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九十三 列傳第一百一十八
關燈
小
中
大
。
不如奉天子,剗多難,可勒勳鼎彜,若何?」泚善之。
廷玉陰欲耗其力,則諷泚出金幣禮士,又勸歸貢賦助天子經費,獻牛馬係道,儲廥為單。
因勸泚入朝,泚將聽,諸校怒,縛廷玉辱之,廷玉無橈辭,泚不忍殺,囚歲餘出之,謂曰:「而亦悔乎?」廷玉曰:「導公為逆即悔,勉公以義何悔為?」復縶滿歲,問曰:「能省過否?不爾,且死。
」對曰:「不殺我,公得名。
殺我,吾得名。
」泚不能屈,待如初。
又有朱體微者,亦泚腹心。
廷玉有建白,體微輒左右之,故泚愈信,桀傲稍革。
廷玉遂蕆朝事。
泚乃奏涿州為永泰軍,薊州靜塞軍,瀛州清夷軍,莫州唐興軍,置團練使,以支郡隸屬,盧龍軍稍削。
而泚內畏弟滔偪己,滔亦勸泚入朝,乃以軍屬滔。
廷玉、體微共白泚:「公入朝為功臣首,後務至重,須誠信者乃可付。
滔雖大弟,多變不情,如假以兵,是嫁之禍也。
」泚不聽。
二人隨泚到朝,德宗為太子時,知廷玉名,及見,禮眷殊渥。
泚統幽州行營為涇原鳳翔節度使,詔廷玉以大理少卿為司馬,體微為要籍。
滔有請於泚,或不順,廷玉必折之,俾循故法。
滔已破田悅,寖傲肆自用。
左右有惡廷玉者,妄雲:「素毀滔,欲四分燕,廷玉倡之,體微和之。
」滔表言二人離間骨肉,請殺於有司。
亦遺泚書雲雲。
泚恚滔奪其軍,不從,會滔以幽州叛,帝示滔表,而泚亦白發其書,乃歸罪於二人,貶廷玉柳州司戶參軍、體微南浦尉以慰滔。
滔使諜伺諸朝,曰:「上若不殺廷玉,當謫去,得東出洛,我且縛緻麾下支解之。
」將行,帝勞廷玉曰:「爾姑行,為國受屈,歲中當還。
」廷玉至藍田驛,人白左巡使鄭詹:「商於道險,不可往。
」詹追使趨潼關。
廷玉告子少誠、少良曰:「我為天子不血刃下幽十一城,欲裂其壤,使不得桀,而敗於將成,天助逆邪?今吏使我出東都,此殆滔計,吾不可以辱國。
」比至靈寶,自投于河。
宰相盧杞方疾禦史大夫嚴郢,欲遂之,得廷玉死狀,即抵詹死,而斥出郢。
帝閔廷玉忠,歸其柩,厚賻之。
李晟平朱泚,少誠等適終喪,晟表丐追贈廷玉,并官二子。
而帝方招來滔,寢其奏,遂已。
符令奇,沂州臨沂人。
初為盧龍軍裨將。
會幽州亂,挈子璘奔昭義,節度使薛嵩署為軍副。
嵩卒,田承嗣盜其地,引令奇為右職。
田悅拒命,馬燧敗之洹水。
令奇密語璘曰:「吾閱世事多矣。
自安、史幹紀,無噍類。
吾觀田氏覆亡無時,安用苟旦夕,係縲京師,宗族屠地?汝能委質朝廷,為唐忠臣,吾亦名揚後世矣。
」璘泣曰:「悅,忍人也,近禍可畏。
」荅曰:「今王師四合,吾屬俎中醢。
兒今行,吾死不朽;不行,吾亦死。
屍疊逆地雲何?」璘俯泣不能對。
初,悅與李納會濮陽,因乞師,納分麾下隨之。
至是,納兵歸齊,使璘以三百騎護送。
璘與父嚙臂別,乃以衆降燧。
璘之出,與三子同降。
悅怒,引令奇切讓。
令奇罵曰:「爾忘義背主,旦夕死。
吾教子以順,殺身庸何悔?鈞死,愈爾遠矣!」悅怒,奮而起。
令奇臨刑,色不變,年七十九,夷其家。
燧署璘為軍副,詔拜特進,封義陽郡王。
旣聞父見害,號絕泣血,燧表其冤,加檢校左散騎常侍,賜晉陽第一區、祁田五十頃,贈令奇戶部尚書。
璘字元亮。
李懷光反,詔燧討之。
璘介五千兵先濟河,與西師合。
從燧入朝,為輔國大將軍,賜靖恭裡第一區、藍田田四十頃。
璘之降,母匿裡中獨免,及悅死,詔迎於魏,賜宴別殿。
璘居環衛十三年,卒,年六十五,贈越州都督。
劉迺字永夷,河南伊闕人。
少警穎,闇誦六經,日數千言。
善文詞,為時推目。
天寶中擢進士第。
喪父,以孝聞。
服終,中書舍人宋昱知銓事,迺方調,因進書曰:「書稱『知人則哲,能官人則惠。
』此唐虞以為難。
今文部始掄材,終授位,是知人、官人,兩任其責。
昔禹、稷、皐陶之聖,猶曰載采有九德,考績以九載。
今有司獨委一二小宰,察言於一幅之判,觀行於一揖之內,何其易哉?夫判者,以狹詞短韻為體,是以小冶鼓衆金,雖欲為鼎鏞,不可得已。
故雖有周公、尼父圖書易象之訓,以判責之,曾不及徐、庾;雖有至德,以喋喋取之,曾不若嗇夫。
故幹霄蔽日,巨樹也,求尺寸之材,必後於椓杙;龍吟虎嘯,希聲也,尚頰舌之感,必下於蛙黽。
豈不悲乎!執事誠能先政事,次
不如奉天子,剗多難,可勒勳鼎彜,若何?」泚善之。
廷玉陰欲耗其力,則諷泚出金幣禮士,又勸歸貢賦助天子經費,獻牛馬係道,儲廥為單。
因勸泚入朝,泚將聽,諸校怒,縛廷玉辱之,廷玉無橈辭,泚不忍殺,囚歲餘出之,謂曰:「而亦悔乎?」廷玉曰:「導公為逆即悔,勉公以義何悔為?」復縶滿歲,問曰:「能省過否?不爾,且死。
」對曰:「不殺我,公得名。
殺我,吾得名。
」泚不能屈,待如初。
又有朱體微者,亦泚腹心。
廷玉有建白,體微輒左右之,故泚愈信,桀傲稍革。
廷玉遂蕆朝事。
泚乃奏涿州為永泰軍,薊州靜塞軍,瀛州清夷軍,莫州唐興軍,置團練使,以支郡隸屬,盧龍軍稍削。
而泚內畏弟滔偪己,滔亦勸泚入朝,乃以軍屬滔。
廷玉、體微共白泚:「公入朝為功臣首,後務至重,須誠信者乃可付。
滔雖大弟,多變不情,如假以兵,是嫁之禍也。
」泚不聽。
二人隨泚到朝,德宗為太子時,知廷玉名,及見,禮眷殊渥。
泚統幽州行營為涇原鳳翔節度使,詔廷玉以大理少卿為司馬,體微為要籍。
滔有請於泚,或不順,廷玉必折之,俾循故法。
滔已破田悅,寖傲肆自用。
左右有惡廷玉者,妄雲:「素毀滔,欲四分燕,廷玉倡之,體微和之。
」滔表言二人離間骨肉,請殺於有司。
亦遺泚書雲雲。
泚恚滔奪其軍,不從,會滔以幽州叛,帝示滔表,而泚亦白發其書,乃歸罪於二人,貶廷玉柳州司戶參軍、體微南浦尉以慰滔。
滔使諜伺諸朝,曰:「上若不殺廷玉,當謫去,得東出洛,我且縛緻麾下支解之。
」將行,帝勞廷玉曰:「爾姑行,為國受屈,歲中當還。
」廷玉至藍田驛,人白左巡使鄭詹:「商於道險,不可往。
」詹追使趨潼關。
廷玉告子少誠、少良曰:「我為天子不血刃下幽十一城,欲裂其壤,使不得桀,而敗於將成,天助逆邪?今吏使我出東都,此殆滔計,吾不可以辱國。
」比至靈寶,自投于河。
宰相盧杞方疾禦史大夫嚴郢,欲遂之,得廷玉死狀,即抵詹死,而斥出郢。
帝閔廷玉忠,歸其柩,厚賻之。
李晟平朱泚,少誠等適終喪,晟表丐追贈廷玉,并官二子。
而帝方招來滔,寢其奏,遂已。
符令奇,沂州臨沂人。
初為盧龍軍裨將。
會幽州亂,挈子璘奔昭義,節度使薛嵩署為軍副。
嵩卒,田承嗣盜其地,引令奇為右職。
田悅拒命,馬燧敗之洹水。
令奇密語璘曰:「吾閱世事多矣。
自安、史幹紀,無噍類。
吾觀田氏覆亡無時,安用苟旦夕,係縲京師,宗族屠地?汝能委質朝廷,為唐忠臣,吾亦名揚後世矣。
」璘泣曰:「悅,忍人也,近禍可畏。
」荅曰:「今王師四合,吾屬俎中醢。
兒今行,吾死不朽;不行,吾亦死。
屍疊逆地雲何?」璘俯泣不能對。
初,悅與李納會濮陽,因乞師,納分麾下隨之。
至是,納兵歸齊,使璘以三百騎護送。
璘與父嚙臂別,乃以衆降燧。
璘之出,與三子同降。
悅怒,引令奇切讓。
令奇罵曰:「爾忘義背主,旦夕死。
吾教子以順,殺身庸何悔?鈞死,愈爾遠矣!」悅怒,奮而起。
令奇臨刑,色不變,年七十九,夷其家。
燧署璘為軍副,詔拜特進,封義陽郡王。
旣聞父見害,號絕泣血,燧表其冤,加檢校左散騎常侍,賜晉陽第一區、祁田五十頃,贈令奇戶部尚書。
璘字元亮。
李懷光反,詔燧討之。
璘介五千兵先濟河,與西師合。
從燧入朝,為輔國大將軍,賜靖恭裡第一區、藍田田四十頃。
璘之降,母匿裡中獨免,及悅死,詔迎於魏,賜宴別殿。
璘居環衛十三年,卒,年六十五,贈越州都督。
劉迺字永夷,河南伊闕人。
少警穎,闇誦六經,日數千言。
善文詞,為時推目。
天寶中擢進士第。
喪父,以孝聞。
服終,中書舍人宋昱知銓事,迺方調,因進書曰:「書稱『知人則哲,能官人則惠。
』此唐虞以為難。
今文部始掄材,終授位,是知人、官人,兩任其責。
昔禹、稷、皐陶之聖,猶曰載采有九德,考績以九載。
今有司獨委一二小宰,察言於一幅之判,觀行於一揖之內,何其易哉?夫判者,以狹詞短韻為體,是以小冶鼓衆金,雖欲為鼎鏞,不可得已。
故雖有周公、尼父圖書易象之訓,以判責之,曾不及徐、庾;雖有至德,以喋喋取之,曾不若嗇夫。
故幹霄蔽日,巨樹也,求尺寸之材,必後於椓杙;龍吟虎嘯,希聲也,尚頰舌之感,必下於蛙黽。
豈不悲乎!執事誠能先政事,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