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賊類
關燈
小
中
大
,述所見。
或謂穴底有數大殿,或謂中藏十餘柩,或謂正中一棺面列銅人,高可數尺,焦悉頷之。
入夜,焦乃選十餘人,令持炬下穴,則見穴有三殿,中殿金棺,列銅人數具,貌猙獰,前為饗殿,鼎彜具備,後殿殘破,有柩十數,蓋當時殉葬人也。
及啟棺,則見屍之長髯繞頰,骨肉如石,叩之有聲,中實金珠無算。
其臥處,鋪金箔盈尺,捲疊如席。
亟將各物取歸,漸貨之,遂以緻富。
莊芋為美人所困 莊芋,臺灣劇盜也,刧取人財,以施貧乏.官捕既急,貧民恆以死衛之,終不可迹.莊之宿人家也,恆鑿洞其壁,開門執槍而假寐,於是官中人謀以美人餌之,聚三美婦人,使設盛筵於行牀亢院以宴之,先期招之往.屆期,芋就飲,且醉.壯士入撲,芋覺,亟自眾人頂上飛出,眾追逐之,而芋已霑醉,為拳石所梗,仆,亂刃交其背,立死. 黃蕭養中響箭而殞 黃蕭養初為盜,下獄,旋率諸囚越獄逃,乃糾集戰船數百艘,由大王江直犯廣州五羊驛,僭稱東陽王,授偽官百餘人。
珠江之南有南漢離宮故址,增築以居之。
船抵五羊門外,其屬下衣貌與同者數十人,官兵莫能辨,乃以響箭向天射。
蕭養仰視,一箭直貫其喉,遂墜水而殞,其眾盡降,廣州因是始作外羅城,即新城是也。
黃八子避重就輕 黃八子,太湖盜匪也。
一日,往劫富室,明火執仗者十八人,破門入,搜劫財帛。
一女年甫十五六,聞盜至,驚駭戰慄,蒙被不敢聲。
盜魁豔其姿,強淫之,為八子所覺,頓足曰:「噫,行此不義,必遭誅戮,我等為汝誤矣。
」盜魁笑曰:「毋相詬也。
」八子怒曰:「汝不記吾黨規條乎?貪淫必敗,天道昭彰,我將去之。
」遂出告諸盜,辭別,欲挽留之,不聽,與之財帛,亦不受,脫然而去。
至海寧,投縣,自首絲肆被竊案。
然此案實非八子所為,蓋與劫富室同時,冒之以就輕也。
羈禁日久,以無原贓,案莫結。
時有刑書某以辦漕虧欠收禁,八子深與結納,問得若幹銀可仍回刑房,某以四百金告。
八子曰:「是不難,我為先生完此事。
」某曰:「果如是,我必有以報。
」自此交益密,某家送飯食,恆與八子共之。
一日,晚餐食羊腿,八子甘之,問係自置乎,某曰:「買諸市肆。
」八子曰:「何處有?」某曰:「熟食鋪皆有之。
」八子驟欲飽啖,某曰:「門已封矣,明日囑家人多備可也。
」八子不能俟,取錢出院,但聞鎖鐐脫落聲,禁子出視,僅遺刑具,而八子不知所往矣。
某囑禁子勿張皇,謂彼去即來,必無他慮也。
未幾,仍鎖鐐而入,肩負羊腿,笑曰:「尚不辱命,共切食之。
」某曰:「君來去何速?」八子曰:「我今與君交深,敢以實告。
我因盜黨採花必敗,不願共之,故避重就輕,以認此案。
惟原贓難得,求先生出後,可託事主不必深究,見贓即領,我事畢矣。
不然,脫禁而去,亦何難。
不欲為者,避前事耳。
況我日在禁中,夜則遊行自在,同監多人皆不知之。
今與先生言,明夜將往取財帛以了先生事。
」因復潛出,伏臣室屋上,係庫書某家,是日方得千金賄。
八子俟夜深人靜,竊取而回。
明日,以四百金交某完虧釋放。
而富室女子已羞忿自謚矣,事主上控,都察奏參,春旨嚴拿,盜魁十七人全獲,無一漏網者。
供及黃八子,行文到縣,刑書以八子是月日夜方在此行竊絲肆,豈能遠往三百裡外為盜乎,其為仇攀可知。
據情移覆,亦不深究,並為書達事主,求其以物之相似者充原物領認。
事主允,而八子之案遂決,照自首例減等。
胡大拒捕 粵東有胡大者,積年劇盜也,雄捷能躍樓門。
少時習少林拳棒,得祕授。
其師曰法雲上人,嘗戒之曰:「觀子之貌,當入於邪僻,以非命終。
然子之聰明才力,實為及門冠,吾傳衣鉢得矣。
吾有絕技,舍汝無可傳者。
但傳之,則恐汝為害於人;不傳,恐此藝湮沒,豈不可惜。
」胡指天自誓,謂必束身正道,不為師門玷,法雲乃盡心教之。
及胡父母亡,乃為盜,明火執仗,橫行鄉裡,積案纍纍。
捕役畏其勇,莫敢擒。
一日,胡潛至省垣,匿城西塘魚欄附近,蹤跡詭祕。
某弁亦以拳勇名,聞之,選壯勇百餘,各持槍械前往,圍之三匝。
時胡手無利器,從容啟戶,以酒肴陳於廳事,高坐細嚼。
眾相視,莫敢先發。
某弁大怒,持矛逕入,眾亦隨之。
胡擲杯大笑,跳而前,大聲謂眾曰:「勿太相逼,乃公去矣。
」言未畢,滾入人叢,三起三仆,凡壯勇手中所持刀棍皆落地,若有摔之去者。
某弁舉刀飛擲之,誤中堦石,火星迸發,而胡已逝矣。
然壯勇已死三人,傷者十餘人,蓋皆在前列,而為其拳腳所奮踢者也。
隸因謎獲盜 昔有人襆被行山徑間,遇惡少,意所負必楮鏹也,擊殺之。
視襆中,特楮衾耳,大悔之,乃書楮衾曰:「的的的,孰令爾紙被似鈔角。
問吾何處住,五色雲中住。
問吾是何姓,杓子少個柄。
爾也錯,吾也錯,不如歸去,的的的。
」愬官,不知主名,召商謎者問之,曰:「五色雲,綵煙也,綵煙,新昌山名。
杓子少柄,盂也,蓋于姓也。
」密令隸人往蹤跡之,久而不得。
隸人亦了事者,一日,坐鑷肆櫛髮,見一人對門置餅,鼓其槌,作的的聲,乃揚言曰:「某山中劫負紙被者,官察知賊處,即來捕也。
」覘其人,有懼色。
次日,竟閉門不賣餅矣。
捕之,果服罪。
小德盜珠寶 光緒辛醜、壬寅間,有名噪京師之小德,佚其名,某部主事也,都人鹹以德大爺呼之。
父為奉天某部侍郎靈某。
靈之幕賓多諳柔術,德從之習拳。
及靈歾,德返京師,應官之暇,販珠寶以為業。
一日,侍郎景灃邸舍被盜,失珠寶二巨箱。
景大怒,謂可懸重賞緝捕。
景之夫人有心計,以小諸葛名於時,曰:「若是,則其人遠颺,宜勿聲。
」居久之,揚言將嫁女,願出重價購珠寶。
未幾,廊房頭條胡同某肆有送至者,則原璧也。
窮詰之,謂購之於德。
景乃告步軍統領,並令肆主邀德至肆。
時番役已圍肆之四周,德不知也。
肆主詰其從來,德以購自前門外不知姓名之某攤對。
對答間,德面已變色,肆主以危詞恫之,德大怒曰:「君何逼人太甚,果見疑者,可以熱水至,待我浴後,偕往覓之。
」肆主諾,德起立,陡以水擲院中,熱氣瀰漫,德已跳躍而去。
頃刻至石頭胡同四喜班,縱身下,蹲牆陰。
一童奏廁,瞥見之,失聲長號。
名伶俞莊兒知有異,遽手鐵桿出。
德躍登屋頂,俞以鐵桿掃其足,遂墮地就縛。
俞送之於坊,訊知為盜景之珠寶者,旋由巡城禦史咨送刑部,訊明斬決。
盜劫香港銀行 香港雖割於英,為其屬地,而近接廣州,一葦可杭。
其地警政修明,鵠立衢市之巡士,咫尺相望,而廣州之盜亦聚焉。
一日,謀劫銀行,苦無從著手也,乃令其徒黨伺巡士方值班時,即以物塞其口中,褫其制服,反接其手,縛於自來火柱。
他巡士望見,意為此巡士方獲一盜而縛之也,不之顧。
於是左右之巡士,次第就縛,而銀行旁近,閴然無巡士矣。
盜乃相率入行,悉索金銀,從容登其預泊之小汽船,鼓輪逕去。
盜報仇 香港駐有英國武官,職若我國之總兵者,以能捕盜聞,殺盜無算。
一日,騎而出,督隊巡海岸,有一服裝類鄉人者,手持書,交其前驅。
前驅指武官而告之,令面遞。
武官方伸手取書,則其人忽出利刃,斷其臂,而躍入海舟遁矣。
梟匪有擄人勒贖之事 梟匪,以販鹽為生,雖亦商,而官吏齊民以其侵害鹺務,且亦有擄人勒贖之事也,故皆以盜視之,斥之曰匪。
光緒末,蘇屬梟匪極猖獗。
候補道某榷釐稅於奔牛,積資頗厚,為梟所擄,索五萬金以勒贖。
知府某方之任,為梟所劫,叩頭乞饒命。
梟曰:「汝頭汝膝不值錢,祇合向爾上司乞憐耳,我等不慣見此卑鄙行徑也。
」某曰:「吾輩仕宦,譬之行乞,苟有所需,自當與君訂立證書,分期以付。
若需巨款,則實難應命。
」因於身畔出質券數紙示之。
蓋某知道路不靖,特假之於人,以備臨時卻敵之用者也。
梟乃不顧而去。
抖路 盜之中有所謂打悶棍者,夜伺於僻左之道路,見有徒行之孤客,即狙擊之,劫其財物而去。
晚近以來,則不必在僻徑,不必在深夜,且不以棍,而以鐵尺,以小刀,以手鎗矣。
上海則謂之曰抖路。
硬爬 盜之中有所謂硬爬者,上海為多,黑暗之處,所在有之。
然如公共租界靜安寺路之跑馬場與法租界鄰接之城河浜,皆通道也,若輩亦橫行其間。
且猶不止此,如南京路、福州路者,行道之人,往來如織,較之跑馬場、城河浜,繁盛且倍,乃亦有於日高舂、日下舂時,男失其冠,女失其珥者,轉不若內地之安靖也。
陳老三劫某藩司 鄂人某宦川中,運動某權貴,得調江寧藩司。
值秋高水涸,舟不可通,慮陸行多盜,嚴備之。
舁行李者以千計,益以衞兵數百人,絡繹道上,綿亙至數裡,聲勢甚盛。
開、萬間有大盜曰陳老三,得部下報告,大喜,思攫取之。
或言備嚴人多,著手不易,則掀髯笑曰:「老夫固操刀以割,目無全牛者也。
」繼又續得報告,謂黃白物約數十萬,珠寶倍之,陳作色曰:「肥哉!」因選精壯者百餘人,牛五十頭,授以計。
陳所據山,驛路出其下,岡巒起伏,亙官道可十七八裡。
山下道旁,每五裡許,有茆屋數十家,輒見酒簾飄揚風中。
山中林木蓊翳,羊腸險巘,入其中者,第見翠嶂拔起,鳥道橫空而已。
逾峻嶺百數十裡,為大江,蘆葦菁密,碎石如鬥,小艇數十,潛艤水涘。
凡有所得,初藏山中,嗣由此分運長江一帶貨之,其所賴以為尾閭之宣洩者如是。
某既抵萬,盛傳有盜將襲奪,不敢前。
然延宕非計,且無可繞道,不得已,更益衞兵,令實子彈於槍,備戰。
日旰,漸近山麓,見林木甚惡,大疑,令騎者探而後進。
復十餘裡,路窄,僅容一車馬,兩旁層崖如削,林木間鴟鶻見人驚起,聲格磔,應山谷。
某大懼,以為有盜則殆矣。
已而漸出谷,竟無異,心稍安。
復十數裡,日已哺,而彌望荒落,忽見山坡間有一人類樵者,亟命人往,詢近處有無小市集,樵曰;「距此六七裡,有居民數十家,可投宿,背山面路之茆屋是也。
過此以往,須四五十裡,今日不及矣。
」問有盜否,樵沈吟曰:「盜不知。
惟山中有虎,常出食人畜,吾儕皆畏之。
」言已,擔柴自去。
問者以樵之言告某,某喜,陰念既有虎,殆無盜,且人多,虎亦不足畏。
方凝想間,陡見高峯插天,眾憚登陟,相顧色駭。
某方以樵言自慰,亦不疑慮。
已而果見有茆屋倚山臨路者數十家,雞鳴狗吠,儼然村落。
日已夕矣,於是遣人商宿處。
此數十家中,有為客店者,有為沽肆者,然人多不能容,行李輜重及某之眷屬,幸得屋宇以庇,餘人皆求蔭於大樹若巖石。
安置粗定,村中人宰豬割雞,狀至忙碌□已又出藏釀餉客,酒味芳冽,而值綦廉。
眾大悅,爭取沽飲。
肆數家,有酒數十甕,頃刻都盡。
某見兵士及舁夫皆露宿,己獨得安處,心惴惴不自安,因向眾道歉。
見眾方歡呼鯨飲,無怨言,心始安。
入夜,展轉不成寐。
三鼓,忽呼嘯聲自遠而至,山鳴谷應,如風起潮湧,聲勢萬千。
乃大驚,知有變,急呼左右,無應者。
遍蹴之,酣臥不能起,有一二起者,駭絕無人色,不知所為,而糾糾者執大刀闊斧破扉入矣。
捉醒者,反縶之,從容輦金帛財貨,並執主人以行。
逾山岡,至一草寨,踞案高坐者,陳老三也。
三數人曳某入,摔之使跪。
某至此,知無幸,不敢自大,命跪即跪,不稍抗。
老三含笑熟視,霽顏詢姓名、籍貫、官階,某具告之,有乞憐意。
老三大怒,拍案罵曰:「狗官,無怪汝有如許啟發,原以媚骨易得來。
」啟發者,彼等隱語,蓋貨財也。
某俯伏惶恐而對曰:「是,是。
」老三益怒,戟指呵之曰:「若為監司大員,不惜對強盜作此態,即此可見汝平日搖尾乞憐狀。
吾殺汝,如殺一狗,然不屑以汝齷齪血污乃公刃。
」乃命健兒數輩褫其衣,移數百斤巨石壓其一手一足,曰:「明日當有人來救汝。
歸後,為我告貪官污吏,刮地皮時勿太高興,須以汝為鑒也。
」乃於山谷中牽牛數十頭至,分委所得輜重於牛背,驅之逕去。
翌晨,眾醒,有大膽者,得主人於山半草屋中,一手一足已折,惟呼吸尚不絕如縷,救之得活。
然自是殘廢,以貧病終。
以假兇器行劫 滬上雖鮮明火執仗之盜,而藏兇器於身者固有之,鐵尺、刺刀、手槍是也。
而又有徒事恐嚇而實不足以緻人生命者,為洋鐵小手銃,蓋以煤油箱之一小方圈,捶成一小管,不知者以為勃郎林手槍也。
或且僅鏽鐵一段,充其極,亦惟代棍之作用而已。
暮夜遇之,孰能辨別,自必聽其劫奪財物而無敢或違也。
以藥水迷人而行劫 有藏藥水於身,行狹巷中,伺有人過,傾於手攜之巾,按其手鼻,即能使人昏迷,亟褫其衣奪其物者,行劫之小盜也。
冒為郵差以行劫 自郵政創行快信,薄暮深夜,信至即遞。
於是有冒為郵差以叩門者,曰有快信,啟戶納之,則盜也。
少則三五人,多或十餘人,即入即閉門,於是升堂入室,翻箱倒篋,輒飽掠而去。
雖上海之租界亦常有之。
冒為人夫以劫衣 有小家婦持衣至長生庫質錢者,方在櫃外論價,突有短衣持竹筐狀似買物之男子入門,摑其頰曰:「我以汝為何往,乃不顧家中兒女而在此質錢,果安所用者!」遂自櫃奪其衣,飛步出門去。
婦大愕而哭。
庫中人曰:「汝夫取歸耳,何哭為!」婦曰:「彼何人斯,吾之夫棄世久矣。
」 馮少村皮篋為盜所奪 馮少村自吳淞附汽車至滬,夜深矣,自負小皮篋攜革囊以行於愛而近路,忽有以手槍擬其胸者,盜也,亟棄皮篋,而植立道旁。
盜負篋疾行,為馬車所撞,有聲鏗然落地,而人杳矣。
少村趨視之,則廢鐵管也,始大悔皮篋之棄也。
盜棺 鴉片之禁既嚴,奸商輒以土置棺中,白衣號泣,偽為扶櫬還鄉者。
宣統庚戌,廈門某卡有扶柩過門者,色怪異,關吏疑為私土,乃反復詰問。
其人言語支吾,為狀大懼。
啟視之,中臥一老人,鼻息尚存,逾時而欠伸曰:「吾誠醉耶?苟有醇膏,尚能飲十數鬥。
」瞠目四顧曰:「胡至此?得毋夢乎?」關吏大駭,知有異,送有司詳審。
蓋老人為一富家翁,縱飲醉死,葬於附近某山。
扶柩人蓋盜墓者,因棺堅難開,欲久作盤桓,又恐為人所見,乃舁歸,欲從容啟之,意謂即廢棺之木,亦可作爨薪,孰知事竟敗露耶。
臺灣生番劫人 臺灣之山產藤,粗如繩,長數十丈。
人跡不到,深林蓊翳之區,滋芃茸沿盤澗谷間,生番往往匿其中持刃以劫人。
九股苗喜為盜 九股苗在施秉凱裡,與偏頭黑苗同類。
服尚青,性尤猛悍。
頭盔身鎧,鎧重三十餘斤。
又以鐵片裹骽。
左手木牌,右手鏢桿,口銜大刀,上山如飛。
挽強弩,名曰偏架,一人持之,二人蹶張,發無不貫,故常喜為盜。
番盜慘僇漢人 川邊關外番盜,每擒獲漢人,殺僇至慘,其最酷者,為剝皮、坐樁、放風箏諸名目。
凡為番盜生擒者,先剝其皮至盡,乃斫開腦頂,注酥油其中,引火燃之,名曰人酥燈。
廣南夷人為盜 滇中之廣南一路多夷人,質而馴,不知為盜。
漢人之出於其途者,若入其門,而以鹽及檳榔,金絲煙餽之,必留宿,且必酬以豚酒薪米諸物。
宣統時,滇、粵大通,商旅踵至,有外來之盜竄入,夷入其黨,羣伏深箐中,持刃伺過客,得金二簏。
自是遂以行劫為事,而聚眾數百人,橫行無忌矣。
某盜臨刑書聯 某盜臨刑,索筆書一聯雲:「鐵頭何奇,借與你博鬥大黃金印;熱血可愛,還讓我灑幾行絕命書。
」 賊之類別 凡非明火執仗、塗面毀容而攘人財物者,皆謂之賊。
然其中正自有別,平時各執一門,不相混雜,且各有師傳也。
-5354- 其行於陸者有十二: 翻高頭,即越牆賊也。
不用器具,翻身上牆屋者曰上手把子,猶言本領大也。
若下手把子,須有滑條。
滑條,竹竿也。
開天窗,即在屋面掀去磚瓦,拍去椽子而下也。
開窰口,即掘壁賊也,又曰開桃源。
窰口愈小,本領愈大。
有專至稀窰者。
稀窰,臥室也。
有專至歡喜燈者。
歡喜燈,竈室也。
排塞賊,即撬門而入者。
闖窰堂,即白日闖也,有早闖、日闖、黃昏闖之別。
踏早青,即侵晨竊物,亦早闖之流也。
跑燈花,即於薄暮時,出人不意,攫物而逸者,又曰燈花拍過。
喫恰子,即乘主人鎖戶外出,裂鎖而入者。
恰子,鎖也。
鐵算盤,蓋役鬼以竊人財物者。
其人入門,必先就主家乞茶或水飲之,否則不能算。
且必主家自知所貯之數目,始能竊之。
拍花,即以迷藥施於行道之人,使其昏迷不醒,攘奪財物也。
收曬朗,即乘人不備,竊其所曬衣物者也。
插手,即剪綹賊也。
但用手指者曰清插,用銀皮紙者曰渾插。
翦綹二字,見於《明會典》。
京師謂之小綹,疑是音轉之訛。
扒手,乘人之不備而取其隨身之財物也,亦作扒掱。
拾帳頭,即偷雞賊也。
對買,即以同形式或同重量之物易人財物者,如混入商店竊買主之手巾包,而易以同式之手巾包,或籃中有錢若幹,而易以同重量之磚石等是也。
其行於水者有三: 鑽底子,即至船艙中竊物者。
底子,船也。
挖腰子,即不上船而以能伸縮之竹竿伸入船窗,鉤人衣被者也。
掉包,即在船冒充乘客,乘間而竊物者,亦對買之流也。
某乙再作賊緻富 淄川某乙,故梁上君子也。
其妻深以為懼,屢勸止之,乙遂改過自新。
居二三年,貧窶不能自堪,思一作馮婦,乃託言貿易,就善蔔者問何往之善。
術者占曰:「東南吉,利小人,不利君子。
」兆隱與心合,竊喜,遂南行。
抵蘇、松間,日遊村郭,凡數月,偶入一寺,見牆隅堆石子二三枚,心知其異,亦以一石投之,徑趨龕後臥。
日既暮,聞寺中有聚語聲,似有十餘人。
忽一人數石,訝其多,因共搜龕後,得乙,問投石者汝耶?乙諾。
詰裡居姓名,乙詭對之。
乃授以兵,率與共去。
至一巨第,出輭梯,爭踰垣入。
以乙遠至,徑不熟,使伏牆外,司傳遞,守囊橐焉。
少頃,擲一裹下,又少頃,縋一篋下。
乙舉篋,知有物,乃破篋,以手揣取,凡沉重物悉內之囊,負之疾走,竟取道歸。
由此建樓閣,買良田,為子納粟,邑令匾其門曰善士。
後大案發,羣偷悉獲,惟乙無名籍,莫可查詰,得免。
事寢既久,乙醉後,時自述之。
賊栽贓 康熙時,廣西失竊之案,真者十一二,誣者十八九。
刁險之徒,與人有隙,往往以些少財物,於夜中自牆外擲入其家,至旦,則偕鄉約、村老往搜之,得所擲物,即以為真贓現獲,拘之解縣。
當事者素讅其惡,轉將事主刑訊,科以誣良之罪,而蹈轍者猶屢效之而不悛。
某歲,某諸生實被竊,所投呈曰賊不知何人,不敢妄指。
當事者喜其願也,批之曰:「賊本不當妄指,所控是,準差緝。
」 賈五竊寶石頂 乾隆時,京師有賈五者,率其徒為翦綹賊。
一日,賈自外歸,過某胡同,見車轂塞道,不能進,問其故,乃知為趨賀某相之以參贊軍務功,而獲賜寶石頂者也。
越日,某設謝筵,席次,自述本朝王公以外,得膺是賞者幾人,己年最輕,蒙恩最早,頗自得。
席未終,忽報中使賷諭至,乃急具衣冠跽迎,開讀之,則雲:「有人奏汝於邊事多掩飾,且侵冒軍餉,念前功不深究,著收還前賜寶石頂。
」中使既追取,即馳歸,賓客聞信,稍稍散。
相素驕貴,驟遭此辱,則大慚,遂謝病。
高宗聞之,遣使賜醫藥食物,不絕於途。
某本無病,見恩禮尚優,意稍安。
踰數日,入朝,召見於便殿,論事畢,上熟視笑曰:「前日賜汝寶石頂,胡不戴?」某以上戲之也,跪謝曰:「臣無狀,負上恩。
既追取,安敢復戴!」上訝曰:「朕未有是旨。
」問內閣及吏、禮二部,皆不知,令嚴詰矯詔者。
蓋前日之中使追取,實賈使其徒詐為者也。
相驚且怒,出謂步軍統領某尚書及巡城諸禦史曰:「欽賜物且被竊,要汝等何用?若三日不得,莫怪有大處分也。
」諸人素懾某勢,又奉有諭旨,遂百計窮搜,凡茶寮、酒肆、旅館及形跡可疑之家,皆被騷擾。
賈之徒告賈曰:「事亟矣,久則恐禍及。
」賈曰:「吾以其太驕,故戲之。
既擾民,可急還。
」問諸人誰能為此者,一夥自薦曰:「能。
」次日,相自朝回,方倦憩,司閽持某尚書名刺至,謂:「今日某處見有形狀慌張者,搜其橐,果得頂,但未識果為相國之物否?其人已併獲,或按懲,或送究,皆惟命。
」相曰:「為我傳語,物果是,惟須其人自將以至,吾將面詰之。
」使者去未久,尚書旋至,坐定,相謝其獲賊功,且問人曾否送至。
尚書變色,曰:「某方以連日窮搜不獲賊,來相國處請展限,烏得有是事?」某遂出寶石頂,且述使者形狀言語,並其名刺,尚書皆不知,蓋又賈之徒所為也。
尚書大怒,曰:「鼠輩鬼蜮至此,誓不破案不休。
」相沈吟久之,曰:「此輩皆亡命無賴,急持之,恐有意外變。
吾之物已獲矣,姑徐徐可也。
」尚書喻其意,置不究。
胠篋者摑某生頰 某生夜讀制藝,往復數百遍,猶不熟.漏四下,誦聲益喧,意且達旦矣.有胠篋者伏牀下,躁甚,突起摑之曰:「爾非生鐵,何頑鈍若此?餘焉能待!」遽趨出門外,鼓掌而去。
竊牛賊為犬所捕 嘉慶時,南匯有瀕湖而居者,畜牛犬各一,同樴而臥。
一夕,主人就寢,有賊將竊其牛,犬吠於主人寢門,且以頭撞之。
主人起視,賊匿不見,主人因嗔犬之吠影吠聲也,鞭之,仍就寢。
賊卒牽牛去,至大團鎮,犬潛尾之。
明晨,主人起,方歎牛之失,犬之逸也。
未幾,犬返,吠不止,並作牽牛狀。
主人會其意,迹至竊牛者家,竟獲之,乃送竊牛者於官。
賊以翦綹術懾盜 貫城李者,京師鏢局之一,《施公案》所雲神彈李五後是也。
有某甲者,居與鄰,其人嚮為翦綹賊,輒身懷二錢,礱治其半邊,至鋒銳,駢夾兩指間,垂手行鬧市,鋒交,割人衣囊,盜銀物,無覺者。
心豔走鏢者之豐於獲也,一日,請於主人曰:「君家客之間關無阻者,徒恃君家幟耳,誰則不能者!我試為之,可乎?」主人讅其素行,揶揄之。
甲固請。
適有雇人護資往南方者,主人以客盡出傭,無以應。
甲在旁自陳願往,主人不得已,許之。
臨行,囑曰:「君雖猝任事,不讅盜情,然盜睹吾家幟,必無害。
惟或以新相識邀君過飲者,宜急卻勿往。
」語半,且戲語之曰:「誠知君雅善探人囊,然慎無探盜窟也。
」甲聞之,亦自哂。
中途,甲遇盜,睹貫城李幟,疑甲為李氏素所識客,乃邀甲過家宿,甲坦然承之,盜固疑其有恃矣。
已,抵盜家,盛供張,肅之首坐,羣盜左右環坐侍飲。
酒酣,盜引一觴進,曰:「君李氏客,必有異能。
」甲固遜,一盜又曰:「君今無過謙,非得式瞻君威者,吾儕不與君行矣。
」語漸侵迫,甲乃謝曰:「幸有薄技,應得供諸君一噱。
」語畢,起便旋,繞座右下,歸,自座左上。
酒數行,盜又請曰:「君妙技可得瞻乎?」甲哂曰:「盍各視君辮。
」羣盜知有異,亟反手引辮,不獲,大驚相索視,髮種種盡為人截取,不知何往矣。
甲乃徐出之袖,纍纍陳案上,蓋甲素所習翦綹技然也。
羣盜不測所為,羅拜曰:「君誠神人也。
」自是,甲名大著,為人護財貨,所至無敢犯者。
小李伺書生 京師之剪綹賊,有混號曰小李者,亦工剪綹術,往往於鬧市中行之。
被剪者覺而獲之,雖加毆辱,弗怨,或旁人指破,則必報怨矣。
有女郎坐香車,一書生行其旁,兩美相顧,頗有情。
小李者伺書生後,將下手,書生不知也。
方回顧,女郎不便語,但以口頰作勢隱示,若有人伺於後者。
書生覺而斥之,小李遂去。
未幾,車轉曲巷,女郎口忽為小刀劃破矣。
盲賊 京師有巨賊神於竊,雖富貴家之堅壁高墉,重門疊戶,所藏金銀珠寶,輒搜括一空。
於是被竊之家,歲以百計.捕益急而竊愈夥,坊役悉受嚴比.一日,有役晝飲兵馬司街,見有盲叟持四尺長竿杖,探路而行,將入巷,役呼曰:「此巷塞,莫誤入.」叟諾而去.未逾時,復至,仍欲入巷.役呼如前,叟仍諾而去.役詫之,守終日,不再至.次日復待,見叟執杖來,行入巷,乃尾之.叟至巨室門首,知門雙扃,以手探環,以杖測簷,量度多時,立杖於門側,出而就溺.役謀先竊其杖,次撃其人.往取杖,杖重百餘斤,雙手舉之不得.叟聞杖響,知有人圖之,即奔入尋杖,手杖已去.役失色,出巷搜叟,不知何往.役思叟技如此,難以力制.次日,巨室詣縣投狀雲,夜間門戶不開,財寶已失.役心知叟所為,由是沿途訪叟.後於騾馬市見叟點杖
或謂穴底有數大殿,或謂中藏十餘柩,或謂正中一棺面列銅人,高可數尺,焦悉頷之。
入夜,焦乃選十餘人,令持炬下穴,則見穴有三殿,中殿金棺,列銅人數具,貌猙獰,前為饗殿,鼎彜具備,後殿殘破,有柩十數,蓋當時殉葬人也。
及啟棺,則見屍之長髯繞頰,骨肉如石,叩之有聲,中實金珠無算。
其臥處,鋪金箔盈尺,捲疊如席。
亟將各物取歸,漸貨之,遂以緻富。
莊芋為美人所困 莊芋,臺灣劇盜也,刧取人財,以施貧乏.官捕既急,貧民恆以死衛之,終不可迹.莊之宿人家也,恆鑿洞其壁,開門執槍而假寐,於是官中人謀以美人餌之,聚三美婦人,使設盛筵於行牀亢院以宴之,先期招之往.屆期,芋就飲,且醉.壯士入撲,芋覺,亟自眾人頂上飛出,眾追逐之,而芋已霑醉,為拳石所梗,仆,亂刃交其背,立死. 黃蕭養中響箭而殞 黃蕭養初為盜,下獄,旋率諸囚越獄逃,乃糾集戰船數百艘,由大王江直犯廣州五羊驛,僭稱東陽王,授偽官百餘人。
珠江之南有南漢離宮故址,增築以居之。
船抵五羊門外,其屬下衣貌與同者數十人,官兵莫能辨,乃以響箭向天射。
蕭養仰視,一箭直貫其喉,遂墜水而殞,其眾盡降,廣州因是始作外羅城,即新城是也。
黃八子避重就輕 黃八子,太湖盜匪也。
一日,往劫富室,明火執仗者十八人,破門入,搜劫財帛。
一女年甫十五六,聞盜至,驚駭戰慄,蒙被不敢聲。
盜魁豔其姿,強淫之,為八子所覺,頓足曰:「噫,行此不義,必遭誅戮,我等為汝誤矣。
」盜魁笑曰:「毋相詬也。
」八子怒曰:「汝不記吾黨規條乎?貪淫必敗,天道昭彰,我將去之。
」遂出告諸盜,辭別,欲挽留之,不聽,與之財帛,亦不受,脫然而去。
至海寧,投縣,自首絲肆被竊案。
然此案實非八子所為,蓋與劫富室同時,冒之以就輕也。
羈禁日久,以無原贓,案莫結。
時有刑書某以辦漕虧欠收禁,八子深與結納,問得若幹銀可仍回刑房,某以四百金告。
八子曰:「是不難,我為先生完此事。
」某曰:「果如是,我必有以報。
」自此交益密,某家送飯食,恆與八子共之。
一日,晚餐食羊腿,八子甘之,問係自置乎,某曰:「買諸市肆。
」八子曰:「何處有?」某曰:「熟食鋪皆有之。
」八子驟欲飽啖,某曰:「門已封矣,明日囑家人多備可也。
」八子不能俟,取錢出院,但聞鎖鐐脫落聲,禁子出視,僅遺刑具,而八子不知所往矣。
某囑禁子勿張皇,謂彼去即來,必無他慮也。
未幾,仍鎖鐐而入,肩負羊腿,笑曰:「尚不辱命,共切食之。
」某曰:「君來去何速?」八子曰:「我今與君交深,敢以實告。
我因盜黨採花必敗,不願共之,故避重就輕,以認此案。
惟原贓難得,求先生出後,可託事主不必深究,見贓即領,我事畢矣。
不然,脫禁而去,亦何難。
不欲為者,避前事耳。
況我日在禁中,夜則遊行自在,同監多人皆不知之。
今與先生言,明夜將往取財帛以了先生事。
」因復潛出,伏臣室屋上,係庫書某家,是日方得千金賄。
八子俟夜深人靜,竊取而回。
明日,以四百金交某完虧釋放。
而富室女子已羞忿自謚矣,事主上控,都察奏參,春旨嚴拿,盜魁十七人全獲,無一漏網者。
供及黃八子,行文到縣,刑書以八子是月日夜方在此行竊絲肆,豈能遠往三百裡外為盜乎,其為仇攀可知。
據情移覆,亦不深究,並為書達事主,求其以物之相似者充原物領認。
事主允,而八子之案遂決,照自首例減等。
胡大拒捕 粵東有胡大者,積年劇盜也,雄捷能躍樓門。
少時習少林拳棒,得祕授。
其師曰法雲上人,嘗戒之曰:「觀子之貌,當入於邪僻,以非命終。
然子之聰明才力,實為及門冠,吾傳衣鉢得矣。
吾有絕技,舍汝無可傳者。
但傳之,則恐汝為害於人;不傳,恐此藝湮沒,豈不可惜。
」胡指天自誓,謂必束身正道,不為師門玷,法雲乃盡心教之。
及胡父母亡,乃為盜,明火執仗,橫行鄉裡,積案纍纍。
捕役畏其勇,莫敢擒。
一日,胡潛至省垣,匿城西塘魚欄附近,蹤跡詭祕。
某弁亦以拳勇名,聞之,選壯勇百餘,各持槍械前往,圍之三匝。
時胡手無利器,從容啟戶,以酒肴陳於廳事,高坐細嚼。
眾相視,莫敢先發。
某弁大怒,持矛逕入,眾亦隨之。
胡擲杯大笑,跳而前,大聲謂眾曰:「勿太相逼,乃公去矣。
」言未畢,滾入人叢,三起三仆,凡壯勇手中所持刀棍皆落地,若有摔之去者。
某弁舉刀飛擲之,誤中堦石,火星迸發,而胡已逝矣。
然壯勇已死三人,傷者十餘人,蓋皆在前列,而為其拳腳所奮踢者也。
隸因謎獲盜 昔有人襆被行山徑間,遇惡少,意所負必楮鏹也,擊殺之。
視襆中,特楮衾耳,大悔之,乃書楮衾曰:「的的的,孰令爾紙被似鈔角。
問吾何處住,五色雲中住。
問吾是何姓,杓子少個柄。
爾也錯,吾也錯,不如歸去,的的的。
」愬官,不知主名,召商謎者問之,曰:「五色雲,綵煙也,綵煙,新昌山名。
杓子少柄,盂也,蓋于姓也。
」密令隸人往蹤跡之,久而不得。
隸人亦了事者,一日,坐鑷肆櫛髮,見一人對門置餅,鼓其槌,作的的聲,乃揚言曰:「某山中劫負紙被者,官察知賊處,即來捕也。
」覘其人,有懼色。
次日,竟閉門不賣餅矣。
捕之,果服罪。
小德盜珠寶 光緒辛醜、壬寅間,有名噪京師之小德,佚其名,某部主事也,都人鹹以德大爺呼之。
父為奉天某部侍郎靈某。
靈之幕賓多諳柔術,德從之習拳。
及靈歾,德返京師,應官之暇,販珠寶以為業。
一日,侍郎景灃邸舍被盜,失珠寶二巨箱。
景大怒,謂可懸重賞緝捕。
景之夫人有心計,以小諸葛名於時,曰:「若是,則其人遠颺,宜勿聲。
」居久之,揚言將嫁女,願出重價購珠寶。
未幾,廊房頭條胡同某肆有送至者,則原璧也。
窮詰之,謂購之於德。
景乃告步軍統領,並令肆主邀德至肆。
時番役已圍肆之四周,德不知也。
肆主詰其從來,德以購自前門外不知姓名之某攤對。
對答間,德面已變色,肆主以危詞恫之,德大怒曰:「君何逼人太甚,果見疑者,可以熱水至,待我浴後,偕往覓之。
」肆主諾,德起立,陡以水擲院中,熱氣瀰漫,德已跳躍而去。
頃刻至石頭胡同四喜班,縱身下,蹲牆陰。
一童奏廁,瞥見之,失聲長號。
名伶俞莊兒知有異,遽手鐵桿出。
德躍登屋頂,俞以鐵桿掃其足,遂墮地就縛。
俞送之於坊,訊知為盜景之珠寶者,旋由巡城禦史咨送刑部,訊明斬決。
盜劫香港銀行 香港雖割於英,為其屬地,而近接廣州,一葦可杭。
其地警政修明,鵠立衢市之巡士,咫尺相望,而廣州之盜亦聚焉。
一日,謀劫銀行,苦無從著手也,乃令其徒黨伺巡士方值班時,即以物塞其口中,褫其制服,反接其手,縛於自來火柱。
他巡士望見,意為此巡士方獲一盜而縛之也,不之顧。
於是左右之巡士,次第就縛,而銀行旁近,閴然無巡士矣。
盜乃相率入行,悉索金銀,從容登其預泊之小汽船,鼓輪逕去。
盜報仇 香港駐有英國武官,職若我國之總兵者,以能捕盜聞,殺盜無算。
一日,騎而出,督隊巡海岸,有一服裝類鄉人者,手持書,交其前驅。
前驅指武官而告之,令面遞。
武官方伸手取書,則其人忽出利刃,斷其臂,而躍入海舟遁矣。
梟匪有擄人勒贖之事 梟匪,以販鹽為生,雖亦商,而官吏齊民以其侵害鹺務,且亦有擄人勒贖之事也,故皆以盜視之,斥之曰匪。
光緒末,蘇屬梟匪極猖獗。
候補道某榷釐稅於奔牛,積資頗厚,為梟所擄,索五萬金以勒贖。
知府某方之任,為梟所劫,叩頭乞饒命。
梟曰:「汝頭汝膝不值錢,祇合向爾上司乞憐耳,我等不慣見此卑鄙行徑也。
」某曰:「吾輩仕宦,譬之行乞,苟有所需,自當與君訂立證書,分期以付。
若需巨款,則實難應命。
」因於身畔出質券數紙示之。
蓋某知道路不靖,特假之於人,以備臨時卻敵之用者也。
梟乃不顧而去。
抖路 盜之中有所謂打悶棍者,夜伺於僻左之道路,見有徒行之孤客,即狙擊之,劫其財物而去。
晚近以來,則不必在僻徑,不必在深夜,且不以棍,而以鐵尺,以小刀,以手鎗矣。
上海則謂之曰抖路。
硬爬 盜之中有所謂硬爬者,上海為多,黑暗之處,所在有之。
然如公共租界靜安寺路之跑馬場與法租界鄰接之城河浜,皆通道也,若輩亦橫行其間。
且猶不止此,如南京路、福州路者,行道之人,往來如織,較之跑馬場、城河浜,繁盛且倍,乃亦有於日高舂、日下舂時,男失其冠,女失其珥者,轉不若內地之安靖也。
陳老三劫某藩司 鄂人某宦川中,運動某權貴,得調江寧藩司。
值秋高水涸,舟不可通,慮陸行多盜,嚴備之。
舁行李者以千計,益以衞兵數百人,絡繹道上,綿亙至數裡,聲勢甚盛。
開、萬間有大盜曰陳老三,得部下報告,大喜,思攫取之。
或言備嚴人多,著手不易,則掀髯笑曰:「老夫固操刀以割,目無全牛者也。
」繼又續得報告,謂黃白物約數十萬,珠寶倍之,陳作色曰:「肥哉!」因選精壯者百餘人,牛五十頭,授以計。
陳所據山,驛路出其下,岡巒起伏,亙官道可十七八裡。
山下道旁,每五裡許,有茆屋數十家,輒見酒簾飄揚風中。
山中林木蓊翳,羊腸險巘,入其中者,第見翠嶂拔起,鳥道橫空而已。
逾峻嶺百數十裡,為大江,蘆葦菁密,碎石如鬥,小艇數十,潛艤水涘。
凡有所得,初藏山中,嗣由此分運長江一帶貨之,其所賴以為尾閭之宣洩者如是。
某既抵萬,盛傳有盜將襲奪,不敢前。
然延宕非計,且無可繞道,不得已,更益衞兵,令實子彈於槍,備戰。
日旰,漸近山麓,見林木甚惡,大疑,令騎者探而後進。
復十餘裡,路窄,僅容一車馬,兩旁層崖如削,林木間鴟鶻見人驚起,聲格磔,應山谷。
某大懼,以為有盜則殆矣。
已而漸出谷,竟無異,心稍安。
復十數裡,日已哺,而彌望荒落,忽見山坡間有一人類樵者,亟命人往,詢近處有無小市集,樵曰;「距此六七裡,有居民數十家,可投宿,背山面路之茆屋是也。
過此以往,須四五十裡,今日不及矣。
」問有盜否,樵沈吟曰:「盜不知。
惟山中有虎,常出食人畜,吾儕皆畏之。
」言已,擔柴自去。
問者以樵之言告某,某喜,陰念既有虎,殆無盜,且人多,虎亦不足畏。
方凝想間,陡見高峯插天,眾憚登陟,相顧色駭。
某方以樵言自慰,亦不疑慮。
已而果見有茆屋倚山臨路者數十家,雞鳴狗吠,儼然村落。
日已夕矣,於是遣人商宿處。
此數十家中,有為客店者,有為沽肆者,然人多不能容,行李輜重及某之眷屬,幸得屋宇以庇,餘人皆求蔭於大樹若巖石。
安置粗定,村中人宰豬割雞,狀至忙碌□已又出藏釀餉客,酒味芳冽,而值綦廉。
眾大悅,爭取沽飲。
肆數家,有酒數十甕,頃刻都盡。
某見兵士及舁夫皆露宿,己獨得安處,心惴惴不自安,因向眾道歉。
見眾方歡呼鯨飲,無怨言,心始安。
入夜,展轉不成寐。
三鼓,忽呼嘯聲自遠而至,山鳴谷應,如風起潮湧,聲勢萬千。
乃大驚,知有變,急呼左右,無應者。
遍蹴之,酣臥不能起,有一二起者,駭絕無人色,不知所為,而糾糾者執大刀闊斧破扉入矣。
捉醒者,反縶之,從容輦金帛財貨,並執主人以行。
逾山岡,至一草寨,踞案高坐者,陳老三也。
三數人曳某入,摔之使跪。
某至此,知無幸,不敢自大,命跪即跪,不稍抗。
老三含笑熟視,霽顏詢姓名、籍貫、官階,某具告之,有乞憐意。
老三大怒,拍案罵曰:「狗官,無怪汝有如許啟發,原以媚骨易得來。
」啟發者,彼等隱語,蓋貨財也。
某俯伏惶恐而對曰:「是,是。
」老三益怒,戟指呵之曰:「若為監司大員,不惜對強盜作此態,即此可見汝平日搖尾乞憐狀。
吾殺汝,如殺一狗,然不屑以汝齷齪血污乃公刃。
」乃命健兒數輩褫其衣,移數百斤巨石壓其一手一足,曰:「明日當有人來救汝。
歸後,為我告貪官污吏,刮地皮時勿太高興,須以汝為鑒也。
」乃於山谷中牽牛數十頭至,分委所得輜重於牛背,驅之逕去。
翌晨,眾醒,有大膽者,得主人於山半草屋中,一手一足已折,惟呼吸尚不絕如縷,救之得活。
然自是殘廢,以貧病終。
以假兇器行劫 滬上雖鮮明火執仗之盜,而藏兇器於身者固有之,鐵尺、刺刀、手槍是也。
而又有徒事恐嚇而實不足以緻人生命者,為洋鐵小手銃,蓋以煤油箱之一小方圈,捶成一小管,不知者以為勃郎林手槍也。
或且僅鏽鐵一段,充其極,亦惟代棍之作用而已。
暮夜遇之,孰能辨別,自必聽其劫奪財物而無敢或違也。
以藥水迷人而行劫 有藏藥水於身,行狹巷中,伺有人過,傾於手攜之巾,按其手鼻,即能使人昏迷,亟褫其衣奪其物者,行劫之小盜也。
冒為郵差以行劫 自郵政創行快信,薄暮深夜,信至即遞。
於是有冒為郵差以叩門者,曰有快信,啟戶納之,則盜也。
少則三五人,多或十餘人,即入即閉門,於是升堂入室,翻箱倒篋,輒飽掠而去。
雖上海之租界亦常有之。
冒為人夫以劫衣 有小家婦持衣至長生庫質錢者,方在櫃外論價,突有短衣持竹筐狀似買物之男子入門,摑其頰曰:「我以汝為何往,乃不顧家中兒女而在此質錢,果安所用者!」遂自櫃奪其衣,飛步出門去。
婦大愕而哭。
庫中人曰:「汝夫取歸耳,何哭為!」婦曰:「彼何人斯,吾之夫棄世久矣。
」 馮少村皮篋為盜所奪 馮少村自吳淞附汽車至滬,夜深矣,自負小皮篋攜革囊以行於愛而近路,忽有以手槍擬其胸者,盜也,亟棄皮篋,而植立道旁。
盜負篋疾行,為馬車所撞,有聲鏗然落地,而人杳矣。
少村趨視之,則廢鐵管也,始大悔皮篋之棄也。
盜棺 鴉片之禁既嚴,奸商輒以土置棺中,白衣號泣,偽為扶櫬還鄉者。
宣統庚戌,廈門某卡有扶柩過門者,色怪異,關吏疑為私土,乃反復詰問。
其人言語支吾,為狀大懼。
啟視之,中臥一老人,鼻息尚存,逾時而欠伸曰:「吾誠醉耶?苟有醇膏,尚能飲十數鬥。
」瞠目四顧曰:「胡至此?得毋夢乎?」關吏大駭,知有異,送有司詳審。
蓋老人為一富家翁,縱飲醉死,葬於附近某山。
扶柩人蓋盜墓者,因棺堅難開,欲久作盤桓,又恐為人所見,乃舁歸,欲從容啟之,意謂即廢棺之木,亦可作爨薪,孰知事竟敗露耶。
臺灣生番劫人 臺灣之山產藤,粗如繩,長數十丈。
人跡不到,深林蓊翳之區,滋芃茸沿盤澗谷間,生番往往匿其中持刃以劫人。
九股苗喜為盜 九股苗在施秉凱裡,與偏頭黑苗同類。
服尚青,性尤猛悍。
頭盔身鎧,鎧重三十餘斤。
又以鐵片裹骽。
左手木牌,右手鏢桿,口銜大刀,上山如飛。
挽強弩,名曰偏架,一人持之,二人蹶張,發無不貫,故常喜為盜。
番盜慘僇漢人 川邊關外番盜,每擒獲漢人,殺僇至慘,其最酷者,為剝皮、坐樁、放風箏諸名目。
凡為番盜生擒者,先剝其皮至盡,乃斫開腦頂,注酥油其中,引火燃之,名曰人酥燈。
廣南夷人為盜 滇中之廣南一路多夷人,質而馴,不知為盜。
漢人之出於其途者,若入其門,而以鹽及檳榔,金絲煙餽之,必留宿,且必酬以豚酒薪米諸物。
宣統時,滇、粵大通,商旅踵至,有外來之盜竄入,夷入其黨,羣伏深箐中,持刃伺過客,得金二簏。
自是遂以行劫為事,而聚眾數百人,橫行無忌矣。
某盜臨刑書聯 某盜臨刑,索筆書一聯雲:「鐵頭何奇,借與你博鬥大黃金印;熱血可愛,還讓我灑幾行絕命書。
」 賊之類別 凡非明火執仗、塗面毀容而攘人財物者,皆謂之賊。
然其中正自有別,平時各執一門,不相混雜,且各有師傳也。
-5354- 其行於陸者有十二: 翻高頭,即越牆賊也。
不用器具,翻身上牆屋者曰上手把子,猶言本領大也。
若下手把子,須有滑條。
滑條,竹竿也。
開天窗,即在屋面掀去磚瓦,拍去椽子而下也。
開窰口,即掘壁賊也,又曰開桃源。
窰口愈小,本領愈大。
有專至稀窰者。
稀窰,臥室也。
有專至歡喜燈者。
歡喜燈,竈室也。
排塞賊,即撬門而入者。
闖窰堂,即白日闖也,有早闖、日闖、黃昏闖之別。
踏早青,即侵晨竊物,亦早闖之流也。
跑燈花,即於薄暮時,出人不意,攫物而逸者,又曰燈花拍過。
喫恰子,即乘主人鎖戶外出,裂鎖而入者。
恰子,鎖也。
鐵算盤,蓋役鬼以竊人財物者。
其人入門,必先就主家乞茶或水飲之,否則不能算。
且必主家自知所貯之數目,始能竊之。
拍花,即以迷藥施於行道之人,使其昏迷不醒,攘奪財物也。
收曬朗,即乘人不備,竊其所曬衣物者也。
插手,即剪綹賊也。
但用手指者曰清插,用銀皮紙者曰渾插。
翦綹二字,見於《明會典》。
京師謂之小綹,疑是音轉之訛。
扒手,乘人之不備而取其隨身之財物也,亦作扒掱。
拾帳頭,即偷雞賊也。
對買,即以同形式或同重量之物易人財物者,如混入商店竊買主之手巾包,而易以同式之手巾包,或籃中有錢若幹,而易以同重量之磚石等是也。
其行於水者有三: 鑽底子,即至船艙中竊物者。
底子,船也。
挖腰子,即不上船而以能伸縮之竹竿伸入船窗,鉤人衣被者也。
掉包,即在船冒充乘客,乘間而竊物者,亦對買之流也。
某乙再作賊緻富 淄川某乙,故梁上君子也。
其妻深以為懼,屢勸止之,乙遂改過自新。
居二三年,貧窶不能自堪,思一作馮婦,乃託言貿易,就善蔔者問何往之善。
術者占曰:「東南吉,利小人,不利君子。
」兆隱與心合,竊喜,遂南行。
抵蘇、松間,日遊村郭,凡數月,偶入一寺,見牆隅堆石子二三枚,心知其異,亦以一石投之,徑趨龕後臥。
日既暮,聞寺中有聚語聲,似有十餘人。
忽一人數石,訝其多,因共搜龕後,得乙,問投石者汝耶?乙諾。
詰裡居姓名,乙詭對之。
乃授以兵,率與共去。
至一巨第,出輭梯,爭踰垣入。
以乙遠至,徑不熟,使伏牆外,司傳遞,守囊橐焉。
少頃,擲一裹下,又少頃,縋一篋下。
乙舉篋,知有物,乃破篋,以手揣取,凡沉重物悉內之囊,負之疾走,竟取道歸。
由此建樓閣,買良田,為子納粟,邑令匾其門曰善士。
後大案發,羣偷悉獲,惟乙無名籍,莫可查詰,得免。
事寢既久,乙醉後,時自述之。
賊栽贓 康熙時,廣西失竊之案,真者十一二,誣者十八九。
刁險之徒,與人有隙,往往以些少財物,於夜中自牆外擲入其家,至旦,則偕鄉約、村老往搜之,得所擲物,即以為真贓現獲,拘之解縣。
當事者素讅其惡,轉將事主刑訊,科以誣良之罪,而蹈轍者猶屢效之而不悛。
某歲,某諸生實被竊,所投呈曰賊不知何人,不敢妄指。
當事者喜其願也,批之曰:「賊本不當妄指,所控是,準差緝。
」 賈五竊寶石頂 乾隆時,京師有賈五者,率其徒為翦綹賊。
一日,賈自外歸,過某胡同,見車轂塞道,不能進,問其故,乃知為趨賀某相之以參贊軍務功,而獲賜寶石頂者也。
越日,某設謝筵,席次,自述本朝王公以外,得膺是賞者幾人,己年最輕,蒙恩最早,頗自得。
席未終,忽報中使賷諭至,乃急具衣冠跽迎,開讀之,則雲:「有人奏汝於邊事多掩飾,且侵冒軍餉,念前功不深究,著收還前賜寶石頂。
」中使既追取,即馳歸,賓客聞信,稍稍散。
相素驕貴,驟遭此辱,則大慚,遂謝病。
高宗聞之,遣使賜醫藥食物,不絕於途。
某本無病,見恩禮尚優,意稍安。
踰數日,入朝,召見於便殿,論事畢,上熟視笑曰:「前日賜汝寶石頂,胡不戴?」某以上戲之也,跪謝曰:「臣無狀,負上恩。
既追取,安敢復戴!」上訝曰:「朕未有是旨。
」問內閣及吏、禮二部,皆不知,令嚴詰矯詔者。
蓋前日之中使追取,實賈使其徒詐為者也。
相驚且怒,出謂步軍統領某尚書及巡城諸禦史曰:「欽賜物且被竊,要汝等何用?若三日不得,莫怪有大處分也。
」諸人素懾某勢,又奉有諭旨,遂百計窮搜,凡茶寮、酒肆、旅館及形跡可疑之家,皆被騷擾。
賈之徒告賈曰:「事亟矣,久則恐禍及。
」賈曰:「吾以其太驕,故戲之。
既擾民,可急還。
」問諸人誰能為此者,一夥自薦曰:「能。
」次日,相自朝回,方倦憩,司閽持某尚書名刺至,謂:「今日某處見有形狀慌張者,搜其橐,果得頂,但未識果為相國之物否?其人已併獲,或按懲,或送究,皆惟命。
」相曰:「為我傳語,物果是,惟須其人自將以至,吾將面詰之。
」使者去未久,尚書旋至,坐定,相謝其獲賊功,且問人曾否送至。
尚書變色,曰:「某方以連日窮搜不獲賊,來相國處請展限,烏得有是事?」某遂出寶石頂,且述使者形狀言語,並其名刺,尚書皆不知,蓋又賈之徒所為也。
尚書大怒,曰:「鼠輩鬼蜮至此,誓不破案不休。
」相沈吟久之,曰:「此輩皆亡命無賴,急持之,恐有意外變。
吾之物已獲矣,姑徐徐可也。
」尚書喻其意,置不究。
胠篋者摑某生頰 某生夜讀制藝,往復數百遍,猶不熟.漏四下,誦聲益喧,意且達旦矣.有胠篋者伏牀下,躁甚,突起摑之曰:「爾非生鐵,何頑鈍若此?餘焉能待!」遽趨出門外,鼓掌而去。
竊牛賊為犬所捕 嘉慶時,南匯有瀕湖而居者,畜牛犬各一,同樴而臥。
一夕,主人就寢,有賊將竊其牛,犬吠於主人寢門,且以頭撞之。
主人起視,賊匿不見,主人因嗔犬之吠影吠聲也,鞭之,仍就寢。
賊卒牽牛去,至大團鎮,犬潛尾之。
明晨,主人起,方歎牛之失,犬之逸也。
未幾,犬返,吠不止,並作牽牛狀。
主人會其意,迹至竊牛者家,竟獲之,乃送竊牛者於官。
賊以翦綹術懾盜 貫城李者,京師鏢局之一,《施公案》所雲神彈李五後是也。
有某甲者,居與鄰,其人嚮為翦綹賊,輒身懷二錢,礱治其半邊,至鋒銳,駢夾兩指間,垂手行鬧市,鋒交,割人衣囊,盜銀物,無覺者。
心豔走鏢者之豐於獲也,一日,請於主人曰:「君家客之間關無阻者,徒恃君家幟耳,誰則不能者!我試為之,可乎?」主人讅其素行,揶揄之。
甲固請。
適有雇人護資往南方者,主人以客盡出傭,無以應。
甲在旁自陳願往,主人不得已,許之。
臨行,囑曰:「君雖猝任事,不讅盜情,然盜睹吾家幟,必無害。
惟或以新相識邀君過飲者,宜急卻勿往。
」語半,且戲語之曰:「誠知君雅善探人囊,然慎無探盜窟也。
」甲聞之,亦自哂。
中途,甲遇盜,睹貫城李幟,疑甲為李氏素所識客,乃邀甲過家宿,甲坦然承之,盜固疑其有恃矣。
已,抵盜家,盛供張,肅之首坐,羣盜左右環坐侍飲。
酒酣,盜引一觴進,曰:「君李氏客,必有異能。
」甲固遜,一盜又曰:「君今無過謙,非得式瞻君威者,吾儕不與君行矣。
」語漸侵迫,甲乃謝曰:「幸有薄技,應得供諸君一噱。
」語畢,起便旋,繞座右下,歸,自座左上。
酒數行,盜又請曰:「君妙技可得瞻乎?」甲哂曰:「盍各視君辮。
」羣盜知有異,亟反手引辮,不獲,大驚相索視,髮種種盡為人截取,不知何往矣。
甲乃徐出之袖,纍纍陳案上,蓋甲素所習翦綹技然也。
羣盜不測所為,羅拜曰:「君誠神人也。
」自是,甲名大著,為人護財貨,所至無敢犯者。
小李伺書生 京師之剪綹賊,有混號曰小李者,亦工剪綹術,往往於鬧市中行之。
被剪者覺而獲之,雖加毆辱,弗怨,或旁人指破,則必報怨矣。
有女郎坐香車,一書生行其旁,兩美相顧,頗有情。
小李者伺書生後,將下手,書生不知也。
方回顧,女郎不便語,但以口頰作勢隱示,若有人伺於後者。
書生覺而斥之,小李遂去。
未幾,車轉曲巷,女郎口忽為小刀劃破矣。
盲賊 京師有巨賊神於竊,雖富貴家之堅壁高墉,重門疊戶,所藏金銀珠寶,輒搜括一空。
於是被竊之家,歲以百計.捕益急而竊愈夥,坊役悉受嚴比.一日,有役晝飲兵馬司街,見有盲叟持四尺長竿杖,探路而行,將入巷,役呼曰:「此巷塞,莫誤入.」叟諾而去.未逾時,復至,仍欲入巷.役呼如前,叟仍諾而去.役詫之,守終日,不再至.次日復待,見叟執杖來,行入巷,乃尾之.叟至巨室門首,知門雙扃,以手探環,以杖測簷,量度多時,立杖於門側,出而就溺.役謀先竊其杖,次撃其人.往取杖,杖重百餘斤,雙手舉之不得.叟聞杖響,知有人圖之,即奔入尋杖,手杖已去.役失色,出巷搜叟,不知何往.役思叟技如此,難以力制.次日,巨室詣縣投狀雲,夜間門戶不開,財寶已失.役心知叟所為,由是沿途訪叟.後於騾馬市見叟點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