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八十八 列傳第一百一十三
關燈
小
中
大
介於賊,乃悉師討之,軍鋒甚盛,連戰輒克,授東面兵馬都統。
遂合許、兗、鄆兵,逐尚讓於太康,斬首數萬級,讓以所部萬人降。
溥遣將李師悅等追尾巢至萊蕪,大破之。
諸將爭得巢首,而林言斬之,持歸溥,以獻天子,故破賊溥功第一。
加檢校司徒、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進檢校太尉、兼中書令、鉅鹿郡王。
宗權阻兵,拜溥蔡州行營兵馬都統。
賊平,與朱全忠爭功,嫌惎日構。
孫儒方與楊行密爭揚州,詔全忠為淮南節度使平其亂。
溥自以先起,功名顯朝廷,位都統,顧不得而全忠得之,頗悵恨。
全忠使司馬李璠、郭言等東,兵道宿州,遺溥書請假道。
溥辭不可,間其墯,以兵襲之。
言戰甚力,解而還。
全忠怨,自是連歲略徐、泗,師不弛甲。
全忠自將及其郊,未得志,引去。
溥窮,乞師於李克用。
克用為攻碭山,朱友裕救之,各亡其大將。
友裕進攻宿州,不能拔。
時大順元年也。
明年,丁會築堤閼汴水,灌宿郛,三月拔之,使劉瓚守。
而溥將劉知俊引兵二千降全忠,軍益不振。
民失田作,又大水薦飢,死喪十七以上。
乃請和於全忠,全忠約徙地而罷兵。
昭宗以宰相劉崇望代之,授溥太子太師。
溥慮去徐且見殺,惶惑不受命,諭軍中固留,有詔聽可。
泗州刺史張諫聞溥已代,即上書請隸全忠,納質子焉。
溥旣復留,諫大懼,全忠為表徙鄭州刺史。
諫畏兩怨集己,乃奔楊行密。
行密以諫為楚州刺史,并其民徙之,以兵屯泗。
朱友裕率軍攻溥,嬰城不出。
有語全忠曰:「軍行非吉日,故師無功。
」全忠遣參謀徐璠至軍責諭,友裕荅曰:「溥困且破,乃徇妖辭,士心墯矣。
」焚其書,督餫饋,急攻之,溥將徐汶出降。
溥求救於朱瑾。
全忠自以兵屯曹,將去,留精騎數千授霍存曰:「事急,可倍道趨之。
」瑾兵二萬與溥合攻友裕,存引兵疾戰,瑾、溥還壁。
明日復戰,霍存敗,死之。
進逼友裕,友裕堅營不出,瑾食盡,還兗州。
全忠使龐師古代友裕,溥分兵固保石佛山,師古攻拔之。
自是完壘不戰。
王重師、牛存節等梯其堞以入,溥徙金玉與妻子登燕子樓,自焚死,實景福二年。
全忠遂有其地,私置守焉。
朱宣,宋州下邑人。
父以豪猾聞裡中,坐鬻鹽抵死。
宣亡命去青州,為王敬武牙軍。
黃巢之亂,敬武遣將曹存實率兵西入關,而宣為軍候,道鄆州。
是時,節度使薛崇拒王仙芝戰死,其將崔君裕攝州事。
存實揣知兵寡,襲殺之,據其地,遂稱留後。
以宣功多,署濮州刺史,留總帳下兵。
中和初,魏博韓簡東窺曹、鄆,引兵濟河。
存實迎戰,死于陣,宣收殘卒嬰城。
簡圍之六月,不能拔,引兵去。
僖宗嘉其守,拜宣天平節度使,累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宣有衆三萬,弟瑾勇冠三軍,陰有爭天下心。
瑾嗜殘殺,光啟中,求婚於兗州節度使齊克讓,託親迎,載兵竊發,逐克讓,據府自稱留後,天子即授以帥節,兄弟雄張山東。
時秦宗權悉兵攻朱全忠,使秦賢列三十六壁,自將督戰。
全忠大恐,求救于宣。
宣與瑾身率師往擊宗權,宗權敗走。
全忠厚德宣,兄事之,情好篤密,而內忌其雄,且所據皆勁兵地,欲造怨乃圖之,即聲言宣納汴亡命,移書詆讓。
宣以新有恩於全忠,故荅檄恚望。
全忠由是顯結其隙,使朱珍先攻瑾,取曹州,壁乘氏。
宣救曹不克,奔還範。
珍圍濮州,宣使弟罕救濮。
全忠自將擊罕,斬之,拔濮州,朱裕奔歸鄆,使珍薄鄆挑戰,宣不出。
裕為書紿降,導珍入,信之,夜以兵數千傅城。
裕開門,軍入,縣門發,死者數千,縱畾石擊未入者,殺裨將百餘人。
復取曹,以郭詞為刺史,大將郭銖斬詞奔全忠。
瑾謀悉兵襲汴,全忠乃自攻瑾。
瑾以兵掠單父,與全忠將丁會轉戰,不勝,去。
景福初,復伐宣,令從子友裕先驅,自繼之。
次衛南,宣以輕兵夜掩友裕軍,走之,據其營。
全忠未知,運糧以入,乃覺,走瓠河,與友裕相失,距濮十五裡舍,明日,友裕乃至。
宣留濮州。
全忠令友裕馳壯騎諜鄆虛實,身將而北。
會宣引還,縱兵戰,全忠南走,絕塹去,幾不脫,大將多死。
乃謀持久徼極取宣,歲一再暴其鄙,奪之食,俘其工織,〈廣勤〉有存者。
宣令賀瓌守濮州,為友裕所攻,委城走。
友裕進擊徐州,時溥求援於宣,戰不勝而還,溥遂亡。
全忠即遣龐師古攻齊州,宣、瑾皆戍以兵,久不下。
乾寧元年,全忠身往,薄清河結壘。
宣、瑾三分其兵出擊之,全忠迎戰東阿,南風急,汴軍居下,甚懼。
俄而風返,全忠得縱火焚其旁,熛薰漲天,宣等大北。
是夏,全忠壁曹州南,宣薄戰,禽其將三人,全忠還。
明年,使朱友恭擊兗州,瑾堅壁,乃塹而守。
宣饟瑾,友恭奪其糧。
全忠自軍單父。
會宣求救于李克用,友恭退壁曹南。
數月,全忠自伐宣,刈其麥,敗克用將李承嗣等,乃還。
宣追之,大鈔曹州。
其秋,全忠復攻鄆,壁梁山。
宣、克用挑戰,全忠設伏破之,斬首數千級,引而南。
克用躡全忠後,至柏和
遂合許、兗、鄆兵,逐尚讓於太康,斬首數萬級,讓以所部萬人降。
溥遣將李師悅等追尾巢至萊蕪,大破之。
諸將爭得巢首,而林言斬之,持歸溥,以獻天子,故破賊溥功第一。
加檢校司徒、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進檢校太尉、兼中書令、鉅鹿郡王。
宗權阻兵,拜溥蔡州行營兵馬都統。
賊平,與朱全忠爭功,嫌惎日構。
孫儒方與楊行密爭揚州,詔全忠為淮南節度使平其亂。
溥自以先起,功名顯朝廷,位都統,顧不得而全忠得之,頗悵恨。
全忠使司馬李璠、郭言等東,兵道宿州,遺溥書請假道。
溥辭不可,間其墯,以兵襲之。
言戰甚力,解而還。
全忠怨,自是連歲略徐、泗,師不弛甲。
全忠自將及其郊,未得志,引去。
溥窮,乞師於李克用。
克用為攻碭山,朱友裕救之,各亡其大將。
友裕進攻宿州,不能拔。
時大順元年也。
明年,丁會築堤閼汴水,灌宿郛,三月拔之,使劉瓚守。
而溥將劉知俊引兵二千降全忠,軍益不振。
民失田作,又大水薦飢,死喪十七以上。
乃請和於全忠,全忠約徙地而罷兵。
昭宗以宰相劉崇望代之,授溥太子太師。
溥慮去徐且見殺,惶惑不受命,諭軍中固留,有詔聽可。
泗州刺史張諫聞溥已代,即上書請隸全忠,納質子焉。
溥旣復留,諫大懼,全忠為表徙鄭州刺史。
諫畏兩怨集己,乃奔楊行密。
行密以諫為楚州刺史,并其民徙之,以兵屯泗。
朱友裕率軍攻溥,嬰城不出。
有語全忠曰:「軍行非吉日,故師無功。
」全忠遣參謀徐璠至軍責諭,友裕荅曰:「溥困且破,乃徇妖辭,士心墯矣。
」焚其書,督餫饋,急攻之,溥將徐汶出降。
溥求救於朱瑾。
全忠自以兵屯曹,將去,留精騎數千授霍存曰:「事急,可倍道趨之。
」瑾兵二萬與溥合攻友裕,存引兵疾戰,瑾、溥還壁。
明日復戰,霍存敗,死之。
進逼友裕,友裕堅營不出,瑾食盡,還兗州。
全忠使龐師古代友裕,溥分兵固保石佛山,師古攻拔之。
自是完壘不戰。
王重師、牛存節等梯其堞以入,溥徙金玉與妻子登燕子樓,自焚死,實景福二年。
全忠遂有其地,私置守焉。
朱宣,宋州下邑人。
父以豪猾聞裡中,坐鬻鹽抵死。
宣亡命去青州,為王敬武牙軍。
黃巢之亂,敬武遣將曹存實率兵西入關,而宣為軍候,道鄆州。
是時,節度使薛崇拒王仙芝戰死,其將崔君裕攝州事。
存實揣知兵寡,襲殺之,據其地,遂稱留後。
以宣功多,署濮州刺史,留總帳下兵。
中和初,魏博韓簡東窺曹、鄆,引兵濟河。
存實迎戰,死于陣,宣收殘卒嬰城。
簡圍之六月,不能拔,引兵去。
僖宗嘉其守,拜宣天平節度使,累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宣有衆三萬,弟瑾勇冠三軍,陰有爭天下心。
瑾嗜殘殺,光啟中,求婚於兗州節度使齊克讓,託親迎,載兵竊發,逐克讓,據府自稱留後,天子即授以帥節,兄弟雄張山東。
時秦宗權悉兵攻朱全忠,使秦賢列三十六壁,自將督戰。
全忠大恐,求救于宣。
宣與瑾身率師往擊宗權,宗權敗走。
全忠厚德宣,兄事之,情好篤密,而內忌其雄,且所據皆勁兵地,欲造怨乃圖之,即聲言宣納汴亡命,移書詆讓。
宣以新有恩於全忠,故荅檄恚望。
全忠由是顯結其隙,使朱珍先攻瑾,取曹州,壁乘氏。
宣救曹不克,奔還範。
珍圍濮州,宣使弟罕救濮。
全忠自將擊罕,斬之,拔濮州,朱裕奔歸鄆,使珍薄鄆挑戰,宣不出。
裕為書紿降,導珍入,信之,夜以兵數千傅城。
裕開門,軍入,縣門發,死者數千,縱畾石擊未入者,殺裨將百餘人。
復取曹,以郭詞為刺史,大將郭銖斬詞奔全忠。
瑾謀悉兵襲汴,全忠乃自攻瑾。
瑾以兵掠單父,與全忠將丁會轉戰,不勝,去。
景福初,復伐宣,令從子友裕先驅,自繼之。
次衛南,宣以輕兵夜掩友裕軍,走之,據其營。
全忠未知,運糧以入,乃覺,走瓠河,與友裕相失,距濮十五裡舍,明日,友裕乃至。
宣留濮州。
全忠令友裕馳壯騎諜鄆虛實,身將而北。
會宣引還,縱兵戰,全忠南走,絕塹去,幾不脫,大將多死。
乃謀持久徼極取宣,歲一再暴其鄙,奪之食,俘其工織,〈廣勤〉有存者。
宣令賀瓌守濮州,為友裕所攻,委城走。
友裕進擊徐州,時溥求援於宣,戰不勝而還,溥遂亡。
全忠即遣龐師古攻齊州,宣、瑾皆戍以兵,久不下。
乾寧元年,全忠身往,薄清河結壘。
宣、瑾三分其兵出擊之,全忠迎戰東阿,南風急,汴軍居下,甚懼。
俄而風返,全忠得縱火焚其旁,熛薰漲天,宣等大北。
是夏,全忠壁曹州南,宣薄戰,禽其將三人,全忠還。
明年,使朱友恭擊兗州,瑾堅壁,乃塹而守。
宣饟瑾,友恭奪其糧。
全忠自軍單父。
會宣求救于李克用,友恭退壁曹南。
數月,全忠自伐宣,刈其麥,敗克用將李承嗣等,乃還。
宣追之,大鈔曹州。
其秋,全忠復攻鄆,壁梁山。
宣、克用挑戰,全忠設伏破之,斬首數千級,引而南。
克用躡全忠後,至柏和