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類
關燈
小
中
大
樹貓、水旱獺、象、花豬為獸類,禿鷲、丹頂鶴、駝鳥、雉雞、金翅雀、鸚鵡、芙蓉鳥、沉香鳥、青珍珠鳥、相思鳥、時辰雀、白玉鳥、紫丁香鸚鵡、倒掛線鸚鵡、鯢魚鴟、梟鷹、啄木鳥、白班鳩、松鴉、喜雀、戴勝鳥、長壽鳥、鴒翻毛鷄、七面鳥、絨毛鷄、鶩、白鵜鶘、姊羽鳥、髻鶴為禽類。
白右莊植物甚多,中以含羞草、美人蕉、仙人掌、文竹、班葉海棠、風船蔓為最佳,溫室中之洋海棠、萬年草、洋翠蘭、君子蘭、桃葉珊瑚、百子蘭、文珠蘭、荷花、五蘭、夜合香諸種為最優美,標本陳列室所列分為涉禽、飛攀禽、猛禽、走禽、遊禽、鰭足爬蟲、嚙齒哺乳,肉食有啼鳴禽、翼手各類,大可供博物學家之稽考。
園中且有農商部所傭日本人大木氏,使當技師之任。
隨園 金陵小倉山,自清涼山胚胎,分兩嶺而下,蜿蜒狹長,中有清池水田,古木蓊鬱而幽邃。
康熙時,織造隋某當山之北巔構堂皇,繚垣牖,蒔花種竹,都人遊者翕然盛一時,號曰隋園,因其姓也。
後三十年,袁子才宰江寧,園弛為茶肆,杗瘤陊剝,百卉蕪謝,因購得之,茨牆剪闔,易簷改塗,隨其陂陀紆廻隆陷之勢,增營台榭,恬然引退,遂迎飬居之,仍名隨園,同其音易其字也。
隨園以小倉山房為主室,宴客輒於是,而子才朝夕常坐之處,則為夏涼冬燠所,在山房之左也。
壁嵌玲瓏木架,上置古銅爐百尊,冬溫以火,旃檀馥郁,煖氣盎然,舉室生春焉。
夏涼冬燠所之上有樓,曰綠曉閣,亦曰南樓,東南兩面皆窗,開窗則一圍新綠,萬個琅玕,森然在目,宜於朝暾初上,眾綠齊曉,覺青翠之氣撲人眉宇間,子才每看諸姬曉妝於此。
鹹豐癸醜,粵寇陷金陵,至同治甲子夏六月既望始克復,而城中名園勝蹟,皆成邱墟,隨園亦寸甓無存矣。
薛廬 全椒薛慰農觀察時雨,掌教江寧惜陰書院,時學舍設於漢西門之龍蟠裡,裡側有烏龍潭,風景為西城冠,山水清澈,花木扶疏,寧人夙號為小西湖,薛策杖來遊,亦覺故鄉無此好湖山也。
於是拓地三弓,築廬數椽,挈眷居之,其中藏書最富,陳設亦古樸,迴廊曲榭,連綴無痕,入其中者幾迷出路。
臨溪闢一水榭,榭之對岸為駐馬坡,相傳諸葛武侯曾駐馬於此,薛為之建專祠,懸畫像,招僧主之。
又建亭臺為憩息之所,最幽僻者為小亭,在水中央,顏以「何必西湖」四字。
胡園 胡園一名愚園,亦名植物社,在江寧城中鳳凰臺花盝岡之東南,為胡煦齋太守所築。
中匯大池,周以竹,因高就下,置亭館數十所,地極幽僻,樹木扶疏,正門內亦有竹。
歷房廊至正廳,廳三楹,廳後疊石為小山,據地不及畝許,而曲折迴環,出人意表,且有亭臺可憩。
假山盡處為亭軒,曲折盡緻,仍達於正廳之後,廳旁有室曰水石軒,廳外有隙地,陳列盆景,護以石欄,欄外有方塘,曰秋水。
石欄之西通一小徑,繞塘蜿蜒,循徑左有一水榭,右為菊山,山顛有合抱之古松,數百年物也。
松旁有古石矗立,相傳為六朝遺跡。
山之背,竹籬茅舍,雞犬桑麻,名曰城市山林。
循菊山而南,水中有舟亭,迤東有家祠,曰棲雲閣。
再東有海棠春睡軒,牕外芭蕉數本,又有鹿柵一、孔雀欄一。
稍南竹深處有小屋數椽,曰竹塢。
又來園 江寧有又來園,在南門外雨花台側,人以其為劉舒亭明府所築也,因呼之曰劉園,劉相其林泉,擴為屋宇,皆就天然形勢而位置榭台館焉。
地當南郭,裡近長幹有劉公墩,為劉叔亮墓。
由劉公墩渡山澗,入梅林,曰訪橋,橋西有隄亙界溪,於其曲為罷釣灣,溪南為又來堂。
堂後拓水榭,出溪間,環以湖石,繚以文檻,曰淩波仙館。
溪北為雲起樓。
溪自南而西,循荼縻廊,自西而北,曲徑通幽,師竹之軒居其左,倚竹之亭翼其右,自北而東,入水月虛明室,自東而南,越山澗,巡迴廊,登縈青閣,俯瞰梅花數百本。
沿堤過闆橋,折而東,則廣且數畝,循東臯西堤,南入臥波橋而西,亦紆曲。
環溪夾岸,則垂楊與桃林相間,故有小桃源之目,溪蓮尤盛。
陳列之器具,皆以竹為之,極古樸。
韜園 江寧有韜園,為蔡和甫觀察之別墅,後入於官。
門前皆垂楊,園景參以西式,南北有二大門,門內為圓形花田,外以馬路環之。
自北門入,有小屋數椽,進而為西式樓,樓上下堊以銀光白粉,陳器亦西式。
再進則劇場,可容數百人,劇場之上有露臺,臺西有廳十楹,四周皆玻璃窗,其外圍以亞字欄,屋後有高樓,樓之後門作洞式,極西有一廳,極南有小亭,圍以花木,享有石櫈石桌。
院牆之旁開一門,臨青溪,正屋後為桃園。
公園 江寧有公園,宣統己酉,端忠愍公方督兩江時撥帑所建者也。
正門在鼓樓獅子橋下,旁門在三牌樓右,鐵道馬路交錯其間,實為南北之要衝。
正門為一極峻之牌樓,倣法國式,亭臺樓閣,亦皆摹擬各國而構之。
二門則西式
白右莊植物甚多,中以含羞草、美人蕉、仙人掌、文竹、班葉海棠、風船蔓為最佳,溫室中之洋海棠、萬年草、洋翠蘭、君子蘭、桃葉珊瑚、百子蘭、文珠蘭、荷花、五蘭、夜合香諸種為最優美,標本陳列室所列分為涉禽、飛攀禽、猛禽、走禽、遊禽、鰭足爬蟲、嚙齒哺乳,肉食有啼鳴禽、翼手各類,大可供博物學家之稽考。
園中且有農商部所傭日本人大木氏,使當技師之任。
隨園 金陵小倉山,自清涼山胚胎,分兩嶺而下,蜿蜒狹長,中有清池水田,古木蓊鬱而幽邃。
康熙時,織造隋某當山之北巔構堂皇,繚垣牖,蒔花種竹,都人遊者翕然盛一時,號曰隋園,因其姓也。
後三十年,袁子才宰江寧,園弛為茶肆,杗瘤陊剝,百卉蕪謝,因購得之,茨牆剪闔,易簷改塗,隨其陂陀紆廻隆陷之勢,增營台榭,恬然引退,遂迎飬居之,仍名隨園,同其音易其字也。
隨園以小倉山房為主室,宴客輒於是,而子才朝夕常坐之處,則為夏涼冬燠所,在山房之左也。
壁嵌玲瓏木架,上置古銅爐百尊,冬溫以火,旃檀馥郁,煖氣盎然,舉室生春焉。
夏涼冬燠所之上有樓,曰綠曉閣,亦曰南樓,東南兩面皆窗,開窗則一圍新綠,萬個琅玕,森然在目,宜於朝暾初上,眾綠齊曉,覺青翠之氣撲人眉宇間,子才每看諸姬曉妝於此。
鹹豐癸醜,粵寇陷金陵,至同治甲子夏六月既望始克復,而城中名園勝蹟,皆成邱墟,隨園亦寸甓無存矣。
薛廬 全椒薛慰農觀察時雨,掌教江寧惜陰書院,時學舍設於漢西門之龍蟠裡,裡側有烏龍潭,風景為西城冠,山水清澈,花木扶疏,寧人夙號為小西湖,薛策杖來遊,亦覺故鄉無此好湖山也。
於是拓地三弓,築廬數椽,挈眷居之,其中藏書最富,陳設亦古樸,迴廊曲榭,連綴無痕,入其中者幾迷出路。
臨溪闢一水榭,榭之對岸為駐馬坡,相傳諸葛武侯曾駐馬於此,薛為之建專祠,懸畫像,招僧主之。
又建亭臺為憩息之所,最幽僻者為小亭,在水中央,顏以「何必西湖」四字。
胡園 胡園一名愚園,亦名植物社,在江寧城中鳳凰臺花盝岡之東南,為胡煦齋太守所築。
中匯大池,周以竹,因高就下,置亭館數十所,地極幽僻,樹木扶疏,正門內亦有竹。
歷房廊至正廳,廳三楹,廳後疊石為小山,據地不及畝許,而曲折迴環,出人意表,且有亭臺可憩。
假山盡處為亭軒,曲折盡緻,仍達於正廳之後,廳旁有室曰水石軒,廳外有隙地,陳列盆景,護以石欄,欄外有方塘,曰秋水。
石欄之西通一小徑,繞塘蜿蜒,循徑左有一水榭,右為菊山,山顛有合抱之古松,數百年物也。
松旁有古石矗立,相傳為六朝遺跡。
山之背,竹籬茅舍,雞犬桑麻,名曰城市山林。
循菊山而南,水中有舟亭,迤東有家祠,曰棲雲閣。
再東有海棠春睡軒,牕外芭蕉數本,又有鹿柵一、孔雀欄一。
稍南竹深處有小屋數椽,曰竹塢。
又來園 江寧有又來園,在南門外雨花台側,人以其為劉舒亭明府所築也,因呼之曰劉園,劉相其林泉,擴為屋宇,皆就天然形勢而位置榭台館焉。
地當南郭,裡近長幹有劉公墩,為劉叔亮墓。
由劉公墩渡山澗,入梅林,曰訪橋,橋西有隄亙界溪,於其曲為罷釣灣,溪南為又來堂。
堂後拓水榭,出溪間,環以湖石,繚以文檻,曰淩波仙館。
溪北為雲起樓。
溪自南而西,循荼縻廊,自西而北,曲徑通幽,師竹之軒居其左,倚竹之亭翼其右,自北而東,入水月虛明室,自東而南,越山澗,巡迴廊,登縈青閣,俯瞰梅花數百本。
沿堤過闆橋,折而東,則廣且數畝,循東臯西堤,南入臥波橋而西,亦紆曲。
環溪夾岸,則垂楊與桃林相間,故有小桃源之目,溪蓮尤盛。
陳列之器具,皆以竹為之,極古樸。
韜園 江寧有韜園,為蔡和甫觀察之別墅,後入於官。
門前皆垂楊,園景參以西式,南北有二大門,門內為圓形花田,外以馬路環之。
自北門入,有小屋數椽,進而為西式樓,樓上下堊以銀光白粉,陳器亦西式。
再進則劇場,可容數百人,劇場之上有露臺,臺西有廳十楹,四周皆玻璃窗,其外圍以亞字欄,屋後有高樓,樓之後門作洞式,極西有一廳,極南有小亭,圍以花木,享有石櫈石桌。
院牆之旁開一門,臨青溪,正屋後為桃園。
公園 江寧有公園,宣統己酉,端忠愍公方督兩江時撥帑所建者也。
正門在鼓樓獅子橋下,旁門在三牌樓右,鐵道馬路交錯其間,實為南北之要衝。
正門為一極峻之牌樓,倣法國式,亭臺樓閣,亦皆摹擬各國而構之。
二門則西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