有校書曰鳳仙者,色藝可人。
以忤當道,避難出奔,輾轉至杭州,江秋珊、楊桂峯、張初白、汪蘭生、朱硯臣諸名流皆眷之,每宴集,輒招以侑酒。
癸未十二月十九日為東坡生日,硯臣招同人集於其居之樂山草堂,作消寒第五集,鳳仙與焉。
秋珊、桂峯與談秦淮舊事,娓娓不倦,大有天寶宮人之感。
秋珊因作三絕句以贈之,詩雲:「已過當筵酒十分,忽聞蘭麝吐清芬。
好花先獻東坡佛,不是朝雲即暮雲。
」「風前弱柳鬬腰肢,正值盈盈十五時。
妾是桐花郎是鳳,江東羅隱漫題詩。
」「何處烏衣認畫梁,一雙麼鳥喜收香。
坐中尚有江南客,曾識當年哈意娘。
」【哈意珠為鹹豐時秦淮妓院八仙之一,秋珊、桂峯皆曾見之。
秋珊,旌德人,桂峯,上元人,故曰江南客也。
】 李如蘭為三人所眷 秦淮有名妓李如蘭者,揚州產也,美而豔,慧而辯,與吳志甫善。
吳以富著稱,未半載,纏頭之費所耗不貲,日必過之,每設宴,則必偕其友孫純伯往。
孫貌美年少,不一月,李與之暱矣。
孫之中表兄周玉如者,富家兒也,與吳亦相識,慕李名,一日,丐孫挈之往,李亦傾心焉。
自是而李之妝閣,恆有吳、孫、周三人之蹤跡。
然李之室多,客至,每異其室,不謀面也。
久而為吳所知,欲詗之。
一日,往候於門,則孫至,吳乃出而覓周,遇焉。
三人者乃相將入室,坐定,吳語之曰:「吾輩皆相知,獨樂不如眾樂也。
今將置酒,且痛飲,賞心樂事,誠無逾於此也。
」孫、周唯唯而已。
日晡,乃命酌,三人入席,各據一方,上吳,左孫,右周,而李坐於下。
酒數巡,吳語李曰:「吾三人皆為卿之莫逆交,彼此愛情,孰為最?」李目吳而大笑曰:「君。
」李言時,潛於案下以左足蹴孫,右足蹴周。
至是而吳意謂君之一字,脫口而出,不假思索,誠中形外,自必屬意於我矣,孫、周各受其足之蹴,則亦自以為為其所鍾情者也。
雙鳳願許某收屍 雙鳳,如臯娼也,於許某有委身之誓。
許貧,假母時婪索之,不能如其欲,過從遂疏。
假母既怒,不悅他客,時笞苦之,鳳竟以被虐死。
將絕,泣曰:「收我者許也。
」範肯堂、張季直、朱曼君乃哀之而為之詩。
傅二寶屬意楊某 蘇妓傅二寶,光緒時名噪甚。
太倉楊孝廉,翩翩美少年也,與有嚙臂盟。
而歸安富人某亦豔其貌,將納為簉室,已與其假母議約矣。
而二寶意屬楊,詢之,則曰:「彼少年登科,必易顯達,可為終身之託也。
」乃截髮貽之,以矢不二。
某至是而自恨未舉於鄉也,思有以敵之,乃出鉅資助賑,得獎舉人,並得京卿銜。
於是訟楊於公庭,對簿時,楊袖二寶髮出以為證,而二寶竟言其誣,某乃載二寶以歸。
婢三嫁而終於娼 馬玉山中丞丕瑤以多姬妾為言官所劾,奉旨派粵督某查辦。
時馬已薨,某乘行弔之便,以姬妾幾人詢諸馬子。
馬子知關係參案,詭詞對曰:「先君晚年多病,須人伺應,故侍婢略多,其備姬妾之列者,不過二三人。
」某即據以覆奏。
馬子旋亦擇其新納年少者悉放之。
中有粵籍一人,貌最妖冶,為屬員某所獻。
此女初本某富翁家婢,納為妾,不數月,富翁死,再嫁著名花旦鮮花發,【鮮花發者,名發,廣西宣化縣人,故綽號宣化發,後以其貌豔如花,音近而訛,乃呼為鮮花發。
】僅半載,鮮花發又死,適馬有納妾意,乃購之,飾為室女以進,馬惑焉。
不一年,馬薨,女被放,依母而居,仍欲擇人而事。
蹉跎數年,乃墮入樂籍。
或雲,竟抑鬱死矣。
李佩蘭苛於選客 李佩蘭為滬妓,名噪一時,而苛於選客,獨與上海令莫祥芝之長子善,訂終身,懾於家法,將有待也。
會有勢豪欲奪之,佩蘭懼,促其請於父,不許,旋以染疫歾。
祥芝聞人言,疑其為相思死也,遷怒佩蘭,曰:「不肖子之死,妖姬實緻之。
」召佩蘭至,詰之曰:「汝欲嫁吾子,誠耶?」曰:「誠。
」曰:「吾子今死矣,若果誠,當即居此,為服三年之喪。
」佩蘭諾,即日持服,居苫塊,儼然未亡人也。
祥芝使人試調之,嚴厲不可近。
既三年,逐之出,乃重理舊業。
吳蒓香色藝兼勝 滬妓吳蒓香色藝兼勝,以嘗為春江花榜之狀元,而名益噪。
粵之富商某欲以娶狀元誇於人,將納之。
蒓香雅不願,要之曰:「如必娶我,當以冠帔彩輿相迓。
」某諾之。
嫁之日,所識之客鹹集妝閣,置酒為賀,曰:「送狀元下嫁也。
」不久即下堂,重理故業,然亦自是而能操粵語,粵人遂趨之若騖。
晚年蓄二雛,曰靜蘭,曰小香。
靜蘭旋適人。
未幾,小香叛蒓香,自蓄一雛,曰小桂芬,貌殊寢,而以技著。
李三三美而豔 李三三,本姓金,杭州世家女,美而豔。
父宦蘇。
父亡,恆從其母乘燈船,挾妓出遊,或設席於家,召妓侑酒。
三三濡染既久,於妓之行止彈唱,皆習能之。
未幾,母率之至滬,寓大亨客棧。
棧與妓寮鄰,遂與妓時相過從。
亡何,資斧乏絕,母女相對愁歎。
妓有察其隱者,諷令倚門。
三三為母所迫,從之。
未幾,名大噪,有作三三詞六十章以提倡之者,車馬盈門,如在山陰道上矣。
杭之族人知其事,馳書戒其母,令速歸。
母乃為三三變姓名,曰張蘊玉,徙居以掩飾之,而覆書於族人,強緻辨白。
未幾而又為族人偵知,專使至滬,迫之返。
而母已樂此不疲,置不顧,曰:「彼奈我何!」族人不得已,控於會審公廨。
時讞員為陳寶蕖,金之戚也,亦怒,提母女到案,判族人領三三去。
母又謂無面目回故鄉,不如就滬擇壻,旋以六千金鬻之於石子山明府為妾。
時石方權永嘉令,三三從之往。
而其母雖獲巨資,濫博無度,未幾,盡負去,乃奔永嘉,謀於三三,唆使復出。
三三不可,則以死要之。
三三曰:「去無詞,奈何?」母曰:「是有策,汝而顛也,彼豈尚留汝耶?」三三曰:「奈何吾不顛?」母曰:「是可偽為也。
」三三自是乃佯顛。
石初耐之,一日,石方會客,三三裸體奔客座,石曰:「是不可留矣。
」乃遣之。
母遂偕之至滬,假寓周某家,幾三月,謀復出。
事為石之友金某所聞,飛書告之,石大怒。
會其母病死,而周索三月宿膳之費數千金,石幾無以為計。
其友劉松山,維忠之子也,聞之,曰:「是不難,吾當力任之。
」乃言於維忠,刦周以威,僅犒以數十金,俾石挈以去。
三三至是遂終為石所有。
左紅玉享盛名 左紅玉為粵產,老舉也。
自改隸蘇籍,即適金氏。
以不安於室,下堂去,理舊業。
旋適浙人許某,生子矣。
既而又下堂。
旋又至滬,復懸牌應客,恆至北益泰書場奏技,遇劉永福。
劉方自越南歸,聞其能操粵語也,大悅,點百曲,自是遂享盛名。
未幾而為人所窘,祝髮為尼。
其重墮樂籍時,許氏所生之子年十六七矣,恆至其室,紅玉輒留之飯,撫摩憐惜,儼然母子也。
陸月舫為王紫詮所眷 光緒丙戌,滬妓有陸月舫者,居福州路尚仁裡,以色藝著,車馬盈門。
吳縣王紫詮布衣韜亦暱之,曾約同眷月舫者八人置酒其家,令月舫侍座,謂之同靴團拜。
同靴者,京師相識之友同暱一伶者之稱謂,此沿之也。
萬人迷工內媚 萬人迷者,光緒中葉京師之名妓也,佚其名。
初為某副都統婢,與僕私通,事覺,并逐之。
萬語僕曰:「爾我當自審所處,坐食,僵死矣。
聞南城妓院有百順班者,其掌班甚良善,將往依之。
」語畢,即驅車自投,鬻身於百順,得價四百金,出百金與僕,曰:「以此為訣。
」以三百金飾妝閣,購衾枕,陳設華麗。
數日,名大噪,雖貌不驚人而工內媚術,且英采煥發,神於肆應,是以見者眼熱,暱者心醉也。
內務府郎中海某,以暱萬,傾其家。
會歲終,索逋者麕集,海匿於萬所,萬語之曰:「吾前言以身事君,君見容否?如諾我,今日即返君宅,債事當為君了之。
」海大喜,萬即代海出千金,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