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類

關燈
平屋五楹,圍以高墉,其內則旁屋分列東西,門前築圓形之馬路。

    第三門為高塔,電梯設於其中,高懸電燈。

    第四層為圓形馬路,屋後仍康莊,車馬可並馳,約裡許始為公園總門。

    門以鐵欄為之,顏曰「綠筠花圃」,周以竹籬。

    園內路曲折,入二門,有憩息所,次為八角茅亭,在竹院中,以鐵絲為檻,豢各鳥,再次為鶴亭,東有吸水機一部,張以風車,車動引水而上,至一大櫃,櫃底通鐵管直至池中,池心設浮木,上有李拐仙像,背負葫蘆,司鐵筦者扳其機,則水自葫蘆湧出。

    再東有玻璃屋六楹,中有中西花卉,再西為亭,翼然而立,有天然水晶高可丈許。

    園極北有茶杜,迴廊繞之,園東有一亭,樹鐵柵,畜一虎於中。

    園外極西,有圓形高亭。

     拙政園 拙政園在蘇州閶,齊二門間,本大宏寺遺址。

    明嘉靖中,禦史王獻臣始建斯園,取潘嶽「拙者為政」句命名,文徵明為作圖記以志其勝,後其子以樗蒱一擲,償裡中徐氏。

    國初,歸海寧相國陳之遴。

    陳宦於京十載未歸,圖繪詠歌,目未睹園中一樹一石,及窮老投荒,穹廬絕域,黃榆白艸,父子煢煢,而此園已籍沒縣官,為駐防將軍得矣。

    既復吳三桂婿吳人王永康所有,崇高雕鏤,備極華侈。

    滇黔作逆,永康懼而先死,康熙戊午,改為蘇松道署。

    缺裁,散為民居,其梓楠瑊王勒皆輸京師供將作。

    陳其年有詩雲:「此地多年沒縣官,我因官去暫盤桓。

    堆來馬矢齊粧閣,學得驢鳴倚晝闌。

    」俯仰盛衰,言之慨然。

    之遴方盛時,曾力薦吳梅村祭酒,意將虛左以待,比梅村至京,之遴已敗,故梅村作《拙政園山茶歌》,感慨惋惜,有不能明言之情。

    光緒庚子夏,有往遊者,尋所謂「艷若天孫錦,頳如姹女砂布」之山茶花,已不可復得,惟梅村一詩尚以銀杏木鏤成懸於水閣間。

    園為八旗會館,拙政之名亦漸湮沒,且半為比鄰張宦所侵佔矣。

     繡谷園 蘇州閶門內有繡谷園,嘉慶中,為福州葉曉崖河帥所得,後歸謝椒石觀察,又後歸王竹嶼都轉。

    此園在國初為蔣氏舊業,偶於土中掘得繡谷二大字分書,遂以名其園,園中亭榭無多,而位置極有法,相傳為王石谷所修。

    康熙己卯,尤西堂、朱竹垞、張匠門、惠天牧、徐徵齋、蔣仙根諸名流曾於此作送春會,王石谷、楊子鶴為之圖,時沈歸愚尚書年纔二十七,居末座。

    乾隆己卯,又有作後己卯送春會者,則以沈為首座矣。

    先是,蔣氏將售是宅,猶預未決,蔔於乩筆,判一聯雲:「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人不解其義。

    迨歸葉氏,而上語應,後葉氏轉售與謝氏,謝又轉售於王氏,而對語亦應。

    一宅之遷流,悉有定數,亦奇矣哉。

     昧蒓園 昧蒓園俗呼張園,在上海公共租界靜安寺路,為無錫張叔和別業,後屢易其主。

    屋不多,惟擅林木之勝,中有廣廈,曰安愷地,屋角有樓高出林杪,可望黃浦,又以西望可見龍華塔,故亦名眺華閣。

    西南有樓,曰海天勝處,中央有池,池有島,雜蒔松竹,蒼翠可人,相近有大草地可擊毬。

     愚園 愚園為上海租界之名園,與靜安寺相近。

    入門過小橋,即見一樓,樓前多喬木,有紫藤一棚,樓後為池,池上有水亭,曰如舫,過此即為敦雅堂,堂後為假山,石筍頗多,山上為花神閣,有閩人辜鴻銘英文詩、德文詩石刻在焉。

    池之東西南,富有亭榭,樓之西北隅復有小樓,曰飛雲,樓西為球場,場之東北隅為彈子房,彈子房東為鹿柴虎柵,西為唐花室。

     西園 西園在上海僻左之處,其地為西門外斜橋東,門臨河,渡闆橋即為園門。

    西向有長廊一曲,可臨流憑眺,循廊而出,則見有二小阜,一阜多雜花,一阜有亭。

    再進為草廳,有「消遙遊」一扁額,西為芙蓉池館,其前有池,池之東北,茅亭各一,出茅亭,有草地一區,其北有高樓,樓之最上層為平臺,可遠眺。

     徐園 徐園者,海寧徐棣山所建,名雙清別墅,向在上海公共租界老閘橋北唐家衖,後移康腦脫路五號,其式如初,惟較大耳。

    入門有廣庭,種竹數百竿,左有屋三楹,曰東墅,為賭棋處,右為蘭言室。

    穿竹徑,出山洞,有廣廈曰鴻印軒,再北為樓,軒之西有池,過小橋,有屋臨水,狀如舟,曰煙波畫船,其鄰有亭曰鑑亭。

    亭之西北隅,累石為假山,山上張風車,風來車動,吸水機則吸水上升,復注入池中之噴水機,由此機噴出.高可丈許。

     扆虹園 扆虹園以地為上海公共租界之虹口,故名,即靶子路也,俗呼趙家花園,為粵人趙某所築。

    頗似西式園林,達官貴人恒假座以宴客,陳設器物亦舶來品為多。

     東園西園 上海城中邑廟有東西二園,東園即內園,以假山名,有老栝一株,為明時物,俗稱白皮松;西園為明潘允庵豫園舊址,有香雪堂、三穗堂、萃秀堂、點春堂諸勝。

    三穗堂後有假山,香雪堂燬於粵寇,堂前玉華石猶存,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