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舉類

關燈
之,語其幕客高心夔,高轉語王闓運,王又轉語郭嵩燾,郭使王偕高求肅營救。

    肅允之,第雲仍須別有人奏保,上如問及,可從而解釋之,其勢順而言亦易入;若憑空陳奏,恐上見疑。

    王以告郭,郭乃撰具保摺,並懷三百金往覓潘。

    既相見,郭卒然指潘而問曰:「伯寅,何久不宴我於蓮芬家也?」【蓮芬姓朱,為爾時名伶,工生旦劇,潘所眷也。

    】潘曰:「近者所入甚窘,何暇及此。

    」郭強嬲之,偕赴蓮芬家。

    既至,郭又問曰:「今者具奏保舉人,肯為之乎?」潘詢保何人,郭曰:「姑勿問,摺已代撰,且繕就,第能具奏者,當以三百金為壽。

    」言次,即出三百金置潘前,連問曰:「如何如何?」潘既夙信郭,又見多金,足以應急,不能無動,即取金納懷中,曰:「吾輩姑飲酒,再商。

    」因命蓮芬置酒,相與痛飲。

    既,郭要潘同往遞摺,潘於路,復以所保何人為問,郭慮其中變,仍枝梧之。

    至奏事處,潘曰:「事已至此,必無悔理。

    惟所保何人,摺中所言雲何,必先令我知,否則萬一叫起。

    【叫起即召見也。

    】將何詞以對?」郭乃出摺與觀,潘無異言。

    摺上,果叫起,上問曰:「汝從何識左宗棠而知其為人?」潘倉卒間未籌及此,乃飾詞對曰:「左宗棠是臣業師。

    」上頷之。

    未幾,而胡文忠保左之摺亦至,上乃顧肅曰:「官文劾左宗棠,潘祖蔭、胡林翼又保舉左宗棠。

    方今多事,用人之際,人才難得,左宗棠果為不法,固應嚴懲,如有大才,亦應重用,不知究竟何若?」肅曰:「聞左宗棠為湖南巡撫駱秉章所信用,一切皆歸其主持。

    官文劾之,亦頗以其攬權為言。

    然駱秉章之在湖南,功績昭著,即左宗棠之才可知矣。

    」上恍然,於是諭官再行確查。

    及官覆奏,亦為左洗雪,即奉命以三品京卿用。

     曾文正薦李文忠 李文忠公鴻章初以優貢客都中,受知於曾文正公國藩,師事之,日與講求經世之學。

    及入翰林,未三年,而粵寇難起,李適在籍,佐巡撫福濟幕。

    時廬州已失,福欲復之,不得手,李乃建議先取含山、巢縣以絕其援,福授以兵,克之,由是有知兵名。

    福疏薦,道員鄭魁士沮之,遂不得志,而謗言日起。

    後授福建延建邵道,擁虛名,無官守。

    鹹豐戊午,文正移師建昌,往謁,留焉。

    旋文正派湘軍新舊九營,使其弟國荃統之,赴景德鎮助勦,以李同往。

    江西告捷,又隨文正大營兩年有奇。

    庚申,文正議興淮陽水師,薦李補兩淮運使。

    疏上,值文宗北狩,不省。

    李時年三十八歲也。

     胡文忠薦舉人才之法 益陽胡文忠公關心時事,遇四方之使,雖小吏末弁,引坐與談,舉所述聞見,隨筆記之,以備參攷。

    若稍有志意者,則必問所見人才,所學何方,已效安在,且令指實事一二證之,兼注考語。

    故幾席所在,手摺數十。

    或不知其故,以為何厚我而殷勤若是,蓋文忠薦舉人才,往往非宿昔相知,博采慎取,實默具權衡也。

     陳國瑞薦段得勝 陳國瑞梟勇,為鹹、同間諸將之冠,而秀美若處子,後與李世忠互毆落職,錮於家。

    生平愛才若渴,曾保薦段得勝於湖廣總督譚廷襄,書雲:「部民有髮僧天元道人頓首再拜,謹奉書於竹巖督帥大公祖閣下:杜老雲:『炎風朔雪天王地,隻在忠良翊聖朝。

    』其君之來督吾楚救民水火之謂歟?武侯曰:「『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其僕昔日之愚忠,可以質諸天地鬼神而不能剖以示人之苦心歟?五祖曰:『心心相印。

    』非僕與君未謀面之神交歟?語曰:『飛鳥盡,良弓藏。

    』其千古將帥之定論歟?嗟嗟,『棧石星飯,結荷水宿』,是僕罷兵後間道取歸景況。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是僕初入裡門景況。

    『世亂遭飄蕩,生還偶然遂』,是僕與家人老弱終夜共話刺剌不休景況。

    『傷心不忍問耆舊,復恐初從亂離說』,是與鄰人酬酢景況。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濁』,是僕思渴多飲以清肺肝景況。

    『磨刀嗚咽水,水赤刃傷手』,是回思辛苦賊中來景況。

    『積屍草木腥,流血川原丹』,是今日之《無家別》、《垂老別》景況。

    嗚呼!手無斧柯,奈龜山何?惟有日夜焚香默禱,以祝吾帥指揮能事回天地,訓練強兵動鬼神,使死者盡雪恥,生者皆銜恩而已。

    僕買山以來,舊部士卒生還者,惟千總段得勝一人。

    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