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上

關燈
戰于郕,獲桀于焦門,放之于南巢。

     自禹至桀十七世,有王與無王,用歲四百七十一年(始壬子,終壬戌)。

     殷商成湯 名履。

     湯有七名而九征。

    放桀于南巢而還,諸侯八譯而來者千八百國,奇肱氏以車至,乃同尊天乙履為天子,三讓,遂即天子之位。

    初,高辛氏之世妃曰簡狄,以春分玄鳥至之日,從帝祀郊禖,與其妹浴于玄丘之水。

    有玄鳥銜卵而墜之,五色甚好,二人競取,覆以玉筐。

    簡狄先得而吞之,遂孕。

    胸剖而生契。

    長為堯司徒,成功于民,受封于商。

    後十三世,生主癸。

    主癸之妃曰扶都,見白氣貫月,意感,以乙日生湯,号天乙。

    豐下銳上,皙而有髯,句身而揚聲,長九尺,臂有四肘,是為成湯。

    湯在亳,能修其德。

    伊摯将應湯命,夢乘船過日月之傍,湯乃東至于洛,觀帝堯之壇,沈璧退立,黃魚雙踴,黑鳥随之止于壇,化為黑玉。

    又有黑龜,并赤文成字,言夏桀無道,湯當代之。

    梼杌之神,見于邳山。

    有神牽白狼銜鈎而入商朝。

    金德将盛,銀自山溢。

    湯将奉天命放桀,夢及天而舐之,遂有天下。

    商人後改天下之号曰殷。

     十八年癸亥,王即位,居亳。

     始屋夏社。

     十九年,大旱。

     氐、羌來賓。

     二十年,大旱。

     夏桀卒于亭山。

     禁弦歌舞。

     二十一年,大旱。

     鑄金币。

     二十二年,大旱。

     二十三年,大旱。

     二十四年,大旱。

     王禱于桑林,雨。

     二十五年,作《大濩樂》。

     初巡狩,定獻令。

     二十七年,遷九鼎于商邑。

     二十九年,陟。

     外丙 名勝。

     元年乙亥,王即位,居亳,命卿士伊尹。

     二年,陟。

     仲壬 名庸。

     元年丁醜,王即位,居亳,命卿士伊尹。

     四年,陟。

     太甲 名至。

     元年辛巳,王即位,居亳,命卿士伊尹。

     伊尹放太甲于桐,乃自立。

     約按:伊尹自立,蓋誤以攝政為真爾。

     七年,王潛出自桐,殺伊尹,天大霧三日,乃立其子伊陟、伊奮,命複其父之田宅而中分之。

     約按:此文與前後不類,蓋後世所益。

     十年,大飨于太廟。

     初祀方明。

     十二年,陟。

     沃丁 名絢。

     元年癸巳,王即位,居亳,命卿士咎單。

     八年,祠保衡。

     十九年,陟。

     小庚(約案:《史記》作“太庚”) 名辨。

     元年壬子,王即位,居亳。

     五年,陟。

     小甲 名高。

     元年丁巳,王即位,居亳。

     十七年,陟。

     雍己 名胄。

     元年甲戌,王即位,居亳。

     十二年,陟。

     大戊 名密。

     元年丙戌,王即位,居亳,命卿士伊陟、臣扈。

     七年,有桑谷生于朝。

     十一年,命巫鹹禱于山川。

     二十六年,西戎來賓,王使王孟聘西戎。

     三十一年,命費侯中衍為車正。

     三十五年,作寅車。

     四十六年,大有年。

     五十八年,城蒲姑。

     六十一年,東九夷來賓。

     七十五年,陟。

     大戊遇祥桑,側身修行。

    三年之後,遠方慕明德,重譯而至者七十六國。

    商道複興,廟為中宗(《竹書》作“太宗”)。

     仲丁 名莊。

     元年辛醜,王即位,自亳遷于嚣,于河上。

     六年,征藍夷。

     九年,陟。

     外壬 名發。

     元年庚戌,王即位,居嚣。

     邳人、姺人叛。

     十年,陟。

     河亶甲 名整。

     元年庚申,王即位,自嚣遷于相。

     三年,彭伯克邳。

     四年,征藍夷。

     五年,姺人入于班方。

    彭伯、韋伯伐班方,姺人來賓。

     九年,陟。

     祖乙 名滕。

     元年己巳,王即位,自相遷于耿,命彭伯、韋伯(見上)。

     二年,圮于耿。

     自耿遷于庇。

     三年,命卿士巫賢。

     八年,城庇。

     十五年,命邠侯高圉。

     十九年,陟。

     祖乙之世,商道複興,廟為中宗(《史記》與《無逸》皆無之)。

     祖辛 名旦。

     元年戊子,王即位,居庇。

     十四年,陟。

     開甲(《史記》作“沃甲”) 名逾。

     元年壬寅,王即位,居庇。

     五年,陟。

     祖丁 名新。

     元年丁未,王即位,居庇。

     九年,陟。

     南庚 名更。

     元年丙辰,王即位,居庇。

     三年,遷于奄。

     六年,陟。

     陽甲(一名“和甲”) 名和。

     元年壬戌,王即位,居奄。

     三年,西征丹山戎。

     四年,陟。

     盤庚 名旬。

     元年丙寅,王即位,居奄。

     七年,應侯來朝。

     十四年,自奄遷于北蒙,曰殷。

     十五年,營殷邑。

     十九年,命邠侯亞圉。

     二十八年,陟。

     小辛 名頌。

     元年甲午,王即位,居殷。

     三年,陟。

     小乙 名斂。

     元年丁酉,王即位,居殷。

     六年,命世子武丁居于河,學于甘盤。

     十年,陟。

     武丁 名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