閹寺類

關燈


    乾隆乙醜,以年老多病,奉特恩放還。

    及歸,治生產,撫兄子贊文為子,女亦適人而育外孫。

    優遊十餘年而死,年七十七。

     高宗改內監讀書之制 明制:內監入選,例入內書堂讀書。

    凡收入宮中年十歲上下者,二三百人,入內書堂讀書。

    本監提督總其鋼,擇日拜至聖,請詞林老師,每一名,各具白蠟手帕、龍挂香為束脩,人給《千字文》、《四書》,派年長者八為學長。

    有過,詞林老師批付提督責處。

    國朝仍之,派漢教習一員,在萬善殿專課年幼太監。

    乾隆己醜,高宗諭:「內監職在供給使令,但使教之略知字體,何必選派科目人員與講文義。

    前明閹豎弄權,司禮秉筆,皆因若輩通文,便其私計。

    甚而選詞臣課讀,交結營求。

    此等弊政,急宜痛絕。

    現今讀清書之內監,在長房一帶,派內府之筆帖式課之。

    至漢書,亦派筆帖式之曾讀漢文者教授。

    所有萬善殿派用漢教習之例永遠革除。

    」 李金鳳與聞林清事 李金鳳,嘉慶時內監之與聞林清事者也。

    仁和諸生繆崇輝,有祖姑適崑山陸氏,未婚而夫死,守貞不嫁,披緇於龍山。

    繆為築菴居之,家人歲一省視。

    崇輝長,祖姑年八十有餘矣。

    秋日,繆往省其姑,遇金鳳於座,不知其為椓人也。

    然聆其聲雌,視其面類婦人,而行步則男子,心訝之,不敢問。

    祖姑曰:「此吾徒金鳳也,新收耳。

    」崇輝心又訝之,以為「金鳳」二字,頗不似方外人之名,何也?顧其舉止落落,不甚與眾尼儕。

    崇輝宿菴三日,瀕行,瞷眾人方禮佛,則微以言叩其祖姑。

    姑戒勿宣揚於外,乃語其故,蓋金鳳即李文成之姪也。

    文成之先亦南人,常與教匪同叛,已而事敗,奉旨於南方名捕之,乃逃於北,始為北人。

    文成懲前此齊、冉諸人之敗,欲自內起,顛覆乘輿,而後傳檄以定四方。

    顧宮禁深邃,警衞森嚴,計無所出。

    金鳳年纔二十餘,乃請自宮以入。

    眾未敢信,鳳拔刃一揮,流血如注,幾死矣,眾為求良藥藥之,得不死。

    遂於嘉慶己巳得入禁中。

    金鳳深沈有心計,同事諸宮監以術籠絡之,皆得其歡心。

    總管某監者,仁宗寵之甚,常陵轢同輩,眾皆惡之。

    金鳳獨處之泰然。

    已而眾怨益甚,羣發其陰私,仁宗執之,杖數百,血肉狼藉,眾益從而姍笑之。

    金鳳獨為之撫慰,且為之簡料湯藥飲食,某甚感之。

    眾皆多其任卹,而不知金鳳已乘間動以大謀矣。

    仁宗怒已定,仍寵某如故。

    金鳳既得某,遂稍稍擴張勢力。

    已而侍衞缺出,天理教人鳩貲付金鳳為之行賄,得補授其黨一人。

    及仁宗狩木蘭,遂剋期舉事。

    時金鳳與某在內籌畫一切,未及期,而李文成事洩,倉猝舉兵,李、林、王等內外皆死。

    金鳳知事急,竊宮內金符而跨善馬疾馳出,言往木蘭迎駕,門者不敢阻。

    金鳳出城,亟易衣而遁。

    其黨人有漏網者,設逆旅於歸德,主人見金鳳,不識也。

    然知其有珍寶,醉以酒,將殺之而取其貲。

    檢懷中,得金符,大驚;又於夾袋中,得事前所與林、李諸人計劃者一紙,乃不害而留之。

    藏複室中,年餘,聞事稍寢,乃衣以婦人衣,使二嫗從之以南。

    至靈隱寺,遇日照大師。

    師,高僧也,一見識之,蓋常晤於京師者也。

    即從之削髮,以僧寺中不可居,乃去為尼,來菴中,居半載餘矣。

    明年,崇輝更視其祖姑,不復見金鳳。

    問之,雲往朝普陀,剋日可返。

    崇輝欲就詢宮中事,待之,竟不至。

    又越數年,其祖姑圓寂,金鳳復來執弟子禮。

    居二十餘日,崇輝偶叩以前事,及此後所向,瞠目如癡。

    再三問,皆無言。

    旋去,竟不知所終。

     戴文節不善事內監 戴熙在南書房時,不善事內監。

    一日,題畫,誤一字,宣宗令內監持令改之。

    內監至,但令別書,而不告以故。

    戴遂別寫一紙,而誤字如故。

    上以為有意怫忤,遂撤差。

     宣宗為內監創白玉頂戴 道光中,內監美豐儀者,頗得幸。

    既復為娶婦,使居南府中。

    然恃寵而驕,時多非分之請,宣宗悉涵容之。

    定制:章服不得過四品。

    一日,南府諸監固請進秩。

    宣宗既以情不可卻,又不敢擅更祖制,乃特創一種白玉頂戴,凡幸禦各監,均得用之。

    事傳於外,故一時輕薄者互相戲謔,有白玉頂戴之語。

    迨德宗朝,李蓮英輩得孝欽後歡意,變更祖制,竟至二品頂戴矣。

     安得海伴太子讀 鹹、同間,太監安得海蓺術精巧,知書能文。

    晚年勢張甚,中外傾慕,欲一見顏色。

    初,宮中內官多讀書識字者,安得海入侍,過從問字,殷殷請益。

    久而斐然,出諸閹上,能講讀《論》、《孟》諸經,孝欽後深器之。

    會安與某親王不洽,孝欽令暫引去,以自遠禍。

    安遂自薦,請衞侍沖主,外取自退之名,陰為自尊之舉。

    嘗自稱太子伴讀,以比先代名儒。

     安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