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關燈
小
中
大
日總是沒精打采的,笑也不常笑。
近來還算好一點了,”周氏帶了點憂郁的調子答道。
周老太太注意到周氏的聲音有了一點改變,她不願意再這樣談下去,便換了語氣說:“這也難怪他,他們原是那樣美滿的一對夫妻。
不過年輕人究竟不同,再過兩三年他也就會忘記的。
海兒年紀小,要人照應,要人管教,那時他光是為了海兒也會續弦的。
”“太親母說的是,”張氏謙和地附和道。
“不過大哥說過他決不續弦,”淑華忽然冒失地插嘴說。
“三妹,”淑英在旁邊警告似地喚了一聲,她要阻止淑華說完這句話,卻已經來不及了。
周氏嗔怪地看了淑華一眼,衆人也都驚奇地把眼睛掉向淑華那邊看。
淑華也明白自己的話說得冒昧,就掉開頭不做聲了。
“這也不過是一句話。
他也不是一個倔強的人。
我看,他一滿孝,就會續弦,”周氏連忙掩飾道,她知道覺新的性情,他将來不會做出什麼奇特的事情來。
在這一點上她很放心。
“這才是正理,”周老太太點頭贊許道。
“其實大少爺人倒是非常明白。
我前天跟他談起蕙兒的事情,他說話比他大舅還清楚。
他大舅簡直是個牛性子,蕙兒的事情全是他大舅弄出來的。
依我的脾氣我決不肯……”她說到這裡,聲音開始改變了。
周氏覺察到這一層,她又看見蕙紅着臉垂下頭又羞又窘的樣子,心裡有些不忍,連忙發言打斷了周老太太的話:“這件事情媽還提它做什麼?生米已經煮成了熟米飯,大哥定下這樁親事,自然也是為了蕙兒的終身幸福着想。
”“是啊,婚姻的事情全是命中注定的。
這不會有一點兒差錯。
太親母很可以放心,”沈氏賠笑地接下去說。
“現在還有什麼放心不放心?大女剛才說得好:生米已經煮成了熟米飯。
我也沒有别的好辦法。
我隻唯願蕙兒嫁過去過好日子,”周老太太苦笑地說。
蕙被衆人(連女傭和丫頭都在内)的偷偷送過來的眼光看得更不好意思,極力裝出沒有聽見那些話的樣子,頭埋得更低,兩眼望着自己的膝頭,兩手微微翻弄着衣角。
後來她無可奈何,隻得端端正正地坐在那裡,像一個新娘似的。
她的堂妹芸看見這情形,心裡有點不安,但也隻好裝着不聽見的樣子,低聲跟淑華、淑英姊妹談話。
淑英把這一切都看在眼裡,她的心被同情抓住了。
她把嘴伸到她母親的耳邊,偷偷地說了幾句話。
張氏一面聽話,一面點頭,然後掉頭含笑地對蕙說:“蕙姑娘,芸姑娘,你二表妹請你們到花園裡頭去耍。
你們表姊妹分别了好幾年,一定有不少的私房話說。
”蕙聽見這番話,擡起頭看張氏一眼,卻遇到淑英正往她這面送過來的眼光,她含笑地回答張氏道:“是,我們在外州縣也常常想念二表妹,三表妹……”“外婆,我們陪蕙表姐、芸表姐到花園裡頭去,好不好?她們四年不來了,一定也很喜歡到花園裡頭看看,”淑華不等蕙講完,就順着張氏的口氣站起來,像一個受寵愛的孩子似地央求周老太太道。
“我正有這個意思。
三姑娘,就請你領你兩個表姐去。
你們年輕人原本應該跟年輕人在一塊兒耍。
跟我們老年人在一塊兒,把你們太拘束了。
”周老太太興緻很好地答道,過後她又吩咐她的兩個孫女說:“蕙兒,芸兒,你們兩個好好地陪着表妹們去耍。
不過也不要太麻煩她們。
”“我們曉得,”芸抿着嘴微微笑道,“婆,我們又不是小孩子,我們不會吵架的。
”衆人聽見這句話都笑起來。
張氏連忙接口說;“太親母也太客氣了。
她們陪表姐耍也是應該的,哪兒說得上麻煩?”“好,二姑娘,你就帶着你三妹、四妹,陪你兩位表姐到花園裡頭去罷。
你們今天盡管耍個痛快,我們不來攪你們,”周氏對淑英說道。
淑英應了一聲,含笑地站起來。
淑華更高興,帶着滿臉喜色離開座位,邀請地對蕙和芸說:“蕙表姐,芸表姐,我們走罷。
”芸即刻起立,蕙遲疑一下,也站起來了。
“把翠環帶去,喊她帶點茶水、點心去,”張氏掉頭對淑英說。
“那更好了,”淑英笑着應道。
她剛要動身,卻聽見窗下有人大聲說話,這是覺新的聲音。
她便站住等候他。
“大哥回來了,”淑華自語似地說,她們幾姊妹又重新坐下了。
覺新牽着海臣的手走進房來,他給幾個客人行了禮,又叫海臣也行了禮,然後站在連二櫃前面,跟客人講話。
周老太太看見海臣,很高興,她隻顧笑眯眯地望着他,一面拉着他的手問這問那。
海臣很大方地回答着,這使她更高興。
她從桌上碟子裡抓了兩三隻蜜棗給他。
他先回頭看了看他的父親,看見他的父親帶笑地點頭,才把蜜棗接到手裡來。
他還說了道謝的話。
周老太太又問:“你今年幾歲?”“六歲,”海臣答道,同時他還用手指頭比了這個數目。
其實他隻是過了六個年頭,論實在歲數卻隻有四歲半。
“真乖。
他上學嗎?”二舅太太羨慕地望了望海臣,嘴邊露出寂寞的微笑,向覺新問道。
“還沒有上學。
我自己每天教他認幾個字,他還聰明,也認得不少了,”覺新答道。
“爹爹天天教我認字。
爹爹說我的字搬得家。
外祖婆婆,你不信,你考我,好不好?”海臣聽見他的父親在人前稱贊他,非常高興,便拉着周老太太的手得意地說。
“海兒,你聽話,你不要纏外祖婆婆,”覺新連忙囑咐道。
周老太太掉過頭看後面,指着背後一副對聯上的一個字問道:“好,我就考你一個字。
這是什麼字?”“雲,”海臣把頭一揚,沖口說出這個字。
他得意地動着頭,過後又加上一句:“天上起雲的雲。
”“果然搬得家。
”周老太太俯下頭,愛憐地在海臣的臉頰上撫摩了一下,稱贊地說。
“你再考我,再考我,我都認得,”海臣更加得意起來,拉着周老太太的手央求道。
“海兒,夠了。
你不要在這兒鬧。
喊绮霞帶你出去找何嫂,”覺新在旁邊阻止道。
海臣馬上回頭看了看覺新,答應一聲,便放了周老太太的手,但依舊站在周老太太面前,望着那副對聯,自語似地低聲讀着那上面的字。
周老太太看見他的這舉動,更加喜歡他,又拉起他的手問話。
“媽,我已經喊人預備好了:水閣裡擺了兩桌牌。
茶水也都預備了。
現在就去嗎?”覺新想起一件事情便對周氏說。
“你剛才回來,怎麼就曉得外婆她們來了?”周氏驚喜地問道。
“媽忘記了,不是前天說定的嗎?所以我今天特别早些回來。
我下了轎子,先到花園裡去吩咐底下人把一切都預備好了才進來的。
我曉得人多一桌一定不夠,所以擺了兩桌,”覺新答道。
沈氏等着打牌已經等得不耐煩了,屋子裡人多,又很悶,談話也很單調。
她巴不得誰來提起打牌,這時聽說覺新已經把牌桌子擺好了,不覺高興地贊了一句:“大少爺辦事情真周到。
”“大少爺來一角,剛剛八個人,好湊成兩桌,”王氏平日也愛打麻将,現在聽說要打牌就很有興緻地說。
覺新微微地皺一下眉毛,但是馬上又做出笑容,說:“我今天不打,還是請蕙表妹來打罷。
”他說着把眼光掉去看了看蕙。
蕙和芸跟淑英姊妹在一個角裡低聲講話,她們都不注意長輩們在談
近來還算好一點了,”周氏帶了點憂郁的調子答道。
周老太太注意到周氏的聲音有了一點改變,她不願意再這樣談下去,便換了語氣說:“這也難怪他,他們原是那樣美滿的一對夫妻。
不過年輕人究竟不同,再過兩三年他也就會忘記的。
海兒年紀小,要人照應,要人管教,那時他光是為了海兒也會續弦的。
”“太親母說的是,”張氏謙和地附和道。
“不過大哥說過他決不續弦,”淑華忽然冒失地插嘴說。
“三妹,”淑英在旁邊警告似地喚了一聲,她要阻止淑華說完這句話,卻已經來不及了。
周氏嗔怪地看了淑華一眼,衆人也都驚奇地把眼睛掉向淑華那邊看。
淑華也明白自己的話說得冒昧,就掉開頭不做聲了。
“這也不過是一句話。
他也不是一個倔強的人。
我看,他一滿孝,就會續弦,”周氏連忙掩飾道,她知道覺新的性情,他将來不會做出什麼奇特的事情來。
在這一點上她很放心。
“這才是正理,”周老太太點頭贊許道。
“其實大少爺人倒是非常明白。
我前天跟他談起蕙兒的事情,他說話比他大舅還清楚。
他大舅簡直是個牛性子,蕙兒的事情全是他大舅弄出來的。
依我的脾氣我決不肯……”她說到這裡,聲音開始改變了。
周氏覺察到這一層,她又看見蕙紅着臉垂下頭又羞又窘的樣子,心裡有些不忍,連忙發言打斷了周老太太的話:“這件事情媽還提它做什麼?生米已經煮成了熟米飯,大哥定下這樁親事,自然也是為了蕙兒的終身幸福着想。
”“是啊,婚姻的事情全是命中注定的。
這不會有一點兒差錯。
太親母很可以放心,”沈氏賠笑地接下去說。
“現在還有什麼放心不放心?大女剛才說得好:生米已經煮成了熟米飯。
我也沒有别的好辦法。
我隻唯願蕙兒嫁過去過好日子,”周老太太苦笑地說。
蕙被衆人(連女傭和丫頭都在内)的偷偷送過來的眼光看得更不好意思,極力裝出沒有聽見那些話的樣子,頭埋得更低,兩眼望着自己的膝頭,兩手微微翻弄着衣角。
後來她無可奈何,隻得端端正正地坐在那裡,像一個新娘似的。
她的堂妹芸看見這情形,心裡有點不安,但也隻好裝着不聽見的樣子,低聲跟淑華、淑英姊妹談話。
淑英把這一切都看在眼裡,她的心被同情抓住了。
她把嘴伸到她母親的耳邊,偷偷地說了幾句話。
張氏一面聽話,一面點頭,然後掉頭含笑地對蕙說:“蕙姑娘,芸姑娘,你二表妹請你們到花園裡頭去耍。
你們表姊妹分别了好幾年,一定有不少的私房話說。
”蕙聽見這番話,擡起頭看張氏一眼,卻遇到淑英正往她這面送過來的眼光,她含笑地回答張氏道:“是,我們在外州縣也常常想念二表妹,三表妹……”“外婆,我們陪蕙表姐、芸表姐到花園裡頭去,好不好?她們四年不來了,一定也很喜歡到花園裡頭看看,”淑華不等蕙講完,就順着張氏的口氣站起來,像一個受寵愛的孩子似地央求周老太太道。
“我正有這個意思。
三姑娘,就請你領你兩個表姐去。
你們年輕人原本應該跟年輕人在一塊兒耍。
跟我們老年人在一塊兒,把你們太拘束了。
”周老太太興緻很好地答道,過後她又吩咐她的兩個孫女說:“蕙兒,芸兒,你們兩個好好地陪着表妹們去耍。
不過也不要太麻煩她們。
”“我們曉得,”芸抿着嘴微微笑道,“婆,我們又不是小孩子,我們不會吵架的。
”衆人聽見這句話都笑起來。
張氏連忙接口說;“太親母也太客氣了。
她們陪表姐耍也是應該的,哪兒說得上麻煩?”“好,二姑娘,你就帶着你三妹、四妹,陪你兩位表姐到花園裡頭去罷。
你們今天盡管耍個痛快,我們不來攪你們,”周氏對淑英說道。
淑英應了一聲,含笑地站起來。
淑華更高興,帶着滿臉喜色離開座位,邀請地對蕙和芸說:“蕙表姐,芸表姐,我們走罷。
”芸即刻起立,蕙遲疑一下,也站起來了。
“把翠環帶去,喊她帶點茶水、點心去,”張氏掉頭對淑英說。
“那更好了,”淑英笑着應道。
她剛要動身,卻聽見窗下有人大聲說話,這是覺新的聲音。
她便站住等候他。
“大哥回來了,”淑華自語似地說,她們幾姊妹又重新坐下了。
覺新牽着海臣的手走進房來,他給幾個客人行了禮,又叫海臣也行了禮,然後站在連二櫃前面,跟客人講話。
周老太太看見海臣,很高興,她隻顧笑眯眯地望着他,一面拉着他的手問這問那。
海臣很大方地回答着,這使她更高興。
她從桌上碟子裡抓了兩三隻蜜棗給他。
他先回頭看了看他的父親,看見他的父親帶笑地點頭,才把蜜棗接到手裡來。
他還說了道謝的話。
周老太太又問:“你今年幾歲?”“六歲,”海臣答道,同時他還用手指頭比了這個數目。
其實他隻是過了六個年頭,論實在歲數卻隻有四歲半。
“真乖。
他上學嗎?”二舅太太羨慕地望了望海臣,嘴邊露出寂寞的微笑,向覺新問道。
“還沒有上學。
我自己每天教他認幾個字,他還聰明,也認得不少了,”覺新答道。
“爹爹天天教我認字。
爹爹說我的字搬得家。
外祖婆婆,你不信,你考我,好不好?”海臣聽見他的父親在人前稱贊他,非常高興,便拉着周老太太的手得意地說。
“海兒,你聽話,你不要纏外祖婆婆,”覺新連忙囑咐道。
周老太太掉過頭看後面,指着背後一副對聯上的一個字問道:“好,我就考你一個字。
這是什麼字?”“雲,”海臣把頭一揚,沖口說出這個字。
他得意地動着頭,過後又加上一句:“天上起雲的雲。
”“果然搬得家。
”周老太太俯下頭,愛憐地在海臣的臉頰上撫摩了一下,稱贊地說。
“你再考我,再考我,我都認得,”海臣更加得意起來,拉着周老太太的手央求道。
“海兒,夠了。
你不要在這兒鬧。
喊绮霞帶你出去找何嫂,”覺新在旁邊阻止道。
海臣馬上回頭看了看覺新,答應一聲,便放了周老太太的手,但依舊站在周老太太面前,望着那副對聯,自語似地低聲讀着那上面的字。
周老太太看見他的這舉動,更加喜歡他,又拉起他的手問話。
“媽,我已經喊人預備好了:水閣裡擺了兩桌牌。
茶水也都預備了。
現在就去嗎?”覺新想起一件事情便對周氏說。
“你剛才回來,怎麼就曉得外婆她們來了?”周氏驚喜地問道。
“媽忘記了,不是前天說定的嗎?所以我今天特别早些回來。
我下了轎子,先到花園裡去吩咐底下人把一切都預備好了才進來的。
我曉得人多一桌一定不夠,所以擺了兩桌,”覺新答道。
沈氏等着打牌已經等得不耐煩了,屋子裡人多,又很悶,談話也很單調。
她巴不得誰來提起打牌,這時聽說覺新已經把牌桌子擺好了,不覺高興地贊了一句:“大少爺辦事情真周到。
”“大少爺來一角,剛剛八個人,好湊成兩桌,”王氏平日也愛打麻将,現在聽說要打牌就很有興緻地說。
覺新微微地皺一下眉毛,但是馬上又做出笑容,說:“我今天不打,還是請蕙表妹來打罷。
”他說着把眼光掉去看了看蕙。
蕙和芸跟淑英姊妹在一個角裡低聲講話,她們都不注意長輩們在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