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令類
關燈
小
中
大
日至十五日,遊大鐘寺。
十九日,遊白雲觀。
觀,元之長春宮也,為城外巨剎,花木甚多。
俗稱正月十九日為燕九,亦稱閹九,又稱會神仙。
前數日,遊人已多,而閹人夥,以元代邱長春乃自宮者也。
二十日,看雍和宮打鬼。
三月初三日,遊蟠桃宮。
十五日至二十八日,遊東嶽廟。
清明,遊南城城隍廟厲壇。
四月初一日,遊西山。
【亦名妙高峯。
】山有天仙聖母廟,同治間,孝欽後曾為穆宗祈痘於此。
先期預詔廟祝,必俟宮中進香後,始行開廟,謂之頭香。
初一日至十五日,藍靛廠廣仁宮進香,遊西直門外萬壽寺。
二十八日,遊北頂。
【北方多山廟,必在山極頂,連類而及,故謂廟亦曰頂。
】五月初一日至十五日,遊南頂。
【即碧霞元君廟,在永定門外。
】舊有九龍岡,環植桃柳,南鄰草橋河。
是日,遊人輒就河上葦棚小飲,且有歌者侑酒。
初一日至初五日,遊崇文門外臥佛寺。
初一日至初十日,遊都城隍廟。
十三日,十裡河關帝廟進香,遊月檀外瓜市,至立秋止。
六月初一日,草橋中頂進香。
初六日,觀善果寺晾經會。
二十四日,關帝廟賽會。
七月十五日,城隍廟赦孤,釣魚臺看河燈,各寺燒法船,觀阜城門內荷花燈市,兒童點蒿燈荷葉燈。
八月初三日,遊崇文門外竈君廟。
九月初九日。
遊法藏寺,登塔,齊化門外土城登高。
十月初一日,遊城隍廟厲壇。
滿洲歲時紀略 上元夜,好事者輒唱秧歌。
唱者,以三四童子扮婦女,別有三四人扮參軍,各持尺許兩圓木戛擊,相對舞,有一持傘燈賣膏藥者前導,以鑼鼓和之,舞畢乃歌,歌畢更舞,達旦始已。
正月十六日,婦女步平沙,曰走百病;或連袂打滾,曰脫晦氣,入夜尤多。
正二月內,有女之家,多架木打鞦韆,曰打油千。
十月,少年臂鷹走狗,逐捕禽獸,名打圍。
按定旗分,不論平原山谷,圈占一處,曰圍場。
無論人數多寡,必分兩翼,由遠而近,漸次相逼,曰合圍。
或日一合再合,所得禽獸,必餉戚友。
西藏歲時紀略 西番不識天幹,以地支紀年,亦以十二月為一歲。
歲首,商民停市三日,互以茶酒果食為禮。
元旦,達賴喇嘛設宴於布達拉,延漢、番官員會飲,選幼童十餘人,作跳鉞斧戲。
初二日會飲如元日,以數十丈皮繩繫於布達拉山,童女猱升而上,以木闆護胸,手足四舒,如矢離弦,應聲而下。
初三日,有翻杆之戲,於諦穆佛寺前立一高杆,自鳴鑼鼓,唱歌曲,而上下於高杆,其輕捷不讓獮猴。
自初六日至二十一日,於拉薩宮殿為大布施。
是日,甘丹、別蚌、色拉、桑鳶四大寺及各處喇嘛悉來誦經。
其在內者曰內招,在外者曰外招,眾跏趺坐於地,行列整肅。
內招日得三餐,或數人與以銀錢一枚,外招則半。
時或散給衣帽布疋木碗,出入之喇嘛不下十餘萬。
布施之費,大抵為蒙古及各方信徒所捐助者,若無施主,達賴自捨之。
其費,歲需數十萬金。
十八日,集唐古忒步騎兵三千,戎裝而執械,繞大昭三匝,至琉璃橋南,發巨礮驅鬼。
礮大小不一,最大者,鑄於唐時,鐫有「威勦除叛逆」五字。
演畢,出金銀紬緞布茶勞之。
各寺喇嘛集於大招,擁達賴下山,謁佛登臺,講《大乘經》,謂之放朝。
土民越數千裡而來者,踵相接,以金珠寶玩陳列炫奇,舉首跪而獻之達賴。
達賴受之,以塵尾拂其首,或以手摩其頂三度,其人必自誇得活佛之降福。
上元日,懸燈於大招,立木架數層,設大燈萬餘盞,綴五色油麵,麵作人物龍蛇鳥獸狀,自夜達旦。
視天之陰晴雨雪,及燈焰之晦明,以占年歲豐歉。
二十四日,有揚武之式,即觀兵也。
是日,達賴坐寶殿之側樓,駐藏辦事大臣坐於正樓同閱之。
文武諸官皆衣禮服,集樓下。
兵皆戎衣,所騎之馬亦鐵葉甲,露兩眼,手持金爐,中一人操大鈴。
兩旁列喇嘛六十餘,擊大鼓、持大鐃銀笳者各四人,各色旗旛數十對,持之者,皆白袍白帽。
次則魔像,喇嘛擡之。
次有童子五六十人,從行,皆作鬼裝。
次有護法神者,披白袍鎧,盔插鷄毛,口流涎沫,為癡愚狀。
若有憑附之者,送至市外。
番兵放銃焚草而始畢事。
二十五日,為競馬競走之戲。
其距離凡二裡餘,馬皆駿逸,十餘歲之童騎之,舉動活潑,揚鞭疾驅,按其先後,以判勝負。
勝者,達賴賞以紬緞手帕。
而首至之馬,例當獻於達賴,達賴償以五十金。
供此役者,家免一年差役。
競走亦如競馬,遠近大小不一,賞亦從同,捷足者先得之。
二月二十九日,送瘟神,又名打牛魔王。
相傳西藏為瘟神託足之地,達賴坐牀,乃始逐之。
故歷年預雇一人扮瘟神,向番官商民斂錢,可得千金。
自大招逐出,即起解,營官護送,悉以王爺稱之。
解至山南,安置之於桑葉寺石洞。
洞在寺之大殿旁,幽深而寒慄,體健者,年餘輒死。
然瘟神入洞數日即潛回,不至喪命。
是日,大招前之官兵,均如揚武狀,一人扮達賴喇嘛,與瘟神先後至招。
旛幟不一色,擊鼓吹笳,亦如前狀。
有花衣黑帽者十數人,帽各插鬼頭,衣之前後悉繡鬼形,在招前跳舞誦經。
扮達賴者,鋪墊坐招前,與一戴鬼頭之法師對坐。
須臾,瘟神出,面塗黑白,與達賴相詰難,詞屈。
復擲骰以賭勝負,達賴之骰以象牙為之,面面皆六,三擲皆盧;瘟神之骰以木為之,面面皆梟,三擲皆梟,負而色赧,意欲別鬬法術。
達賴與法師及揭諦神明斥其非,瘟神負隅不行,即遣五雷逐之,眾喇嘛誦經送至河下,焚草堆如前。
三月初一日,掛大佛亮寶於布達拉山上,凡各寶玩及禦賜物件,均陳於大招。
喇嘛分列成行,衣繡花袈裟,扮種種神鬼,餘執旗旛寶品,自大招徐行上山。
達賴坐樓前黃繖下俯視,漢、番各官均在盛寶房前向北支帳房遊觀,男婦闐咽,山坡無隙地。
有紬畫大佛像,懸於山上第五層樓,垂至山麓,約長三十餘丈。
中有達賴袈裟一襲,乃歷代相傳之物,以珍珠綴成,珠之大者如指。
四月十五日,有龍王塘大會。
廟在水中央,須以舟渡,內多神像。
正殿旁有一大祕戲像焉,即歡喜佛是也。
喇嘛指為佛公佛母,四壁所畫,亦皆此式。
五月十五日,有工布塘蠻家大會,噶布倫之柳林附近數處,以此為最勝。
綠陰滿地,藏江之水映帶左右,樓臺亭榭,可憩遊人。
是日也,婦女臨水袚濯,歌飲竟日。
六月初七日,唱蠻戲。
以後藏之娃為之,喬裝男女,頭戴紙扇面兩枚,手執竹弓一,以跳舞,所唱為唐公主時事。
噶布倫家各唱一二日,大會親朋,日耗數百金。
三十日,別蚌寺及色拉寺掛大佛,亦裝神鬼,男女皆豔服,或唱或歌,為翻杆子跌打各種跳舞。
七月十五日,別以故牒一人司農事,其地頭目牒巴,伴之遊市郊,佩弓挾矢,導以旂旛,射飲一日,慶豐年也。
七月十三日至八月五日,人攜天幕至河岸,招邀戚友浴於河,男女皆有之,俗謂可除疾病也。
七月二十五日,為宗喀巴成聖之日,各寺窗戶牆壁間皆燃燈,觀其燈焰之色,以蔔歲之吉兇。
十月十五日,為唐文成公主誕辰,士女盛妝參賀,比戶皆飲酒。
十二月二十九日,木鹿寺有跳神逐鬼戲。
喇嘛飾各種神佛鬼怪,薄暮至大招,放銃吶喊,謂以驅逐邪鬼。
遊觀之男女,皆盛服聚歌,飲醉而歸。
宮禁之歲暮新年 乾清宮每歲封寶後,工部內府進燈竿二,盤龍楠木柱,高與宮檐齊,上街五色八角圓燈,樹於東西墀中。
封寶日,宮中駕幸之所,以爆竹前導。
臘日,內廷翰林題椒屏進上,謂之椒屏歲祝,皆桃符遺製也。
封寶前一日,例進門聯。
立春日,南齋翰林進春帖子詞三章,五言一首,七言二首,用硬黃矮紙小摺細書,拜筆墨牋紙之賜。
禦筆福字賜近臣,舊例也。
道光初年,加賜壽字。
新正二日,重華宮茶宴,聯句。
歲暮新春之打莽式 歲暮將祭享,選內大臣打莽式。
例演習於禮曹,其氣象發揚蹈厲,蓋公廷萬舞之變態也。
王公貴戚於新正競引之,以相戲樂,其態婉變柔媚,或令婦女為之,此又莽式之一變耳。
孝欽後宮中之歲暮新年 孝欽後命宮人清理年事,輒以十二月十三日始,妃嬪各有所司,如洗佛像易幔帳之類是也,餘令太監為之。
事畢,孝欽開辭歲名單,列名之人得預於辭歲。
孝欽命製新衣賞妃嬪。
妃嬪平日所衣,為灰鼠裘,年終則賞白狐。
新年供神之餅餌,皆妃嬪所親製者,孝欽必先製一方以為之倡。
製糕有專室,太監預以米粉白糖酵和為團,製法與饅首略同,蒸之即墳起。
宮中以此蔔各人之年運。
二十三日,裝各種乾鮮果碟,上插長青枝,陳之神前。
宮眷皆隨孝欽入廚,以糖果置玻璃碟,陳竈神前。
二十四日,孝欽寫福壽字,為新年賞賜京外王大臣者。
紙色有紅黃淡綠之別。
書久而倦,則命人代之。
年終,各省督撫進呈貢物,孝欽一一
十九日,遊白雲觀。
觀,元之長春宮也,為城外巨剎,花木甚多。
俗稱正月十九日為燕九,亦稱閹九,又稱會神仙。
前數日,遊人已多,而閹人夥,以元代邱長春乃自宮者也。
二十日,看雍和宮打鬼。
三月初三日,遊蟠桃宮。
十五日至二十八日,遊東嶽廟。
清明,遊南城城隍廟厲壇。
四月初一日,遊西山。
【亦名妙高峯。
】山有天仙聖母廟,同治間,孝欽後曾為穆宗祈痘於此。
先期預詔廟祝,必俟宮中進香後,始行開廟,謂之頭香。
初一日至十五日,藍靛廠廣仁宮進香,遊西直門外萬壽寺。
二十八日,遊北頂。
【北方多山廟,必在山極頂,連類而及,故謂廟亦曰頂。
】五月初一日至十五日,遊南頂。
【即碧霞元君廟,在永定門外。
】舊有九龍岡,環植桃柳,南鄰草橋河。
是日,遊人輒就河上葦棚小飲,且有歌者侑酒。
初一日至初五日,遊崇文門外臥佛寺。
初一日至初十日,遊都城隍廟。
十三日,十裡河關帝廟進香,遊月檀外瓜市,至立秋止。
六月初一日,草橋中頂進香。
初六日,觀善果寺晾經會。
二十四日,關帝廟賽會。
七月十五日,城隍廟赦孤,釣魚臺看河燈,各寺燒法船,觀阜城門內荷花燈市,兒童點蒿燈荷葉燈。
八月初三日,遊崇文門外竈君廟。
九月初九日。
遊法藏寺,登塔,齊化門外土城登高。
十月初一日,遊城隍廟厲壇。
滿洲歲時紀略 上元夜,好事者輒唱秧歌。
唱者,以三四童子扮婦女,別有三四人扮參軍,各持尺許兩圓木戛擊,相對舞,有一持傘燈賣膏藥者前導,以鑼鼓和之,舞畢乃歌,歌畢更舞,達旦始已。
正月十六日,婦女步平沙,曰走百病;或連袂打滾,曰脫晦氣,入夜尤多。
正二月內,有女之家,多架木打鞦韆,曰打油千。
十月,少年臂鷹走狗,逐捕禽獸,名打圍。
按定旗分,不論平原山谷,圈占一處,曰圍場。
無論人數多寡,必分兩翼,由遠而近,漸次相逼,曰合圍。
或日一合再合,所得禽獸,必餉戚友。
西藏歲時紀略 西番不識天幹,以地支紀年,亦以十二月為一歲。
歲首,商民停市三日,互以茶酒果食為禮。
元旦,達賴喇嘛設宴於布達拉,延漢、番官員會飲,選幼童十餘人,作跳鉞斧戲。
初二日會飲如元日,以數十丈皮繩繫於布達拉山,童女猱升而上,以木闆護胸,手足四舒,如矢離弦,應聲而下。
初三日,有翻杆之戲,於諦穆佛寺前立一高杆,自鳴鑼鼓,唱歌曲,而上下於高杆,其輕捷不讓獮猴。
自初六日至二十一日,於拉薩宮殿為大布施。
是日,甘丹、別蚌、色拉、桑鳶四大寺及各處喇嘛悉來誦經。
其在內者曰內招,在外者曰外招,眾跏趺坐於地,行列整肅。
內招日得三餐,或數人與以銀錢一枚,外招則半。
時或散給衣帽布疋木碗,出入之喇嘛不下十餘萬。
布施之費,大抵為蒙古及各方信徒所捐助者,若無施主,達賴自捨之。
其費,歲需數十萬金。
十八日,集唐古忒步騎兵三千,戎裝而執械,繞大昭三匝,至琉璃橋南,發巨礮驅鬼。
礮大小不一,最大者,鑄於唐時,鐫有「威勦除叛逆」五字。
演畢,出金銀紬緞布茶勞之。
各寺喇嘛集於大招,擁達賴下山,謁佛登臺,講《大乘經》,謂之放朝。
土民越數千裡而來者,踵相接,以金珠寶玩陳列炫奇,舉首跪而獻之達賴。
達賴受之,以塵尾拂其首,或以手摩其頂三度,其人必自誇得活佛之降福。
上元日,懸燈於大招,立木架數層,設大燈萬餘盞,綴五色油麵,麵作人物龍蛇鳥獸狀,自夜達旦。
視天之陰晴雨雪,及燈焰之晦明,以占年歲豐歉。
二十四日,有揚武之式,即觀兵也。
是日,達賴坐寶殿之側樓,駐藏辦事大臣坐於正樓同閱之。
文武諸官皆衣禮服,集樓下。
兵皆戎衣,所騎之馬亦鐵葉甲,露兩眼,手持金爐,中一人操大鈴。
兩旁列喇嘛六十餘,擊大鼓、持大鐃銀笳者各四人,各色旗旛數十對,持之者,皆白袍白帽。
次則魔像,喇嘛擡之。
次有童子五六十人,從行,皆作鬼裝。
次有護法神者,披白袍鎧,盔插鷄毛,口流涎沫,為癡愚狀。
若有憑附之者,送至市外。
番兵放銃焚草而始畢事。
二十五日,為競馬競走之戲。
其距離凡二裡餘,馬皆駿逸,十餘歲之童騎之,舉動活潑,揚鞭疾驅,按其先後,以判勝負。
勝者,達賴賞以紬緞手帕。
而首至之馬,例當獻於達賴,達賴償以五十金。
供此役者,家免一年差役。
競走亦如競馬,遠近大小不一,賞亦從同,捷足者先得之。
二月二十九日,送瘟神,又名打牛魔王。
相傳西藏為瘟神託足之地,達賴坐牀,乃始逐之。
故歷年預雇一人扮瘟神,向番官商民斂錢,可得千金。
自大招逐出,即起解,營官護送,悉以王爺稱之。
解至山南,安置之於桑葉寺石洞。
洞在寺之大殿旁,幽深而寒慄,體健者,年餘輒死。
然瘟神入洞數日即潛回,不至喪命。
是日,大招前之官兵,均如揚武狀,一人扮達賴喇嘛,與瘟神先後至招。
旛幟不一色,擊鼓吹笳,亦如前狀。
有花衣黑帽者十數人,帽各插鬼頭,衣之前後悉繡鬼形,在招前跳舞誦經。
扮達賴者,鋪墊坐招前,與一戴鬼頭之法師對坐。
須臾,瘟神出,面塗黑白,與達賴相詰難,詞屈。
復擲骰以賭勝負,達賴之骰以象牙為之,面面皆六,三擲皆盧;瘟神之骰以木為之,面面皆梟,三擲皆梟,負而色赧,意欲別鬬法術。
達賴與法師及揭諦神明斥其非,瘟神負隅不行,即遣五雷逐之,眾喇嘛誦經送至河下,焚草堆如前。
三月初一日,掛大佛亮寶於布達拉山上,凡各寶玩及禦賜物件,均陳於大招。
喇嘛分列成行,衣繡花袈裟,扮種種神鬼,餘執旗旛寶品,自大招徐行上山。
達賴坐樓前黃繖下俯視,漢、番各官均在盛寶房前向北支帳房遊觀,男婦闐咽,山坡無隙地。
有紬畫大佛像,懸於山上第五層樓,垂至山麓,約長三十餘丈。
中有達賴袈裟一襲,乃歷代相傳之物,以珍珠綴成,珠之大者如指。
四月十五日,有龍王塘大會。
廟在水中央,須以舟渡,內多神像。
正殿旁有一大祕戲像焉,即歡喜佛是也。
喇嘛指為佛公佛母,四壁所畫,亦皆此式。
五月十五日,有工布塘蠻家大會,噶布倫之柳林附近數處,以此為最勝。
綠陰滿地,藏江之水映帶左右,樓臺亭榭,可憩遊人。
是日也,婦女臨水袚濯,歌飲竟日。
六月初七日,唱蠻戲。
以後藏之娃為之,喬裝男女,頭戴紙扇面兩枚,手執竹弓一,以跳舞,所唱為唐公主時事。
噶布倫家各唱一二日,大會親朋,日耗數百金。
三十日,別蚌寺及色拉寺掛大佛,亦裝神鬼,男女皆豔服,或唱或歌,為翻杆子跌打各種跳舞。
七月十五日,別以故牒一人司農事,其地頭目牒巴,伴之遊市郊,佩弓挾矢,導以旂旛,射飲一日,慶豐年也。
七月十三日至八月五日,人攜天幕至河岸,招邀戚友浴於河,男女皆有之,俗謂可除疾病也。
七月二十五日,為宗喀巴成聖之日,各寺窗戶牆壁間皆燃燈,觀其燈焰之色,以蔔歲之吉兇。
十月十五日,為唐文成公主誕辰,士女盛妝參賀,比戶皆飲酒。
十二月二十九日,木鹿寺有跳神逐鬼戲。
喇嘛飾各種神佛鬼怪,薄暮至大招,放銃吶喊,謂以驅逐邪鬼。
遊觀之男女,皆盛服聚歌,飲醉而歸。
宮禁之歲暮新年 乾清宮每歲封寶後,工部內府進燈竿二,盤龍楠木柱,高與宮檐齊,上街五色八角圓燈,樹於東西墀中。
封寶日,宮中駕幸之所,以爆竹前導。
臘日,內廷翰林題椒屏進上,謂之椒屏歲祝,皆桃符遺製也。
封寶前一日,例進門聯。
立春日,南齋翰林進春帖子詞三章,五言一首,七言二首,用硬黃矮紙小摺細書,拜筆墨牋紙之賜。
禦筆福字賜近臣,舊例也。
道光初年,加賜壽字。
新正二日,重華宮茶宴,聯句。
歲暮新春之打莽式 歲暮將祭享,選內大臣打莽式。
例演習於禮曹,其氣象發揚蹈厲,蓋公廷萬舞之變態也。
王公貴戚於新正競引之,以相戲樂,其態婉變柔媚,或令婦女為之,此又莽式之一變耳。
孝欽後宮中之歲暮新年 孝欽後命宮人清理年事,輒以十二月十三日始,妃嬪各有所司,如洗佛像易幔帳之類是也,餘令太監為之。
事畢,孝欽開辭歲名單,列名之人得預於辭歲。
孝欽命製新衣賞妃嬪。
妃嬪平日所衣,為灰鼠裘,年終則賞白狐。
新年供神之餅餌,皆妃嬪所親製者,孝欽必先製一方以為之倡。
製糕有專室,太監預以米粉白糖酵和為團,製法與饅首略同,蒸之即墳起。
宮中以此蔔各人之年運。
二十三日,裝各種乾鮮果碟,上插長青枝,陳之神前。
宮眷皆隨孝欽入廚,以糖果置玻璃碟,陳竈神前。
二十四日,孝欽寫福壽字,為新年賞賜京外王大臣者。
紙色有紅黃淡綠之別。
書久而倦,則命人代之。
年終,各省督撫進呈貢物,孝欽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