閹寺類
關燈
小
中
大
汝成、葉志超、趙桂林、龔照嶼諸人,皆奉厚贄蓮英門下,稱受業。
李蓮英侮李鴻章 李文忠由直督入相,自負勛勞,遇同輩,恒兀傲視之,人多懾其名位,弗與較也。
嘗失禮於李蓮英,蓮英啣之。
一日謂文忠曰:「老佛爺欲修頤和園,但國帑支絀,不欲撥款興修,公為國家重臣,何不報効為諸臣倡。
」文忠欣然諾之。
蓮英復曰:「吾先導公入頤和園,驗其應修之處,庶入告時較有把握。
」文忠信之。
蓮英乃使人導入,而乘間奏其擅入禁地,不知何意。
德宗大怒,下詔申飭,交部議處。
李蓮英侮福錕 光緒中葉,李蓮英怙寵滋甚。
儀鸞殿側有鬥室,為大臣內直憩息之所,一日,李在此室,於玻璃窗中見大學士福錕將至,故含餘茶於口,俟福至,甫及簾,李驟揭簾,對福噴茶,若吐漱然,淋漓滿面。
亟笑謝曰:「不知中堂到此,殊冒昧。
」福無可如何,徐徐拭乾而已。
李蓮英有四子 李蓮英有四子:曰福恒、福德、福立、福海。
皆捐三品銜郎中,簽分戶、兵、刑、工四部。
其驗到時,直隸結局,甚為居奇,四人共費印結銀一萬兩。
李蓮英有精舍 李蓮英於宮中,別闢精舍數間,在孝欽後寢宮之後。
中設地鑪一,高三尺許,其餘鋪墊陳設,如著衣鏡、自鳴鐘之類,燦然大備,幾與上用者相埒。
李蓮英用紅緞鋪墊 光緒庚子西幸,陝撫某辦皇差,為李蓮英備行館,器具一切,均極精潔。
前站某王見之曰:「此豈可居李總管耶!」命速更易,須與辦老佛爺者一律。
但黃緞鋪墊改用紅緞可耳。
李蓮英未獲譴之故 光緒戊申,德宗大漸,隆裕後欲視之,恐蹈孝哲後覆轍,徬徨無計。
李蓮英進曰:「皇帝疾甚,皇後何不視之?」隆裕曰:「無老佛爺旨。
」李曰:「此何時,皇後速往,老佛爺見責,奴才任之。
」後始得與德宗訣。
【或謂德宗崩後隆裕始至。
參看《宮闈類》德宗崩時情狀條。
】孝欽後尋亦崩。
隆裕本惡李,以此深德之,故未獲大譴,乃令為某宮小花園總管,及死,特賞銀二千兩。
世稱蓮英為總管,實則別有一都總管,總理宮中一切之事,賞四品銜,內務府有名冊者。
蓮英特隨侍孝欽左右,為管理服禦之總管耳。
香王為孝欽後之探 德宗左右,有宦官王某,宮中通稱之為「香王」。
王亦為孝欽後私人,每侍德宗半月,必轉侍孝欽半月,孝欽輒詢問德宗半月中之情狀及舉動。
故時人又呼香王為後探也。
孝欽後樂與硬劉談 孝欽後最寵用之內監,其先為安得海,後則硬劉、李蓮英、小德張三人。
硬劉之寵眷,實在張、李以上,以其早死,名遂不甚著。
劉為河間人,性機警,略通書史,頗知時局形勢。
孝欽在宮,無可與語,李、張輩不過承意旨供使令而已,故尤樂與劉談。
孝欽素猜疑,且守歷朝內監不得幹預朝政之訓,遇有疑難,輒借端論列,劉亦默喻其旨,為之罕譬曲喻,以彼證此,以是多所啟沃,甚倚重之。
劉初患石淋症,延西醫割治得愈。
比再發,而醫謝不能治,以是竟死。
時方侍孝欽在萬壽山,命以竹輿舁之下山,親自送之,賜坐小舢闆出園。
【頤和園各船有平頭船、望江南、小舢闆種種名式,小舢闆即洋劃子,非王公親貴不蒙賜坐,與紫韁、黃韁等賜同為異數。
】臨別時殷殷慰諭,因而下淚。
劉死,孝欽鬱鬱不樂,蓮英侍側,亦屢因事受呵叱。
蓮英嘗告人曰:「小劉在日,屢受其氣,今死矣,尚累及我。
」故宮中當日有「死劉氣煞活李」之謠。
西巡時太監之多 光緒庚子西巡,扈從太監初僅十七人,沿途先後會集,及隨後入關者,至千數百人。
李蓮英為之魁,崔二亞之,侍孝欽後側。
蓮英賞用二品服,稱大總管。
崔服役禦前,用五品服,稱二總管。
又有三總管者,則掌理皇後宮中庶務者也。
總管以下各有等次,有五品、六品、七品冠帶,餘皆無頂戴。
眾監見李、崔,如屬員之謁長官,見三總管,則彼此字呼,嬉笑怒罵,漫無規束。
大、二總管月俸不得其詳,三總管月領百二十金,以下依次遞減,至六十金止。
總管鼎峙,各為其主,分門戶以樹黨援,內容勢如冰炭。
然二、三總管勢力不逮大總管遠甚。
大總管居室近終南仙館,樓臺池沼,花木泉石,別開世界,備孝欽暇豫遊宴。
蓮英常設座是園,朝臣亦得入觀。
董福祥來,必延坐,霽顏相接。
一日,董偕提督鄧增入園,鄧亦有勳勞於國者,董先入,謁蓮英,鄧止立門外。
談次,董謂蓮英曰:「鄧某偕來相謁,今在門外。
」蓮英不語。
頃之,董又曰:「盍請鄧某一見。
」蓮英以他語亂之。
董性戇直,不能忍,盛氣曰:「大總管以鄧為何如人耶,何不稍予體面。
李蓮英侮李鴻章 李文忠由直督入相,自負勛勞,遇同輩,恒兀傲視之,人多懾其名位,弗與較也。
嘗失禮於李蓮英,蓮英啣之。
一日謂文忠曰:「老佛爺欲修頤和園,但國帑支絀,不欲撥款興修,公為國家重臣,何不報効為諸臣倡。
」文忠欣然諾之。
蓮英復曰:「吾先導公入頤和園,驗其應修之處,庶入告時較有把握。
」文忠信之。
蓮英乃使人導入,而乘間奏其擅入禁地,不知何意。
德宗大怒,下詔申飭,交部議處。
李蓮英侮福錕 光緒中葉,李蓮英怙寵滋甚。
儀鸞殿側有鬥室,為大臣內直憩息之所,一日,李在此室,於玻璃窗中見大學士福錕將至,故含餘茶於口,俟福至,甫及簾,李驟揭簾,對福噴茶,若吐漱然,淋漓滿面。
亟笑謝曰:「不知中堂到此,殊冒昧。
」福無可如何,徐徐拭乾而已。
李蓮英有四子 李蓮英有四子:曰福恒、福德、福立、福海。
皆捐三品銜郎中,簽分戶、兵、刑、工四部。
其驗到時,直隸結局,甚為居奇,四人共費印結銀一萬兩。
李蓮英有精舍 李蓮英於宮中,別闢精舍數間,在孝欽後寢宮之後。
中設地鑪一,高三尺許,其餘鋪墊陳設,如著衣鏡、自鳴鐘之類,燦然大備,幾與上用者相埒。
李蓮英用紅緞鋪墊 光緒庚子西幸,陝撫某辦皇差,為李蓮英備行館,器具一切,均極精潔。
前站某王見之曰:「此豈可居李總管耶!」命速更易,須與辦老佛爺者一律。
但黃緞鋪墊改用紅緞可耳。
李蓮英未獲譴之故 光緒戊申,德宗大漸,隆裕後欲視之,恐蹈孝哲後覆轍,徬徨無計。
李蓮英進曰:「皇帝疾甚,皇後何不視之?」隆裕曰:「無老佛爺旨。
」李曰:「此何時,皇後速往,老佛爺見責,奴才任之。
」後始得與德宗訣。
【或謂德宗崩後隆裕始至。
參看《宮闈類》德宗崩時情狀條。
】孝欽後尋亦崩。
隆裕本惡李,以此深德之,故未獲大譴,乃令為某宮小花園總管,及死,特賞銀二千兩。
世稱蓮英為總管,實則別有一都總管,總理宮中一切之事,賞四品銜,內務府有名冊者。
蓮英特隨侍孝欽左右,為管理服禦之總管耳。
香王為孝欽後之探 德宗左右,有宦官王某,宮中通稱之為「香王」。
王亦為孝欽後私人,每侍德宗半月,必轉侍孝欽半月,孝欽輒詢問德宗半月中之情狀及舉動。
故時人又呼香王為後探也。
孝欽後樂與硬劉談 孝欽後最寵用之內監,其先為安得海,後則硬劉、李蓮英、小德張三人。
硬劉之寵眷,實在張、李以上,以其早死,名遂不甚著。
劉為河間人,性機警,略通書史,頗知時局形勢。
孝欽在宮,無可與語,李、張輩不過承意旨供使令而已,故尤樂與劉談。
孝欽素猜疑,且守歷朝內監不得幹預朝政之訓,遇有疑難,輒借端論列,劉亦默喻其旨,為之罕譬曲喻,以彼證此,以是多所啟沃,甚倚重之。
劉初患石淋症,延西醫割治得愈。
比再發,而醫謝不能治,以是竟死。
時方侍孝欽在萬壽山,命以竹輿舁之下山,親自送之,賜坐小舢闆出園。
【頤和園各船有平頭船、望江南、小舢闆種種名式,小舢闆即洋劃子,非王公親貴不蒙賜坐,與紫韁、黃韁等賜同為異數。
】臨別時殷殷慰諭,因而下淚。
劉死,孝欽鬱鬱不樂,蓮英侍側,亦屢因事受呵叱。
蓮英嘗告人曰:「小劉在日,屢受其氣,今死矣,尚累及我。
」故宮中當日有「死劉氣煞活李」之謠。
西巡時太監之多 光緒庚子西巡,扈從太監初僅十七人,沿途先後會集,及隨後入關者,至千數百人。
李蓮英為之魁,崔二亞之,侍孝欽後側。
蓮英賞用二品服,稱大總管。
崔服役禦前,用五品服,稱二總管。
又有三總管者,則掌理皇後宮中庶務者也。
總管以下各有等次,有五品、六品、七品冠帶,餘皆無頂戴。
眾監見李、崔,如屬員之謁長官,見三總管,則彼此字呼,嬉笑怒罵,漫無規束。
大、二總管月俸不得其詳,三總管月領百二十金,以下依次遞減,至六十金止。
總管鼎峙,各為其主,分門戶以樹黨援,內容勢如冰炭。
然二、三總管勢力不逮大總管遠甚。
大總管居室近終南仙館,樓臺池沼,花木泉石,別開世界,備孝欽暇豫遊宴。
蓮英常設座是園,朝臣亦得入觀。
董福祥來,必延坐,霽顏相接。
一日,董偕提督鄧增入園,鄧亦有勳勞於國者,董先入,謁蓮英,鄧止立門外。
談次,董謂蓮英曰:「鄧某偕來相謁,今在門外。
」蓮英不語。
頃之,董又曰:「盍請鄧某一見。
」蓮英以他語亂之。
董性戇直,不能忍,盛氣曰:「大總管以鄧為何如人耶,何不稍予體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