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伶類
關燈
小
中
大
多人互擲齊拋,或一人單轉雙弄,奇而不亂,緊而不乖,金鼓和鳴,使人目炫。
拋擲一類,戲中謂之傳傢夥;轉弄一類,戲中謂之撚鞭,非水到渠成者不辦,手目偶疏,便虞閃失,場面一失,全節俱隳矣,而四十獨無之。
餘莊兒色藝均備 京師武旦,自四十以後,效顰者多,卒不能至,惟餘莊兒技與相埒。
莊面整意侈,善歌,且工技擊,矯矯不羣,士大夫好與往還,頗負時譽。
自編新戲多種,以《十粒金丹》為最。
莊扮十三妹,挺然有女丈夫風,奇技俠情,見者心醉。
其於傳弄各式,亦精熟圓緊,為武旦中色藝均備之材。
光緒朝,供奉內廷,德宗頗賞之。
一日,在大內演《十粒金丹》畢,未解妝,德宗召至內殿,攜手顧隆裕後曰:「此子可稱文武全才。
」隆裕以其近禦坐,大怒,將訴之孝欽後。
上懼,乃以莊所佩倭刀為真者,將律以禦前持械罪,揮之出,曰:「送刑部。
」莊遂賄部吏,報病故,不敢復出,【京中謂之報黑人。
】埋頭燕市,近二十年。
至宣統時,乃稍稍與人晉接焉。
兩陣風翻轉淩踔 兩陣風,不知何許人,由秦腔改入徽班之武旦也。
其柔術精絕,翻轉淩踔,倒行旋舞,種種新式,均非常人所能。
與武醜張黑演《賣藝》,各奏所能,皆矯然不落恆逕。
何桂山有鐵喉之目 何桂山,即何九,淨之名角,有鐵喉之目。
曾與程長庚配戲,長庚亦服之。
其喉之高響寬洪,罕與倫比,隨用隨至,從無一時音閉或唱久稍疲者。
惟其人為登徒一流,男女色靡不篤好。
每日演劇畢,即挾資為冶遊,或與同班旦貼之流,相期於南下窪之蘆中以蔔晝。
俗稱伶與伶相偶者謂之同單。
單者,北人呼衾之謂也。
桂山之同單,多至不可紀數,有財則散之,無則取諸其偶,人以其誠直,多樂就之。
性又好酒,靡日不醉,酒色戕伐至甚,而喉固不失其佳。
至老,其好不衰,而其唱亦不衰,異材也。
桂山之演劇,不落恆蹊,而天性躁急,每日興至則入園,入園即扮演而出,或時已晏而壓冑子不為榮,時或早而頭三齣亦不為辱,持錢而去,每不知所之。
其唱純取中聲,無一字一句不在至響極高之域,雖園廣數畝,樓高數仞,座客仰而靜聽,雖至遠者,亦如覿面促膝,聲聲如在左右,每一放響,誠有貫耳如雷者。
惟唱之遲早,難以預定,聞名而來者,午飯稍延,及到園而已去矣。
何本崑曲能手,後以樂工配角不備,佳劇亦不能多,惟《鍾馗嫁妹》、《五鬼鬧判》等,為都人所篤嗜。
前場隨手及各觔鬥虎【戲界謂赤身朱褲,專打觔鬥之下把,每戲或四或八者,謂之觔鬥虎。
】經其教演,尚流傳未絕,且此兩劇皆他人所斷不能為者,桂山死,遂成絕調矣。
李牧子為淨界大家 李牧子,京伶淨界中之革命大家也,自李出而黑頭之唱一變。
其唱以鼻音正音兼用,花腔最多,峭拔鏗鏘,頗足娛耳,如《天水關》中姜維一段,《禦果園》中敬德一段,皆燕市人人所效慕者。
然學之不善,輒陷為輕薄子,花腔過多,必至無腔,滑調過多,轉不成調,故自李之後,即謂淨界無人亦無不可。
錢寶峯唱做並佳 錢寶峯以鼻音勝,尤能一嘯震人,【劇中謂之哇呀。
】直如海浪簸舟,人身為之起落者再,聲巨至此,疑古人嘯旨不外是矣。
其唱以兼戲謔者為最佳,正唱如《沙陀國》、《取洛陽》,兼謔者如《白虎帳》【即《斬子》。
】中之焦贊,《大名府》中之李逵,《嶽家莊》中之牛臯,極魏徵嫵媚之長,有阿叔不癡之概。
光緒中葉,年已六十以外,頭童齒豁,猶能發巨響以驚人。
淨以繪面為難,其花色極精極細。
從前師弟授受,有專譜備載其式,謂之臉譜。
寶峯固以繪面見長者,唱做並佳,各藝鹹備,亦淨界之名家大家也。
金秀山為淨角第一 金秀山,京人,鹹、同間在某部為官役。
官役者,專伺官吏而司奔走者也。
操作之餘,恆引吭高歌,聲若洪鐘。
聞者鹹驚異之,謂之曰:「若之藝宜可以雄長曲部,睥睨一世,豈懷才而以潦倒終耶?」秀山心動,於是毅然辭役,而師何桂山。
藝成,隸嵩祝成班。
當是時,有小穆者,名淨角也,銅錘架子,無不擅長,與孫菊仙同隸嵩祝成。
秀山親炙其緒餘,益緻力於銅錘,其藝乃駸駸乎駕諸名淨而上也。
勝春、同春、四喜先後立,秀山實終始其事。
光緒庚子拳亂後,同春蹶而復起,秀山在其中,與譚鑫培偕,論者推為淨角第一。
其為劇也,雄壯沈著,端凝渾厚,喑嗚叱咤,四座為之震驚。
晚年則蒼勁更甚,凡就聽者,莫不為之神往。
小穆用鼻音 小穆,即名淨穆鳳山。
黑凈唱腔之用鼻音,小穆實作之俑。
蓋以氣弱,遂藉鼻孔出氣以取巧也。
將登場,輒先以煙酒、大麥之屬遍餉後臺小角及前臺之看座者,令俟其出臺皆為之喝采。
梨園中人之不滿於小穆者,僉謂小穆之享名即由於此。
劉鴻聲唱善用氣 劉鴻聲,京師闤闠中人也。
以喉佳,能摹擬諸家唱法,人爭譽之。
遂入班,唱黑頭,多剏新調,聲名鼎鼎,見重一世。
惟酷好酒色,兼容併包,夜無虛夕。
積久,體不支,兩脛竟廢,失業貧甚。
基庫李某憐之,輿至其家,為之飲食醫藥。
期年漸起,久之遂能步,後竟杖而行。
未幾大健,復能登臺,惟略跛耳。
李年老而慈,於劉有再生恩,劉遂父事之。
初出,猶止宿其家,後乃自為室,而仍間日往省,李亦時時顧之,事無大小,多秉命而行。
性絕驕,園人不能禦,惟李可以強之。
每近色,則李之所以防而戒之者嚴,故不至橫逸,其技之進,皆李左右之也。
劉病起,氣較弱,以淨用力多,改唱生,而生唱中仍時時雜以淨,蓋習之久耳。
其唱響脆高洪,以善用氣,故能延極長之聲,雖時以太過取譏於人,而音之充滿,究特異於眾也。
劉趕三敏於口 京師名醜之以有白有唱諧正兼行者,前有楊三胖醜,後有劉趕三。
趕三敏於口,片語能歡座人,如扮《闖山》中之周鼎,《查關》中之娑羅院,皆盡掃陳言,獨標新諦。
扮貼者舌戰少弱,為所窘者不知凡幾矣。
劉於崑曲、徽調皆能之,居常一驢一笠,往來長安市。
唱《探親相罵》時,即以驢上臺,驢亦熟諳臺步,不異蕭梁舞馬也。
惟詈人太過,往往口給取憎。
然性至木強,屢辱不改,肆口傷眾,受桎於巡城禦史署中溺桶旁者屢矣。
後以獲罪親貴,頗知悔,漸謹飭。
每行,見車有前導者,則鞭驢避道。
或喝問之,輒下騎,去頂上所盤髮辮,垂手屈一膝作禮,敬對曰:「小的劉趕三。
」其人乃大笑而去。
羅百歲為醜界翹楚 羅百歲,京師人,專唱醜角,而唱工特勝,能效汪桂芬、譚鑫培各音,故於醜界為翹楚。
說白清利圓穩,有真能力,做工、臺步靡不精到。
扮蔣幹,扮賈貴,均為人所難能,而獨唱《拾金》之聲調之佳,合唱《活捉》之臺步之敏,更不可復得,固非以專工俚語,便可作醜也。
羅與秦腔老生十三紅最莫逆。
蓋羅初甚窘迫,十三紅與有解衣推食之誼。
迨羅聲譽既起,同輩爭與交好,羅輒不為禮。
問之,則曰:「十三紅與我不同道,愛我而好我若此,是真知己也。
若輩回想前數年待我如何者,可以休矣。
」 趙仙舫滿口新名詞 趙仙舫,名醜也。
以隆準故,人以大鼻子呼之。
【都中好作此類諧稱,如從前名醜大骨頭之類,奇稱甚多。
】齒牙伶利,語妙如環。
光緒庚子以來,海內尚新學,趙頗通文理,專以新名詞見長。
每登臺,改良、進化諸名詞,滿口皆是,妙在運用切合,不知者或誤以為東瀛負笈歸也。
宣統辛亥以前,病死京師,後遂無繼起者。
然滬伶之似此者則較多,固不僅夏月珊、夏月潤、潘月樵諸人已也。
草上飛張黑之縱躍 草上飛、張黑,京師武醜之曠世罕有者也,皆捷如猿猱,迅如飛燕,任意翻倒,隨情縱躍。
唱《三上弔》時,貫索兩樓之顛,由臺飛跨而上,或往或來,或倒懸,或斜絆,或踞坐其上,或徐步其端,最後以髮掛而口啣之,掣令其身上下,此二人所並能者也。
草上飛不知其姓名,以鯉魚打挺為最奇,平臥於地,初則身高五六尺,次八九尺,再則一丈以外,每下,復落於原處,不知何由運力也。
張黑幼習拳術,毆人亡命,遂入梨園。
其得意者為《賣藝》、《三上弔》等劇,能以手拍圈椅兩足,躍而登,旋翻而上,即以手持椅,與之同翻,以椅之足為其手,足起則椅落,椅起則足落,憑空增其半身,翻騰自若。
後以樓上有人議其微瑕,飛而及樓,將與尋釁。
未至樓,而人擲以茗具,顛,遂傷脛腰,不復能奏奇技,一從事於說白,輒演《盜禦馬》中楊襄武之類,以自矜異。
昭容雪如覲高宗 高宗南巡至清江,曾召女伶昭容,旋以鈿車錦幰送揚州,賜玉如意、粉盝、金瓶、綠玉簪、赤瑛、玉杯、珠串諸珍物。
又有雪如者,高宗嘗以手撫其肩,雪如乃於肩上繡小龍,以彰其寵。
黃翠兒色藝冠時 黃翠兒,字綠筠,嘉慶初之常熟女伶,王天福妾也。
初,大婦三胖子遇之虐,旋以色藝冠時,舉家仰食於翠,始善視之。
山陰童杏浦見而傾倒,留頓浹旬,欲以多金贖之,翠亦願奉杏浦盥匜,格於勢,未果。
無何,而遂有小玉奴之事。
小玉奴者,天福之媳,早歲曾適童姓,繼歸於王,亦以脂粉為生,其父母知之有年,一旦訟之有司,意欲別售富室子。
事本與翠不相涉,有以讒言進者,將居翠為奇貨,遂被逮。
時翠方娠,杏浦為之上下營救,始以疾放歸。
驚心甫定,懷珠遽隕,風雨梨花,幾經摧折矣。
先是,有河南某丞慕翠名,思購為妾。
某素漁色,且自頂及趾,無雅骨,翠百計辭之,僅而獲免。
會以訟餘養疴江寧,某又極於所往,覘翠孤弱,將劫之以行。
翠闔戶悲號,截髮以誓,事乃寢。
比其反也,歲聿雲暮,天福夫婦方以訟事破家,不能自存,翠雖心乎杏浦,而身處窘鄉,義難恝然以去,且天福夫婦亦不欲遽捨此錢樹子也,遂不果。
時杏浦館安宜,歲時問遺,常不絕也。
大寶齡氣象崢嶸 大寶齡,廣陵人。
面目開闊,氣象崢嶸,一洗青樓冶蕩之習。
舊在揚州演劇,扮大花面,聲若洪鐘,《紅樓夢》中之葵官也。
同治初,至江寧,或嫌其過於豪放,解之者曰:「柳耆卿曉風殘月,與蘇長公大江東去,並美詞場,何必嫋嫋娉娉之為是,而錚錚佼佼之為非乎?」 張桂芬演女劇 光緒初,滬有女伶張圭芳者,專演女劇。
其女芷香能繼之,則扮小生、官生角色。
周處演禦果園 滬有女伶曰周處者,以唱淨著。
一日,有豪客臨劇場,使演《禦果園》,語之曰:「果能袒裼登臺,當以巨金為犒。
」蓋《禦果園》中之飾尉遲恭者,每赤身出場,客故雲雲。
周利其金,竟從之。
其實周登臺時,有長尺許之假鬚,披拂胸前,兩乳被掩無跡,此外雖袒以示人,原無別於男子也。
金月梅以做工勝 女伶金月梅初以晉人而久居南方,故柔媚如蘇杭佳麗。
其於戲,用心甚至,每扮一角,必有所揣摩,或貞或淫,或悲或喜,或賢妻慈母,或靜女妖姬,傳意傳神,惟妙惟肖,大抵尤以悲惋有情緻者為最得手。
且以識字,能閱小說,往往自排新戲,如演《占花魁》中之花魁,《怒沉百寶箱》中之杜十娘,抑鬱牢騷,儼同實事。
初著稱於海上,一時名士頗有欲納之者。
且月梅有戲癖,悲歡一發於戲,故揣摩能工。
後嫁傖伶李長山,緻富數十萬金,蟄居津門,母喪後亦不復出。
女伶以做工勝者,惟此一人。
惟做戲過近人情,口白亦流走太過,似新戲非舊戲,於戲界究為別派也。
謝珊珊演彩樓配 光緒癸卯冬,禦史張元奇以某貴人狎妓,有失大臣體,具摺嚴參。
蓋某美豐儀,喜狹邪遊,南妓謝珊珊至京,某宴客於城東餘園,招之侑觴。
酒酣,就餘園劇場演劇,與珊珊合演《彩樓配》,為張所聞,據實上奏也。
其父某方綰樞要,怒甚,遂令南營將士悉將妓館封閉數日以示懲。
王克琴有得意之作 女伶王克琴在津,亦以技名,惟喉音過尖,唱頗刺耳。
性頗暴,往往於臺上詈人。
特尚能京語,較津音略佳。
演《雙釘計》等劇,兇燄大張,習與性合,亦為得意之作。
他如《翠屏山》、《梵王宮》、《浣花溪》,或尚做工,或尚態度,或尚口齒,均能近似,然欲以名家則尚遠也。
楊翠喜長身玉立 天津女伶,以楊翠喜為最著,實亦浪得虛名也。
以親貴某見而垂青,經臺垣一疏,遂傳不朽。
某旋即內不自安,上疏請解職,疏略雲:「臣系出天潢,夙叨門蔭,誦詩不達,乃專對而使四方;恩寵有加,遂破格而躋九列。
倏當時事艱難之會,本無資勞才望可言。
卒因更事之無多,遂至人言之交集。
雖水落石出,聖明無不燭之私;而地厚天高,跼蹐有難安之隱。
所慮因循戀棧,貽衰親後顧之憂;豈惟庸懦無能,負兩聖知人之哲。
不可為子,不可為人。
再四思維,惟有懇請開去一切差使,願從此閉門思過,得長享光天化日之優容。
倘他時晚蓋前愆,或尚有墜露輕塵之報稱。
」 翠喜貌本平平,惟長身玉立,有弱柳迎風之緻,觀者重之。
其唱口不佳,說白亦僅平穩。
原籍本文安,稍長,從母鬻技津門,居常不與人往還,尚守伶界清律。
鹺商王五夤緣得近之,旋與之約,以三千金貯之金屋,乃與有交。
事定,適貝子至津,觀之而善,以佳人難得為歎,為翠喜所聞,恐入侯門,遂急踐五之約,得半價。
其母挾以返裡,料量田宅而歸。
五遣人伴之,雖來往過都,實未駐足,更無入府復出之事,至津即歸於五。
每梨園演劇,時與諸姬往觀,人多識者,疏中所雲「水落石出」,即指此也。
恩曉峯舉止大雅 恩曉峯,幼讀書,酷好聽戲,心領神會,於名伶所長,鹹能默悟。
及長,遂獻藝梨園。
唱工摹譚鑫培派,間有孫菊仙、汪桂芬之餘音。
鎔冶既久,自樹一幟,舉止大雅,恰合鬚生,臺步之佳,猶其餘事也。
尤鑫培為吳綬卿所眷 吳綬卿中丞祿貞督辦延吉墾務時,佩邊防大臣印駐節瀋陽,跅弛自憙,朝飲麞血,夕走脂坡,歌臺舞榭中,無日不有其蹤跡,尤賞女伶尤鑫培。
尤以夭媚蜚聲一時,既受吳眷,名益著。
未幾,以五千金聘之而去。
宣統辛亥秋,石家莊之變,吳既被害,尤在津門,仍操故業矣。
金玉蘭夙慧 自鮮靈芝由津入都,而京都始有女伶,於是楊翠喜、劉喜奎相繼而往,未幾而金玉蘭亦至。
玉蘭本貧家女,或曰京師人,或曰揚州人,不可知。
父早死,其母攜之寓天津,與下天仙戲園鄰。
時翠喜方馳譽津門,其出入也,怒馬澤車,裝飾眩麗,潤色并及其母。
而玉蘭之母豔之,乃以玉蘭師某伶,教之劇曲,學秦腔。
玉蘭夙慧,未一歲,即通其技,合拍中節,遂登場演劇。
久之,名噪甚。
有某將軍者,深賞之,乃出二千金為之梳櫳。
宣統辛亥,改革事起,吳綬卿死於灤州,六鎮兵譁,天津亂兵亦乘機搶掠,伶人星散。
玉蘭與母逃之鄉,途為亂兵所掠,見其母老,欲戕之,玉蘭力求免母,願殺己以代。
兵憐而從之,仍挾母女行。
俄有二卒尾至,相與擁玉蘭入道旁叢塚間,欲遞淫焉。
方纏縛間,玉蘭視旁一卒若有不然色,乃急呼曰:「某叔,豈忍視我辱耶?」卒於劇場中固識玉蘭者,乃大呼,起斥眾,不當行強淩一弱女子,且謂此吾盟姪也,何可污。
於是眾謝不知,以玉蘭付卒,卒脫玉蘭衣飾與眾,攜之俱歸。
玉蘭深感卒義,拜為義父,且告卒以某將軍視己厚,倘語之,必可得濟。
時某將軍駐兵近畿,卒持玉蘭手書詣之。
將軍大動,出金,令二人偕卒往,慰玉蘭,并召之,自此玉蘭遂寓將軍所,卒亦得玉蘭力,補伍。
將軍欲納玉蘭,而母望奢,將軍不能如所欲,因不果。
拋擲一類,戲中謂之傳傢夥;轉弄一類,戲中謂之撚鞭,非水到渠成者不辦,手目偶疏,便虞閃失,場面一失,全節俱隳矣,而四十獨無之。
餘莊兒色藝均備 京師武旦,自四十以後,效顰者多,卒不能至,惟餘莊兒技與相埒。
莊面整意侈,善歌,且工技擊,矯矯不羣,士大夫好與往還,頗負時譽。
自編新戲多種,以《十粒金丹》為最。
莊扮十三妹,挺然有女丈夫風,奇技俠情,見者心醉。
其於傳弄各式,亦精熟圓緊,為武旦中色藝均備之材。
光緒朝,供奉內廷,德宗頗賞之。
一日,在大內演《十粒金丹》畢,未解妝,德宗召至內殿,攜手顧隆裕後曰:「此子可稱文武全才。
」隆裕以其近禦坐,大怒,將訴之孝欽後。
上懼,乃以莊所佩倭刀為真者,將律以禦前持械罪,揮之出,曰:「送刑部。
」莊遂賄部吏,報病故,不敢復出,【京中謂之報黑人。
】埋頭燕市,近二十年。
至宣統時,乃稍稍與人晉接焉。
兩陣風翻轉淩踔 兩陣風,不知何許人,由秦腔改入徽班之武旦也。
其柔術精絕,翻轉淩踔,倒行旋舞,種種新式,均非常人所能。
與武醜張黑演《賣藝》,各奏所能,皆矯然不落恆逕。
何桂山有鐵喉之目 何桂山,即何九,淨之名角,有鐵喉之目。
曾與程長庚配戲,長庚亦服之。
其喉之高響寬洪,罕與倫比,隨用隨至,從無一時音閉或唱久稍疲者。
惟其人為登徒一流,男女色靡不篤好。
每日演劇畢,即挾資為冶遊,或與同班旦貼之流,相期於南下窪之蘆中以蔔晝。
俗稱伶與伶相偶者謂之同單。
單者,北人呼衾之謂也。
桂山之同單,多至不可紀數,有財則散之,無則取諸其偶,人以其誠直,多樂就之。
性又好酒,靡日不醉,酒色戕伐至甚,而喉固不失其佳。
至老,其好不衰,而其唱亦不衰,異材也。
桂山之演劇,不落恆蹊,而天性躁急,每日興至則入園,入園即扮演而出,或時已晏而壓冑子不為榮,時或早而頭三齣亦不為辱,持錢而去,每不知所之。
其唱純取中聲,無一字一句不在至響極高之域,雖園廣數畝,樓高數仞,座客仰而靜聽,雖至遠者,亦如覿面促膝,聲聲如在左右,每一放響,誠有貫耳如雷者。
惟唱之遲早,難以預定,聞名而來者,午飯稍延,及到園而已去矣。
何本崑曲能手,後以樂工配角不備,佳劇亦不能多,惟《鍾馗嫁妹》、《五鬼鬧判》等,為都人所篤嗜。
前場隨手及各觔鬥虎【戲界謂赤身朱褲,專打觔鬥之下把,每戲或四或八者,謂之觔鬥虎。
】經其教演,尚流傳未絕,且此兩劇皆他人所斷不能為者,桂山死,遂成絕調矣。
李牧子為淨界大家 李牧子,京伶淨界中之革命大家也,自李出而黑頭之唱一變。
其唱以鼻音正音兼用,花腔最多,峭拔鏗鏘,頗足娛耳,如《天水關》中姜維一段,《禦果園》中敬德一段,皆燕市人人所效慕者。
然學之不善,輒陷為輕薄子,花腔過多,必至無腔,滑調過多,轉不成調,故自李之後,即謂淨界無人亦無不可。
錢寶峯唱做並佳 錢寶峯以鼻音勝,尤能一嘯震人,【劇中謂之哇呀。
】直如海浪簸舟,人身為之起落者再,聲巨至此,疑古人嘯旨不外是矣。
其唱以兼戲謔者為最佳,正唱如《沙陀國》、《取洛陽》,兼謔者如《白虎帳》【即《斬子》。
】中之焦贊,《大名府》中之李逵,《嶽家莊》中之牛臯,極魏徵嫵媚之長,有阿叔不癡之概。
光緒中葉,年已六十以外,頭童齒豁,猶能發巨響以驚人。
淨以繪面為難,其花色極精極細。
從前師弟授受,有專譜備載其式,謂之臉譜。
寶峯固以繪面見長者,唱做並佳,各藝鹹備,亦淨界之名家大家也。
金秀山為淨角第一 金秀山,京人,鹹、同間在某部為官役。
官役者,專伺官吏而司奔走者也。
操作之餘,恆引吭高歌,聲若洪鐘。
聞者鹹驚異之,謂之曰:「若之藝宜可以雄長曲部,睥睨一世,豈懷才而以潦倒終耶?」秀山心動,於是毅然辭役,而師何桂山。
藝成,隸嵩祝成班。
當是時,有小穆者,名淨角也,銅錘架子,無不擅長,與孫菊仙同隸嵩祝成。
秀山親炙其緒餘,益緻力於銅錘,其藝乃駸駸乎駕諸名淨而上也。
勝春、同春、四喜先後立,秀山實終始其事。
光緒庚子拳亂後,同春蹶而復起,秀山在其中,與譚鑫培偕,論者推為淨角第一。
其為劇也,雄壯沈著,端凝渾厚,喑嗚叱咤,四座為之震驚。
晚年則蒼勁更甚,凡就聽者,莫不為之神往。
小穆用鼻音 小穆,即名淨穆鳳山。
黑凈唱腔之用鼻音,小穆實作之俑。
蓋以氣弱,遂藉鼻孔出氣以取巧也。
將登場,輒先以煙酒、大麥之屬遍餉後臺小角及前臺之看座者,令俟其出臺皆為之喝采。
梨園中人之不滿於小穆者,僉謂小穆之享名即由於此。
劉鴻聲唱善用氣 劉鴻聲,京師闤闠中人也。
以喉佳,能摹擬諸家唱法,人爭譽之。
遂入班,唱黑頭,多剏新調,聲名鼎鼎,見重一世。
惟酷好酒色,兼容併包,夜無虛夕。
積久,體不支,兩脛竟廢,失業貧甚。
基庫李某憐之,輿至其家,為之飲食醫藥。
期年漸起,久之遂能步,後竟杖而行。
未幾大健,復能登臺,惟略跛耳。
李年老而慈,於劉有再生恩,劉遂父事之。
初出,猶止宿其家,後乃自為室,而仍間日往省,李亦時時顧之,事無大小,多秉命而行。
性絕驕,園人不能禦,惟李可以強之。
每近色,則李之所以防而戒之者嚴,故不至橫逸,其技之進,皆李左右之也。
劉病起,氣較弱,以淨用力多,改唱生,而生唱中仍時時雜以淨,蓋習之久耳。
其唱響脆高洪,以善用氣,故能延極長之聲,雖時以太過取譏於人,而音之充滿,究特異於眾也。
劉趕三敏於口 京師名醜之以有白有唱諧正兼行者,前有楊三胖醜,後有劉趕三。
趕三敏於口,片語能歡座人,如扮《闖山》中之周鼎,《查關》中之娑羅院,皆盡掃陳言,獨標新諦。
扮貼者舌戰少弱,為所窘者不知凡幾矣。
劉於崑曲、徽調皆能之,居常一驢一笠,往來長安市。
唱《探親相罵》時,即以驢上臺,驢亦熟諳臺步,不異蕭梁舞馬也。
惟詈人太過,往往口給取憎。
然性至木強,屢辱不改,肆口傷眾,受桎於巡城禦史署中溺桶旁者屢矣。
後以獲罪親貴,頗知悔,漸謹飭。
每行,見車有前導者,則鞭驢避道。
或喝問之,輒下騎,去頂上所盤髮辮,垂手屈一膝作禮,敬對曰:「小的劉趕三。
」其人乃大笑而去。
羅百歲為醜界翹楚 羅百歲,京師人,專唱醜角,而唱工特勝,能效汪桂芬、譚鑫培各音,故於醜界為翹楚。
說白清利圓穩,有真能力,做工、臺步靡不精到。
扮蔣幹,扮賈貴,均為人所難能,而獨唱《拾金》之聲調之佳,合唱《活捉》之臺步之敏,更不可復得,固非以專工俚語,便可作醜也。
羅與秦腔老生十三紅最莫逆。
蓋羅初甚窘迫,十三紅與有解衣推食之誼。
迨羅聲譽既起,同輩爭與交好,羅輒不為禮。
問之,則曰:「十三紅與我不同道,愛我而好我若此,是真知己也。
若輩回想前數年待我如何者,可以休矣。
」 趙仙舫滿口新名詞 趙仙舫,名醜也。
以隆準故,人以大鼻子呼之。
【都中好作此類諧稱,如從前名醜大骨頭之類,奇稱甚多。
】齒牙伶利,語妙如環。
光緒庚子以來,海內尚新學,趙頗通文理,專以新名詞見長。
每登臺,改良、進化諸名詞,滿口皆是,妙在運用切合,不知者或誤以為東瀛負笈歸也。
宣統辛亥以前,病死京師,後遂無繼起者。
然滬伶之似此者則較多,固不僅夏月珊、夏月潤、潘月樵諸人已也。
草上飛張黑之縱躍 草上飛、張黑,京師武醜之曠世罕有者也,皆捷如猿猱,迅如飛燕,任意翻倒,隨情縱躍。
唱《三上弔》時,貫索兩樓之顛,由臺飛跨而上,或往或來,或倒懸,或斜絆,或踞坐其上,或徐步其端,最後以髮掛而口啣之,掣令其身上下,此二人所並能者也。
草上飛不知其姓名,以鯉魚打挺為最奇,平臥於地,初則身高五六尺,次八九尺,再則一丈以外,每下,復落於原處,不知何由運力也。
張黑幼習拳術,毆人亡命,遂入梨園。
其得意者為《賣藝》、《三上弔》等劇,能以手拍圈椅兩足,躍而登,旋翻而上,即以手持椅,與之同翻,以椅之足為其手,足起則椅落,椅起則足落,憑空增其半身,翻騰自若。
後以樓上有人議其微瑕,飛而及樓,將與尋釁。
未至樓,而人擲以茗具,顛,遂傷脛腰,不復能奏奇技,一從事於說白,輒演《盜禦馬》中楊襄武之類,以自矜異。
昭容雪如覲高宗 高宗南巡至清江,曾召女伶昭容,旋以鈿車錦幰送揚州,賜玉如意、粉盝、金瓶、綠玉簪、赤瑛、玉杯、珠串諸珍物。
又有雪如者,高宗嘗以手撫其肩,雪如乃於肩上繡小龍,以彰其寵。
黃翠兒色藝冠時 黃翠兒,字綠筠,嘉慶初之常熟女伶,王天福妾也。
初,大婦三胖子遇之虐,旋以色藝冠時,舉家仰食於翠,始善視之。
山陰童杏浦見而傾倒,留頓浹旬,欲以多金贖之,翠亦願奉杏浦盥匜,格於勢,未果。
無何,而遂有小玉奴之事。
小玉奴者,天福之媳,早歲曾適童姓,繼歸於王,亦以脂粉為生,其父母知之有年,一旦訟之有司,意欲別售富室子。
事本與翠不相涉,有以讒言進者,將居翠為奇貨,遂被逮。
時翠方娠,杏浦為之上下營救,始以疾放歸。
驚心甫定,懷珠遽隕,風雨梨花,幾經摧折矣。
先是,有河南某丞慕翠名,思購為妾。
某素漁色,且自頂及趾,無雅骨,翠百計辭之,僅而獲免。
會以訟餘養疴江寧,某又極於所往,覘翠孤弱,將劫之以行。
翠闔戶悲號,截髮以誓,事乃寢。
比其反也,歲聿雲暮,天福夫婦方以訟事破家,不能自存,翠雖心乎杏浦,而身處窘鄉,義難恝然以去,且天福夫婦亦不欲遽捨此錢樹子也,遂不果。
時杏浦館安宜,歲時問遺,常不絕也。
大寶齡氣象崢嶸 大寶齡,廣陵人。
面目開闊,氣象崢嶸,一洗青樓冶蕩之習。
舊在揚州演劇,扮大花面,聲若洪鐘,《紅樓夢》中之葵官也。
同治初,至江寧,或嫌其過於豪放,解之者曰:「柳耆卿曉風殘月,與蘇長公大江東去,並美詞場,何必嫋嫋娉娉之為是,而錚錚佼佼之為非乎?」 張桂芬演女劇 光緒初,滬有女伶張圭芳者,專演女劇。
其女芷香能繼之,則扮小生、官生角色。
周處演禦果園 滬有女伶曰周處者,以唱淨著。
一日,有豪客臨劇場,使演《禦果園》,語之曰:「果能袒裼登臺,當以巨金為犒。
」蓋《禦果園》中之飾尉遲恭者,每赤身出場,客故雲雲。
周利其金,竟從之。
其實周登臺時,有長尺許之假鬚,披拂胸前,兩乳被掩無跡,此外雖袒以示人,原無別於男子也。
金月梅以做工勝 女伶金月梅初以晉人而久居南方,故柔媚如蘇杭佳麗。
其於戲,用心甚至,每扮一角,必有所揣摩,或貞或淫,或悲或喜,或賢妻慈母,或靜女妖姬,傳意傳神,惟妙惟肖,大抵尤以悲惋有情緻者為最得手。
且以識字,能閱小說,往往自排新戲,如演《占花魁》中之花魁,《怒沉百寶箱》中之杜十娘,抑鬱牢騷,儼同實事。
初著稱於海上,一時名士頗有欲納之者。
且月梅有戲癖,悲歡一發於戲,故揣摩能工。
後嫁傖伶李長山,緻富數十萬金,蟄居津門,母喪後亦不復出。
女伶以做工勝者,惟此一人。
惟做戲過近人情,口白亦流走太過,似新戲非舊戲,於戲界究為別派也。
謝珊珊演彩樓配 光緒癸卯冬,禦史張元奇以某貴人狎妓,有失大臣體,具摺嚴參。
蓋某美豐儀,喜狹邪遊,南妓謝珊珊至京,某宴客於城東餘園,招之侑觴。
酒酣,就餘園劇場演劇,與珊珊合演《彩樓配》,為張所聞,據實上奏也。
其父某方綰樞要,怒甚,遂令南營將士悉將妓館封閉數日以示懲。
王克琴有得意之作 女伶王克琴在津,亦以技名,惟喉音過尖,唱頗刺耳。
性頗暴,往往於臺上詈人。
特尚能京語,較津音略佳。
演《雙釘計》等劇,兇燄大張,習與性合,亦為得意之作。
他如《翠屏山》、《梵王宮》、《浣花溪》,或尚做工,或尚態度,或尚口齒,均能近似,然欲以名家則尚遠也。
楊翠喜長身玉立 天津女伶,以楊翠喜為最著,實亦浪得虛名也。
以親貴某見而垂青,經臺垣一疏,遂傳不朽。
某旋即內不自安,上疏請解職,疏略雲:「臣系出天潢,夙叨門蔭,誦詩不達,乃專對而使四方;恩寵有加,遂破格而躋九列。
倏當時事艱難之會,本無資勞才望可言。
卒因更事之無多,遂至人言之交集。
雖水落石出,聖明無不燭之私;而地厚天高,跼蹐有難安之隱。
所慮因循戀棧,貽衰親後顧之憂;豈惟庸懦無能,負兩聖知人之哲。
不可為子,不可為人。
再四思維,惟有懇請開去一切差使,願從此閉門思過,得長享光天化日之優容。
倘他時晚蓋前愆,或尚有墜露輕塵之報稱。
」 翠喜貌本平平,惟長身玉立,有弱柳迎風之緻,觀者重之。
其唱口不佳,說白亦僅平穩。
原籍本文安,稍長,從母鬻技津門,居常不與人往還,尚守伶界清律。
鹺商王五夤緣得近之,旋與之約,以三千金貯之金屋,乃與有交。
事定,適貝子至津,觀之而善,以佳人難得為歎,為翠喜所聞,恐入侯門,遂急踐五之約,得半價。
其母挾以返裡,料量田宅而歸。
五遣人伴之,雖來往過都,實未駐足,更無入府復出之事,至津即歸於五。
每梨園演劇,時與諸姬往觀,人多識者,疏中所雲「水落石出」,即指此也。
恩曉峯舉止大雅 恩曉峯,幼讀書,酷好聽戲,心領神會,於名伶所長,鹹能默悟。
及長,遂獻藝梨園。
唱工摹譚鑫培派,間有孫菊仙、汪桂芬之餘音。
鎔冶既久,自樹一幟,舉止大雅,恰合鬚生,臺步之佳,猶其餘事也。
尤鑫培為吳綬卿所眷 吳綬卿中丞祿貞督辦延吉墾務時,佩邊防大臣印駐節瀋陽,跅弛自憙,朝飲麞血,夕走脂坡,歌臺舞榭中,無日不有其蹤跡,尤賞女伶尤鑫培。
尤以夭媚蜚聲一時,既受吳眷,名益著。
未幾,以五千金聘之而去。
宣統辛亥秋,石家莊之變,吳既被害,尤在津門,仍操故業矣。
金玉蘭夙慧 自鮮靈芝由津入都,而京都始有女伶,於是楊翠喜、劉喜奎相繼而往,未幾而金玉蘭亦至。
玉蘭本貧家女,或曰京師人,或曰揚州人,不可知。
父早死,其母攜之寓天津,與下天仙戲園鄰。
時翠喜方馳譽津門,其出入也,怒馬澤車,裝飾眩麗,潤色并及其母。
而玉蘭之母豔之,乃以玉蘭師某伶,教之劇曲,學秦腔。
玉蘭夙慧,未一歲,即通其技,合拍中節,遂登場演劇。
久之,名噪甚。
有某將軍者,深賞之,乃出二千金為之梳櫳。
宣統辛亥,改革事起,吳綬卿死於灤州,六鎮兵譁,天津亂兵亦乘機搶掠,伶人星散。
玉蘭與母逃之鄉,途為亂兵所掠,見其母老,欲戕之,玉蘭力求免母,願殺己以代。
兵憐而從之,仍挾母女行。
俄有二卒尾至,相與擁玉蘭入道旁叢塚間,欲遞淫焉。
方纏縛間,玉蘭視旁一卒若有不然色,乃急呼曰:「某叔,豈忍視我辱耶?」卒於劇場中固識玉蘭者,乃大呼,起斥眾,不當行強淩一弱女子,且謂此吾盟姪也,何可污。
於是眾謝不知,以玉蘭付卒,卒脫玉蘭衣飾與眾,攜之俱歸。
玉蘭深感卒義,拜為義父,且告卒以某將軍視己厚,倘語之,必可得濟。
時某將軍駐兵近畿,卒持玉蘭手書詣之。
將軍大動,出金,令二人偕卒往,慰玉蘭,并召之,自此玉蘭遂寓將軍所,卒亦得玉蘭力,補伍。
將軍欲納玉蘭,而母望奢,將軍不能如所欲,因不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